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接受的實用主義思想,主要是關於真理論和方法.論方麵。這對他後來倡導文學革命,倡導白話詩文,考證古史和傳統小說,研究中國思想史和哲學史,以及政治和生活諸方麵,都有重要影響。
正如他自己所說:“從此以後,實驗主義成了我的生活和思想的一個向導,成了我自己的哲學基礎。”而杜威則是對他“有終身影響的學者”,對他一生的文化生命“有決定性的影響”。
對於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胡適有他自己的理解:
“杜威先生不曾給我們一些關於特別問題的特別主張,——如共.產.主.義,無政府主義,自由戀愛之類,——他隻給了我們一個哲學方法,使我們用這個方法去解決我們自己的特別問題。
“(1)曆史的方法——“祖孫的方法”。 他從來不把一個製度或學說,看做一個孤立的東西,總被他看做一個中段;一頭是他所以發生的原因,一頭是他自己發生的效果;上頭有他的祖父,下頭有他的孫子。捉住了這兩頭,他再也逃不出去了!這個方法的應用,一方麵是很忠厚寬恕的,因為他處處指出一個製度或學說所以發生的原因,指出他曆史的背景,故能了解他在曆史上的地位和價值,故不致有過分的苛責。一方麵,這個方法又是很嚴厲的,最帶有革命性質的。因為他處處拿一個學說或製度發生的結果,來評判他本身的價值,故最公平,又最利害。這種方法,是一切帶有評判(Critical)精神的運動的一個武器。
“(2)實驗的方法。實驗的方法,至少注重三件事:(一)從具體的事實與境地下手;(二)一切學說理想,一切知識,都隻是待證的假設,並非天經地義;(三)一切學說與理想,都須用實行來試驗過。實驗是真理的唯一試金石。第一件,——注意具體的境地——使我們免去許多無謂的問題,省去許多無意識的爭論。第二件,——一切學理都看做假設——可以解放許多“古人的奴隸”。第三件,——實驗——可以稍稍限製那上天下地的妄想冥想。實驗主義隻承認那一點一滴做到的進步,步步有智慧的指導,步步有自動的實驗——才是真進化。”
杜威哲學思想的形成,按照胡適的觀點,其思想背景至關重要。其一,杜威生長在一個真正民主的社會——美國最民主的小洲——佛蒙特州的柏林頓。其二,兩三百年來的科學方法。其三,生物進化論的時代——杜威出生的那一年就是達爾文《物種由來》出版的那一年。《物種由來》的根本說法,就是說物種都是由於很微的變異因為適應於生存而不被淘汰而來的。這就是所謂的“自然選擇”或“物競天擇”。所謂進步,所謂演化,並不是整個籠統忽然而來的;是由一點、一滴、一尺、一寸、一分的很微細的變遷來的。並不是猴子一類的動物一跳就變成了人猿;人猿再一跳就變成了人的。
為什麽民主背景重要,按照杜威的觀點,民主可以打破“分區而治”和各不侵犯的觀念,打破精神和物質的區劃,打破心與物的分別。杜威根本的哲學,就是要反映無階.級的民主思想,沒有心和物的區分,沒有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區分,方法隻有一個:沒有界限沒有階層。
為什麽科學方法緊要,因為科學方法首次與真理問題、哲學問題、知識問題、道德問題第一次聯姻,科學方法可以自己批評自己,自己糾正自己的錯誤,隨時糾正,隨時發明。
為什麽進化的觀點影響了杜威的哲學思想,杜威說,古代思想的最大錯誤,就是沒有懂得所謂的“經驗”。在杜威哪兒,“經驗就是生活”,“社會就是應付環境”。人的經驗,一點一滴都是真理,都是寶貝。這個經驗,就是教育。這種教育哲學,就是杜威的基本思想。
美國經過南北戰爭之後,北方工業資本集團控製了聯邦政府,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資本勢力獲得了廣大的活動區域,技術水平空前提高,經濟迅猛增長。到20世紀,美國成為世界發達資本主義列強之一。
這是一個充滿機會、奮鬥、創業與冒險的世界,成功伴隨著失敗,富裕與異化同行,人們在開拓進取中又普遍存在一種不穩定感。
正如詹姆士(William James)借上帝之口所說:“我給你一個機會,請你加入這個世界。你知道我不擔保這世界平安無事的。這個世界是一種真正冒險事業,危險很多,但是也許有最後的勝利。”
詹姆士自己的回答是:“我是願意承認這個世界是真正危險的,必須要冒險的;我決不退縮,我決不說‘我不幹了’!”
在這種美國土壤中產生的實用主義,用羅素的話來說,是一種“美國工業社會的哲學”。作為美國式實踐的理論概括,實用主義強調從人的“經驗”出發,主張用行為效果來證明思維的合理性,根據事實效果來判定或修正信念,“要把注意之點從最先的物事移到最後的物事;從通則移到事實,從範疇(Categories)移到效果”,帶有強烈的反教條主義和反思辯哲學的色彩,反映了美國創業時期求實與創新的精神,體現出一種開拓、進取、行動和成功超過一切的美國風格。實用主義把“人的問題”引入現代西方哲學,在哲學領域實現一番大改造。
<a id="wzsy" href="https://m.biquge.name">筆趣閣</a>
這樣以“人的問題”取代“哲學家的問題”,抓住了人的實踐活動這一中心環節,用實踐主體取代了傳統哲學中唯理的抽象的認識主體,推動了哲學主體觀、實在論、真理論和認識論等方麵的變革,提出了一係列反傳統的見解,從而在唯科學主義和現代人文主義之間另辟蹊徑,使實用主義哲學顯示出一種既注重科學方法,又富於人文精神的特色;在社會生活中則表現為既崇尚科學,又張揚民主自由的文化風貌。
由此而受到正在奮鬥開拓而又遭受異化和文化衝突的美國社會的普遍歡迎。總之,實用主義是“美國的工具主義”(杜威),是一種反映美國社會時代精神,強調獨立自由的主體——人的實踐活動和成效的哲學。
關於“實用主義”。可不可以做個簡單解釋呢?
在農業社會,在自給自足的生產條件下,一切似乎都是固定的,昨天,今天,明天幾乎是在不變的重複中。圍繞著自給,土地裏今年種什麽,明年還是要種什麽。今年如何耕種,明年一切照樣。因為是靠天吃飯,隻能是求上蒼保佑,能夠風調雨順。於是迷信,於是崇拜。人總是要有想往的,於是便離開“此岸世界”,到“彼岸世界”去尋找歸宿。於是便有了各種宗教,於是寄希望於未來,寄希望於理想和夢想。於是便有了理想主義。
產量一般是固定的,自己能做的便是精打細算,於是貧窮和勤儉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
而在工業社會,在商品社會,一切都變了,而且一切都在變動中。生產不是為自用,而是賣給別人,也就是商品生產。自己需要什麽,是知道的,別人需不需要,喜不喜歡是不好知道的。利己必利他不僅是道德的說教,而成了強製性律令。不光是工業產品,農業也是一樣。今年大蔥因為出產的少,而價格飛漲,可如果明年大家都種大蔥,大蔥就會爛在地裏。
明天畢竟是明天,重要是今天,是現在幹什麽?這事怎麽幹?不是為了什麽信仰、什麽主義、什麽製度,而是實際需要幹什麽就幹什麽,怎麽幹好就怎麽幹。這樣,操作層麵的實用主義便應運而生了。
毫無疑問,實用主義有著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它不能揭示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而如同自然界一樣,人類社會也是有其發展規律的。也就是從根本上說,起決定作用的是物質生產和物質生活水平,即馬克思的唯物史觀。而實用主義好像也不關心這些,他們關心的是現在,是當下。當然,對很多的人,在很多的時候,最重要的好像也是現在,是當下。
國人經曆了種種波折和走了很多彎路後,才逐漸懂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與胡適的“實驗是真理的唯一試金石”表達的不是同樣的思想嗎?或許,在操作層麵,實用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實踐的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 胡適是在“ 未讀杜威之前早已是杜威主義者了” 。也就是他在未讀杜威之前, 早已與杜威思想有許多共通處。杜威不喜歡有組織的宗教,這和胡適是相同的。有人說,胡適在方法.論的層次上把杜威的實驗主義和中國考證學的傳統匯合了起來, 是他的思想能夠發生重大影響的主要原因之一。胡適並深信這種“ 科學方法”又比考證學高出一個層次, 因此可以擴大應用於解決一切具體的社會問題。
正如他自己所說:“從此以後,實驗主義成了我的生活和思想的一個向導,成了我自己的哲學基礎。”而杜威則是對他“有終身影響的學者”,對他一生的文化生命“有決定性的影響”。
對於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胡適有他自己的理解:
“杜威先生不曾給我們一些關於特別問題的特別主張,——如共.產.主.義,無政府主義,自由戀愛之類,——他隻給了我們一個哲學方法,使我們用這個方法去解決我們自己的特別問題。
“(1)曆史的方法——“祖孫的方法”。 他從來不把一個製度或學說,看做一個孤立的東西,總被他看做一個中段;一頭是他所以發生的原因,一頭是他自己發生的效果;上頭有他的祖父,下頭有他的孫子。捉住了這兩頭,他再也逃不出去了!這個方法的應用,一方麵是很忠厚寬恕的,因為他處處指出一個製度或學說所以發生的原因,指出他曆史的背景,故能了解他在曆史上的地位和價值,故不致有過分的苛責。一方麵,這個方法又是很嚴厲的,最帶有革命性質的。因為他處處拿一個學說或製度發生的結果,來評判他本身的價值,故最公平,又最利害。這種方法,是一切帶有評判(Critical)精神的運動的一個武器。
“(2)實驗的方法。實驗的方法,至少注重三件事:(一)從具體的事實與境地下手;(二)一切學說理想,一切知識,都隻是待證的假設,並非天經地義;(三)一切學說與理想,都須用實行來試驗過。實驗是真理的唯一試金石。第一件,——注意具體的境地——使我們免去許多無謂的問題,省去許多無意識的爭論。第二件,——一切學理都看做假設——可以解放許多“古人的奴隸”。第三件,——實驗——可以稍稍限製那上天下地的妄想冥想。實驗主義隻承認那一點一滴做到的進步,步步有智慧的指導,步步有自動的實驗——才是真進化。”
杜威哲學思想的形成,按照胡適的觀點,其思想背景至關重要。其一,杜威生長在一個真正民主的社會——美國最民主的小洲——佛蒙特州的柏林頓。其二,兩三百年來的科學方法。其三,生物進化論的時代——杜威出生的那一年就是達爾文《物種由來》出版的那一年。《物種由來》的根本說法,就是說物種都是由於很微的變異因為適應於生存而不被淘汰而來的。這就是所謂的“自然選擇”或“物競天擇”。所謂進步,所謂演化,並不是整個籠統忽然而來的;是由一點、一滴、一尺、一寸、一分的很微細的變遷來的。並不是猴子一類的動物一跳就變成了人猿;人猿再一跳就變成了人的。
為什麽民主背景重要,按照杜威的觀點,民主可以打破“分區而治”和各不侵犯的觀念,打破精神和物質的區劃,打破心與物的分別。杜威根本的哲學,就是要反映無階.級的民主思想,沒有心和物的區分,沒有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區分,方法隻有一個:沒有界限沒有階層。
為什麽科學方法緊要,因為科學方法首次與真理問題、哲學問題、知識問題、道德問題第一次聯姻,科學方法可以自己批評自己,自己糾正自己的錯誤,隨時糾正,隨時發明。
為什麽進化的觀點影響了杜威的哲學思想,杜威說,古代思想的最大錯誤,就是沒有懂得所謂的“經驗”。在杜威哪兒,“經驗就是生活”,“社會就是應付環境”。人的經驗,一點一滴都是真理,都是寶貝。這個經驗,就是教育。這種教育哲學,就是杜威的基本思想。
美國經過南北戰爭之後,北方工業資本集團控製了聯邦政府,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資本勢力獲得了廣大的活動區域,技術水平空前提高,經濟迅猛增長。到20世紀,美國成為世界發達資本主義列強之一。
這是一個充滿機會、奮鬥、創業與冒險的世界,成功伴隨著失敗,富裕與異化同行,人們在開拓進取中又普遍存在一種不穩定感。
正如詹姆士(William James)借上帝之口所說:“我給你一個機會,請你加入這個世界。你知道我不擔保這世界平安無事的。這個世界是一種真正冒險事業,危險很多,但是也許有最後的勝利。”
詹姆士自己的回答是:“我是願意承認這個世界是真正危險的,必須要冒險的;我決不退縮,我決不說‘我不幹了’!”
在這種美國土壤中產生的實用主義,用羅素的話來說,是一種“美國工業社會的哲學”。作為美國式實踐的理論概括,實用主義強調從人的“經驗”出發,主張用行為效果來證明思維的合理性,根據事實效果來判定或修正信念,“要把注意之點從最先的物事移到最後的物事;從通則移到事實,從範疇(Categories)移到效果”,帶有強烈的反教條主義和反思辯哲學的色彩,反映了美國創業時期求實與創新的精神,體現出一種開拓、進取、行動和成功超過一切的美國風格。實用主義把“人的問題”引入現代西方哲學,在哲學領域實現一番大改造。
<a id="wzsy" href="https://m.biquge.name">筆趣閣</a>
這樣以“人的問題”取代“哲學家的問題”,抓住了人的實踐活動這一中心環節,用實踐主體取代了傳統哲學中唯理的抽象的認識主體,推動了哲學主體觀、實在論、真理論和認識論等方麵的變革,提出了一係列反傳統的見解,從而在唯科學主義和現代人文主義之間另辟蹊徑,使實用主義哲學顯示出一種既注重科學方法,又富於人文精神的特色;在社會生活中則表現為既崇尚科學,又張揚民主自由的文化風貌。
由此而受到正在奮鬥開拓而又遭受異化和文化衝突的美國社會的普遍歡迎。總之,實用主義是“美國的工具主義”(杜威),是一種反映美國社會時代精神,強調獨立自由的主體——人的實踐活動和成效的哲學。
關於“實用主義”。可不可以做個簡單解釋呢?
在農業社會,在自給自足的生產條件下,一切似乎都是固定的,昨天,今天,明天幾乎是在不變的重複中。圍繞著自給,土地裏今年種什麽,明年還是要種什麽。今年如何耕種,明年一切照樣。因為是靠天吃飯,隻能是求上蒼保佑,能夠風調雨順。於是迷信,於是崇拜。人總是要有想往的,於是便離開“此岸世界”,到“彼岸世界”去尋找歸宿。於是便有了各種宗教,於是寄希望於未來,寄希望於理想和夢想。於是便有了理想主義。
產量一般是固定的,自己能做的便是精打細算,於是貧窮和勤儉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
而在工業社會,在商品社會,一切都變了,而且一切都在變動中。生產不是為自用,而是賣給別人,也就是商品生產。自己需要什麽,是知道的,別人需不需要,喜不喜歡是不好知道的。利己必利他不僅是道德的說教,而成了強製性律令。不光是工業產品,農業也是一樣。今年大蔥因為出產的少,而價格飛漲,可如果明年大家都種大蔥,大蔥就會爛在地裏。
明天畢竟是明天,重要是今天,是現在幹什麽?這事怎麽幹?不是為了什麽信仰、什麽主義、什麽製度,而是實際需要幹什麽就幹什麽,怎麽幹好就怎麽幹。這樣,操作層麵的實用主義便應運而生了。
毫無疑問,實用主義有著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它不能揭示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而如同自然界一樣,人類社會也是有其發展規律的。也就是從根本上說,起決定作用的是物質生產和物質生活水平,即馬克思的唯物史觀。而實用主義好像也不關心這些,他們關心的是現在,是當下。當然,對很多的人,在很多的時候,最重要的好像也是現在,是當下。
國人經曆了種種波折和走了很多彎路後,才逐漸懂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與胡適的“實驗是真理的唯一試金石”表達的不是同樣的思想嗎?或許,在操作層麵,實用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實踐的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 胡適是在“ 未讀杜威之前早已是杜威主義者了” 。也就是他在未讀杜威之前, 早已與杜威思想有許多共通處。杜威不喜歡有組織的宗教,這和胡適是相同的。有人說,胡適在方法.論的層次上把杜威的實驗主義和中國考證學的傳統匯合了起來, 是他的思想能夠發生重大影響的主要原因之一。胡適並深信這種“ 科學方法”又比考證學高出一個層次, 因此可以擴大應用於解決一切具體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