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金國皇帝病重不能理事,命六皇子完顏洪烈暫攝朝堂。


    而此時,洪七公帶著三個年輕人已來到了上京,除了黃、郭二人之外,還有一個卻是穆念慈。


    原來,全真教和江南七怪護送楊鐵心夫婦回南宋隱居後,不知為什麽,穆念慈又跑了出來。兜兜轉轉,又碰上了買菜的黃蓉。洪七公一邊教郭靖武功,一邊派丐幫弟子查探消息,走走停停半個月才來到上京。


    有丐幫傳遞消息,眾人輕易就找到了佛道兩家的駐址,洪七公在裏麵溜了一圈,奇道:“這些人都沒有什麽稀奇古怪,真是太奇怪了。”


    這話說的顛三倒四,郭靖聽不明白,黃蓉卻聽得明白。完顏洪烈素有才智,如今趙王府費了這麽大力,居然沒有蹊蹺,這才是最大的蹊蹺!


    四人商量一番,決定當天晚上夜探皇宮……


    ……


    “誰?”楊易抬手就是一顆銀彈子打出,聽見“哎喲”一聲,身形一閃,在回來的時候,手裏已提著個人影,正是黃蓉。


    “蓉兒姑娘夜探皇宮,居然跑到我這裏來,不知所為何事?”


    黃蓉被點了穴道立在一邊動彈不得,眼珠一轉,嬌聲問道:“你這輕浮的家夥怎麽在這兒?難不成也是來談佛論道的?”


    楊易笑道:“正是如此。”


    聽過洪七公講解武林軼事,此時黃蓉已知道對麵這人是西毒歐陽鋒的侄子,不由疑道:“你不在西域好好練功,怎麽跑來出家啦?不怕你叔叔打斷你的腿嗎?”


    楊易無奈道:“蓉兒姑娘可知道,我本不打算來上京摻和這些事的。”


    黃蓉聽他答得懇切,不由凝神細聽。


    “我有一門功夫,本來已經解決了最後的關隘,本想一口氣將神功練成,誰知反而陷入了‘欲速則不達’的知見障裏。誰知我在靜心養性的過程中,居然從道藏佛經中找到了解決辦法。”


    黃蓉嗤笑道:“難道這裏麵還藏著武林秘籍不成?”


    楊易笑著看了她一眼,“你可知道《九陰真經》?知不知道少林寺七十二絕技?”


    《九陰真經》是絕頂的武學寶籍,更事關她父親黃藥師一生的憾事,她如何不知!少林寺近些年縱然封山不出,但禪宗祖庭幾百年基業,七十二絕技更是如雷貫耳!


    “《九陰真經》分為上下兩卷,是北宋時大內編修黃裳,從萬壽道藏中領悟出來的一套絕世武學,稱為天下第一武學寶籍也不為過。而這份武學下卷,曾經落入‘黑風雙煞’手中,這是你們桃花島的事,你應當也知道。”


    黃蓉前些日子還在趙王府見過梅超風,又怎麽會不知道?


    “梅超風苦練了《九陰真經》二十多年,雙腿因為走火入魔而癱瘓,就是一門好好地《九陰神爪》,也讓她練成了《九陰白骨爪》這等不倫不類的東西!”


    江湖上人人膽戰心驚的九陰白骨爪,到了楊易口中居然成了不倫不類的東西,縱是黃蓉也沒想到他自大到這種地步!


    “七十二絕技也一樣,很多少林高僧要花一輩子時間來琢磨一套絕學,有的人一口氣就能練上十幾門。北宋時期有兩位前輩便是如此,但他們晚年,卻不得不拜入少林門下,精修禪學!你道為何?”楊易反問道。


    “或許是少林藏起來一些關鍵訣竅,使他們練得功夫有所隱患?”黃蓉古靈精怪,立時就想到緣由。


    “哈哈!訣竅!”楊易大笑道:“你這樣說,就太小看達摩這樣的武學高人了,他們恨不得讓全天下都知道自己的武學訣竅,大道領悟,何來隱瞞這種說法?”


    其實,楊易完全沒想到,自己當年的囈語居然一語成讖。


    當年達摩東渡,在佛經中悟出了易筋經和七十二絕技;北宋大內編修黃裳,從萬壽道藏中悟出了九陰真經!九陽真經兼具佛道兩家之長,自然也可以說是從佛經和道藏裏悟出來的!


    無論是走火入魔的《九陰真經》,還是失之精髓的《七十二絕技》,甚至是楊易如今的知見障,雖然表麵上是著述者詞匯艱澀,暗藏代指,實際上是練習者的武學修養不夠。


    “武學修養”,這是一個極為隱晦的名詞,許多人以戰力衡量武林高手的高下,卻不明白,為什麽掃地神僧、獨孤求敗厲害一生,卻隻有達摩、張三豐,能擔得起一聲“大宗師”的名號!為什麽北冥神功技壓群雄,六脈神劍威名赫赫,但隻有《易筋經》《太極》能成就武學至高之名。u看書.ukanh


    “武學修養”這等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才是其中的主要因素。


    武學修養,就是一切關於武學智慧、悟性和知識的結合,它像一張巨大的大網,將武學與先賢智慧的方方麵麵,聯係了起來。


    而武功秘籍,則是這種智慧的最高體現,就如學者未必懂得的智慧,學的人,也未必曉得‘仁’一樣,與其說這種智慧是一本秘籍,不如說它是一本讀書大綱。


    張三豐學道,著《太極》,達摩悟佛,寫《易筋經》,大概是隻將他們武學的思想梳理出一個綱要,真正的內容,還要去佛經,道書,典籍中去學。黃裳能從《萬壽道藏》中,領悟《九陰真經》,也同樣是這個道理。


    所以,楊易在發現通過勤修苦煉無法達成目的的時候,他決定沉下心,去感受這個世界,去閱讀這種氛圍,吸收一個世界的底蘊,這才是一個世界真正的價值。


    學習秘籍,是高手之道,而學習武學,才是進化之路。


    達摩著書之前,有真經百卷,講述他學習的道理,達摩著書之後,又有萬卷經書,講述他領悟的道理。學習了這些達摩的智慧,難道連一本《易筋經》也領悟不出來嗎?


    但是,單單達摩的智慧就分散在浩瀚如煙海的佛經典籍裏,想要整理出來,不知要何等的通天智慧和驚人毅力,更何況還有萬卷道藏!


    楊易不可能一個人完成這項工作!


    這個時候,他接到了金國六王府的邀請。於是,一個念頭產生了。


    他要去金國,他要用一個國家的力量來幫他達成目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某主神家的寶物獵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木燕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木燕洛並收藏某主神家的寶物獵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