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二年,九月,大清朝入關以來的第二位皇帝愛新覺羅·玄燁帶著他的皇祖母,太皇太後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初次幸五台山。


    五台山一直中國的佛教勝地之一,是大智文殊菩薩的道場,山上廟宇眾多。清代時,由於喇嘛教傳入,又為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增添了一筆新的內容。


    康熙陪著太皇太後參拜了五台山上的幾座出名的寺廟後,便在一座寺廟內陪著祖母用了膳,稍作休息,又繼續出發,太皇太後,臨時起意,要棄了車轎,要徒步慢行。


    康熙小心翼翼的扶著太皇太後,一邊悄聲與祖母輕談,另一邊則是仔細觀察周圍的環境。五台山上綠綠蔥蔥,草木居多,與紫禁城內琉璃金色尊貴天成,完全不同,但也是一片清淨之處,讓人見了,忍不住心情舒暢,這山色樹木,倒也讓年邁的太皇太後心情非常舒暢,


    祖孫兩人難得漫步閑逛,欣賞這大好的山河,悄聲交談,漫步前行,後邊的侍從也非常識趣的給眼前天底下最尊貴的祖孫拉開了一定的距離。


    這時,轉角走去,康熙突然發現不遠處的一塊平坦的石塊上,坐著一個凝神靜氣的老喇嘛,看那年紀,眉毛和胡子全部雪白,臉上皺紋滿布,這年紀似乎已近百歲。此人看去心平氣和,出塵逸事,十分平和,倒像是個十足的得道高僧。


    康熙見此處突現目生人,忙上前把祖母護著,後麵的守衛也忙上前護駕。康熙心裏奇怪的很,皇帝出巡五台山,天下皆知,五台山為了迎接朕和皇祖母,早就清空閑雜人員,這裏怎麽會有個喇嘛呢,這負責安全之人,是該好好責問了。還有,這喇嘛此人年紀如此之長,朕怎麽會沒有印象。


    太皇太後看著眼前的喇嘛,也覺得奇怪,但眼前的喇嘛給他一種久違的氣息。


    片刻,那喇嘛睜眼,看向太皇太後,那雙目透出的是曆經滄桑,閱盡人世百態的智慧和從容,讓太皇太後一看,心頭一震,這目光,讓想起多年以前,當她還在科爾沁草原上時,那時候,她還沒有出嫁,還是草原上自由自在的小格格,她也曾經見過這樣的目光,也是在一個喇嘛的身上,那人告訴自己,她將來必定母儀天下,尊貴非凡,福壽雙全,隻是世事難兩全,未必事事順心如意,中間波折不斷。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果然,多年以後,她子憑母貴,坐上了皇太後的位子,實現了當初的預言,同樣也經曆了諸多的風浪。


    還未見康熙和太皇太後發話,隻見那喇嘛看向太皇太後,說道:“多年未見,老太後可曾安好!”


    太皇太後心神一動,便認出是來人,點頭行禮問好道:“原來是大師啊!一時未曾認出,失敬失敬!”


    康熙雖然不解皇祖母對這麽一個看似非常落拓不羈的喇嘛如此尊敬,但太皇太後曆經四朝,經曆過許多他所沒見過大風大浪,既然太皇太後這麽做,自是有她的道理,便在一邊安靜地觀察著一切。


    “嗬嗬,當年科爾沁一別,轉眼,將近一甲子,沒想到太皇太後還記得我這個落拓的臭


    喇叭,到讓我受寵若驚。”那喇嘛慈眉善目地說道。


    “當年大師的預言讓布木布泰震驚萬分,自是印象深刻,更沒想到當年的預言果然實現了,一言不差。”太皇太後尊敬地說道:“今日在此相聚,也是緣分,要不……”


    “不必了。我是特意在這兒等太皇太後的,我有一事相告,事關大清國運,說完,我的時間也便到了。”那喇嘛直接打斷了太皇太後的邀請。


    關於皇祖母口中所說的預言,康熙不曾了解,看皇祖母的樣子似乎不是作假,真有其事,現在有講起大清國運,身為當朝之君自是精神一震,雙目發光。


    太皇太後和康熙相互看了彼此一眼,嚴肅認真說道:“煩請大師相告指點。”康熙雖未說什麽話,但他此刻的表情和眼神泄露了他內心的緊張和興奮。


    那喇嘛看向康熙,笑著說道:“皇上是為難得有為之君,大清在您的治理下必定會更加強盛,台灣之憂,西北之患,沙俄之害,終將被您解決,不會動搖國本,您一世為君,堪比漢武唐宗,青史稱讚。[.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康熙一聽,預言自己將會於一代明君,自是十分高興,了解完自己後,必然想要關心子孫後代,康熙激動地問道:“那朕的子孫呢?”


    “太宗皇帝立國之初,我曾私底下推測過大清國運,共曆十二帝,享國祚270餘年,這原本是我個人愛好而已。”康熙聽了,心裏有些失落,大清終究還是不能長治久安,傳至萬世,然這270年的國祚,在泱泱數千年中華史,不算長,亦不算短。


    “然而三年前的夏天,我在五台山上夜觀星象,我發現天象大變,天道九顆巨星變異,幾番推測之下,這九顆的變異將會直接影響到大清國運和國祚。”那喇嘛回憶似的說道。


    康熙和太皇太後一聽,心裏頓時緊張萬分,生怕大清的未來更加不順曲折,甚至早早斷代夭折。


    “兩位不必擔心,那九顆巨星的變異反而有利於大清國運,說不定大清的國運將會延續更加久遠興旺。正因為如此,我才會特意在這兒等候等候兩位,讓兩位在今後不必走太多的彎路。”那喇嘛看出康熙和太皇太後的緊張之色,好生安慰道。


    “請大師趕緊指點,我們祖孫到底如何做才更好!”康熙恭敬地問道。


    隻見那喇嘛拿出本小冊子,遞給康熙說道:“這上麵畫了十八個人簡單相貌的畫像,一共九男九女,一男一女,分別一一對應,還分別在一邊寫著這十八個人生辰八字。其中這九個男子的生辰八字是皇上的九位皇子,還注明了他們的序齒,其中五位已經出生。”


    康熙翻了那冊子,果然是寫著他五個兒子的生辰,序齒與生辰一點都不差,分別是皇太子胤礽,皇長子胤褆,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以及剛出生尚未序齒的皇九子胤禟,不過,那簡單的容貌看上去像是十七八歲的少年,胤礽和胤褆的容貌上有些接近了,另外還寫了皇十子,皇十三子和皇十四子的生辰及相貌,這是幾位皇子還是沒有出生的,不過,算算即將出生皇十子的生辰卻非常靠近。此刻康熙心裏非常驚訝,又有不少猜疑。已出生皇子的生辰隻要用心打探還是可以打探出來的,就連皇十子也是進行預測的,但這上麵連毫無蹤影地皇十三子和皇十四子都有,這又讓康熙有些驚訝。


    太皇太後看了之後,細心地問道:“那這九位女子又是怎麽回事,她們的生辰與之對應的孫兒倒是十分接近,上麵還有她們的旗籍。”


    “這國運的變數恰恰來自於這九位女子。”那喇嘛微微歎息說道。


    國運跟女子掛鉤,人們往往會想到像褒姒,蘇妲己,楊貴妃等之類的禍國殃民,動搖國本,會引起改朝換代的紅顏禍水,連康熙和太皇太後此刻腦海中閃過亦是這個念頭。但聽大師的話又不是這個意思。


    “請大師詳細說明,指點疑惑。”太皇太後誠懇地說道。


    “這九位女子是上天賜給大清的貴女和福星,她們也將注定是皇家人,分別與皇上的九位皇子有姻緣情感羈絆,她們也會是皇上九位皇子的最適合的結發夫妻,有她們在,不僅旺夫旺子,亦可避免將來兄弟鬩於牆,諸子爭權奪勢,骨肉相殘,甚至父子反目成仇的悲劇。”那喇嘛嚴肅地說道。


    皇子眾多,子孫興盛,自是一件喜事,現在皇子都還小,但康熙未嚐沒有不擔心將來皇家子孫因為經受不住皇位權勢的誘惑而內鬥不止,曆史上,可是比比皆是啊!康熙雖對喇嘛所說的話,將信將疑,但內心深處也希望那喇嘛這個預言是真的。


    太皇太後對此倒是深信不疑,畢竟喇嘛的預言在她身上真正的實現過,急忙問道:“是不是找到這九位女子,然後與我的九位曾孫相匹配就可以了?”


    “然也,非也!結為姻緣,那是必經的過程,然而,這九位女子原本就天賜之福,其的性子與常人有些不同,切不可以常人規矩束縛,壓抑其性情,反倒不美。莫不如順其自然,充分發揮其本色,則更有助於大清國運。這一點,還請兩位牢記。同樣的,這九位女子,皇上也不必刻意尋找,該遇見時,自會遇見,一切皆有定數。”那喇嘛諄諄叮囑道。


    康熙和太皇太後有些訝異,又似乎有些合情合理。


    接著,那喇嘛繼續說道:“太皇太後的壽數不過七十五載,皇上與太皇太後的祖孫情緣隻餘四五載時光。若得其中一女子相助,太皇太後或許還可以逃過死劫,再增多年壽數。皇上亦可以改變克妻之命數,得賢妻相伴一生。而這一變更就是大清國運更加興旺的契機。”


    喇嘛的話,讓康熙的心情經曆由地獄到天堂的轉變,震驚不已,興奮不止。當康熙還要再問些什麽的時候,隻見那喇嘛雙目閉合,神情安然祥和,端坐在那裏,猶豫超出塵世的神祇。


    康熙上前試了那喇嘛的鼻息,已然沒有氣息。


    “皇瑪嬤,大師已經圓寂了。”康熙惋惜道。


    “皇上,就讓人好生安葬大師吧!”孝莊對那喇嘛的遺體行了禮,轉身,對康熙認真地說道:“大師的話,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接著,便把當年她十歲遇見大師的事,以及當年預言的事告訴了康熙。康熙聽了,說道:“孫兒明白了,自會尋找到上麵的九位女子。不過,孫兒現在還是要看貴妃這一胎的孩子是什麽時候出生了,這就可以直接驗證了。”


    “也罷,你自有主張!不過,我是信了大師的話。”太皇太後說道。


    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十一日,皇十子胤礻我出生,他的序齒和生辰與冊子上所載完全一樣。


    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皇十三子胤祥出生,他的序齒和生辰亦與冊子上所載完全一樣。


    作者有話要說:此處喇嘛,請參照《孝莊秘史》中的第一集的喇嘛,不過,與《孝莊秘史》無關,隻是借用而已。


    此章顯示了本文的最大金手指!金手指的出現,隻是為了折騰而已!


    默默地說一句,大師,您真的很高壽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嫡福晉都是穿來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生落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落雁並收藏嫡福晉都是穿來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