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培訓模範團到籌組拱衛軍,表示袁世凱父子要自己掌握軍隊了。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袁世凱隻過問北洋軍的上級軍官的任命,而下級軍官則是由段祺瑞和各部軍事長官負責選配。在袁世凱看來,這是一個大的失誤,因為他認為,這樣一來,下級軍官眼中就隻有他們的長官,而沒有他袁世凱了。
如果上級長官不和他一心了,這支部隊也就自然失去控製。這一點,在段祺瑞這裏,袁世凱似乎的體會得尤其深刻。
這一次袁家父子吸取了教訓,特別注重對下級軍官的控製。模範團中無論頭目升排長,或排長升連長,袁世凱都要親自接見,這些人也都要給袁世凱叩頭謝恩。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org">小書亭</a>
袁世凱每一次也亦必敦敦教誨這些人,如何忠於職守,如何效忠長官。
這樣做有用處嗎?其實很難說,因為這表明,袁世凱對上層軍官的不信任,很容易造成,手下的大將們和他離心離德。人們常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信任是相互的,你不信任人家,人家自然也不能信任你。
而袁世凱待部下,曆來是抓人心,卻不信人。他的信條是,對誰都得多留個心眼。袁世凱平日裏最得意的就是他所謂的特務工作的“三套頭”:就是派甲去監視乙,另以丙去尾隨甲之後以監視甲的行動。
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人最可貴的就是待人以誠。也就是說,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一個人隻有誠心誠意、實心實意的對待別人,才能得到別人同樣的對待。當然,對於這一點,袁世凱恐怕一輩子也搞不明白。
都知道,段祺瑞和馮國璋是袁世凱的左膀右臂。在排斥段祺瑞的時候,袁世凱特別注意對馮國璋的拉攏。而馮國璋雖不像段芝貴那樣的對袁世凱死心塌地,但比段祺瑞要好說話得多。
袁世凱有一位家庭女教師,宜興人,名周砥(號道如),是天津女師附設女子高小的教師。已年近四十,而未談婚論嫁。這女教師在袁家很得人心,和袁家上上下下相處得也都很好,袁世凱對其印象也甚佳。
馮國璋常來袁世凱家,和這位女教師也認識。這一天,馮國璋又來袁世凱家,正趕上袁世凱和這位家庭女教師在談他的幾個孩子的學業。女教師周砥見有高官來訪,連忙告辭。
馮國璋也沒什麽事,就是走動走動,沒話找話,見女教師離開就隨便問了幾句。馮國璋是問者無心,袁世凱卻聽者有意。因為他突然想起,馮國璋不久前元配夫人去世,正張羅續弦,馬上想到把周道如許配馮國璋,以示籠絡。
周砥是知識女性,那個年代是所謂的洋學生,自有獨特魅力。加之一直以來,馮國璋一直對其印象也不錯,何況是大總統家的女教師,所謂宰相家人七品官。袁世凱一經提出,馮國璋當然一百個願意。
袁世凱說,這是個獨立女性,老姑娘,他得征求一下本人意見。趁熱打鐵,袁世凱讓馮國璋等一下,他現在就去征求周砥本人意見。
袁世凱知道周砥是個很大方的人,也沒拐彎抹角,直接進入主題。這周砥也不是個獨身主義者,隻是眼睛太高,家人等提了不少親,也相過了多次親都沒看上,拖來拖去拖到了現在。人早過了想入非非的年紀,思想要實際得多。這嫁人家境和地位是必須考慮的,而無論從那方麵說,馮國璋肯定都是佼佼者,周砥自然很願意。但是,大家閨秀的周砥雖然是年紀不小了,可還是黃花大閨女,她要求明媒正娶,正式迎親。
這有什麽可難的,馮國璋一口答應。
這一年元旦剛過,袁世凱派三姨太送周女士南下。
到南京時,馮國璋以最隆重的禮儀,鳴炮二十響以示歡迎,下塌交涉署。
一月十九日是馮周大婚之日。馮國璋為了實踐“親迎”的諾言,事前把女家從交涉署遷到都督府西花園,與都督上房毗連,門首標了“周公館”字樣。
新婚佳日,馮國璋穿了上將製服行親迎禮,花車由碑亭巷繞花牌樓入督府,沿途軍警禁止行人,蓮輿入府,在大堂停下,鳴炮奏樂。
由女儐相四人穿大紅吉服陪伴新娘,後有女童二人各執鮮花籃扶新人下輿進府。前導為馬隊,繼為樂隊,新娘穿元色繡花外套,大紅裙,由江蘇省長韓國鈞代表袁大總統為證婚人。這場婚禮,雖不算很特殊,但在當時是被稱做“文明結婚”的。
因為周砥是袁世凱的家庭教師,算是袁的家人,袁世凱又是大媒。從此,馮國璋和袁世凱就又多了一層關係。很多北洋人暗地裏,都叫馮國璋為駙馬爺。
馮國璋自己也感覺特好。原來因為他自己隻是一方大員,而和他過去一直彼此彼此的段祺瑞卻統領全軍,雖然兩個人表麵很不錯,但在內心深處他對段祺瑞是很嫉妒的,也是不服氣的。現在段祺瑞失寵了,而他可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和大總統差不多是親上加親。可謂誌得意滿。
我們說過,袁世凱在中日問題發生前,他把老友又是著名的遺老徐世昌搬出做國務卿,種種複古的舉動,加上搞垮國會,取締國民黨等,給人的感覺明顯是複辟帝製。那時的北洋將士們生怕落於人後,也跟唱起了尊孔複古和複辟帝製的調子。誰知,沒過多長時間,風雲突變,北洋軍的將士又爭相通電反複辟。
接下來因為二十一條的事,複辟也好,反複辟也好,人們都淡化了。等二十一條的事過去後,大家都感覺到了,風向好像又變過來了。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現象是:主張複辟帝製的死硬派,越來越得到重用。
很快傳出消息,大家搞錯了,袁大總統是既讚成複辟帝製,又反對複辟帝製。何為反對複辟帝製?諸如宋育仁的“還政清室”說,還有劉廷琛的“複禮製館書”,讓進入曆史的清廷死灰複燃,袁世凱確實堅決反對的。至於何為讚成複辟帝製,複辟什麽樣的帝製,皇帝是哪一個,就不言自明了。
是這樣嗎?北洋將士半信半疑。已經出一次醜了,不能再搞錯了,大家費盡心思去打探,就是搞不清楚袁大帥、袁大總統是怎麽想的。
怎麽辦?大家把希望寄托在馮國璋這位“駙馬爺”身上,憑著馮國璋和袁世凱的關係,無論如何也能從袁世凱那裏討出實話吧!
而馮國璋同樣也在為這件事著急,帝製也好,共和也好,馮國璋都無所謂,他隻要袁世凱給他交個實底。
新婚不久,馮國璋攜新夫人從南京回到了北京。新婚畢竟是新婚,兩個人感情特別的好,真是如膠似漆。馮國璋去北京所以帶著新娘,離不開是一方麵,此行還有另一層用意,就是相當於回娘家,去感謝大媒。
從南京動身時,大家都囑咐馮大帥,這次去京,一定要十拿九穩的把大總統的心思摸清。馮國璋一口答應,因為即使大家不說,他自己也要搞搞清楚。
過徐州時,張勳到徐州車站為馮國璋送行,又將此拜托了一遍。
此次到京,馮國璋在京待的時間雖不長,但還是見了袁世凱三次。
第一次是這對新婚夫婦一起去袁世凱家。可真是回娘家了,一進門這新娘子就被全家人圍住問長問短。新娘子成了主角,馮國璋和袁世凱被晾到了一邊,看著這熱鬧的一家人,兩個人隻能在一邊陪著笑。鬧哄哄的一直到吃飯,也沒找到機會和袁世凱說這事。馮國璋也感覺到了,這樣的場合也真不適合說這種事,太煞風景。
第二次馮國璋是自己去的,就是專門去辦這件事。機會也挺好,隻他和袁世凱兩個人,看樣子大總統的心情也不錯。
馮國璋說:“大帥(私底下北洋將領願意這樣稱呼袁世凱),這段時間,弟兄們一直有個問題想問您,不知當問不當問。……”
“華甫,我們之間什麽關係呀,有什麽事問就是了,不管什麽事。”
不等馮國璋把話說完,就被袁世凱笑著打斷。
馮國璋剛想說,電話鈴響了。
不知是誰給袁世凱來電話,也不知對方說了什麽,見袁世凱接電話時還笑嗬嗬的,聽著聽著臉變了。
隻聽他大聲的吼道:“你搞搞清楚,我是堂堂的民國大總統,當哪門子的皇帝,亂彈琴。”
說完,怒氣衝衝的把電話放下了。
馮國璋一下子明白了怎麽回事,看來,事情已經很清楚,多虧他沒問,否則不是自討無趣嗎?
第二天,一個在京的北洋將士,去馮國璋北京的家去看望他。說起了這件事,對方直搖頭。
馮國璋問怎麽回事?對方問:“馮大帥,您知道誰來的電話嗎?”
“我怎麽知道。”馮國璋回答。
“您又不是不知道,大總統的心裏話能隨便說給別人嗎?”
這人走後,馮國璋覺得他的話有道理。想起那次在武昌前線,自己差點把袁世凱派出的議和信史,當奸細給殺了。給袁世凱打電報問,不也沒問出實話嗎?自己既然是受大家重托,一定要把事情弄清。
馮國璋第三次見袁世凱,是和袁共進午餐,隻有他們兩個。
午餐談話中,馮國璋有意提到外間傳說大總統要做皇帝的謠言。袁夾了一口菜正慢慢要放到口中,聽了後很嚴肅地把筷子擱下,菜也掉到桌上。
袁世凱說:“華甫,你我是自己人,難道你不明了我的心事?我想謠言不是無所本的,在國民黨把持時期,曾經有人說過共和不適國情,我在口頭上曾表示退位或者還正清室,我本人則決不願做皇帝。最近由於新約法中有一條規定總統可以頒爵位,於是外間便附會這是變更國體的一種步驟。其實我認為這毫不相幹,隻是滿蒙回藏四族人民都可以封王封公,漢人卻沒有這種權利,太不公平,所以我要這頒爵權是為了使漢人也可封王封公的。”
馮聽了袁這番話,正想插嘴,但袁又接著說:“華甫,我的心事已經對你說過,今天總統的權力和責任,跟皇帝有什麽兩樣?一個人想當皇帝,無非為了子孫,因為總統不能世襲,而皇帝卻可傳子傳孫。拿我來說,老大有殘疾,老二是以名士自居,三兒子不達時務,其餘都很幼小,豈能付以國事?曆史上帝王之家的下場總沒好結果,我為什麽要這樣做?”
馮抓住這機會插了一句話:“總統說的肺腑之言,可是到了天與人歸,黃袍加身時,就推不掉了。”
袁好像很生氣地說:“不,我決不會幹這種傻事。我有一個兒子在倫敦讀書,我已叫他在那兒置了點產業,如果再有人迫我,我就出國到倫敦,再不問國事了。”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袁世凱隻過問北洋軍的上級軍官的任命,而下級軍官則是由段祺瑞和各部軍事長官負責選配。在袁世凱看來,這是一個大的失誤,因為他認為,這樣一來,下級軍官眼中就隻有他們的長官,而沒有他袁世凱了。
如果上級長官不和他一心了,這支部隊也就自然失去控製。這一點,在段祺瑞這裏,袁世凱似乎的體會得尤其深刻。
這一次袁家父子吸取了教訓,特別注重對下級軍官的控製。模範團中無論頭目升排長,或排長升連長,袁世凱都要親自接見,這些人也都要給袁世凱叩頭謝恩。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org">小書亭</a>
袁世凱每一次也亦必敦敦教誨這些人,如何忠於職守,如何效忠長官。
這樣做有用處嗎?其實很難說,因為這表明,袁世凱對上層軍官的不信任,很容易造成,手下的大將們和他離心離德。人們常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信任是相互的,你不信任人家,人家自然也不能信任你。
而袁世凱待部下,曆來是抓人心,卻不信人。他的信條是,對誰都得多留個心眼。袁世凱平日裏最得意的就是他所謂的特務工作的“三套頭”:就是派甲去監視乙,另以丙去尾隨甲之後以監視甲的行動。
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人最可貴的就是待人以誠。也就是說,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一個人隻有誠心誠意、實心實意的對待別人,才能得到別人同樣的對待。當然,對於這一點,袁世凱恐怕一輩子也搞不明白。
都知道,段祺瑞和馮國璋是袁世凱的左膀右臂。在排斥段祺瑞的時候,袁世凱特別注意對馮國璋的拉攏。而馮國璋雖不像段芝貴那樣的對袁世凱死心塌地,但比段祺瑞要好說話得多。
袁世凱有一位家庭女教師,宜興人,名周砥(號道如),是天津女師附設女子高小的教師。已年近四十,而未談婚論嫁。這女教師在袁家很得人心,和袁家上上下下相處得也都很好,袁世凱對其印象也甚佳。
馮國璋常來袁世凱家,和這位女教師也認識。這一天,馮國璋又來袁世凱家,正趕上袁世凱和這位家庭女教師在談他的幾個孩子的學業。女教師周砥見有高官來訪,連忙告辭。
馮國璋也沒什麽事,就是走動走動,沒話找話,見女教師離開就隨便問了幾句。馮國璋是問者無心,袁世凱卻聽者有意。因為他突然想起,馮國璋不久前元配夫人去世,正張羅續弦,馬上想到把周道如許配馮國璋,以示籠絡。
周砥是知識女性,那個年代是所謂的洋學生,自有獨特魅力。加之一直以來,馮國璋一直對其印象也不錯,何況是大總統家的女教師,所謂宰相家人七品官。袁世凱一經提出,馮國璋當然一百個願意。
袁世凱說,這是個獨立女性,老姑娘,他得征求一下本人意見。趁熱打鐵,袁世凱讓馮國璋等一下,他現在就去征求周砥本人意見。
袁世凱知道周砥是個很大方的人,也沒拐彎抹角,直接進入主題。這周砥也不是個獨身主義者,隻是眼睛太高,家人等提了不少親,也相過了多次親都沒看上,拖來拖去拖到了現在。人早過了想入非非的年紀,思想要實際得多。這嫁人家境和地位是必須考慮的,而無論從那方麵說,馮國璋肯定都是佼佼者,周砥自然很願意。但是,大家閨秀的周砥雖然是年紀不小了,可還是黃花大閨女,她要求明媒正娶,正式迎親。
這有什麽可難的,馮國璋一口答應。
這一年元旦剛過,袁世凱派三姨太送周女士南下。
到南京時,馮國璋以最隆重的禮儀,鳴炮二十響以示歡迎,下塌交涉署。
一月十九日是馮周大婚之日。馮國璋為了實踐“親迎”的諾言,事前把女家從交涉署遷到都督府西花園,與都督上房毗連,門首標了“周公館”字樣。
新婚佳日,馮國璋穿了上將製服行親迎禮,花車由碑亭巷繞花牌樓入督府,沿途軍警禁止行人,蓮輿入府,在大堂停下,鳴炮奏樂。
由女儐相四人穿大紅吉服陪伴新娘,後有女童二人各執鮮花籃扶新人下輿進府。前導為馬隊,繼為樂隊,新娘穿元色繡花外套,大紅裙,由江蘇省長韓國鈞代表袁大總統為證婚人。這場婚禮,雖不算很特殊,但在當時是被稱做“文明結婚”的。
因為周砥是袁世凱的家庭教師,算是袁的家人,袁世凱又是大媒。從此,馮國璋和袁世凱就又多了一層關係。很多北洋人暗地裏,都叫馮國璋為駙馬爺。
馮國璋自己也感覺特好。原來因為他自己隻是一方大員,而和他過去一直彼此彼此的段祺瑞卻統領全軍,雖然兩個人表麵很不錯,但在內心深處他對段祺瑞是很嫉妒的,也是不服氣的。現在段祺瑞失寵了,而他可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和大總統差不多是親上加親。可謂誌得意滿。
我們說過,袁世凱在中日問題發生前,他把老友又是著名的遺老徐世昌搬出做國務卿,種種複古的舉動,加上搞垮國會,取締國民黨等,給人的感覺明顯是複辟帝製。那時的北洋將士們生怕落於人後,也跟唱起了尊孔複古和複辟帝製的調子。誰知,沒過多長時間,風雲突變,北洋軍的將士又爭相通電反複辟。
接下來因為二十一條的事,複辟也好,反複辟也好,人們都淡化了。等二十一條的事過去後,大家都感覺到了,風向好像又變過來了。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現象是:主張複辟帝製的死硬派,越來越得到重用。
很快傳出消息,大家搞錯了,袁大總統是既讚成複辟帝製,又反對複辟帝製。何為反對複辟帝製?諸如宋育仁的“還政清室”說,還有劉廷琛的“複禮製館書”,讓進入曆史的清廷死灰複燃,袁世凱確實堅決反對的。至於何為讚成複辟帝製,複辟什麽樣的帝製,皇帝是哪一個,就不言自明了。
是這樣嗎?北洋將士半信半疑。已經出一次醜了,不能再搞錯了,大家費盡心思去打探,就是搞不清楚袁大帥、袁大總統是怎麽想的。
怎麽辦?大家把希望寄托在馮國璋這位“駙馬爺”身上,憑著馮國璋和袁世凱的關係,無論如何也能從袁世凱那裏討出實話吧!
而馮國璋同樣也在為這件事著急,帝製也好,共和也好,馮國璋都無所謂,他隻要袁世凱給他交個實底。
新婚不久,馮國璋攜新夫人從南京回到了北京。新婚畢竟是新婚,兩個人感情特別的好,真是如膠似漆。馮國璋去北京所以帶著新娘,離不開是一方麵,此行還有另一層用意,就是相當於回娘家,去感謝大媒。
從南京動身時,大家都囑咐馮大帥,這次去京,一定要十拿九穩的把大總統的心思摸清。馮國璋一口答應,因為即使大家不說,他自己也要搞搞清楚。
過徐州時,張勳到徐州車站為馮國璋送行,又將此拜托了一遍。
此次到京,馮國璋在京待的時間雖不長,但還是見了袁世凱三次。
第一次是這對新婚夫婦一起去袁世凱家。可真是回娘家了,一進門這新娘子就被全家人圍住問長問短。新娘子成了主角,馮國璋和袁世凱被晾到了一邊,看著這熱鬧的一家人,兩個人隻能在一邊陪著笑。鬧哄哄的一直到吃飯,也沒找到機會和袁世凱說這事。馮國璋也感覺到了,這樣的場合也真不適合說這種事,太煞風景。
第二次馮國璋是自己去的,就是專門去辦這件事。機會也挺好,隻他和袁世凱兩個人,看樣子大總統的心情也不錯。
馮國璋說:“大帥(私底下北洋將領願意這樣稱呼袁世凱),這段時間,弟兄們一直有個問題想問您,不知當問不當問。……”
“華甫,我們之間什麽關係呀,有什麽事問就是了,不管什麽事。”
不等馮國璋把話說完,就被袁世凱笑著打斷。
馮國璋剛想說,電話鈴響了。
不知是誰給袁世凱來電話,也不知對方說了什麽,見袁世凱接電話時還笑嗬嗬的,聽著聽著臉變了。
隻聽他大聲的吼道:“你搞搞清楚,我是堂堂的民國大總統,當哪門子的皇帝,亂彈琴。”
說完,怒氣衝衝的把電話放下了。
馮國璋一下子明白了怎麽回事,看來,事情已經很清楚,多虧他沒問,否則不是自討無趣嗎?
第二天,一個在京的北洋將士,去馮國璋北京的家去看望他。說起了這件事,對方直搖頭。
馮國璋問怎麽回事?對方問:“馮大帥,您知道誰來的電話嗎?”
“我怎麽知道。”馮國璋回答。
“您又不是不知道,大總統的心裏話能隨便說給別人嗎?”
這人走後,馮國璋覺得他的話有道理。想起那次在武昌前線,自己差點把袁世凱派出的議和信史,當奸細給殺了。給袁世凱打電報問,不也沒問出實話嗎?自己既然是受大家重托,一定要把事情弄清。
馮國璋第三次見袁世凱,是和袁共進午餐,隻有他們兩個。
午餐談話中,馮國璋有意提到外間傳說大總統要做皇帝的謠言。袁夾了一口菜正慢慢要放到口中,聽了後很嚴肅地把筷子擱下,菜也掉到桌上。
袁世凱說:“華甫,你我是自己人,難道你不明了我的心事?我想謠言不是無所本的,在國民黨把持時期,曾經有人說過共和不適國情,我在口頭上曾表示退位或者還正清室,我本人則決不願做皇帝。最近由於新約法中有一條規定總統可以頒爵位,於是外間便附會這是變更國體的一種步驟。其實我認為這毫不相幹,隻是滿蒙回藏四族人民都可以封王封公,漢人卻沒有這種權利,太不公平,所以我要這頒爵權是為了使漢人也可封王封公的。”
馮聽了袁這番話,正想插嘴,但袁又接著說:“華甫,我的心事已經對你說過,今天總統的權力和責任,跟皇帝有什麽兩樣?一個人想當皇帝,無非為了子孫,因為總統不能世襲,而皇帝卻可傳子傳孫。拿我來說,老大有殘疾,老二是以名士自居,三兒子不達時務,其餘都很幼小,豈能付以國事?曆史上帝王之家的下場總沒好結果,我為什麽要這樣做?”
馮抓住這機會插了一句話:“總統說的肺腑之言,可是到了天與人歸,黃袍加身時,就推不掉了。”
袁好像很生氣地說:“不,我決不會幹這種傻事。我有一個兒子在倫敦讀書,我已叫他在那兒置了點產業,如果再有人迫我,我就出國到倫敦,再不問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