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的兩個軍團集結在“大荔”並不顯得擁擠。


    這個是築城的地方會選在地勢相對開闊的地方,再來周邊肯定要有提供農耕的土地,不然僅是依靠外部供養,當地的生活成本會高到離譜。


    目前晉國與秦國的邊境並不是隻有一座“大荔”城,再往西還有“輔氏”,過了洛水則是幾百裏空無人煙的曠野了。


    曾經這裏是有一個叫“芮”的國家,後來在秦穆公時期遭到兼並,更後來土地被晉人占了。


    數百年的紛紛擾擾,有太多的周王室分封國被兼並,他們先後被遺忘。


    比如智瑤率軍離開“大荔”渡過洛水之後,他們腳下叫作“彭戲氏”的土地就曾經屬於戎人,更西邊則是被稱呼為“蕩社”,“蕩社”也是戎人的一支,他們全是被秦軍所消滅的勢力。


    那些都是秦國東出沿途消滅的勢力。


    之所以說是勢力,主要是戎人並沒有建國,以部落形式分散過著逐草而居的生活。


    後世說起分封都覺得周王室是在幹自取滅亡的蠢事,忽略了諸夏大地原本有著太多的戎人和狄人,又遺忘了這些狄人和戎人正是被周王室的分封國一個個所消滅,才有了後來被稱之為“諸夏”的文化在這片土地成為主流,土地上的人也是換了一茬又一茬。


    自然了,遭到異族消滅的分封國也不少,隻能說諸夏文明的存續顯得挺容易的。


    正兒八經地來說,恰恰是有周王室的分封,才有了被稱為“諸夏”的族裔拿命去開拓生存空間,哪怕後麵有些分封國壯大起來,他們再怎麽互相不斷地攻殺,真不能說分封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有些人不理解春秋時代的貴族為什麽會那麽牛逼,一提起貴族腦海裏不是各種奢華就是窮凶極惡,全然忘記正是這些人的家族帶頭搶了異族的土地,再帶人將那片土地開荒出來。


    拿智氏來說,出現得比較晚,又是作為荀氏的小宗,別忘記智氏在“長狄”的經營,使得這片土地成為諸夏文化體係下的一片土壤。


    以為智氏是很輕易就拿下“長狄”的嗎?並不是的。


    智氏經營“長狄”期間每天都在死人,有的死於跟狄人的戰鬥,有的因為水土不服而死去,或是死在野獸的襲擊,付出的代價可能不大,不能將這些代價全部無視掉。


    現在那片土地是智氏所有,某天則是會變成大家擁有。


    其餘地方也是一樣,或許一時間會讓某個家族得利,土地總歸還是會屬於後人的福利,誰都有可能去享受“先人”開拓的成果。


    所以了,一開始有“氏”的家族真不是什麽負麵,相反是一種他們應得的榮譽。


    開拓期間指定不是隻有一個家族幾個人獲得好處,要不然大夫家大夫怎麽來,國人又是怎麽出現的?說白了就是這些人拋灑了熱血與汗水,一樣獲得了努力之下的回報。


    所以了,沒有誰的忠誠是平白而來,他們之所以效忠家主,某種程度上是保衛一起努力來的成果。


    “這片土地一直沒人,還是後來秦人被打得縮回去,晉國一直忙於跟楚國爭霸,使得土地的開發就這麽被擱置呢?”智瑤站在戰車之上,一眼看去到處都是植被的曠野。


    趕路嘛,智瑤毛病了才騎馬,乘車舒服多了。


    現在到處都是一片綠色,並不是一眼看不到盡頭的黃土。


    某天這片土地變成布滿黃土,大河也要被改稱為黃河了。


    過了洛水來到西岸,位處渭水北岸真的就是一片空曠,數百裏之內一座城邑都沒有。


    更早時間之前會有屬於白翟狄人部落來到這裏放牧,後來晉國在“大荔”以北的洛水東岸連續築城,確認土地歸屬權之後立刻攔住了白翟的南進。


    在晉景公當政時期,秦國又跟白翟、赤狄結盟進犯晉國,一下子惹毛了晉人,晉人很直接將位於晉國東北麵的赤狄打死,連帶秦國和白翟也遭到了極大的削弱。


    從那之後,秦國縮回去了西邊,白翟更是絲毫不敢再靠近晉人的地盤遊牧。


    重新接受諸夏文化十餘年的狐氏,他們之前某種程度上算是白翟繼續向東進發的幫凶,使得白翟又開始恢複東進。


    那個就是為什麽晉定公要重新吸納狐氏,當時的智躒和趙鞅都同意的原因之一。


    智躒和趙鞅認為重新吸納狐氏能夠斬斷白翟東進的手,並且還能讓本來作為幫凶的狐氏跟白翟徹底翻臉,能夠在晉國應對諸侯時,使得狐氏變成抵禦白翟東進的阻力。


    事實證明智躒和趙鞅做對了,狐氏現在就是白翟想要東進的最大阻力,雙方在大河上遊沒有爆發規模浩大的戰事,衝突卻是時不時發生,其餘家族則是空出手想怎麽擺弄諸侯就那麽擺弄,一點不用去操心白翟。


    曆經半個月的行軍,智瑤等人來到了一個叫“高陵”的城邑附近。


    這座“高陵”屬於秦國,它坐落在渭水邊上,同時是秦國在渭水北岸最為靠近晉國勢力範圍的城池。


    全軍駐紮下來。


    智瑤召集眾人開會。


    “克‘高陵’以作屯糧之地,可使後勤無憂。”


    這是韓庚的觀點。


    他們這些接手權力的二代,要說全部飯桶就是詆毀。


    而韓庚是決定西進之後補課,了解到秦軍作戰時很愛襲擊對手的糧道,才有了上述的建議。


    有建議了對不對?建議還很正確,事情就沒有什麽好說的了。


    智瑤立刻下令隨軍輔兵砍伐樹木,再命令公輸李負責督造攻城器械。


    “秦人善單騎急奔,狐氏亦然。”智瑤說著看向狐尤。


    狐解還在自家的封地,出征的是狐尤這個二代。


    跟往常一樣,狐氏納賦拉不出數量足夠的兵車,保持著攜帶大量牧畜的習慣。


    他們的人基本都會騎馬,趕路時輕輕鬆鬆,截擊敵軍散騎或成規模的單騎走馬,任務肯定要落在狐氏身上。


    智瑤不也帶來了三個“旅”的騎兵嗎?問題是智氏的騎兵用法方麵跟狐氏、秦國以及其它遊牧族群不一樣啊。


    領命的狐尤看上去比較興奮。


    馬鞍和馬鐙在智氏出現,礙於“專利”的狐氏不敢全麵模彷,搞出類似的玩意卻不會客氣,得到新玩具又進行試驗,真心覺得太好用了。


    這個也是智瑤極力忍耐不拿出更多新玩意的原因,技術含量不夠高的新玩意,其他家族模彷起來真沒有難度,不敢說一下子傳得滿世界都是,有心模彷的家族真攔不住。


    智氏知道狐氏在製作馬鞍和馬鐙沒有多餘表示,隻要馬掌的秘密不被窺探到,同樣作為騎兵依舊存在差距。


    攻城器械正在打造。


    狐氏的騎兵成隊而出,先將周圍摸清楚,找一找有沒有秦軍或是其他人馬的存在。


    落在後麵的魏氏部隊需要趕緊將沿途需要的修橋補上,他們幹完之後就輪到鍾氏的軍隊分散在各處保證後勤線的安全。


    在他們做一應準備時,秦國那邊來了使節。


    來人叫白官,問詢既然晉國答應會獵,怎麽停在“高陵”並且有攻城的跡象。


    “我軍向西,身後焉能存有秦軍?”智瑤說道。


    這一座“高陵”城占地並不廣,長三裏、寬兩裏,大約能容納萬人左右,擠一擠也許能擠進去兩萬多人。


    晉軍到來,“高陵”已經在做防禦準備,僅是從出現在城牆上的秦軍來看,裏麵的守軍不會少於兩千,還不知道多少士兵沒有露麵。


    白官說道:“既是會獵,寡君豈會……”


    智瑤截斷,說道:“晉秦之仇無需贅言,‘高陵’秦人願走,即刻便可撤離;仍留,我自攻之。”


    秦國不是講信譽的國家。


    晉國其實也沒有好到哪去。


    再則,時代變了,大家能別幹那種自欺欺人的事了嗎?


    白官真沒想到智瑤是一個這麽直接的人,有再多的虛話也比不過一句大實話。


    請求晉軍允許進入“高陵”的白官被拒絕,隻能憤憤離去。


    韓庚問道:“既是願使秦人離城,為何……”


    智瑤能說什麽?難道就說:一句場麵話而已,放白官入城,天曉得會有什麽意外,按照既定步驟行事就是了。


    “我軍初到,豈可使敵軍安然離去?如此,將士所為何來?”智瑤隻能這麽說了。


    智氏先開啟軍功製,其餘家族也在跟上,統帥願意不打就拿下一座城池,士兵們還不樂意呢。


    在接下來,晉軍開始按部就班攻打“高陵”,沒有急切拿下的架勢,儼然就像是在做大戰前的熱身。


    隨後,新的消息傳來,說是本來在“麻隧”的秦軍拔營,他們正在向“高陵”移動。


    “屢試不爽啊!”智瑤說了一句沒有多少人能夠聽懂的話。


    什麽意思?就是圍點打援唄。


    再則,智瑤一直覺得秦國有布局,帶上軍隊去“麻隧”可能入局,戰場在哪由己方來定,肯定是最穩妥的方桉。


    “宗子,狐氏偵騎回報,北麵七十裏發現意圖不明的藏兵。”智英進行匯報。


    這一下讓智瑤笑了起來。


    還能是誰?大概就是白翟,極可能還有趙氏的軍隊。


    不久之後另一個情報傳遞到智瑤手上,渭水南岸發現了楚軍的蹤跡。


    暫時無法得知楚軍數量多少,不過能確認是楚軍無疑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春秋做貴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榮譽與忠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榮譽與忠誠並收藏我在春秋做貴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