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率領百餘步卒走出來的成吉思汗,曹操笑聲迎道:“大汗,沒想到我們這麽快又見麵了吧!”
“是沒想到,隻是你深夜造訪,不知有何要事?”鐵木真沒有像往常那樣笑容可掬,而是神色嚴謹,不苟言笑。
“當然有事,而且是很重要的事,重要的等孤說出來,會讓你夜不能寐,食不知味,甚至會因此而後悔為什麽不早一點把孤留在你的營中。”曹操表情生動,說的話抑揚頓挫。
鐵木真眉頭微皺,他盡管沒有想到具體的事,但一股不好的預感已悄然升起。
“曹丞相,請容我插一句嘴。”明世隱彎身拱手,禮數周全。“曹丞相,大汗一直把你當成朋友,故而沒有用對待敵人的方式對待您,這一點想必您也能感覺到。就在剛才,大汗還關切的提到您,想知道您有沒有遇到危險,需不需要他的幫助。
我的話聽起來很可笑,但卻是不爭的事實。即使您與大汗身處兩個陣營,可大汗卻把您當兄弟,願意為了兄弟而犧牲自身的利益。
為此,還請丞相把話說明,不要讓大汗寒心。今晚的大汗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收到了友軍的來信。信中的內容請恕我無法奉告。但有一點,我可以告訴您,那就是內容對您不利。”
明世隱的話真真假假,讓人不得琢磨。然而,此時的曹操還會在乎他話中的玄機嗎?
“世隱啊!你是一個好智囊,尤其是在這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大汗排憂解難。孤不管你說的是真是假,孤能回答你的有兩點。
其一,孤尊敬大汗,拿大汗當朋友。要不是這該死的逐鹿中原之戰,孤相信,孤與大汗會締結出令後世傳誦的深厚友誼。
其二,信不信的已經不重要。東路大軍即使來信,已無法改變整個戰局的頹勢。實不相瞞,中路大軍,在幾個小時前,已被孤吃下。嬴政和劉邦已成為孤的階下之囚。”
“什麽?曹操,你說的是真的?”鐵木真神情聚變,驚恐的問道。
“真的不能再真,比真金還要真。不然,大汗以為孤會傻乎乎的率人來到您的軍營前嗎?”曹操氣勢外放,將自身的自信和豪邁之情,清晰的傳到了對麵。
等了好一會,鐵木真才開口說道:“你能告訴我你是怎麽做到的嗎?女皇我也見過,她可不是一個好對付的人啊!”
“很簡單,用真心換真心。大汗,你不是女人,所以不懂女人。孤和你一樣是男人,但卻能懂女皇。也許孤說的話很矛盾,但孤沒有騙你。在感情的這條路上,孤與女皇的過程不一樣,可結果確是一樣的。這種感覺也隻有走在同樣情路上的人才能知曉。”
“能跟我說說,這是什麽感覺嗎?我有很多女人,我不相信在感情這條路上,我的經曆沒有你們豐富。”鐵木真被曹操的話帶了進去,他不解,彷徨,急於知道問題的答案。
“當孤一個人時,心裏感到很寧靜,偶爾會有幾天感到心緒不寧。在心緒不寧時,平常隱藏在心底的負麵情緒就會升到心頭。
孤獨寂寞是一種病。身為強者要學會享受寂寞,享受孤獨,並能從中感悟己身,突破自我。
孤很少出門,因而也就很少見到熱戀中的情侶。在平時,見到也沒事。倘若在那幾天見到,孤的心境會變得頗為不平。
孤想找一個懂孤的,和她在一起,能讓孤的心感到平靜,感到溫暖,就好像回到家一樣。
孤身邊有的是美女,可真正能讓孤動心的,不一定是美女,而是一種感覺,一種氣場,一種似曾相識,好似千年前就存在的緣分。
這種東西很玄乎,很難用言語來形容。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遇見了就是遇見了,沒遇見就是沒遇見。就好比總有人說孤喜歡人婦,實際上是孤相見恨晚。
在一起的不一定是發自內心喜歡的。發自內心喜歡的不一定能夠廝守在一起。感情這東西就像一個調皮的精靈。你很難料到她下一步會做什麽,會想什麽,會做出何種讓你想不到的事。
愛人難,人難愛,難愛人。三個字很簡單,可拚在一起後,倒過來,翻過去,這意思就變得不一樣了。在孤看來,這是愛情的三種境界,愛人難,代表沒有愛人。人難愛,代表愛了沒有收獲。難愛人,代表收獲了愛情卻也容不下第三者。
孤不是情聖,隻是有感而發。大汗,你對女人動過心嗎?尤其是那種讓你魂牽夢繞,茶飯不思的人?若是沒有,孤覺得你應該去找一個,隻有找到她,你的感情世界才算完整。”
鐵木真和明世隱在聽了曹操的話後,愣在當場。他們發現此時的曹操像個情種。以上那番話分明就是一個在感情路上飽受摧殘之人說出的。
可他會是那個飽受摧殘的人嗎?他用得著在感情的道路上曆經滄傷,去追尋那個遙不可及的夢嗎?得不到才是最好的,真的需要用在這裏嗎?
“你們的神情告訴孤,你們在懷疑孤的話,懷疑孤是否在欺騙你們。哎!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一股蕭索孤寂的情感瞬間彌漫全場。先前的自信和豪邁在這股情感麵前,頃刻間化為秋風,不斷地吹拂在場每個人的靈魂。
“大汗,你體會到了嗎?要是還不懂,孤也無能為力了。當然,你若不懂,孤才高興。這也驗證了孤剛才說的,女皇和孤是同道中人,而你不是。”
“大汗,醒一醒,千萬不要被曹操迷惑了。”明世隱率先一步清醒過來,他著急的向鐵木真喊道。
“我沒事,隻是心有不甘。”鐵木真的臉上露出一抹愁容,但雙眼確是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大汗,你且要寬心。”曹操會心一笑,向鐵木真遞去了一個懂你的眼神。
“你懂了,我卻又不懂了。真不知道被你視為知己,是該開心,還是該悲呼。”
“是沒想到,隻是你深夜造訪,不知有何要事?”鐵木真沒有像往常那樣笑容可掬,而是神色嚴謹,不苟言笑。
“當然有事,而且是很重要的事,重要的等孤說出來,會讓你夜不能寐,食不知味,甚至會因此而後悔為什麽不早一點把孤留在你的營中。”曹操表情生動,說的話抑揚頓挫。
鐵木真眉頭微皺,他盡管沒有想到具體的事,但一股不好的預感已悄然升起。
“曹丞相,請容我插一句嘴。”明世隱彎身拱手,禮數周全。“曹丞相,大汗一直把你當成朋友,故而沒有用對待敵人的方式對待您,這一點想必您也能感覺到。就在剛才,大汗還關切的提到您,想知道您有沒有遇到危險,需不需要他的幫助。
我的話聽起來很可笑,但卻是不爭的事實。即使您與大汗身處兩個陣營,可大汗卻把您當兄弟,願意為了兄弟而犧牲自身的利益。
為此,還請丞相把話說明,不要讓大汗寒心。今晚的大汗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收到了友軍的來信。信中的內容請恕我無法奉告。但有一點,我可以告訴您,那就是內容對您不利。”
明世隱的話真真假假,讓人不得琢磨。然而,此時的曹操還會在乎他話中的玄機嗎?
“世隱啊!你是一個好智囊,尤其是在這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大汗排憂解難。孤不管你說的是真是假,孤能回答你的有兩點。
其一,孤尊敬大汗,拿大汗當朋友。要不是這該死的逐鹿中原之戰,孤相信,孤與大汗會締結出令後世傳誦的深厚友誼。
其二,信不信的已經不重要。東路大軍即使來信,已無法改變整個戰局的頹勢。實不相瞞,中路大軍,在幾個小時前,已被孤吃下。嬴政和劉邦已成為孤的階下之囚。”
“什麽?曹操,你說的是真的?”鐵木真神情聚變,驚恐的問道。
“真的不能再真,比真金還要真。不然,大汗以為孤會傻乎乎的率人來到您的軍營前嗎?”曹操氣勢外放,將自身的自信和豪邁之情,清晰的傳到了對麵。
等了好一會,鐵木真才開口說道:“你能告訴我你是怎麽做到的嗎?女皇我也見過,她可不是一個好對付的人啊!”
“很簡單,用真心換真心。大汗,你不是女人,所以不懂女人。孤和你一樣是男人,但卻能懂女皇。也許孤說的話很矛盾,但孤沒有騙你。在感情的這條路上,孤與女皇的過程不一樣,可結果確是一樣的。這種感覺也隻有走在同樣情路上的人才能知曉。”
“能跟我說說,這是什麽感覺嗎?我有很多女人,我不相信在感情這條路上,我的經曆沒有你們豐富。”鐵木真被曹操的話帶了進去,他不解,彷徨,急於知道問題的答案。
“當孤一個人時,心裏感到很寧靜,偶爾會有幾天感到心緒不寧。在心緒不寧時,平常隱藏在心底的負麵情緒就會升到心頭。
孤獨寂寞是一種病。身為強者要學會享受寂寞,享受孤獨,並能從中感悟己身,突破自我。
孤很少出門,因而也就很少見到熱戀中的情侶。在平時,見到也沒事。倘若在那幾天見到,孤的心境會變得頗為不平。
孤想找一個懂孤的,和她在一起,能讓孤的心感到平靜,感到溫暖,就好像回到家一樣。
孤身邊有的是美女,可真正能讓孤動心的,不一定是美女,而是一種感覺,一種氣場,一種似曾相識,好似千年前就存在的緣分。
這種東西很玄乎,很難用言語來形容。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遇見了就是遇見了,沒遇見就是沒遇見。就好比總有人說孤喜歡人婦,實際上是孤相見恨晚。
在一起的不一定是發自內心喜歡的。發自內心喜歡的不一定能夠廝守在一起。感情這東西就像一個調皮的精靈。你很難料到她下一步會做什麽,會想什麽,會做出何種讓你想不到的事。
愛人難,人難愛,難愛人。三個字很簡單,可拚在一起後,倒過來,翻過去,這意思就變得不一樣了。在孤看來,這是愛情的三種境界,愛人難,代表沒有愛人。人難愛,代表愛了沒有收獲。難愛人,代表收獲了愛情卻也容不下第三者。
孤不是情聖,隻是有感而發。大汗,你對女人動過心嗎?尤其是那種讓你魂牽夢繞,茶飯不思的人?若是沒有,孤覺得你應該去找一個,隻有找到她,你的感情世界才算完整。”
鐵木真和明世隱在聽了曹操的話後,愣在當場。他們發現此時的曹操像個情種。以上那番話分明就是一個在感情路上飽受摧殘之人說出的。
可他會是那個飽受摧殘的人嗎?他用得著在感情的道路上曆經滄傷,去追尋那個遙不可及的夢嗎?得不到才是最好的,真的需要用在這裏嗎?
“你們的神情告訴孤,你們在懷疑孤的話,懷疑孤是否在欺騙你們。哎!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一股蕭索孤寂的情感瞬間彌漫全場。先前的自信和豪邁在這股情感麵前,頃刻間化為秋風,不斷地吹拂在場每個人的靈魂。
“大汗,你體會到了嗎?要是還不懂,孤也無能為力了。當然,你若不懂,孤才高興。這也驗證了孤剛才說的,女皇和孤是同道中人,而你不是。”
“大汗,醒一醒,千萬不要被曹操迷惑了。”明世隱率先一步清醒過來,他著急的向鐵木真喊道。
“我沒事,隻是心有不甘。”鐵木真的臉上露出一抹愁容,但雙眼確是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大汗,你且要寬心。”曹操會心一笑,向鐵木真遞去了一個懂你的眼神。
“你懂了,我卻又不懂了。真不知道被你視為知己,是該開心,還是該悲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