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將軍,仲謀有一個好父親,好哥哥。在你們眼中,他的年齡和閱曆是劣勢,但在孤看來,這恰好是他的優勢。”
“優勢?敢問丞相,主上的優勢從何而來?”陸遜感到不解,主上的舉步維艱自己可是親身經曆的,為什麽到了曹操這就變成優勢了呢?
“仲謀的父親孫堅堪稱一代人傑,然而英年早逝,留下了兄弟五人。長子孫策長仲謀七歲,是一名虎將。由於年輕,很多事考慮不周全,故而引來殺身之禍。
父兄早亡,對於創下的基業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災難。剩下的四子中,仲謀說小不小,說大不大,恰好因為自己的年齡而被扶上了主位。
當然,其中也因為仲謀與孫策平日裏很親近,加上仲謀性度弘朗,仁而多斷,崇尚俠義,喜歡蓄養賢才。這也使得他在繼承家主之位時,少了很多風波。
由此,十五歲這個年紀,對他來說是否是一個優勢呢?在當時的情況下,他的三個弟弟即便有人想擁立,也要顧及到漢室血淋淋的教訓啊!
陸將軍,孤的這一說法,不知你認可否?”
“認可,丞相說的在下讚同。但不知丞相可有下文?”陸遜鬥膽向曹操拋出一問。
“嗬嗬,有,怎麽會沒有呢?剛才所說為其一。下麵孤要說的,乃是其二。
東吳陣營不是流傳內事問張昭,外事問周瑜嗎?張昭的年紀不必說,周瑜可是孫策的好兄弟啊!早在以前他就把仲謀當成了自己的弟弟。
有一個疼愛自己的哥哥,這外事對仲謀來說已不算是事。他要真正注意的,反到是內事。不然,又何必上演舌戰群儒這一幕呢?
年紀小固然被這些上了年紀的士紳大儒看輕,但這對鍾某來說是個機會。他可以犯錯誤,隻要不是大錯誤,他都可以犯。
誰沒有年輕的時候?年少輕狂是每個人在那個時段留下的青春記憶。因此,聰慧的仲謀可以利用這一點來試探他們的底線。
一次次的試探,會讓仲謀一次次的成長。他們越是不把仲謀當一回事,回頭栽得也會越重。
習慣成自然,等到他們回過神來的時候,仲謀還是當年的仲謀嗎?仲謀早已成長到令他們仰望的地步。需知,一方諸侯可不是那麽好當的。”
陸遜被曹操的話驚到了。以往的自己也往這方麵想過,可沒有他那麽深入。身在吳營,若是想到了那一層,或多或少會潛在的表現出什麽。這對身居官位的自己來說,可是大忌。
曹操見到陸遜的表情,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其三,仲謀自小養成的品格為他的發展鋪平了道路。他的三個弟弟都不及他,其中兩個已經死了,還有一個,算他命好,今生衣食不愁,但自由確是沒了。
命運一說向來玄奧。兄弟五人,要說誰的命好,無疑是仲謀,要說誰的運氣好,無疑是仲謀。命運同時落在仲謀的頭上,他不想成事都不行啊!”
“丞相,您說的第三點我能夠體會。時勢造英雄。若不是生逢亂世,內憂外患,也不會讓主上那麽快的成長。
壓力有時會成為上進的催化劑,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有了動力,會讓人在艱難的環境下開發出自己的潛力,使其能夠百煉成鋼,一往無前。”
“哈哈哈...,說得好。陸將軍,你是一位將才,也是一名帥才。孤相信在未來,你會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借丞相吉言。隻可惜道不同不相為謀,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相見。能夠當麵聆聽丞相教誨,是我的福分。”
“陸將軍,言重了。這些道理哪怕孤不說,難道你就不明白嗎?隻不過時間未到而已,時間到了,孤所說的內容,不用你去想,就會自動生成。
孤知道你的難處,也明白當朝為官的不易。自古文人多相輕,內鬥是永遠停不下來的事。現在是亂世,內鬥稍微好一些。若是到了盛世,他們不內鬥還能做什麽呢?這便是人心呐!”
“受教了。”陸遜恭敬的站起身來,朝曹操深深一拜。
送走陸遜,曹操讓曹植和楊修分坐兩旁。
“子健,你的孝心孤知道,你對兄長的感情孤也知道。孤剛才的那番話,實際上也是對你說的,不知你可聽明白了?”
曹植一臉茫然,不自覺地把目光看向了楊修。
“哎!楊修,你替他回答吧!”曹操感到有點失望,才思敏捷的他看來隻能在文學造詣上有所作為了。
“回稟丞相。修若推斷不錯,您的注重點應該是環境二字上。”
“繼續說下去。”
“孫策與孫權的兄弟之情,不同於二公子與三公子的兄弟之情。在孫策繼承爵位的時候,孫權還是一位稚童。對已繼承爵位的孫策來說,孫權就是他的弟弟,不存在政治上的威脅。哪怕他成年了。
可二公子和三公子不一樣。就算他們童年時兩小無猜。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身邊文人武將的影響,思維會慢慢的發生變化。
最重要的是,丞相身體硬朗,有關繼承人的事至今未提。人心善變,每個人都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
在如今,所有的公子們都在領兵作戰。可以說,到最後,每個人的手上都會有一指精銳。試問,當其中的某一位公子繼承了爵位後,他就不會感到寢食難安嗎?
曆史的教訓是血琳琳的,蕭牆之亂自古以來就是津津樂道的話題。在沒有絕對控製力的前提下,對手足也就隻能痛下殺手了。”
楊修的話讓曹植一下子從位子上站了起來。他不僅感到震驚,也感到心寒。他的話說明了什麽?說明不管自己怎麽做,最終還是避免不了同室操戈。
“楊修,你說的不錯。對陸遜的那番話,是孤有感而發。窮人家的孩子可以做到兄弟齊心,因為他們什麽都沒有。富人家的孩子共患難可以,同富貴難,因為他們怕失去眼前的富貴。
子健的心意孤懂,這件事孤會處理好的,你們就不要再操心了。不然,豈不正中仲謀下懷?”
“優勢?敢問丞相,主上的優勢從何而來?”陸遜感到不解,主上的舉步維艱自己可是親身經曆的,為什麽到了曹操這就變成優勢了呢?
“仲謀的父親孫堅堪稱一代人傑,然而英年早逝,留下了兄弟五人。長子孫策長仲謀七歲,是一名虎將。由於年輕,很多事考慮不周全,故而引來殺身之禍。
父兄早亡,對於創下的基業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災難。剩下的四子中,仲謀說小不小,說大不大,恰好因為自己的年齡而被扶上了主位。
當然,其中也因為仲謀與孫策平日裏很親近,加上仲謀性度弘朗,仁而多斷,崇尚俠義,喜歡蓄養賢才。這也使得他在繼承家主之位時,少了很多風波。
由此,十五歲這個年紀,對他來說是否是一個優勢呢?在當時的情況下,他的三個弟弟即便有人想擁立,也要顧及到漢室血淋淋的教訓啊!
陸將軍,孤的這一說法,不知你認可否?”
“認可,丞相說的在下讚同。但不知丞相可有下文?”陸遜鬥膽向曹操拋出一問。
“嗬嗬,有,怎麽會沒有呢?剛才所說為其一。下麵孤要說的,乃是其二。
東吳陣營不是流傳內事問張昭,外事問周瑜嗎?張昭的年紀不必說,周瑜可是孫策的好兄弟啊!早在以前他就把仲謀當成了自己的弟弟。
有一個疼愛自己的哥哥,這外事對仲謀來說已不算是事。他要真正注意的,反到是內事。不然,又何必上演舌戰群儒這一幕呢?
年紀小固然被這些上了年紀的士紳大儒看輕,但這對鍾某來說是個機會。他可以犯錯誤,隻要不是大錯誤,他都可以犯。
誰沒有年輕的時候?年少輕狂是每個人在那個時段留下的青春記憶。因此,聰慧的仲謀可以利用這一點來試探他們的底線。
一次次的試探,會讓仲謀一次次的成長。他們越是不把仲謀當一回事,回頭栽得也會越重。
習慣成自然,等到他們回過神來的時候,仲謀還是當年的仲謀嗎?仲謀早已成長到令他們仰望的地步。需知,一方諸侯可不是那麽好當的。”
陸遜被曹操的話驚到了。以往的自己也往這方麵想過,可沒有他那麽深入。身在吳營,若是想到了那一層,或多或少會潛在的表現出什麽。這對身居官位的自己來說,可是大忌。
曹操見到陸遜的表情,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其三,仲謀自小養成的品格為他的發展鋪平了道路。他的三個弟弟都不及他,其中兩個已經死了,還有一個,算他命好,今生衣食不愁,但自由確是沒了。
命運一說向來玄奧。兄弟五人,要說誰的命好,無疑是仲謀,要說誰的運氣好,無疑是仲謀。命運同時落在仲謀的頭上,他不想成事都不行啊!”
“丞相,您說的第三點我能夠體會。時勢造英雄。若不是生逢亂世,內憂外患,也不會讓主上那麽快的成長。
壓力有時會成為上進的催化劑,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有了動力,會讓人在艱難的環境下開發出自己的潛力,使其能夠百煉成鋼,一往無前。”
“哈哈哈...,說得好。陸將軍,你是一位將才,也是一名帥才。孤相信在未來,你會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借丞相吉言。隻可惜道不同不相為謀,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相見。能夠當麵聆聽丞相教誨,是我的福分。”
“陸將軍,言重了。這些道理哪怕孤不說,難道你就不明白嗎?隻不過時間未到而已,時間到了,孤所說的內容,不用你去想,就會自動生成。
孤知道你的難處,也明白當朝為官的不易。自古文人多相輕,內鬥是永遠停不下來的事。現在是亂世,內鬥稍微好一些。若是到了盛世,他們不內鬥還能做什麽呢?這便是人心呐!”
“受教了。”陸遜恭敬的站起身來,朝曹操深深一拜。
送走陸遜,曹操讓曹植和楊修分坐兩旁。
“子健,你的孝心孤知道,你對兄長的感情孤也知道。孤剛才的那番話,實際上也是對你說的,不知你可聽明白了?”
曹植一臉茫然,不自覺地把目光看向了楊修。
“哎!楊修,你替他回答吧!”曹操感到有點失望,才思敏捷的他看來隻能在文學造詣上有所作為了。
“回稟丞相。修若推斷不錯,您的注重點應該是環境二字上。”
“繼續說下去。”
“孫策與孫權的兄弟之情,不同於二公子與三公子的兄弟之情。在孫策繼承爵位的時候,孫權還是一位稚童。對已繼承爵位的孫策來說,孫權就是他的弟弟,不存在政治上的威脅。哪怕他成年了。
可二公子和三公子不一樣。就算他們童年時兩小無猜。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身邊文人武將的影響,思維會慢慢的發生變化。
最重要的是,丞相身體硬朗,有關繼承人的事至今未提。人心善變,每個人都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
在如今,所有的公子們都在領兵作戰。可以說,到最後,每個人的手上都會有一指精銳。試問,當其中的某一位公子繼承了爵位後,他就不會感到寢食難安嗎?
曆史的教訓是血琳琳的,蕭牆之亂自古以來就是津津樂道的話題。在沒有絕對控製力的前提下,對手足也就隻能痛下殺手了。”
楊修的話讓曹植一下子從位子上站了起來。他不僅感到震驚,也感到心寒。他的話說明了什麽?說明不管自己怎麽做,最終還是避免不了同室操戈。
“楊修,你說的不錯。對陸遜的那番話,是孤有感而發。窮人家的孩子可以做到兄弟齊心,因為他們什麽都沒有。富人家的孩子共患難可以,同富貴難,因為他們怕失去眼前的富貴。
子健的心意孤懂,這件事孤會處理好的,你們就不要再操心了。不然,豈不正中仲謀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