有不少人在悄悄感慨,現在的周森是真的沒法去黑了。
倒不是說現在的周森有多麽的完美,而是他身後的存在不允許周森現在有明顯的黑點。
好在周森自從轉型演員之後,出現的黑料明顯少了很多。
而和南韓Star Bar經紀公司僵持著打了那麽久的官司,也沒有人再去效仿Star Bar那樣針對周森,頂多實事求是地說。
那球又傳回到了周森的手裏。
可周森現在生活那叫一個自律和低調,根本就很難找到什麽實質性的可集火點。
所以現在的周森是真的沒法黑了。
至於誇?
那話題倒是蠻多的,可是這都半年多過去了,能誇的,該誇的,其實都基本上被誇了個遍。
現在都好像找不到什麽新奇的話題來聊聊了。
周森的成就,毫無疑問的高。
他今年所創造出來的奇跡,已經完全足夠他在曆史上留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毫不誇張地說,今年的華夏電影因為周森一個人,聲振世界。單單在華夏影視圈裏,這一年甚至可以被稱為周森年。
當然,周森自己並不關注這些消息和情況,他一直忙碌於重要的項目之中。《孔子》被國家寄予厚望,各部門也都給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這部電影的陣容也將空前的強大。對於那些當紅小生們來說,能夠參演這部電影是他們的榮幸,而他們在電影裏可能就是一個隻有幾秒鏡頭,連台詞和名字都沒有的龍套。
或許也隻有到這種級別的電影,才能夠真正做到,影帝影後如雲,讓當紅小生花旦跑龍套吧。
毋庸置疑的是,主演就是周森。
周森將飾演孔子,演繹孔子周遊列國,傳播儒家核心思想的故事。
如果要說年齡,可能在這一整部電影周森都能算是年紀最小的那一批人了。但要說成就和榮譽,目前來說也隻有老一輩的一部分老藝術家才能夠和周森爭輝。目前來看,周森也是現役唯一一個最有機會獲得奧斯卡影帝的華夏演員,這種陣容為他作配,不需要去談論什麽資格,因為周森他就是夠格。
《孔子》的拍攝進程很隱蔽,也很特別,外界根本不知道這部電影將會以什麽樣的方式,什麽樣的視角,什麽樣的風格出現,沒有什麽預先曝光,也沒有什麽提前爆料,唯一能夠窺見這部電影真容一角的渠道,隻有央視播放的紀錄片。
而《孔子》的拍攝周期也將很長,或許短短一年半載都不一定能夠拍得完。
而在此之前,周森還有很重要的事情需要親自出馬,不是什麽困難,也不是什麽壞事,就是他需要去出席金球獎和奧斯卡的頒獎典禮了。
其實這段時間來,討論聲最大的那部分作品裏,周森的《我不是藥神》和《海邊的曼徹斯特》都是呼聲極高的作品。
甚至兩部電影的愛好者之間還會有所爭論,到底哪一部電影才是周森真正的絕對代表作。
《我不是藥神》派自然占了上風,畢竟實打實的票房成績擺在那裏,不管怎麽吹捧怎麽說,大家其實多少也都可以算是文藝片,咱票房成績可是你的幾十倍,這還有什麽好比的?
《海邊的曼徹斯特》派雖然聲音小,但他們仍然堅持著一件事,那就是電影的藝術應該由一定的獎項來評判,目前很多地方都已經開始預測新的一年金球獎和奧斯卡的入圍陣容到底會包含哪些電影。哪些電影最有機會獲得提名,乃至獲得最後的大獎。
而作為最重要的獎項,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自然成為重中之重,關注者無數。
在民間列出來受到最多認可的入圍名單中,《我不是藥神》和《海邊的曼徹斯特》儼然都在其列。
隻不過在票選今年最有機會獲獎的投票活動中,《海邊的曼徹斯特》還是略勝《我不是藥神》一籌。
說來也是奇怪,明明《我不是藥神》在全球的觀眾那麽多,知名度也要高很多,但當真正開始投票的時候,這些票反而都到了海邊的曼徹斯特那裏。這或許也和投票主要群體都集中在美利堅這個原因有關吧。
但不管怎麽樣。
在今年的角逐中,《我不是藥神》和《海邊的曼徹斯特》屬於是脫穎而出的。
清單裏似乎並沒有什麽能夠和他們兩一戰高低的電影。
周森的運氣,實在是值得一提。
恰好遇到了華美兩國關係升溫,得到了政治上的支持。又恰好碰到了今年好萊塢電影小年,並沒有太多能夠戰勝周森的佳作。當然,如果是周森係現在這種成就,可能把《泰坦尼克號》級別的電影搬出來,都有較較勁、論論高低的機會。
再說了......
《泰坦尼克號》又沒有拿到表演獎。
周森可是有機會的。
當然,這些不確定的事,不能把話說太滿、說太早。
隻不過今年的這種競爭,確實是周森自己與自己周旋良久。
這是一種何等的孤高,一種何等的瀟灑?
周森並不知道,當他坐上了前往美利堅的飛機時,他心裏還在默背著《論語》。
其實他想要演好孔子,真正有用的書並不算多,因為孔子自己似乎並沒有留下什麽重要的著作。流芳百世的《論語》,也隻是由他的弟子們整理而成的,記錄的是他的言行舉止。周森也曾花費過很大的力氣去尋找更多能夠幫助自己更全麵地了解孔子的資料,甚至還跑了很多所頂尖名校,去找一些知名教授、大拿谘詢這方麵的問題。
可最終得到的結果還是和之前一樣,周森隻能完全吃透論語,再通過幾千年來後人對於孔子的解讀,進行一種歸總,再根據自己的理解去蕪存菁,塑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孔子。
其實這才是正確的。
都已經數千年過去了,誰又能知道什麽樣的孔子才是真正的孔子呢?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孔子,一萬人的心中可能有不止一萬個孔子。
周森的腦海裏不斷地盤旋著這些念頭。
他這段時間所讀過的書,所收集到的資料,自己思考和推論的補充,最終像是拚圖一樣,一點一點地在他的腦海之中拚湊出了孔子的形象和風格。他需要夢境世界支撐自己完成這項偉業,既要大膽地突破,又要尊重史實,尊重古人。
其實一直以來國內拍攝的秦漢之前題材的影視劇,都拍出了一種不真實感,一種魔幻的感覺。
周森並不想那樣,但想要達到自己心目中的那種高度,就需要他付出很多。僅僅從知識方麵來說,周森必須要完全掌握秦漢之前的詳細知識,才能夠更好地指導後勤、指導攝像,更何況現在《孔子》鎖定在了春秋時期,那是更加久遠,資料更加匱乏的狀態,周森懷疑自己要是拍完這部電影,之後會不會能直接去名牌院校裏當一位曆史學者了。
他的腦海裏完全都是《論語》、春秋、孔子。
身體就放空跟著蘇婧雯動就行。
不管是下飛機、去酒店,還是說幹一些其他的事情,那周森都是完全放任蘇婧雯安排的,他隻需要不動腦子地跟著她動就行。
一直等到他回過神來。
他卻已經盛裝打扮,坐在了金球獎頒獎典禮的台下了。
不過現在倒也還沒到公布獎項的時候,還在預熱開場。
蘇婧雯似乎也發現周森終於回過神來了。其實周森這種狀態,在半年前就出現了,一開始的時候蘇婧雯還很害怕,但是周森這兒那兒的。但是隨著相處下來,她發現周森這似乎隻是進入了一種深度思考的狀態,基本都生活需求他都是可以滿足自己的,也不會出現什麽煮飯把鍋少穿,煮開書把壺底燒穿什麽的。
<a id="wzsy" href="http://www.xiashuba.com">xiashuba.com</a>
雖然這可能是因為這些事基本上都是蘇婧雯來做,但也不可否認周森這種狀態是不會給他自己造成傷害的。
蘇婧雯很快地適應了周森這種狀態,並且也完全掌握了如何跟這種狀態的他相處的辦法。
她隻需要把生活必需品準備好,就可以自己也安安靜靜地找個地方休息看書做瑜伽什麽的了,兩個人像是給各自找到了空閑時間,做一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等到周森完全清醒過來之後,再兩個人黏在一起,做一些情侶之間都愛做的事,比如一起用switch打打遊戲啦,玩玩被封了的動森啦什麽的。
所以這一次蘇婧雯一點也不擔心,她知道周森在該醒的時候還是會醒的。
她更傾向於把周森的這種狀態叫做主觀能動思考,就是周森思考的時候並不是完全脫離生活的,而是因為生活暫時沒有需要他思考的東西,他就會開始想那些。一旦生活中有需要他動腦子的,他就會自動脫離。之前蘇婧雯已經嚐試過,通過讓選擇困難症、選擇恐懼症的周森在十八種顏色中幫她挑一根合適的口紅。以此來讓周森思考,脫離那種狀態。
“現在進行到哪了?”
周森看了看頒獎台,發現上麵還在聊天,又回頭看了看四周,發現大家表情也都很平靜,稍微鬆了口氣。
“才剛開始沒多久,隻是剛剛台上的主持人在聊今年誰最有潛力,提到了你的時候,你在微笑發呆而已。”
蘇婧雯指了指一旁的大屏幕,剛剛周森那種有些呆滯卻努力保持微笑的滑稽表情就被記錄在那頒獎台兩側的大屏幕上。
周森覺得這倒不是什麽大事,放下心來靠在了椅背上,放鬆地等待著頒獎的開始。
其實如果不是因為領導發話讓周森出來試試能不能領個獎,給華夏爭爭光,然後也剛好給他放個小長假好好休息休息,別一整天在那忙得別人看著都怕他這個工作狂。
周森並不是很想親自到場來參加頒獎典禮。
他沒有看不起金球獎和奧斯卡的意思,隻是之前那段時間養成的習慣,讓他有點飄了。
不過周森好歹還是知道的,金球獎和奧斯卡並沒有把獎頒發給缺席演員的先例,他一直以來的奮鬥,多少也是有為了這最後的小金人而努力。
該來的還是得來。
隻是......
周森發現,自己坐在這樣的場地裏,卻波瀾不驚。
似乎這些獎項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已經沒有那麽重要了。
曾幾何時,他一心想著拿到一個影帝就好,哪怕是最低級別的國際影帝,他都會趨之若鶩。
但慢慢的,他好像開始對於獎項這種東西沒有像曾經那樣瘋狂地迷戀了。他愈來愈專注於電影製作本身,不管是作為導演,還是作為一個演員。周森覺得自己很享受那種拍攝電影的狀態和過程,那種生活似乎給予了自己很無限的生命力。
他總覺得自己好像悟到了什麽,但是卻又像是隔了一層薄膜,自己怎麽都捅不破。
隱隱約約的,就那麽一線之隔。
不過,思考是這麽思考,現實中周森的身上那種名叫淡然的氣質,也愈發地沉澱了。
那種氣質,將他和好萊塢這樣聚集了世界上最為功利的影視行業人才的地方區別開來。
他在這裏沒有多少朋友,除了劇組裏認識的人。
但他卻在這異國他鄉的土地上,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主場。
“《海邊的曼徹斯特》”
周森聽到了熟悉的名字,正當他下意識地站了起來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不遠處的肯尼斯也站了起來。因為周森自己代表了《我不是藥神》的劇組,所以他並沒有和《海邊的曼徹斯特》劇組坐在一起。
蘇婧雯輕輕地把周森拉了坐下來,但屏幕已經記錄了這個尷尬的瞬間。
“現在頒發的是最佳導演獎。”
蘇婧雯小聲地提醒道。
周森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尷尬地笑了笑,沒說什麽。
“我們的Ja看來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拿到屬於自己的榮譽了。不過,在導演這塊,雖然你比我賺錢得多,但Ja你可還是一個菜鳥哦,這座獎杯我就先笑納了。”
上了台的肯尼斯,對著台下的周森喊話道。
周森隻是聳了聳肩,朝著他無奈地笑了笑。
倒不是說現在的周森有多麽的完美,而是他身後的存在不允許周森現在有明顯的黑點。
好在周森自從轉型演員之後,出現的黑料明顯少了很多。
而和南韓Star Bar經紀公司僵持著打了那麽久的官司,也沒有人再去效仿Star Bar那樣針對周森,頂多實事求是地說。
那球又傳回到了周森的手裏。
可周森現在生活那叫一個自律和低調,根本就很難找到什麽實質性的可集火點。
所以現在的周森是真的沒法黑了。
至於誇?
那話題倒是蠻多的,可是這都半年多過去了,能誇的,該誇的,其實都基本上被誇了個遍。
現在都好像找不到什麽新奇的話題來聊聊了。
周森的成就,毫無疑問的高。
他今年所創造出來的奇跡,已經完全足夠他在曆史上留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毫不誇張地說,今年的華夏電影因為周森一個人,聲振世界。單單在華夏影視圈裏,這一年甚至可以被稱為周森年。
當然,周森自己並不關注這些消息和情況,他一直忙碌於重要的項目之中。《孔子》被國家寄予厚望,各部門也都給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這部電影的陣容也將空前的強大。對於那些當紅小生們來說,能夠參演這部電影是他們的榮幸,而他們在電影裏可能就是一個隻有幾秒鏡頭,連台詞和名字都沒有的龍套。
或許也隻有到這種級別的電影,才能夠真正做到,影帝影後如雲,讓當紅小生花旦跑龍套吧。
毋庸置疑的是,主演就是周森。
周森將飾演孔子,演繹孔子周遊列國,傳播儒家核心思想的故事。
如果要說年齡,可能在這一整部電影周森都能算是年紀最小的那一批人了。但要說成就和榮譽,目前來說也隻有老一輩的一部分老藝術家才能夠和周森爭輝。目前來看,周森也是現役唯一一個最有機會獲得奧斯卡影帝的華夏演員,這種陣容為他作配,不需要去談論什麽資格,因為周森他就是夠格。
《孔子》的拍攝進程很隱蔽,也很特別,外界根本不知道這部電影將會以什麽樣的方式,什麽樣的視角,什麽樣的風格出現,沒有什麽預先曝光,也沒有什麽提前爆料,唯一能夠窺見這部電影真容一角的渠道,隻有央視播放的紀錄片。
而《孔子》的拍攝周期也將很長,或許短短一年半載都不一定能夠拍得完。
而在此之前,周森還有很重要的事情需要親自出馬,不是什麽困難,也不是什麽壞事,就是他需要去出席金球獎和奧斯卡的頒獎典禮了。
其實這段時間來,討論聲最大的那部分作品裏,周森的《我不是藥神》和《海邊的曼徹斯特》都是呼聲極高的作品。
甚至兩部電影的愛好者之間還會有所爭論,到底哪一部電影才是周森真正的絕對代表作。
《我不是藥神》派自然占了上風,畢竟實打實的票房成績擺在那裏,不管怎麽吹捧怎麽說,大家其實多少也都可以算是文藝片,咱票房成績可是你的幾十倍,這還有什麽好比的?
《海邊的曼徹斯特》派雖然聲音小,但他們仍然堅持著一件事,那就是電影的藝術應該由一定的獎項來評判,目前很多地方都已經開始預測新的一年金球獎和奧斯卡的入圍陣容到底會包含哪些電影。哪些電影最有機會獲得提名,乃至獲得最後的大獎。
而作為最重要的獎項,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自然成為重中之重,關注者無數。
在民間列出來受到最多認可的入圍名單中,《我不是藥神》和《海邊的曼徹斯特》儼然都在其列。
隻不過在票選今年最有機會獲獎的投票活動中,《海邊的曼徹斯特》還是略勝《我不是藥神》一籌。
說來也是奇怪,明明《我不是藥神》在全球的觀眾那麽多,知名度也要高很多,但當真正開始投票的時候,這些票反而都到了海邊的曼徹斯特那裏。這或許也和投票主要群體都集中在美利堅這個原因有關吧。
但不管怎麽樣。
在今年的角逐中,《我不是藥神》和《海邊的曼徹斯特》屬於是脫穎而出的。
清單裏似乎並沒有什麽能夠和他們兩一戰高低的電影。
周森的運氣,實在是值得一提。
恰好遇到了華美兩國關係升溫,得到了政治上的支持。又恰好碰到了今年好萊塢電影小年,並沒有太多能夠戰勝周森的佳作。當然,如果是周森係現在這種成就,可能把《泰坦尼克號》級別的電影搬出來,都有較較勁、論論高低的機會。
再說了......
《泰坦尼克號》又沒有拿到表演獎。
周森可是有機會的。
當然,這些不確定的事,不能把話說太滿、說太早。
隻不過今年的這種競爭,確實是周森自己與自己周旋良久。
這是一種何等的孤高,一種何等的瀟灑?
周森並不知道,當他坐上了前往美利堅的飛機時,他心裏還在默背著《論語》。
其實他想要演好孔子,真正有用的書並不算多,因為孔子自己似乎並沒有留下什麽重要的著作。流芳百世的《論語》,也隻是由他的弟子們整理而成的,記錄的是他的言行舉止。周森也曾花費過很大的力氣去尋找更多能夠幫助自己更全麵地了解孔子的資料,甚至還跑了很多所頂尖名校,去找一些知名教授、大拿谘詢這方麵的問題。
可最終得到的結果還是和之前一樣,周森隻能完全吃透論語,再通過幾千年來後人對於孔子的解讀,進行一種歸總,再根據自己的理解去蕪存菁,塑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孔子。
其實這才是正確的。
都已經數千年過去了,誰又能知道什麽樣的孔子才是真正的孔子呢?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孔子,一萬人的心中可能有不止一萬個孔子。
周森的腦海裏不斷地盤旋著這些念頭。
他這段時間所讀過的書,所收集到的資料,自己思考和推論的補充,最終像是拚圖一樣,一點一點地在他的腦海之中拚湊出了孔子的形象和風格。他需要夢境世界支撐自己完成這項偉業,既要大膽地突破,又要尊重史實,尊重古人。
其實一直以來國內拍攝的秦漢之前題材的影視劇,都拍出了一種不真實感,一種魔幻的感覺。
周森並不想那樣,但想要達到自己心目中的那種高度,就需要他付出很多。僅僅從知識方麵來說,周森必須要完全掌握秦漢之前的詳細知識,才能夠更好地指導後勤、指導攝像,更何況現在《孔子》鎖定在了春秋時期,那是更加久遠,資料更加匱乏的狀態,周森懷疑自己要是拍完這部電影,之後會不會能直接去名牌院校裏當一位曆史學者了。
他的腦海裏完全都是《論語》、春秋、孔子。
身體就放空跟著蘇婧雯動就行。
不管是下飛機、去酒店,還是說幹一些其他的事情,那周森都是完全放任蘇婧雯安排的,他隻需要不動腦子地跟著她動就行。
一直等到他回過神來。
他卻已經盛裝打扮,坐在了金球獎頒獎典禮的台下了。
不過現在倒也還沒到公布獎項的時候,還在預熱開場。
蘇婧雯似乎也發現周森終於回過神來了。其實周森這種狀態,在半年前就出現了,一開始的時候蘇婧雯還很害怕,但是周森這兒那兒的。但是隨著相處下來,她發現周森這似乎隻是進入了一種深度思考的狀態,基本都生活需求他都是可以滿足自己的,也不會出現什麽煮飯把鍋少穿,煮開書把壺底燒穿什麽的。
<a id="wzsy" href="http://www.xiashuba.com">xiashuba.com</a>
雖然這可能是因為這些事基本上都是蘇婧雯來做,但也不可否認周森這種狀態是不會給他自己造成傷害的。
蘇婧雯很快地適應了周森這種狀態,並且也完全掌握了如何跟這種狀態的他相處的辦法。
她隻需要把生活必需品準備好,就可以自己也安安靜靜地找個地方休息看書做瑜伽什麽的了,兩個人像是給各自找到了空閑時間,做一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等到周森完全清醒過來之後,再兩個人黏在一起,做一些情侶之間都愛做的事,比如一起用switch打打遊戲啦,玩玩被封了的動森啦什麽的。
所以這一次蘇婧雯一點也不擔心,她知道周森在該醒的時候還是會醒的。
她更傾向於把周森的這種狀態叫做主觀能動思考,就是周森思考的時候並不是完全脫離生活的,而是因為生活暫時沒有需要他思考的東西,他就會開始想那些。一旦生活中有需要他動腦子的,他就會自動脫離。之前蘇婧雯已經嚐試過,通過讓選擇困難症、選擇恐懼症的周森在十八種顏色中幫她挑一根合適的口紅。以此來讓周森思考,脫離那種狀態。
“現在進行到哪了?”
周森看了看頒獎台,發現上麵還在聊天,又回頭看了看四周,發現大家表情也都很平靜,稍微鬆了口氣。
“才剛開始沒多久,隻是剛剛台上的主持人在聊今年誰最有潛力,提到了你的時候,你在微笑發呆而已。”
蘇婧雯指了指一旁的大屏幕,剛剛周森那種有些呆滯卻努力保持微笑的滑稽表情就被記錄在那頒獎台兩側的大屏幕上。
周森覺得這倒不是什麽大事,放下心來靠在了椅背上,放鬆地等待著頒獎的開始。
其實如果不是因為領導發話讓周森出來試試能不能領個獎,給華夏爭爭光,然後也剛好給他放個小長假好好休息休息,別一整天在那忙得別人看著都怕他這個工作狂。
周森並不是很想親自到場來參加頒獎典禮。
他沒有看不起金球獎和奧斯卡的意思,隻是之前那段時間養成的習慣,讓他有點飄了。
不過周森好歹還是知道的,金球獎和奧斯卡並沒有把獎頒發給缺席演員的先例,他一直以來的奮鬥,多少也是有為了這最後的小金人而努力。
該來的還是得來。
隻是......
周森發現,自己坐在這樣的場地裏,卻波瀾不驚。
似乎這些獎項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已經沒有那麽重要了。
曾幾何時,他一心想著拿到一個影帝就好,哪怕是最低級別的國際影帝,他都會趨之若鶩。
但慢慢的,他好像開始對於獎項這種東西沒有像曾經那樣瘋狂地迷戀了。他愈來愈專注於電影製作本身,不管是作為導演,還是作為一個演員。周森覺得自己很享受那種拍攝電影的狀態和過程,那種生活似乎給予了自己很無限的生命力。
他總覺得自己好像悟到了什麽,但是卻又像是隔了一層薄膜,自己怎麽都捅不破。
隱隱約約的,就那麽一線之隔。
不過,思考是這麽思考,現實中周森的身上那種名叫淡然的氣質,也愈發地沉澱了。
那種氣質,將他和好萊塢這樣聚集了世界上最為功利的影視行業人才的地方區別開來。
他在這裏沒有多少朋友,除了劇組裏認識的人。
但他卻在這異國他鄉的土地上,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主場。
“《海邊的曼徹斯特》”
周森聽到了熟悉的名字,正當他下意識地站了起來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不遠處的肯尼斯也站了起來。因為周森自己代表了《我不是藥神》的劇組,所以他並沒有和《海邊的曼徹斯特》劇組坐在一起。
蘇婧雯輕輕地把周森拉了坐下來,但屏幕已經記錄了這個尷尬的瞬間。
“現在頒發的是最佳導演獎。”
蘇婧雯小聲地提醒道。
周森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尷尬地笑了笑,沒說什麽。
“我們的Ja看來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拿到屬於自己的榮譽了。不過,在導演這塊,雖然你比我賺錢得多,但Ja你可還是一個菜鳥哦,這座獎杯我就先笑納了。”
上了台的肯尼斯,對著台下的周森喊話道。
周森隻是聳了聳肩,朝著他無奈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