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森可以看得很淡,選擇不處理。


    蘇婧雯在周森的說服下也可以看的很淡,選擇不處理。


    但是有些人可就看不下去這樣的輿論了。


    周森在國內做慈善的事,雖然很隱蔽,沒有任何公開和高調宣傳,但他畢竟也不是隱姓埋名地去做慈善的。


    如果沒有展示足夠的身份地位和財力。貿然地去找各地的政府商量做慈善的事情,那估計大概率也是行不通的。


    所以國內還是有一些人知道周森在中西部貧困地區做慈善的事情,並且是大規模,高標準,做的是真真正正的慈善。


    趙曉光是個平凡的鄉村教師。


    他平時是不追星的。


    他甚至連影視劇都挺少看的,他平時的娛樂活動是看看書什麽的。


    但是今年已經30歲的趙曉光,卻宣布自己正式開始追星了。


    他追星的對象,就是近來一年在國內聲名鵲起的年輕演員,周森。


    當然,趙曉光並不知道周森在當演員之前就已經有了不小的名氣,已經算是亞洲頂流偶像男團的重要成員了。


    <a href="http://m.2kxiaoshuo.com" id="wzsy">2kxiaoshuo.com</a>


    他開始追星的緣由,其實說來也有趣。


    他是在中西部一個貧困縣出生的,從小就知道,讀書是自己唯一的出路。


    所以趙曉光好好學習,背負上了全村的希望,考上了好學校,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大學生,在畢業之後,毅然決然地選擇回到家鄉,成為一名鄉村教師。


    當時,23歲的他,回到家鄉以後,就成功地當上了小學校長。


    當然,其實也不是因為他的表現優秀到驚豔所有人的程度。


    而是因為他來到小學之後,之前的校長,也是之前所有科目的老師,在自己動手修繕教學樓的時候,被突如其來的地震震塌了原本的危樓,被埋在了土石沙礫之中。


    這座小學失去了一位偉大的校長,也迎來了他的接班人。


    趙曉光其實想過,自己是不是有可能這輩子也和老校長一樣,在這座小學裏呆一輩子。


    就這麽伴隨著這塌陷的危樓,漏雨的平房,拿著少得可憐的補貼,獨自一人守護這座小學一生?


    縣裏教育局的朋友幫他找了縣裏小學的崗位,希望他盡快回去。


    因為這座小學唯一的一座教學樓塌了,現在地方政府的財政也不足以支撐再修建起一座新的教學樓,所以基本上這座小學雖然名義上還在,但已經不具備正常的教學條件了。


    地方政府討論的結果是放棄這座小學。


    當然,這樣的事情其實並不罕見。


    在中西部一些貧困縣鄉的偏僻地方,總是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次又一次,一批又一批,像一個輪回。


    在國家的扶貧幫助下,這些年這樣的事情已經越來越少了。


    但少,並不代表沒有。


    趙曉光從來都不埋怨什麽,因為他知道,在這種窮鄉僻壤,花大價錢建起一座小學,是很難將這部分錢短期看到效益的。


    而一個貧困縣,一個貧困鄉,需要用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修路,開河,開隧道.......


    比起那些更為重要的事情,建學校,建一所或許隻能給幾十個孩子甚至十幾個孩子提供幫助的學校,這個選項隻能被排到最後麵。


    可他是一名老師。


    一名屹立在講台上不會倒下的戰士,他要守護孩子們的讀書夢,哪怕隻有那麽十幾個孩子。


    趙曉光沒有離開這座廢墟一般的學校,也謝絕了朋友的好意,放棄了回到縣中心小學的機會,他選擇留在了鄉裏,正式成為一名鄉村教師,成為這座小學的校長。


    他一直以來書生氣都挺重的,但為了給孩子們有個地方能讀書。


    他在廢墟上休整了一遍又一遍,最終把學校裏的豬圈改成了一個勉強能夠遮風擋雨的小教室。


    晴天,就在空地上上課。


    雨天,就在小教室上課。


    但那座堅持了七年的豬圈小教室,終究是抵抗不住歲月的侵蝕,已經是補到不能再補的程度呢。


    趙曉光都已經開始跟老鄉借旱煙抽,愁著自己到底應該怎麽辦,是不是需要去上訪,申請哪怕是一點點的基金來修繕一下學校,哪怕他自己也知道成功的可能性非常的小。


    可就是在他即將陷入絕望的時候。


    縣裏通知了他一個天大的消息。


    有人慈善捐款,要在當地修建兩所希望小學,在縣裏和慈善方的員工研究之後,決定將第一批希望小學的建設地址,落在他們這所廢墟小學上。


    因為修建在這裏,不僅這裏的孩子們能繼續上學,周邊一些更偏僻的鄉鎮孩子,也能就近入學。


    對於趙曉光來說,這簡直是久旱逢甘露!


    他也是第一次通過這樣的方式,認識了一個活躍在娛樂圈裏的年輕演員。


    周森。


    他牢牢地記住了那個名字。


    他也知道,這座在廢墟上建成的小學,也將冠上XXXX周森希望小學的名字,和那些其他被投資建成的學校一樣。


    可那又怎麽樣?


    能夠冠以周森的名字,那是這座小學的榮耀。


    趙曉光在跋涉了數個小時之後,趕到了縣裏,見到了那位慈善方員工,他握著趙曉光的手,轉達了周森先生送給他們這些鄉村教師的幾句話。


    “你們都是偉大的教育家。”


    “無論苦了誰,也不能苦了孩子。”


    “我這也是變相的劫富濟貧,賺資本的錢,盡一點良心。”


    趙曉光當場痛哭流涕。


    他也從此在心裏銘記住了這位年輕而又偉大的人。


    為此,他還回去痛補了周森的作品。


    《繡春刀》中,個性鮮明的師兄丁修。


    《霸王別姬》中,如夢如幻的程蝶衣。


    《失孤》中,偉大堅毅的父親雷澤寬。


    這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慈善家,還是一位極為優秀的演員,他的影視劇,完全足以成為他教育孩子們的教材。


    趙曉光並不知道周森還有《我是大哥大》這樣的作品。


    當然,這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趙曉光,在國內輿論因為周森在美做誌願者的事情,瘋狂地批判周森的時候,成為了第一個以鄉村教師的身份公開站出來維護周森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隻想當影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寅時不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寅時不睡並收藏我隻想當影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