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勃源拿起《練兵實錄》,陳海不動聲色的說道:
“蒙朝廷信任,陳海在伏蛟嶺任職也快滿一年了。雖然陳海幼時得異人傳授兵術,但真正有機會在伏蛟嶺操練甲卒,以及率兵進入秦潼山隨衛帥、樊帥平剿民亂,自己的所思所想與早年所學,才有融會貫通的機會。這些天在大營裏偷閑,就不自量力的想著將條理梳理得更清楚一些。到時候多謄寫幾本交給下麵的營將學習掌握,我就可以省很多事情了。”
陳海在伏蛟嶺十餘種武道秘形融入基礎步法、拳法、腿法、戟法、盾法之中,傳授給基層將卒,辟靈境以上的武修弟子,或許都不屑修練這些最簡單的武道絕學,但如此簡單的武道絕學,普通將卒修煉嫻熟後就能摧動百骸精氣,也恰恰是這些基礎武學最具價值的部分。
隻是這些基礎武學,既不是姚氏一族秘傳,與太微宗及陳氏一族也沒有關係。
而陳海練兵方式又是那樣的獨特及有效,無論是文勃源,還是董潘、吳雄等人,都隻能認定陳海以往有過其他不為外人所知的機緣。
這也是不令人意外。
燕州有史以來,幾乎每一名如星辰般耀眼的絕世強者問世,或多或少都有過世人莫及的無上機緣。
陳海曾得到過怎樣的傳承,幼時傳授他諸術絕學的異人到底是誰,旁人都不便直截了當的當麵追問,但聽他說這次是將幼時異人傳授的兵術,與這一年來的練兵實踐結合錄寫成冊傳授給其他將領,文勃源都覺得手裏這份文稿的分量不輕。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文勃源原以為陳海不可能將他胸中所學及異人傳授的兵術,真正寫出來傳授給其他將領,但他翻開練兵實錄,看到第一頁見字字珠玉,每一字每一句細細琢磨都有不盡義理蘊藏在裏麵,絕對是最頂尖的兵術之學,神色也是難以掩飾的一變。
玄法修行也罷、武道絕學也罷,以及兵術、製器、煉丹之法,都是宗門及宗閥世族的不傳之秘,絕不會輕授他人,誰能想象陳海竟然輕易就將一本曠古絕古的兵術秘傳抄錄下來,要傳授給第一營諸將?
董潘、吳雄卻也不管陳海到底是怎麽想,這會兒都情不自禁都湊到文勃源的身邊看他繼續將《練兵實錄》翻看下去。
董潘、吳雄都有著豐富的領兵、治兵經驗,甚至比文勃源更清楚這本《練兵實錄》的價值所在。
這本實錄除了問計、規戒、武訓、兵形諸篇,提出當世兵典一些前所未聞的用兵思想及治兵之法外,陳海在器械篇裏還將沙盤製作、連環甲馬、連環船陣、三弓床弩、偏廂車、雲梯、鐵牌車、登樓車等以及他古玩造舊所涉及到的幾種合金鑄造之法抄錄下來。
“這連環甲馬陣真是精妙,真是聞所未聞……”董潘、吳雄都是用豐富作戰經驗的將領,看到實錄裏寫到“馬帶馬甲,人披鐵鎧。馬帶甲,隻露得四蹄懸地;人披鎧,隻露著一對眼睛。教三千匹騎軍,做一排擺著,每三十匹一連,以鐵環連鎖結陣,所向披靡……”兩人都忍不住手舞足蹈的想當場推演戰陣……
“這沙盤製作之法看似簡單,但用於兵陣推演卻極為精妙。異人所傳的兵術果真了得啊!”
陳海心裏一笑,他要想拿這本《練兵實錄》金蟬脫殼,就要確保這本實錄有足夠的份量跟價值。
英王贏述及文勃源是看中他的治軍之能,才會想著要用如此惡毒的手段去控製他,他想脫身必然要留足夠分量的替代品。
要不然的話,他就算有再多的借口,英王贏述及文勃源都不會輕易許他離開西園軍。
董潘、吳雄也不顧文勃源在場,直截了當的就問陳海:“這本練兵實錄,河西能否抄錄一份?”
文勃源臉色微微一變,玄法仙訣之所以萬人敬仰、會被世人奉為珍寶,最為關鍵的就是嚴格控製傳播渠道,唯有在有限的人群裏進行傳授,才越發珍貴,倘若燕州人人得而傳習,所謂的玄法仙訣又有多少價值可言?
兵術絕學也是同樣的道理!
隻是太微宗是陳海的師傳宗門所在,陳海本質上還是董寧借用給他們這邊的客將,陳海所修所悟,自然要第一個奉獻給所修行的宗門。
董潘、吳雄這時候隻是提出抄錄一份,而沒有要求陳海不將這份實錄傳播出去,就已經夠仁義已盡了,他有什麽借口阻止?
“我畢生所求是玄法大道,治兵之術於我不過是雕蟲小技,怎麽會蔽帚自珍?太微宗及世子對我恩重如山,倘若能稍稍回報宗門及世子,陳海又怎麽會不願意?”陳海大義凜然的笑道,他這些話辭都是為以後脫離西園軍鋪路,笑盈盈的將練兵實錄從文勃源手裏先拿過來,遞給董潘,說道,“那就煩請董帥找人多抄幾份,過兩天也給文大人送幾份過去……”
陳海的話也不會引起方勃源、董潘等人的質疑。
寒族子弟困於修煉資源有限,這才會先取功名利祿,但在這個強者為尊的世界,功名利祿最終還是需要更高的修為境界及實力進行鞏固。
陳海雖然不同於尋常的寒族子弟,但此時擔任宿衛將軍,還是遠遠高過他此時的修為境界,他想潛心苦修以證玄法大道,都是極正常的想法。
大多數的年輕宗閥子弟而言,進入軍中任職也多為曆練,就像此前雷陽穀大潰,很多武官營將逃跑起來一點都不拖泥帶水,大不了直接逃回各自的宗閥、宗門潛心苦修,一點都不用怕太尉府能責罰到他們頭上去。
見陳海流露出隱退的意思,文勃源也沒有說什麽,心想著待董潘抄尋過後,他要細看這份練兵實錄到底有多大的價值。
***************************
《練兵實錄》著好,抄錄起來極是方便;何況踏入明竅境的玄修強者,都可以直接將實錄內容分毫不差的“拓印”到識海之中,可謂是真正意義上的過目不忘。
董潘那邊將陳海所著的《練兵實錄》原件給扣了下來,說是已經傳回太微宗,交給世子董疇審閱去了,此外抄錄了十二件副本給陳海送了回來。
陳海將這些副本傳給趙融、屠子驥、冉虎、厲玉麟、岑雲飛等人,又給文勃源及屠重錦都分別送過去一本;還給陳青送過去一本。
想起那天董寧想加入扈衛營卻被他拒絕後的蕭瑟神色,陳海還是讓蠻奴鐵鯤拿了一本《練兵實錄》的抄本,專程給董寧送去。
陳海沒有要眾人立下神魂大誓,也就不拘眾人繼續將練兵實錄所載的治兵等法傳授給他人,甚至不拘眾人抄錄更多的副本傳播出去,但很快文勃源與董潘還是一起找上門來,送來《大日焚天劍訣》、《戮神戟》的殘卷抄本作為謝禮。
《大日焚天劍訣》是劍修、武修能修煉的無上劍訣,學宮所珍藏的殘卷,隻錄有大日焚天劍訣前五式絕學;文勃源送來的殘卷抄本,隻錄有大日焚天劍訣前四式絕學;即便是如此,uu看書 ww.uukanshu. 大日焚天劍前四式絕學,也是明竅境後期劍修強者才有可能完全掌握的無上劍訣。
《戮神戟》太微宗所保留的殘卷,也隻錄有前兩式玄戟絕學。
陳海在宗門時已經修習戮神戟的前兩式絕學,也在這兩式絕學的基礎上,融合其他玄戟戰訣,創出他此時所掌握的最強戰戟十步斷水斬。
不過,董潘送過來的殘卷,是經武威神侯董良修訂過的,董良在《戮神戟》前兩式絕學及總綱的基礎下,摧導到第三、第四式戮神戟,可以說價值不在《大日焚天劍訣》殘卷之下。
陳海表示他畢生所求是玄法大道,文勃源及董潘就送過來諸修羨慕的戟訣、劍訣,可謂是寵恩浩大,但作為交換條件,陳海不能再讓《練兵實錄》不受限製的流傳出去。
陳海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至於他已經十餘副本送給屠重錦、屠子驥、厲玉麟、董寧等人,《練兵實錄》會不會經他們的手傳播出來,自有文勃源、董潘去做他們的工作,就與陳海無關了。
不要說董寧了,屠子驥、冉虎、厲玉麟、岑雲飛等人,都是趙氏、屠氏或太微宗的弟子,自然會聽文勃源及董潘的招呼,確定《練兵實錄》今後就是僅能在有數宗門、宗閥內部流傳的兵術絕學。
另一方麵,他們這段時間都跟隨在陳海的身邊,對陳海的治兵之法最為了解,也清楚這本《練兵實錄》所載兵術,體係更為完整,價值更高,有些總結性的闡述可謂是字字珠玉。
雖然不是孤本,但大家都清楚手裏所得這本《練兵實錄》的價值,都送來不菲的謝禮,陳海也都是不客氣的笑納下來。
“蒙朝廷信任,陳海在伏蛟嶺任職也快滿一年了。雖然陳海幼時得異人傳授兵術,但真正有機會在伏蛟嶺操練甲卒,以及率兵進入秦潼山隨衛帥、樊帥平剿民亂,自己的所思所想與早年所學,才有融會貫通的機會。這些天在大營裏偷閑,就不自量力的想著將條理梳理得更清楚一些。到時候多謄寫幾本交給下麵的營將學習掌握,我就可以省很多事情了。”
陳海在伏蛟嶺十餘種武道秘形融入基礎步法、拳法、腿法、戟法、盾法之中,傳授給基層將卒,辟靈境以上的武修弟子,或許都不屑修練這些最簡單的武道絕學,但如此簡單的武道絕學,普通將卒修煉嫻熟後就能摧動百骸精氣,也恰恰是這些基礎武學最具價值的部分。
隻是這些基礎武學,既不是姚氏一族秘傳,與太微宗及陳氏一族也沒有關係。
而陳海練兵方式又是那樣的獨特及有效,無論是文勃源,還是董潘、吳雄等人,都隻能認定陳海以往有過其他不為外人所知的機緣。
這也是不令人意外。
燕州有史以來,幾乎每一名如星辰般耀眼的絕世強者問世,或多或少都有過世人莫及的無上機緣。
陳海曾得到過怎樣的傳承,幼時傳授他諸術絕學的異人到底是誰,旁人都不便直截了當的當麵追問,但聽他說這次是將幼時異人傳授的兵術,與這一年來的練兵實踐結合錄寫成冊傳授給其他將領,文勃源都覺得手裏這份文稿的分量不輕。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文勃源原以為陳海不可能將他胸中所學及異人傳授的兵術,真正寫出來傳授給其他將領,但他翻開練兵實錄,看到第一頁見字字珠玉,每一字每一句細細琢磨都有不盡義理蘊藏在裏麵,絕對是最頂尖的兵術之學,神色也是難以掩飾的一變。
玄法修行也罷、武道絕學也罷,以及兵術、製器、煉丹之法,都是宗門及宗閥世族的不傳之秘,絕不會輕授他人,誰能想象陳海竟然輕易就將一本曠古絕古的兵術秘傳抄錄下來,要傳授給第一營諸將?
董潘、吳雄卻也不管陳海到底是怎麽想,這會兒都情不自禁都湊到文勃源的身邊看他繼續將《練兵實錄》翻看下去。
董潘、吳雄都有著豐富的領兵、治兵經驗,甚至比文勃源更清楚這本《練兵實錄》的價值所在。
這本實錄除了問計、規戒、武訓、兵形諸篇,提出當世兵典一些前所未聞的用兵思想及治兵之法外,陳海在器械篇裏還將沙盤製作、連環甲馬、連環船陣、三弓床弩、偏廂車、雲梯、鐵牌車、登樓車等以及他古玩造舊所涉及到的幾種合金鑄造之法抄錄下來。
“這連環甲馬陣真是精妙,真是聞所未聞……”董潘、吳雄都是用豐富作戰經驗的將領,看到實錄裏寫到“馬帶馬甲,人披鐵鎧。馬帶甲,隻露得四蹄懸地;人披鎧,隻露著一對眼睛。教三千匹騎軍,做一排擺著,每三十匹一連,以鐵環連鎖結陣,所向披靡……”兩人都忍不住手舞足蹈的想當場推演戰陣……
“這沙盤製作之法看似簡單,但用於兵陣推演卻極為精妙。異人所傳的兵術果真了得啊!”
陳海心裏一笑,他要想拿這本《練兵實錄》金蟬脫殼,就要確保這本實錄有足夠的份量跟價值。
英王贏述及文勃源是看中他的治軍之能,才會想著要用如此惡毒的手段去控製他,他想脫身必然要留足夠分量的替代品。
要不然的話,他就算有再多的借口,英王贏述及文勃源都不會輕易許他離開西園軍。
董潘、吳雄也不顧文勃源在場,直截了當的就問陳海:“這本練兵實錄,河西能否抄錄一份?”
文勃源臉色微微一變,玄法仙訣之所以萬人敬仰、會被世人奉為珍寶,最為關鍵的就是嚴格控製傳播渠道,唯有在有限的人群裏進行傳授,才越發珍貴,倘若燕州人人得而傳習,所謂的玄法仙訣又有多少價值可言?
兵術絕學也是同樣的道理!
隻是太微宗是陳海的師傳宗門所在,陳海本質上還是董寧借用給他們這邊的客將,陳海所修所悟,自然要第一個奉獻給所修行的宗門。
董潘、吳雄這時候隻是提出抄錄一份,而沒有要求陳海不將這份實錄傳播出去,就已經夠仁義已盡了,他有什麽借口阻止?
“我畢生所求是玄法大道,治兵之術於我不過是雕蟲小技,怎麽會蔽帚自珍?太微宗及世子對我恩重如山,倘若能稍稍回報宗門及世子,陳海又怎麽會不願意?”陳海大義凜然的笑道,他這些話辭都是為以後脫離西園軍鋪路,笑盈盈的將練兵實錄從文勃源手裏先拿過來,遞給董潘,說道,“那就煩請董帥找人多抄幾份,過兩天也給文大人送幾份過去……”
陳海的話也不會引起方勃源、董潘等人的質疑。
寒族子弟困於修煉資源有限,這才會先取功名利祿,但在這個強者為尊的世界,功名利祿最終還是需要更高的修為境界及實力進行鞏固。
陳海雖然不同於尋常的寒族子弟,但此時擔任宿衛將軍,還是遠遠高過他此時的修為境界,他想潛心苦修以證玄法大道,都是極正常的想法。
大多數的年輕宗閥子弟而言,進入軍中任職也多為曆練,就像此前雷陽穀大潰,很多武官營將逃跑起來一點都不拖泥帶水,大不了直接逃回各自的宗閥、宗門潛心苦修,一點都不用怕太尉府能責罰到他們頭上去。
見陳海流露出隱退的意思,文勃源也沒有說什麽,心想著待董潘抄尋過後,他要細看這份練兵實錄到底有多大的價值。
***************************
《練兵實錄》著好,抄錄起來極是方便;何況踏入明竅境的玄修強者,都可以直接將實錄內容分毫不差的“拓印”到識海之中,可謂是真正意義上的過目不忘。
董潘那邊將陳海所著的《練兵實錄》原件給扣了下來,說是已經傳回太微宗,交給世子董疇審閱去了,此外抄錄了十二件副本給陳海送了回來。
陳海將這些副本傳給趙融、屠子驥、冉虎、厲玉麟、岑雲飛等人,又給文勃源及屠重錦都分別送過去一本;還給陳青送過去一本。
想起那天董寧想加入扈衛營卻被他拒絕後的蕭瑟神色,陳海還是讓蠻奴鐵鯤拿了一本《練兵實錄》的抄本,專程給董寧送去。
陳海沒有要眾人立下神魂大誓,也就不拘眾人繼續將練兵實錄所載的治兵等法傳授給他人,甚至不拘眾人抄錄更多的副本傳播出去,但很快文勃源與董潘還是一起找上門來,送來《大日焚天劍訣》、《戮神戟》的殘卷抄本作為謝禮。
《大日焚天劍訣》是劍修、武修能修煉的無上劍訣,學宮所珍藏的殘卷,隻錄有大日焚天劍訣前五式絕學;文勃源送來的殘卷抄本,隻錄有大日焚天劍訣前四式絕學;即便是如此,uu看書 ww.uukanshu. 大日焚天劍前四式絕學,也是明竅境後期劍修強者才有可能完全掌握的無上劍訣。
《戮神戟》太微宗所保留的殘卷,也隻錄有前兩式玄戟絕學。
陳海在宗門時已經修習戮神戟的前兩式絕學,也在這兩式絕學的基礎上,融合其他玄戟戰訣,創出他此時所掌握的最強戰戟十步斷水斬。
不過,董潘送過來的殘卷,是經武威神侯董良修訂過的,董良在《戮神戟》前兩式絕學及總綱的基礎下,摧導到第三、第四式戮神戟,可以說價值不在《大日焚天劍訣》殘卷之下。
陳海表示他畢生所求是玄法大道,文勃源及董潘就送過來諸修羨慕的戟訣、劍訣,可謂是寵恩浩大,但作為交換條件,陳海不能再讓《練兵實錄》不受限製的流傳出去。
陳海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至於他已經十餘副本送給屠重錦、屠子驥、厲玉麟、董寧等人,《練兵實錄》會不會經他們的手傳播出來,自有文勃源、董潘去做他們的工作,就與陳海無關了。
不要說董寧了,屠子驥、冉虎、厲玉麟、岑雲飛等人,都是趙氏、屠氏或太微宗的弟子,自然會聽文勃源及董潘的招呼,確定《練兵實錄》今後就是僅能在有數宗門、宗閥內部流傳的兵術絕學。
另一方麵,他們這段時間都跟隨在陳海的身邊,對陳海的治兵之法最為了解,也清楚這本《練兵實錄》所載兵術,體係更為完整,價值更高,有些總結性的闡述可謂是字字珠玉。
雖然不是孤本,但大家都清楚手裏所得這本《練兵實錄》的價值,都送來不菲的謝禮,陳海也都是不客氣的笑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