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今天感覺怎麽樣啊,是不是比昨天要好很多?”一名穿著白色防護服,帶著護目鏡和口罩的護士正在給躺在病床的一位阿姨紮針。
雖然口罩遮住了她的大半張臉,但那雙護目鏡下的眼中卻依舊透出了笑意,溫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她叫郭嘉,是此次援鄂醫療隊中的一員,她已經在這裏堅持了三十多天了,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看到自己護理的病人一天天的情況好轉。
郭嘉的父母都是醫護工作者,但是她自己以前卻從來都沒想過長大後也會從事醫護工作。
小時候最常做的事情就是一個人在家裏寫作業,一個人看電視,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發呆,別的同學放假的時候都會跟自己的爸爸媽媽去遊樂場,或者去臨邊的城市旅遊、踏青,而她,出去玩是不敢奢望的,她隻希望爸爸媽媽能有時間陪她一起吃個飯。
但僅僅是一頓飯的時間,對郭嘉來說也是一種奢望。
她的爸爸媽媽太忙的,有時候甚至忙到徹夜不歸,很小的時候她是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那時候也很羨慕身邊的小朋友,總在想:為什麽別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媽媽陪伴著,而她去隻有爺爺奶奶呢?
再長大一些,通過身邊人的說話聊天,郭嘉知道了爸爸媽媽忙碌的原因,因為他們是一名醫護工作者。
但知道歸知道,卻並不能理解。
郭嘉渴望爸爸媽媽的陪伴,但這種陪伴上的缺失卻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似乎每天,他們都很忙,有時候明明是在休假的時候,卻因為醫院裏打來的一通電話,又再次匆匆的趕回去工作。
那時候郭嘉總在想:人為什麽要生病呢?如果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不會生病就好了,不生病,爸爸媽媽就不會這麽忙了。
這個願望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郭嘉年齡的增長一點一點的變淡,直到消失,因為郭嘉知道,人都會生病,生命很脆弱,所以爸爸媽媽才會這麽忙碌,因為他們在忙著搶救生命,他們在做一件很偉大的事情。
她為自己有這樣偉大的爸爸媽媽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可是,郭嘉卻並不打算自己從事這樣的工作,或許是因為童年的遺憾吧,又或許是因為聽得太多看得太多了,從小她就耳濡目染,在爸爸媽媽為數不多的在家吃飯的時間裏,她總能聽到他們談論治病救人的事情。
最初開始的時候,郭嘉隻覺得好玩,新奇,她養過花草,養過小動物,也經曆過死亡和離別,但在爸爸媽媽口中,卻總能聽到“奇跡”,每當這時候,她就覺得醫護人員真的是一個神聖的工作,但是聽的多了,她知道奇跡之外還有諸多的無奈,當你拚勁全力想要挽留的時候,生命的鮮活在你看得到的地方逐漸消散,就像是花期到了,任你如何挽救都沒有辦法阻止花朵的枯萎。
甚至有的花朵還在應該怒放的時候就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提前凋零。
這種無奈深深的紮在了每一個醫護人員的心裏,它是沉重的,壓抑的,是無法改變的。
所以,當爸爸媽媽問郭嘉想要做什麽樣的工作時,她雖然還沒有想好,但第一個排除的就是醫護工作者。
這個答案似乎也在爸爸媽媽的意料之中,他們不覺得意外,有的隻是對女兒全力的支持和信任。
“不管你選擇什麽專業,我們都支持你。”
但郭嘉最後還是選擇了這個職業,也像爸爸媽媽一樣,成為了一名醫護工作者。
原因很簡單,因為2003年的那次非典,再一次加深了她對醫護工作者的了解。
那一年,其他的事情在記憶中都已經逐漸模糊,但每天的擔心和害怕卻至今都不能忘卻,因為那一年,她的爸爸媽媽一起進入“紅區”參與救治病患。
那時候網絡還不像現在這樣便捷,手機也並沒有普及,還沒有微信,沒有視頻聊天,想要了解爸爸媽媽的近況就隻能偶爾打上一通電話,匆匆幾句問候,還來不及關懷就已經掛斷。
她總是自己默默的說:“我還沒跟你們一起去過遊樂園,你們一定要好好的,不要生病!”
一句話沒有說完就已經哽咽,她不想哭,但是眼淚卻總是要奪眶而出,那一年她似乎要把平生的都哭完了。
她搜集著有關非典的所有消息,看著那些醫護工作者們在一線堅持奮戰,看著她們疲憊卻不願放棄的倔強模樣,郭嘉對醫護工作者的了解又多了幾分深刻的認識,雖然這些能夠看到的人群眾沒有她的爸爸媽媽,但這些人此刻似乎都變成了她的爸爸媽媽,她們的身影一樣的高大偉岸。
高考結束後的誌願報表上,郭嘉毫不猶豫的填寫了醫學類院校,這一刻,她堅信,她也要做一名醫護工作者,要將爸爸媽媽的意誌傳承下去。
她還記得爸爸媽媽回家時候的場景,當時她正坐在沙發上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水果,房門突然打開,進來兩個熟悉又略顯陌生的麵孔,郭嘉當時就愣住了,腦子裏空白了一秒鍾,然後就是止不住的眼淚,嘴裏的蘋果還沒咀嚼完,眼淚鼻涕口水一起落下的感覺真的是記憶尤深啊。
郭嘉記得當時她對闊別多日的爸爸媽媽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怎麽可以背著我去做這麽危險的事情,你們怎麽能這麽棒!”
回應她的是爸爸爽朗的笑聲,以及媽媽的承諾:“今天天氣很好,要不咱們去遊樂場吧。”
這一天充滿了歡聲笑語,這一天她一直以來的期許得到了實現,這一天,她仿佛吃到了世界上所有的甜……
醫護工作者不容易,是郭嘉從小就知道的事情,但讓她沒想到的是,竟然會這麽辛苦,繁重的課業就不多說,重點是實踐,作為一名護士,給病患打針是最基礎的,為了做好這個基本功,郭嘉和同學們不斷的練習,先在自己手上紮,然後互相紮,每個人的手背上都已經“傷痕累累”,但她們並不覺得苦,因為她們知道,這種苦總有一天會變成回報。
抱著堅定的信念,郭嘉畢業後進入醫院實習,成為了一名真正的護士,工作場所不同於學校裏,這裏的工作遠比課業更加繁重,因為忙,郭嘉經常錯過飯點兒,看著科室裏麵同事們忙碌的身影,郭嘉才真正了解了爸爸媽媽。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醫院下達組建援鄂醫療隊的通知,郭嘉第一個報名,她其實並沒有想別的,當時就是覺得這是身為醫護人員的職責所在,她應該去,所以她就去了。
報名之後她突然想到了非典那年進入“紅區”的爸爸媽媽,那個時候爸爸媽媽是不是也跟她此時的心情一樣?
郭嘉給家裏打了電話,說了自己的決定,電話那端先是沉默,之後才是爸爸的聲音:“好,那我們在家等你,要保護好自己啊。”
媽媽說:“等你回來了,媽給你做糖醋裏脊。”
1月末,郭嘉跟隨援鄂醫療隊進入感染科病區,她主要負責的是普通型患者的整體護理。
真正進入了“戰場”之後,郭嘉才開始覺得害怕,麵對未知的病毒,麵對高感染風險,她也會擔心,尤其是病患們的心態已經出現了低沉消極,有的甚至連半點兒希望都沒有,仿佛整個世界都是黯淡無光的。
在這種高壓之下,郭嘉隻覺得內心壓抑,但她也沒有過多的時間去想這些,她來這裏不是為了感受消極的,就像她從醫時候的誓言:將用我之全力護衛生命!
她們穿上層層防護服,帶上防護麵罩,有些呼吸困難也隻能忍耐,行動不便也不能放鬆,層層嚴密防護下,為了方便區分,大家便在自己身上寫上名字,慢慢的,除了名字,還有鼓勵病患鼓勵自己的話,以及必勝的信念和決心。
初進入武漢的時候,郭嘉的感覺是死寂,到處都很安靜,隻有寒風蕭瑟,而現在,她相信,太陽終會升起,烏雲終會褪去。
生命的脆弱在這裏更加深刻的展現在她們麵前,她們拚勁全力從死神手中搶奪生命,有的成功了,可有的卻隻能遺憾,每當死亡來臨,她們的沮喪就會增添一分,每當又奪回一條生命,她們就會在內心歡呼,必勝的信念也會變得更加堅定。
就這樣,她們的堅持贏來了希望,因為新冠肺炎離開的生命越來越少,新增的病患也越來越少,治愈的患者數在逐漸增加,痊愈後出倉的病患幾乎沒有再返倉……
借著休息的時間,郭嘉給家裏打的電話,結果卻得知已經退休的爸爸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上,一直堅守在發熱門診,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郭嘉想發牢騷,卻終究沒有說出口,滿腹的擔心隻化成一句話:“那你要注意安全啊,等我回去了,給我做糖醋裏脊。”
爸爸卻說:“糖醋裏脊得找你媽,咱爺倆下棋。”
醫護工作者們是辛苦的,但這種辛苦在他們眼中卻並不值得一提。
郭嘉說:“有時候感覺宿舍都隻是個擺設,大家都沒人回去過。”
哪有時間回去啊,累了就在值班室裏簡單休息一下,睡醒了就繼續工作,有時候為了節省時間,大家就盡量少喝水少吃飯,就是因為穿脫一次防護服的用時真的很長,要經過非常多的步驟,手消的時間也很久。
有的人甚至為了節約這個時間,直接穿上了成人紙尿褲。
“其實現在想想也沒什麽辛苦的,累是肯定的,但有趣的事情也有。”郭嘉這麽說。
有一次她聽到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趕緊幫病患換液後匆忙跑過去,卻發現另一個“郭嘉”已經出現了,原來在新一批的援鄂醫療隊裏也有護士叫這個名字,隻不過自己是嘉獎的嘉,而她是佳人的佳。
當時在場的三人都愣了一下,接著就是笑著打招呼,護士長還說:“姐姐妹妹今天終於相見了。”
之後,為了區別彼此,大家就在自己名字的旁邊寫上了小名,或者代號。
醫院裏的醫護人員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大家的語言各不相同,當然也有很多夫妻檔姐妹檔,有一次,有個護士姐姐拉著呼吸機去另一個病區,迎麵遇上了另一個醫生拉著呼吸機過來,兩人點頭致意,等相互走進了看到了身上的名字才發現原來他們是夫妻。
那位護士姐姐說:“真的是完全沒有想到,就覺得這次相遇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是不是因為我們夫妻來的緣分深厚,所以這種情況下也能遇上。”
護士姐姐說完,大家先是哈哈大笑,可笑著笑著卻突然有種想哭的衝動。
身處重疫區,醫護工作者們直麵危險,每天要接觸各種程度的病患,感染的風險自然就比普通人要高很多,郭嘉最害怕聽到的就是今天誰誰誰的體溫有些偏高,這就意味著,可能有一名戰友疑似感染了。
每當這個時候,被感染的戰友就自行隔離,但工作卻依舊不能停止。
郭嘉說:“我們也是普通人,我們也會害怕會擔心,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心態也會發生改變,但是我們是護士,我們有自己的責任,我們要護理的不僅僅是病人的身體,還有他們的心理,所以我們隻能把自己拋開,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什麽別的東西都不要去想,隻想著肯定會好,大家都會好。”
為了改善病患們的心態,有才藝的醫護人員主動帶領著大家跳舞,既能活動身體,又能愉悅心情,郭嘉是出了名的四肢不協調,所以她喜歡跟病人聊天,聊一聊家常,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增加病患對自己的信任度。
信任高了,才能更好的配合治療。
“人就是這樣的,相處久了,彼此熟悉了之後說什麽做什麽都是開心的。”郭嘉說完,伸手拉開窗簾,陽光瞬間照進了病房。
“阿姨,你看,太陽出來了。”
雖然口罩遮住了她的大半張臉,但那雙護目鏡下的眼中卻依舊透出了笑意,溫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她叫郭嘉,是此次援鄂醫療隊中的一員,她已經在這裏堅持了三十多天了,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看到自己護理的病人一天天的情況好轉。
郭嘉的父母都是醫護工作者,但是她自己以前卻從來都沒想過長大後也會從事醫護工作。
小時候最常做的事情就是一個人在家裏寫作業,一個人看電視,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發呆,別的同學放假的時候都會跟自己的爸爸媽媽去遊樂場,或者去臨邊的城市旅遊、踏青,而她,出去玩是不敢奢望的,她隻希望爸爸媽媽能有時間陪她一起吃個飯。
但僅僅是一頓飯的時間,對郭嘉來說也是一種奢望。
她的爸爸媽媽太忙的,有時候甚至忙到徹夜不歸,很小的時候她是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那時候也很羨慕身邊的小朋友,總在想:為什麽別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媽媽陪伴著,而她去隻有爺爺奶奶呢?
再長大一些,通過身邊人的說話聊天,郭嘉知道了爸爸媽媽忙碌的原因,因為他們是一名醫護工作者。
但知道歸知道,卻並不能理解。
郭嘉渴望爸爸媽媽的陪伴,但這種陪伴上的缺失卻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似乎每天,他們都很忙,有時候明明是在休假的時候,卻因為醫院裏打來的一通電話,又再次匆匆的趕回去工作。
那時候郭嘉總在想:人為什麽要生病呢?如果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不會生病就好了,不生病,爸爸媽媽就不會這麽忙了。
這個願望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郭嘉年齡的增長一點一點的變淡,直到消失,因為郭嘉知道,人都會生病,生命很脆弱,所以爸爸媽媽才會這麽忙碌,因為他們在忙著搶救生命,他們在做一件很偉大的事情。
她為自己有這樣偉大的爸爸媽媽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可是,郭嘉卻並不打算自己從事這樣的工作,或許是因為童年的遺憾吧,又或許是因為聽得太多看得太多了,從小她就耳濡目染,在爸爸媽媽為數不多的在家吃飯的時間裏,她總能聽到他們談論治病救人的事情。
最初開始的時候,郭嘉隻覺得好玩,新奇,她養過花草,養過小動物,也經曆過死亡和離別,但在爸爸媽媽口中,卻總能聽到“奇跡”,每當這時候,她就覺得醫護人員真的是一個神聖的工作,但是聽的多了,她知道奇跡之外還有諸多的無奈,當你拚勁全力想要挽留的時候,生命的鮮活在你看得到的地方逐漸消散,就像是花期到了,任你如何挽救都沒有辦法阻止花朵的枯萎。
甚至有的花朵還在應該怒放的時候就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提前凋零。
這種無奈深深的紮在了每一個醫護人員的心裏,它是沉重的,壓抑的,是無法改變的。
所以,當爸爸媽媽問郭嘉想要做什麽樣的工作時,她雖然還沒有想好,但第一個排除的就是醫護工作者。
這個答案似乎也在爸爸媽媽的意料之中,他們不覺得意外,有的隻是對女兒全力的支持和信任。
“不管你選擇什麽專業,我們都支持你。”
但郭嘉最後還是選擇了這個職業,也像爸爸媽媽一樣,成為了一名醫護工作者。
原因很簡單,因為2003年的那次非典,再一次加深了她對醫護工作者的了解。
那一年,其他的事情在記憶中都已經逐漸模糊,但每天的擔心和害怕卻至今都不能忘卻,因為那一年,她的爸爸媽媽一起進入“紅區”參與救治病患。
那時候網絡還不像現在這樣便捷,手機也並沒有普及,還沒有微信,沒有視頻聊天,想要了解爸爸媽媽的近況就隻能偶爾打上一通電話,匆匆幾句問候,還來不及關懷就已經掛斷。
她總是自己默默的說:“我還沒跟你們一起去過遊樂園,你們一定要好好的,不要生病!”
一句話沒有說完就已經哽咽,她不想哭,但是眼淚卻總是要奪眶而出,那一年她似乎要把平生的都哭完了。
她搜集著有關非典的所有消息,看著那些醫護工作者們在一線堅持奮戰,看著她們疲憊卻不願放棄的倔強模樣,郭嘉對醫護工作者的了解又多了幾分深刻的認識,雖然這些能夠看到的人群眾沒有她的爸爸媽媽,但這些人此刻似乎都變成了她的爸爸媽媽,她們的身影一樣的高大偉岸。
高考結束後的誌願報表上,郭嘉毫不猶豫的填寫了醫學類院校,這一刻,她堅信,她也要做一名醫護工作者,要將爸爸媽媽的意誌傳承下去。
她還記得爸爸媽媽回家時候的場景,當時她正坐在沙發上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水果,房門突然打開,進來兩個熟悉又略顯陌生的麵孔,郭嘉當時就愣住了,腦子裏空白了一秒鍾,然後就是止不住的眼淚,嘴裏的蘋果還沒咀嚼完,眼淚鼻涕口水一起落下的感覺真的是記憶尤深啊。
郭嘉記得當時她對闊別多日的爸爸媽媽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怎麽可以背著我去做這麽危險的事情,你們怎麽能這麽棒!”
回應她的是爸爸爽朗的笑聲,以及媽媽的承諾:“今天天氣很好,要不咱們去遊樂場吧。”
這一天充滿了歡聲笑語,這一天她一直以來的期許得到了實現,這一天,她仿佛吃到了世界上所有的甜……
醫護工作者不容易,是郭嘉從小就知道的事情,但讓她沒想到的是,竟然會這麽辛苦,繁重的課業就不多說,重點是實踐,作為一名護士,給病患打針是最基礎的,為了做好這個基本功,郭嘉和同學們不斷的練習,先在自己手上紮,然後互相紮,每個人的手背上都已經“傷痕累累”,但她們並不覺得苦,因為她們知道,這種苦總有一天會變成回報。
抱著堅定的信念,郭嘉畢業後進入醫院實習,成為了一名真正的護士,工作場所不同於學校裏,這裏的工作遠比課業更加繁重,因為忙,郭嘉經常錯過飯點兒,看著科室裏麵同事們忙碌的身影,郭嘉才真正了解了爸爸媽媽。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醫院下達組建援鄂醫療隊的通知,郭嘉第一個報名,她其實並沒有想別的,當時就是覺得這是身為醫護人員的職責所在,她應該去,所以她就去了。
報名之後她突然想到了非典那年進入“紅區”的爸爸媽媽,那個時候爸爸媽媽是不是也跟她此時的心情一樣?
郭嘉給家裏打了電話,說了自己的決定,電話那端先是沉默,之後才是爸爸的聲音:“好,那我們在家等你,要保護好自己啊。”
媽媽說:“等你回來了,媽給你做糖醋裏脊。”
1月末,郭嘉跟隨援鄂醫療隊進入感染科病區,她主要負責的是普通型患者的整體護理。
真正進入了“戰場”之後,郭嘉才開始覺得害怕,麵對未知的病毒,麵對高感染風險,她也會擔心,尤其是病患們的心態已經出現了低沉消極,有的甚至連半點兒希望都沒有,仿佛整個世界都是黯淡無光的。
在這種高壓之下,郭嘉隻覺得內心壓抑,但她也沒有過多的時間去想這些,她來這裏不是為了感受消極的,就像她從醫時候的誓言:將用我之全力護衛生命!
她們穿上層層防護服,帶上防護麵罩,有些呼吸困難也隻能忍耐,行動不便也不能放鬆,層層嚴密防護下,為了方便區分,大家便在自己身上寫上名字,慢慢的,除了名字,還有鼓勵病患鼓勵自己的話,以及必勝的信念和決心。
初進入武漢的時候,郭嘉的感覺是死寂,到處都很安靜,隻有寒風蕭瑟,而現在,她相信,太陽終會升起,烏雲終會褪去。
生命的脆弱在這裏更加深刻的展現在她們麵前,她們拚勁全力從死神手中搶奪生命,有的成功了,可有的卻隻能遺憾,每當死亡來臨,她們的沮喪就會增添一分,每當又奪回一條生命,她們就會在內心歡呼,必勝的信念也會變得更加堅定。
就這樣,她們的堅持贏來了希望,因為新冠肺炎離開的生命越來越少,新增的病患也越來越少,治愈的患者數在逐漸增加,痊愈後出倉的病患幾乎沒有再返倉……
借著休息的時間,郭嘉給家裏打的電話,結果卻得知已經退休的爸爸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上,一直堅守在發熱門診,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郭嘉想發牢騷,卻終究沒有說出口,滿腹的擔心隻化成一句話:“那你要注意安全啊,等我回去了,給我做糖醋裏脊。”
爸爸卻說:“糖醋裏脊得找你媽,咱爺倆下棋。”
醫護工作者們是辛苦的,但這種辛苦在他們眼中卻並不值得一提。
郭嘉說:“有時候感覺宿舍都隻是個擺設,大家都沒人回去過。”
哪有時間回去啊,累了就在值班室裏簡單休息一下,睡醒了就繼續工作,有時候為了節省時間,大家就盡量少喝水少吃飯,就是因為穿脫一次防護服的用時真的很長,要經過非常多的步驟,手消的時間也很久。
有的人甚至為了節約這個時間,直接穿上了成人紙尿褲。
“其實現在想想也沒什麽辛苦的,累是肯定的,但有趣的事情也有。”郭嘉這麽說。
有一次她聽到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趕緊幫病患換液後匆忙跑過去,卻發現另一個“郭嘉”已經出現了,原來在新一批的援鄂醫療隊裏也有護士叫這個名字,隻不過自己是嘉獎的嘉,而她是佳人的佳。
當時在場的三人都愣了一下,接著就是笑著打招呼,護士長還說:“姐姐妹妹今天終於相見了。”
之後,為了區別彼此,大家就在自己名字的旁邊寫上了小名,或者代號。
醫院裏的醫護人員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大家的語言各不相同,當然也有很多夫妻檔姐妹檔,有一次,有個護士姐姐拉著呼吸機去另一個病區,迎麵遇上了另一個醫生拉著呼吸機過來,兩人點頭致意,等相互走進了看到了身上的名字才發現原來他們是夫妻。
那位護士姐姐說:“真的是完全沒有想到,就覺得這次相遇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是不是因為我們夫妻來的緣分深厚,所以這種情況下也能遇上。”
護士姐姐說完,大家先是哈哈大笑,可笑著笑著卻突然有種想哭的衝動。
身處重疫區,醫護工作者們直麵危險,每天要接觸各種程度的病患,感染的風險自然就比普通人要高很多,郭嘉最害怕聽到的就是今天誰誰誰的體溫有些偏高,這就意味著,可能有一名戰友疑似感染了。
每當這個時候,被感染的戰友就自行隔離,但工作卻依舊不能停止。
郭嘉說:“我們也是普通人,我們也會害怕會擔心,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心態也會發生改變,但是我們是護士,我們有自己的責任,我們要護理的不僅僅是病人的身體,還有他們的心理,所以我們隻能把自己拋開,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什麽別的東西都不要去想,隻想著肯定會好,大家都會好。”
為了改善病患們的心態,有才藝的醫護人員主動帶領著大家跳舞,既能活動身體,又能愉悅心情,郭嘉是出了名的四肢不協調,所以她喜歡跟病人聊天,聊一聊家常,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增加病患對自己的信任度。
信任高了,才能更好的配合治療。
“人就是這樣的,相處久了,彼此熟悉了之後說什麽做什麽都是開心的。”郭嘉說完,伸手拉開窗簾,陽光瞬間照進了病房。
“阿姨,你看,太陽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