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能降到多低?”詢問的是吳彤,她顯然對於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
聽到吳彤詢問,吳浩笑著說道:“未來理想狀態下的話,我們上太空的船票價格大概比我們的國際航班價格要貴上一些,可能能打的十萬美金左右。”
那豈不是還好六七十萬呢,一般家庭真的能夠承受嗎?吳彤不由的反問道。
對此,吳浩笑了笑說道:“承受不住那就別去唄,這東西又不是什麽必需品,說白了它還是一項旅遊項目,大家自然要量力而行呀。”
吳建華聞言點點頭:“這個價格不算貴,像是我們一些昂貴的跟團遊價格也是十幾萬幾十萬呢,高一張環球航行的船票也要好幾萬美金呢。
如果價格真的能夠降到這麽低,那麽未來太空旅行必然會火爆,任誰也低擋不住到太空中遨遊一圈的誘惑。”
說到這,吳建華不由的露出了懷疑的神色看著吳浩詢問:“不過,這個價格真的能夠打下來嗎?”
麵對著父親詢問的目光,吳浩笑著點點頭回答:“當前的航天載人技術當然是做不到了,但是下一代載人技術則就可以實現,其結構和原理大概就像是馬斯克的星艦差不多。
實際上,我們也在開展這方麵的研究工作,不過我們的星艦,或者說太空往返飛行器與馬斯克的星艦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
聽吳浩這麽一說,在座的眾人紛紛感興趣了起來,他們也想知道吳浩他們未來的載人飛行器到底是什麽樣子的。
看著眾人那期待的樣子,吳浩笑著介紹:“其實我們的下一代載人太空往返飛行器預期說叫做星艦,飛船,倒不如叫做航天飛機。”
航天飛機,那不是被淘汰了嗎?吳建華不由的詢問到。
吳浩笑了笑說道:“其實航天飛機是非常理想的太空往返飛行器,它之所以被淘汰,一方麵是因為它的事故頻發,可靠性差,另外一方麵則是因為它研製成本,使用成本,發射成敗都比較高。所以米國才會選擇退役放棄的。
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近些年來,類似於航天飛機的小型探空往返飛行器,比如老米的x37b,我們的神龍空天飛行器等等。
這些飛行器的外形和航天飛機非常相似,並且原理發射返回方式都是一樣的。先由火箭發射升空,然後進入太空在軌道上繞行,然後呢在以航天飛機一模一樣的方式,從太空滑翔返回地麵。
而我們的下一代載人太空往返飛行器,它的結構和馬斯克的星艦差不多,分為兩級,一級火箭是有數十台大推力火箭發動機構成的芯一級可回收複用運載火箭。它和目前我們的返回式運載火箭的芯一級部分一樣,可以實現返回降落和重複使用。
這樣一來,就可以大大的減少它的發射成本。想這樣一枚芯一級火箭它的設計使用次數將會達到二十次以上。就可以就將其研製成本分攤到每一次發射之中,其發射成本也將會大大降低。
至於二級部分則與星艦有很大的區別,星艦的二級部分其實也是一枚火箭,或者說載人火箭。而我們的二級部分其實就是一艘航天飛機。
過去航天飛機都是用捆綁式火箭以及巨大的燃料罐來捆綁進行發射的,而現在,我們隻需要將其裝入到火箭上麵即可,這與技術和材料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
當然了,如果需要可以在一級火箭周圍捆綁可會收式助推器,可以根據重量來捆綁不同數量的助推器,可以是兩枚,可以是四枚。
芯一級火箭和助推器憑借著巨大的推力會將二級載人往返飛行器運抵數十公裏的高空,這個時候航天飛機點火,它憑借著自身強大的推力將會把自己推出地球,抵達近地軌道。
這艘載人往返飛行器會根據任務的需要,在太空軌道上繞行相應的時間。然後再返回地球。
它會像打水漂一樣,在稠密的大氣層上麵進行滑翔降落,然後利用機翼的升力,慢慢的滑翔到機場跑道上麵降落。”
這樣一艘航天飛機能夠載多少人?吳建華緊接著詢問。
吳浩回答:“根據任務的不同,所承載的人數也各不相同,按照目前我們的設計方案,這樣一艘天地往返載人飛行器的載人數量大概在二十五人到三十人左右。”
“這麽多?”
“這麽少?”
兩個聲音同時蹦出。說多的事吳建華,作為對於航天方麵有一定了解的他自然清楚,這個數量代表著什麽。
目前來說,傳統的第一代載人飛船的載人數量大概在三到四人左右,而新一代的載人飛船的載人數量在六到七人左右,多的可能七到八人,基本上都是在這個級別。
而吳浩口中的這艘天地往返載人飛行器居然可以承載二十五到三十人,這樣的載人量是新一代載人飛船的四倍多,這絕對是一個優異的成績。
而說少的則是吳彤,她顯然是對於吳浩所說的這個數量感到有些少。在她看來,既然都是航天飛機了,那麽為什麽不能多載一些人,就跟飛機一樣載個一百多人的
對此,吳浩笑了笑道:“目前來說,這個載員量算是比較合適的,太少的話將會不劃算,與新一代載人飛船的差距拉不開。如果數量太大的話,相應的成本也會升高,經濟效益變差,所以這個應該算是一個比較合適的範圍區間。”
聽到吳浩的話,在座的幾人都紛紛點了點頭。
這個時候,一直沒有說話的張小曼則是問道:“那這樣的載人飛行器大概什麽時候能夠研製成功呢。”
嗬嗬……
聽到這個問題,麵對眾人那期盼的目光,吳浩笑著搖了搖頭:“目前還不知道,還得看後續研製情況以及實際需要而定。
我們不可能光是為了太空旅行而早這樣一艘天地往返載人飛行器,這是不現實的。我們的任何項目都是緊貼著我們的實際發展需求而定,而不會盲目上馬的。
當然了,我相信隨著全球航天業的發展,這一天不會太晚。”
(本章完)
聽到吳彤詢問,吳浩笑著說道:“未來理想狀態下的話,我們上太空的船票價格大概比我們的國際航班價格要貴上一些,可能能打的十萬美金左右。”
那豈不是還好六七十萬呢,一般家庭真的能夠承受嗎?吳彤不由的反問道。
對此,吳浩笑了笑說道:“承受不住那就別去唄,這東西又不是什麽必需品,說白了它還是一項旅遊項目,大家自然要量力而行呀。”
吳建華聞言點點頭:“這個價格不算貴,像是我們一些昂貴的跟團遊價格也是十幾萬幾十萬呢,高一張環球航行的船票也要好幾萬美金呢。
如果價格真的能夠降到這麽低,那麽未來太空旅行必然會火爆,任誰也低擋不住到太空中遨遊一圈的誘惑。”
說到這,吳建華不由的露出了懷疑的神色看著吳浩詢問:“不過,這個價格真的能夠打下來嗎?”
麵對著父親詢問的目光,吳浩笑著點點頭回答:“當前的航天載人技術當然是做不到了,但是下一代載人技術則就可以實現,其結構和原理大概就像是馬斯克的星艦差不多。
實際上,我們也在開展這方麵的研究工作,不過我們的星艦,或者說太空往返飛行器與馬斯克的星艦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
聽吳浩這麽一說,在座的眾人紛紛感興趣了起來,他們也想知道吳浩他們未來的載人飛行器到底是什麽樣子的。
看著眾人那期待的樣子,吳浩笑著介紹:“其實我們的下一代載人太空往返飛行器預期說叫做星艦,飛船,倒不如叫做航天飛機。”
航天飛機,那不是被淘汰了嗎?吳建華不由的詢問到。
吳浩笑了笑說道:“其實航天飛機是非常理想的太空往返飛行器,它之所以被淘汰,一方麵是因為它的事故頻發,可靠性差,另外一方麵則是因為它研製成本,使用成本,發射成敗都比較高。所以米國才會選擇退役放棄的。
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近些年來,類似於航天飛機的小型探空往返飛行器,比如老米的x37b,我們的神龍空天飛行器等等。
這些飛行器的外形和航天飛機非常相似,並且原理發射返回方式都是一樣的。先由火箭發射升空,然後進入太空在軌道上繞行,然後呢在以航天飛機一模一樣的方式,從太空滑翔返回地麵。
而我們的下一代載人太空往返飛行器,它的結構和馬斯克的星艦差不多,分為兩級,一級火箭是有數十台大推力火箭發動機構成的芯一級可回收複用運載火箭。它和目前我們的返回式運載火箭的芯一級部分一樣,可以實現返回降落和重複使用。
這樣一來,就可以大大的減少它的發射成本。想這樣一枚芯一級火箭它的設計使用次數將會達到二十次以上。就可以就將其研製成本分攤到每一次發射之中,其發射成本也將會大大降低。
至於二級部分則與星艦有很大的區別,星艦的二級部分其實也是一枚火箭,或者說載人火箭。而我們的二級部分其實就是一艘航天飛機。
過去航天飛機都是用捆綁式火箭以及巨大的燃料罐來捆綁進行發射的,而現在,我們隻需要將其裝入到火箭上麵即可,這與技術和材料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
當然了,如果需要可以在一級火箭周圍捆綁可會收式助推器,可以根據重量來捆綁不同數量的助推器,可以是兩枚,可以是四枚。
芯一級火箭和助推器憑借著巨大的推力會將二級載人往返飛行器運抵數十公裏的高空,這個時候航天飛機點火,它憑借著自身強大的推力將會把自己推出地球,抵達近地軌道。
這艘載人往返飛行器會根據任務的需要,在太空軌道上繞行相應的時間。然後再返回地球。
它會像打水漂一樣,在稠密的大氣層上麵進行滑翔降落,然後利用機翼的升力,慢慢的滑翔到機場跑道上麵降落。”
這樣一艘航天飛機能夠載多少人?吳建華緊接著詢問。
吳浩回答:“根據任務的不同,所承載的人數也各不相同,按照目前我們的設計方案,這樣一艘天地往返載人飛行器的載人數量大概在二十五人到三十人左右。”
“這麽多?”
“這麽少?”
兩個聲音同時蹦出。說多的事吳建華,作為對於航天方麵有一定了解的他自然清楚,這個數量代表著什麽。
目前來說,傳統的第一代載人飛船的載人數量大概在三到四人左右,而新一代的載人飛船的載人數量在六到七人左右,多的可能七到八人,基本上都是在這個級別。
而吳浩口中的這艘天地往返載人飛行器居然可以承載二十五到三十人,這樣的載人量是新一代載人飛船的四倍多,這絕對是一個優異的成績。
而說少的則是吳彤,她顯然是對於吳浩所說的這個數量感到有些少。在她看來,既然都是航天飛機了,那麽為什麽不能多載一些人,就跟飛機一樣載個一百多人的
對此,吳浩笑了笑道:“目前來說,這個載員量算是比較合適的,太少的話將會不劃算,與新一代載人飛船的差距拉不開。如果數量太大的話,相應的成本也會升高,經濟效益變差,所以這個應該算是一個比較合適的範圍區間。”
聽到吳浩的話,在座的幾人都紛紛點了點頭。
這個時候,一直沒有說話的張小曼則是問道:“那這樣的載人飛行器大概什麽時候能夠研製成功呢。”
嗬嗬……
聽到這個問題,麵對眾人那期盼的目光,吳浩笑著搖了搖頭:“目前還不知道,還得看後續研製情況以及實際需要而定。
我們不可能光是為了太空旅行而早這樣一艘天地往返載人飛行器,這是不現實的。我們的任何項目都是緊貼著我們的實際發展需求而定,而不會盲目上馬的。
當然了,我相信隨著全球航天業的發展,這一天不會太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