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年春,蔡元培再次赴京補應複試、殿試。複試後被列為第三等(補試不能列入一、二等)。
接著參加在保和殿舉行的殿試。
殿試隻考策論,蔡元培充分發揮了博覽群書和博學強記的優勢,對其中有關西藏的策論題,詳述其山川道裏、行政沿革,且廣證博引,對答自如。
本年會主考官為戶部尚書翁同龢,殿試閱卷大臣為工部左侍郎汪鳴鑾。
結果,蔡元培考取第二甲第34名進士。
本科的狀元、榜眼、探花分別是劉福姚、吳士鑒、陳伯陶。同科考中者還有:唐文治、葉德輝、湯壽潛、張元濟、屠寄和沈寶琛等。
我們能夠看到,這其中的張元濟,是對蔡元培後來的人生,極為重要之人。
對於殿試,蔡元培回憶說:“上來,殿試是專講格式不中內容的,隻聽說張香濤氏(張之洞)應殿試時不拘格式,被取一甲第三名。我那時也沒有拘格式,而且這兩年中也沒有習字。仍是隨便一寫,但結果被取為二甲進士。聞為汪柳門(汪鳴鑾)先生所賞識。有位閱卷大臣,說此卷的字不是館閣體。汪說,他是學黃山穀的,於是大家都在卷子後麵圈了個圈,就放在二甲了。”
如果是專為了練字而故意拖後兩年,兩年裏為什麽不練參加科舉需用的館閣體呢?這和前邊說過的後一種說法不是很矛盾嗎?
黃山穀就是被稱為宋“四大家”之一的黃庭堅,他自號山穀道人,書法在當時是很受推崇的。
此後又通過朝考,蔡元培被點為翰林院庶吉士。
庶吉士,亦稱庶常。其名稱源自《書經?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國明、清兩朝時翰林院內的短期職位。由科舉考試中進士的人當中,選擇有潛質者擔任。為皇帝近臣,負責起草詔書,有為皇帝講解經籍等責,為內閣輔臣的重要來源之一。
清雍正以後,選官更為嚴格,庶吉士由皇帝主持之朝考決定。
該職一般為期三年,期間由翰林內經驗豐富者為教習,授以各種知識。
三年後,在下次會試前進行考核,稱“散館”。成績優異者留任翰林,授予翰林院檢討,正式成為翰林,稱“留館”。
其他則被派往六部任主事、禦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
和所有新科進士一樣,蔡元培要留在京城盤恒一段時間,期間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拜會各方人士。
按照慣例,通過考試的同科士子都要去拜謁主考官翁同龢。其實,這也是例行公事、走一走過場。
大概因為這樣,翁同龢對一批批的來訪者中的大多數人其實並無印象,他在自己的日記裏往往簡單地記下“新庶常來者八九人”“新門人兩人來見”,連名字也不記。當科的狀元、探花來訪,也隻記了“劉福姚來見”,“陳生伯陶來”而已,惜墨如金。
有意思的是,在1892年6月1日的日記裏,翁同龢記道:“新庶常來見者十餘人,內蔡元培,乃庚寅貢士,年少通經,文極古藻,雋材也,紹興人,號鶴青,向在紹興徐氏校刻各種書。”
這真是有些奇怪,他對蔡元培的印象深刻,簡直是刮目相看。是不是因為蔡元培的“怪八股”呢?或者是對其有關西藏的策論題,詳述其山川道裏、行政沿革,且廣證博引,對答自如印象深刻。
短短四年裏,蔡元培鄉、會試連捷,擠身翰林文苑。其躊躇滿誌,自不待言。而作為光緒皇帝老師的翁同龢是何等人物呀?能得到這樣的朝中重臣的青睞,是何等的榮耀呀!
一時間,年紀輕輕的蔡元培,成了“聲聞當代,朝野爭相結納”的名人士大夫了。
從清朝中葉以降,殿閣大學士、總督、巡撫、軍機大臣這些朝廷的要職,大多係翰林出身。對於蔡元培來說,誘人的政治前景正在向他頻頻招手。
“點翰林”之後的第二年,蔡元培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外地遊曆中度過的。
初夏時節,他先到寧波,又到上海,然後乘船溯長江西下,遊覽了南京,鎮江,揚州及靖江縣。此次出遊,他曾有散片日記,載述行程。
秋風乍起之時,他又取道香港來到廣州。與在廣雅書局任職的陶濬宣等一般朋友,詩文酬酢,觀瀾華南名勝。
在廣州南園,他曾戲作該省鄉試題《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一篇。陶濬宣征得當地名士朱一新、徐琪、吳翔寅的評語各一則,輯印成《蔡太史擬墨》。
在此期間,陶濬宣多次向蔡講述廖平在廣雅書局時,對經學的獨到見解,以及康有為為承其學說做成《新學偽經考》,引起士人不同反應等情況。蔡元培對此頗為關注,特意搜求廖康二人已印行的著作,以備研讀。
冬天來臨時,他又赴潮州,汕頭等地。一直到轉年的春天,才起程北返。
按說,身為庶吉士,到各地考察風土人情,是必修之課。
但這些等待重用的“翰林”,前途不可限量,誰知道以後能當多大的官?所以,各地官員都爭先打點。因為等這些人高居廟堂時,再想親近就不容易了。反正都是公費,人情可是個人的,何樂而不為。
久而久之,這些新貴人們,也都趁此機會,公費旅遊還能賺些外快,被人們稱作“鬻文賣錢”。不管蔡元培此行是不是有此意,所謂瓜田李下,人們有這樣的看法也不足為怪。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org">小書亭</a>
但是,不管怎麽說,近一年的遊曆,蔡元培幾乎走遍了自1842年以來最早與海外通商的口岸和地區。這對於一位中國傳統教育塑造出來的青年士大夫來說,其意義恐怕不僅僅是在補足“讀萬卷書”的缺憾,而行萬裏路。
西方近代文明和洋務新政的清新氣息,足以使他擴展視野,更新觀念。蔡元培遊離廣州期間。康有為正在長興裏萬木草堂招徒講學。士林風氣的更化和改革潛流的湧動,蔡元培不可能毫無覺察而無動於衷。
盡管上述感受可能尚屬朦朧意識,但隨著世事的變遷,會逐漸清晰起來的。
1894年春,蔡元培從廣東返回紹興。隨即赴京參加散館考試。這是對翰林院庶吉士進行甄別,以決定任用的一種例行考試。應散館後,蔡元培被授為翰林院編修。
至此,不滿28歲的蔡元培,已經達到了當時讀書人羨慕不已的科舉道路之極。
接下來,蔡元培便開始了供職翰林院的京官生活。
應同鄉先輩李慈銘的邀請,他兼任了李慈銘之子李承候的家庭教師,為其講述《春秋左氏傳》;同時,他還為李慈銘代閱天津問津書院的課卷。此時的蔡元培一個人在京,平素就寓居李家。
蔡元培和李家上下相處得極佳,是個特別受歡迎的人。吃住在李家,也給蔡元培單身漢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
李府常有官員來拜訪,李慈銘總是把蔡元培介紹給大家,這樣就擴大了蔡的交往圈子,豐富了其人脈資源。這對於像蔡元培這樣的初登政壇的官員,無疑是十分重要的。
廣交朋友,是蔡元培的平生極好。我們不止一次地說過,這時候的人們,鄉土觀念極強。此期間,蔡元培與在京的浙江籍人士王式通、胡道南等人交往尤其密切,經常在一起作詩遣懷。
如果蔡元培一心仕途,如果當時中國的政治沒有發生翻天覆地的大變故,那麽蔡元培沿著這條路繼續走下去,則就可能青雲直上、躋身達官顯宦之列。
然而上麵的兩個都沒有成真,蔡元培體製外的另類人生書卷,恰恰就從此時開始書寫了。
1894年是農曆甲午年,是中國近代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這年,爆發了撼動中外的中日“甲午戰爭”。
寓居李家,接觸人多,消息也很靈通。蔡元培在中日雙方,在朝鮮的軍事對峙已呈一觸即發之勢時,就以焦灼的心情關注著事態的發展。
按說,一個小小的島國和泱泱中華大國對陣,不是蚍蜉撼樹嗎?但是,傳回來的消息卻正好相反,節節敗退的不是“蚍蜉”而是“樹”。
同許許多多關心天下事的國人一樣,聞知甲午海戰不斷戰敗的消息,年輕的翰林蔡元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悲憤交加,與其他朝中的憂國之士一起,在海戰發生半個多月後聯名向皇帝上奏:
“日講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讀學士臣文廷式等跪奏,為敵情叵測、宜出奇計、以弭兵釁、恭折密陳、仰祈聖鑒事:
“……然倭人乘勝之時,震驚陪都,窺伺近甸,我雖布置嚴密,尤慮瑕隙未周,比聞倭將以傾國之兵,道出黃海。此時李鴻章既有暮氣,而所調諸將,或多新募,或未成軍……
“戰國之時,秦攻齊,則韓、魏救之,攻韓魏,則趙救之。唐之藉兵,遠及大食。宋之謀金,兼約西遼。
“此時倭人得誌,勢將不利於英;法人與其兵謀,德國亦所深忌。故聞英人頗有藉端與倭開釁之誌,兵船五十餘號,已盡集南洋。德人亦特厚於我,凡將弁之效力於中國者,其主皆特賞寶星;又任中國購買軍火,借資馭敵,此非偏有所厚也,衛我即所以自衛也。……資其兵費,使伐倭人。……伏乞皇上聖鑒,謹奏。
“翰林院侍講學士臣文海……臣徐世昌……臣蔡元培,修撰臣張騫,編修臣尹銘綬。”
這便是帝黨中堅人物,翰林院侍講學士文廷式領銜的,蔡元培、徐世昌、張騫、丁立鈞、黃紹箕、沈曾桐等37人一八九四年十月七日,聯名上奏光緒皇帝的《與文廷式等奏請密連英德以禦倭人折》。
接著參加在保和殿舉行的殿試。
殿試隻考策論,蔡元培充分發揮了博覽群書和博學強記的優勢,對其中有關西藏的策論題,詳述其山川道裏、行政沿革,且廣證博引,對答自如。
本年會主考官為戶部尚書翁同龢,殿試閱卷大臣為工部左侍郎汪鳴鑾。
結果,蔡元培考取第二甲第34名進士。
本科的狀元、榜眼、探花分別是劉福姚、吳士鑒、陳伯陶。同科考中者還有:唐文治、葉德輝、湯壽潛、張元濟、屠寄和沈寶琛等。
我們能夠看到,這其中的張元濟,是對蔡元培後來的人生,極為重要之人。
對於殿試,蔡元培回憶說:“上來,殿試是專講格式不中內容的,隻聽說張香濤氏(張之洞)應殿試時不拘格式,被取一甲第三名。我那時也沒有拘格式,而且這兩年中也沒有習字。仍是隨便一寫,但結果被取為二甲進士。聞為汪柳門(汪鳴鑾)先生所賞識。有位閱卷大臣,說此卷的字不是館閣體。汪說,他是學黃山穀的,於是大家都在卷子後麵圈了個圈,就放在二甲了。”
如果是專為了練字而故意拖後兩年,兩年裏為什麽不練參加科舉需用的館閣體呢?這和前邊說過的後一種說法不是很矛盾嗎?
黃山穀就是被稱為宋“四大家”之一的黃庭堅,他自號山穀道人,書法在當時是很受推崇的。
此後又通過朝考,蔡元培被點為翰林院庶吉士。
庶吉士,亦稱庶常。其名稱源自《書經?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國明、清兩朝時翰林院內的短期職位。由科舉考試中進士的人當中,選擇有潛質者擔任。為皇帝近臣,負責起草詔書,有為皇帝講解經籍等責,為內閣輔臣的重要來源之一。
清雍正以後,選官更為嚴格,庶吉士由皇帝主持之朝考決定。
該職一般為期三年,期間由翰林內經驗豐富者為教習,授以各種知識。
三年後,在下次會試前進行考核,稱“散館”。成績優異者留任翰林,授予翰林院檢討,正式成為翰林,稱“留館”。
其他則被派往六部任主事、禦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
和所有新科進士一樣,蔡元培要留在京城盤恒一段時間,期間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拜會各方人士。
按照慣例,通過考試的同科士子都要去拜謁主考官翁同龢。其實,這也是例行公事、走一走過場。
大概因為這樣,翁同龢對一批批的來訪者中的大多數人其實並無印象,他在自己的日記裏往往簡單地記下“新庶常來者八九人”“新門人兩人來見”,連名字也不記。當科的狀元、探花來訪,也隻記了“劉福姚來見”,“陳生伯陶來”而已,惜墨如金。
有意思的是,在1892年6月1日的日記裏,翁同龢記道:“新庶常來見者十餘人,內蔡元培,乃庚寅貢士,年少通經,文極古藻,雋材也,紹興人,號鶴青,向在紹興徐氏校刻各種書。”
這真是有些奇怪,他對蔡元培的印象深刻,簡直是刮目相看。是不是因為蔡元培的“怪八股”呢?或者是對其有關西藏的策論題,詳述其山川道裏、行政沿革,且廣證博引,對答自如印象深刻。
短短四年裏,蔡元培鄉、會試連捷,擠身翰林文苑。其躊躇滿誌,自不待言。而作為光緒皇帝老師的翁同龢是何等人物呀?能得到這樣的朝中重臣的青睞,是何等的榮耀呀!
一時間,年紀輕輕的蔡元培,成了“聲聞當代,朝野爭相結納”的名人士大夫了。
從清朝中葉以降,殿閣大學士、總督、巡撫、軍機大臣這些朝廷的要職,大多係翰林出身。對於蔡元培來說,誘人的政治前景正在向他頻頻招手。
“點翰林”之後的第二年,蔡元培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外地遊曆中度過的。
初夏時節,他先到寧波,又到上海,然後乘船溯長江西下,遊覽了南京,鎮江,揚州及靖江縣。此次出遊,他曾有散片日記,載述行程。
秋風乍起之時,他又取道香港來到廣州。與在廣雅書局任職的陶濬宣等一般朋友,詩文酬酢,觀瀾華南名勝。
在廣州南園,他曾戲作該省鄉試題《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一篇。陶濬宣征得當地名士朱一新、徐琪、吳翔寅的評語各一則,輯印成《蔡太史擬墨》。
在此期間,陶濬宣多次向蔡講述廖平在廣雅書局時,對經學的獨到見解,以及康有為為承其學說做成《新學偽經考》,引起士人不同反應等情況。蔡元培對此頗為關注,特意搜求廖康二人已印行的著作,以備研讀。
冬天來臨時,他又赴潮州,汕頭等地。一直到轉年的春天,才起程北返。
按說,身為庶吉士,到各地考察風土人情,是必修之課。
但這些等待重用的“翰林”,前途不可限量,誰知道以後能當多大的官?所以,各地官員都爭先打點。因為等這些人高居廟堂時,再想親近就不容易了。反正都是公費,人情可是個人的,何樂而不為。
久而久之,這些新貴人們,也都趁此機會,公費旅遊還能賺些外快,被人們稱作“鬻文賣錢”。不管蔡元培此行是不是有此意,所謂瓜田李下,人們有這樣的看法也不足為怪。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org">小書亭</a>
但是,不管怎麽說,近一年的遊曆,蔡元培幾乎走遍了自1842年以來最早與海外通商的口岸和地區。這對於一位中國傳統教育塑造出來的青年士大夫來說,其意義恐怕不僅僅是在補足“讀萬卷書”的缺憾,而行萬裏路。
西方近代文明和洋務新政的清新氣息,足以使他擴展視野,更新觀念。蔡元培遊離廣州期間。康有為正在長興裏萬木草堂招徒講學。士林風氣的更化和改革潛流的湧動,蔡元培不可能毫無覺察而無動於衷。
盡管上述感受可能尚屬朦朧意識,但隨著世事的變遷,會逐漸清晰起來的。
1894年春,蔡元培從廣東返回紹興。隨即赴京參加散館考試。這是對翰林院庶吉士進行甄別,以決定任用的一種例行考試。應散館後,蔡元培被授為翰林院編修。
至此,不滿28歲的蔡元培,已經達到了當時讀書人羨慕不已的科舉道路之極。
接下來,蔡元培便開始了供職翰林院的京官生活。
應同鄉先輩李慈銘的邀請,他兼任了李慈銘之子李承候的家庭教師,為其講述《春秋左氏傳》;同時,他還為李慈銘代閱天津問津書院的課卷。此時的蔡元培一個人在京,平素就寓居李家。
蔡元培和李家上下相處得極佳,是個特別受歡迎的人。吃住在李家,也給蔡元培單身漢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
李府常有官員來拜訪,李慈銘總是把蔡元培介紹給大家,這樣就擴大了蔡的交往圈子,豐富了其人脈資源。這對於像蔡元培這樣的初登政壇的官員,無疑是十分重要的。
廣交朋友,是蔡元培的平生極好。我們不止一次地說過,這時候的人們,鄉土觀念極強。此期間,蔡元培與在京的浙江籍人士王式通、胡道南等人交往尤其密切,經常在一起作詩遣懷。
如果蔡元培一心仕途,如果當時中國的政治沒有發生翻天覆地的大變故,那麽蔡元培沿著這條路繼續走下去,則就可能青雲直上、躋身達官顯宦之列。
然而上麵的兩個都沒有成真,蔡元培體製外的另類人生書卷,恰恰就從此時開始書寫了。
1894年是農曆甲午年,是中國近代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這年,爆發了撼動中外的中日“甲午戰爭”。
寓居李家,接觸人多,消息也很靈通。蔡元培在中日雙方,在朝鮮的軍事對峙已呈一觸即發之勢時,就以焦灼的心情關注著事態的發展。
按說,一個小小的島國和泱泱中華大國對陣,不是蚍蜉撼樹嗎?但是,傳回來的消息卻正好相反,節節敗退的不是“蚍蜉”而是“樹”。
同許許多多關心天下事的國人一樣,聞知甲午海戰不斷戰敗的消息,年輕的翰林蔡元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悲憤交加,與其他朝中的憂國之士一起,在海戰發生半個多月後聯名向皇帝上奏:
“日講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讀學士臣文廷式等跪奏,為敵情叵測、宜出奇計、以弭兵釁、恭折密陳、仰祈聖鑒事:
“……然倭人乘勝之時,震驚陪都,窺伺近甸,我雖布置嚴密,尤慮瑕隙未周,比聞倭將以傾國之兵,道出黃海。此時李鴻章既有暮氣,而所調諸將,或多新募,或未成軍……
“戰國之時,秦攻齊,則韓、魏救之,攻韓魏,則趙救之。唐之藉兵,遠及大食。宋之謀金,兼約西遼。
“此時倭人得誌,勢將不利於英;法人與其兵謀,德國亦所深忌。故聞英人頗有藉端與倭開釁之誌,兵船五十餘號,已盡集南洋。德人亦特厚於我,凡將弁之效力於中國者,其主皆特賞寶星;又任中國購買軍火,借資馭敵,此非偏有所厚也,衛我即所以自衛也。……資其兵費,使伐倭人。……伏乞皇上聖鑒,謹奏。
“翰林院侍講學士臣文海……臣徐世昌……臣蔡元培,修撰臣張騫,編修臣尹銘綬。”
這便是帝黨中堅人物,翰林院侍講學士文廷式領銜的,蔡元培、徐世昌、張騫、丁立鈞、黃紹箕、沈曾桐等37人一八九四年十月七日,聯名上奏光緒皇帝的《與文廷式等奏請密連英德以禦倭人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