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朱雄英:你看我如何
不裝了,其實我是朱重八 作者:枯木總逢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五月末,官道兩旁柳枝繁茂,轉眼便要步夏季,陝西各地麥黃一片。
朱雄英專是在此地多留,想要與百姓同感受此地豐收的喜悅。
府城,客棧頂樓。
“你們兩個去哪裏了?”朱雄英坐在桌邊捧著涼茶,喝了幾口,對身旁的徐妙錦道:“再倒一杯。”
“你裝什麽大爺呢,在咱麵前還不是孫兒,咱就帶他們出去一會兒,你就吵吵。”
不多時,朱元章來到桌前,朱雄英接過徐妙錦手中的茶壺,給朱元章倒了兩杯說道:“皇爺爺,您喝茶。”
這大孫確實有些過分了!在這裏罵兒子指揮老徐家閨女。
“你這確實有些過分了,喝涼茶也不喊咱。”
朱雄英聽到這話,呼的鬆了口氣。
一般情況來說,若是自家皇爺爺語氣越平靜,那越是要惹事兒的節奏,證明他心裏火氣越大。
但要是這般跟他唬著玩兒,那多半兒是鬧著玩兒的。
“您也沒說,這涼茶正是這幾日百姓搶收時節,城外茶棚一文錢便能喝個夠。”
“這用你說,咱不知道?”
朱元章又倒了杯茶:
“今後不許動不動訓孩子,咱當初可沒訓你,你如今多出息,你別把兩個孩子嚇著。”
朱雄英站起身,攤了攤手:“那他們兩個就跟著你午睡吧,我呢還要帶幾個人去瞧瞧這些官府商戶,是怎麽收糧的。”
自朱雄英登基後,每年南北到了收割時節。
且百姓采取自願買賣,若是百姓不賣的,不可隨意壓製。
不許商戶私自抬價囤積糧食,惡意哄抬糧價。
夏糧和秋糧,都會有官員和商戶按照戶部統一調控的糧價,公平收購糧食送到府城官庫,進行登記儲存。
…………
駕,駕……
馬車上是飽滿金黃的麥穗,堆得很高,麥杆兒隨夏風輕顫,趕車的農戶汗流浹背。
朱雄英怕徐妙錦被車蹭到,胳膊幾乎是往過靠了許多,環住她的肩,胳膊也貼在她的後背上,躲避著扛麥草過來的工人。
徐妙錦跟著朱雄英沿河岸和麥田緩步走著,儀態很是優雅,這幾日正是農忙,不少的吏員也開始收糧。
官道上人挺多。
紀剛和十幾個侍衛便衣悠閑四散在附近,有的則是扮作麥客。
“為何夫君讓他們扮作麥客。”
“關中百姓有些地主鄉紳,每年在芒種時節,會從山裏招收短工,幫忙搶收麥子,以防陰雨天毀了莊稼,他們也被稱作麥客。”
“這我自然知道,我是問你,為何讓他們幾個去那邊兒應征麥客……”
“此事你不用知道,待會兒你隨紀剛他們回城。”朱雄英看著身旁嬌豔如花的輕熟婦人,笑道:“你瞧,這些農戶連麥子也不割了,眼睛都被夫人吸引去了。”
徐妙錦看去,果然如此。
她穿著淺色衣裙,又是夏日,自然身材十分窈窕。
有個從他們兩人身邊經過的男子眼睛都在她凹凸曼妙的身段兒上,不停的打量。
但看到朱雄英的神情時,便又連忙低下頭,隻以為是哪家官員攜妻再此遊覽。
“你去哪兒?你可是一國之……”
“噓。”
徐妙錦話到一半兒,便被朱雄英的手堵在她飽滿的唇上,拉著她走到不遠處幾個新麥草堆死角處。
看了下四周,開始解自己衣服,嘴裏還說道:“快,趁著沒人……”
想到身後不遠處的侍衛,她麵色羞紅嗔道:“你猴急什麽,這不妥。”
徐妙錦看眼這裏,四處是麥草垛。
兩側是一人高的野蒿草,短時間倒是無人來此處,平日裏都是宮中床,今兒怎麽到野地裏來,他這又是什麽新的法子。
朱雄英:“肯定急,皇後不知,這裏可是朕命他們尋到最合適的地方。”
徐妙錦抿著嘴,紅著臉兒,開始解自己衣裙。
朱雄英見她半天沒反應,轉過身發現她低著頭在解衣裙,忙過去將她的衣服係好,疑惑道:“你解衣作甚?”
“明明是陛下讓臣妾快些……”徐妙錦抬頭,流轉的眸子裏帶著嗔怪。
朱雄英笑道:“皇後理解錯了,朕脫衣讓你給朕身上塗黃土,背上也要均勻些。”
說完,想了想,直接光著膀子在地上滾了兩下。
在宮裏幾年,皮膚白嫩,這滾在地上,被麥茬子劃了幾道血口子。
徐妙錦見此,便要拿手絹去幫他擦血道:“陛下,你這後背破了好幾道口子,不疼麽。”
“朕要的便是如此效果,朕之前命各府城在夏糧秋糧時節,朝廷撥銀收糧囤積在賑災倉。
“有專門官員看守,為突如其來的旱災,地崩,水災時用來作為賑災糧發給百姓。
“這樣便可以大大縮小從江南撥糧往偏遠的受災地的時間,讓官府的賑災倉自撥糧食。
“可是,在賑災倉上,每年投入的銀子十分多,但是為何遇到災情,百姓還是無糧,朕要自己查查。”
徐妙錦驚訝道:“陛下,讓錦衣衛去便是,你去作甚。”
朱雄英道:“朕已經安排了他們幾個扮作麥客,在附近保護,皇後待會兒便回去。”
見朱雄英將自己抹成一個泥巴裹的髒兮兮的人,又從包袱裏取出補丁的書生袍子。
將換下的衣服包袱扔給紀剛,隨後說道:“送娘娘回去,剩下的幾個麥客留在周圍。”
“是。”
紀剛領命躬身。
隨後走到徐妙錦身邊:“您隨屬下回去吧。”
“本宮……要親眼看到陛下落腳在何處,在回去也不遲。”
…………
關中大地,渭水之邊。
朱雄英揉了揉自己的頭發,臉上抹著灰塵,走到鄉紳糧商與官府吏員所在的收糧處,道:“官爺,您這裏可有什麽活兒沒有。”
“去去去,哪裏來的窮酸書生。”幾個坐在涼棚下的商戶道:“滾一邊兒去聽到沒有,我們不缺人手。”
平日裏,官府收糧都是自己找的賬房先生,收購糧食,用完後給點兒好處就成。
隻有秋收夏收時,這種田頭收百姓糧食的,人手不夠,便會尋外鄉的管賬先生。
那幾個人看朱雄英麵生,便不理睬他。
朱雄英也不放棄,耐心等著。
半個時辰後,紀剛點點頭。
遠處官道上,有個球兒汗流浹背的跑到涼棚下道:“劉糧長,李倉司。”
明朝有糧長製,總糧倉的官員都是戶部在管。
自朱雄英為了保證各府遇到天災時能最快得到救助。
便在每個府縣設了一個賑災倉,裏麵都是朝廷撥銀,儲存糧食用。
每個府城設管理賑災倉的倉督,倉督下又分倉司,倉監,負責糧食收購晾曬登記之類。
“什麽?兩個賬房先生都被糧袋兒砸到了?”
“回倉司,是趙先生被高摞的糧袋兒給砸了下,右手腫了。裴先生是被道上的牛給頂了,也是右手傷了,河那邊兒現在缺人。”
“入你娘的,老爺我大熱天兒,上哪裏給你尋賬房去!”那劉糧長罵罵咧咧的道。
朱雄英心道,這幾個侍衛幹活兒還挺快,咳嗽兩聲羊裝離開。
“喂,那個書生,會寫賬嗎?”
朱雄英道:“會!老爺,你看我如何?”
“就你了,每月五百文,這幾日夜裏也要在。”劉糧長急病亂投醫,畢竟那兩個賬房是他的。
這耽擱幾個時辰,可就損失不少銀子啊。
“慢!”
李倉司看著朱雄英道:“你是哪裏人士?聽口音不是關中人。”
“回倉司,小民是江南人,來北地尋親,不曾想娃娃親人家不認,想著尋個活兒做。”
朱雄英道。
“沒成親啊?看你如此貧窮,想必也沒娘們兒看上你。”
李倉司說了幾句,覺得朱雄英老實巴交,還是個弱書生,便放鬆警惕,告訴劉糧長道:
“把你涼棚挪到那田裏地頭去,擺在官道邊兒是方便,但危險,你不要耽擱收糧,否則朝廷那邊兒不好交代。”
“是,我這就去安排。”劉糧長笑著說道。
隨後收斂笑意,對那個球形管事指了指朱雄英道:“帶他去河那邊兒,每日兩個饅頭,一碗麵,幹的不好,立刻讓他走人。”
82中文網
朱雄英專是在此地多留,想要與百姓同感受此地豐收的喜悅。
府城,客棧頂樓。
“你們兩個去哪裏了?”朱雄英坐在桌邊捧著涼茶,喝了幾口,對身旁的徐妙錦道:“再倒一杯。”
“你裝什麽大爺呢,在咱麵前還不是孫兒,咱就帶他們出去一會兒,你就吵吵。”
不多時,朱元章來到桌前,朱雄英接過徐妙錦手中的茶壺,給朱元章倒了兩杯說道:“皇爺爺,您喝茶。”
這大孫確實有些過分了!在這裏罵兒子指揮老徐家閨女。
“你這確實有些過分了,喝涼茶也不喊咱。”
朱雄英聽到這話,呼的鬆了口氣。
一般情況來說,若是自家皇爺爺語氣越平靜,那越是要惹事兒的節奏,證明他心裏火氣越大。
但要是這般跟他唬著玩兒,那多半兒是鬧著玩兒的。
“您也沒說,這涼茶正是這幾日百姓搶收時節,城外茶棚一文錢便能喝個夠。”
“這用你說,咱不知道?”
朱元章又倒了杯茶:
“今後不許動不動訓孩子,咱當初可沒訓你,你如今多出息,你別把兩個孩子嚇著。”
朱雄英站起身,攤了攤手:“那他們兩個就跟著你午睡吧,我呢還要帶幾個人去瞧瞧這些官府商戶,是怎麽收糧的。”
自朱雄英登基後,每年南北到了收割時節。
且百姓采取自願買賣,若是百姓不賣的,不可隨意壓製。
不許商戶私自抬價囤積糧食,惡意哄抬糧價。
夏糧和秋糧,都會有官員和商戶按照戶部統一調控的糧價,公平收購糧食送到府城官庫,進行登記儲存。
…………
駕,駕……
馬車上是飽滿金黃的麥穗,堆得很高,麥杆兒隨夏風輕顫,趕車的農戶汗流浹背。
朱雄英怕徐妙錦被車蹭到,胳膊幾乎是往過靠了許多,環住她的肩,胳膊也貼在她的後背上,躲避著扛麥草過來的工人。
徐妙錦跟著朱雄英沿河岸和麥田緩步走著,儀態很是優雅,這幾日正是農忙,不少的吏員也開始收糧。
官道上人挺多。
紀剛和十幾個侍衛便衣悠閑四散在附近,有的則是扮作麥客。
“為何夫君讓他們扮作麥客。”
“關中百姓有些地主鄉紳,每年在芒種時節,會從山裏招收短工,幫忙搶收麥子,以防陰雨天毀了莊稼,他們也被稱作麥客。”
“這我自然知道,我是問你,為何讓他們幾個去那邊兒應征麥客……”
“此事你不用知道,待會兒你隨紀剛他們回城。”朱雄英看著身旁嬌豔如花的輕熟婦人,笑道:“你瞧,這些農戶連麥子也不割了,眼睛都被夫人吸引去了。”
徐妙錦看去,果然如此。
她穿著淺色衣裙,又是夏日,自然身材十分窈窕。
有個從他們兩人身邊經過的男子眼睛都在她凹凸曼妙的身段兒上,不停的打量。
但看到朱雄英的神情時,便又連忙低下頭,隻以為是哪家官員攜妻再此遊覽。
“你去哪兒?你可是一國之……”
“噓。”
徐妙錦話到一半兒,便被朱雄英的手堵在她飽滿的唇上,拉著她走到不遠處幾個新麥草堆死角處。
看了下四周,開始解自己衣服,嘴裏還說道:“快,趁著沒人……”
想到身後不遠處的侍衛,她麵色羞紅嗔道:“你猴急什麽,這不妥。”
徐妙錦看眼這裏,四處是麥草垛。
兩側是一人高的野蒿草,短時間倒是無人來此處,平日裏都是宮中床,今兒怎麽到野地裏來,他這又是什麽新的法子。
朱雄英:“肯定急,皇後不知,這裏可是朕命他們尋到最合適的地方。”
徐妙錦抿著嘴,紅著臉兒,開始解自己衣裙。
朱雄英見她半天沒反應,轉過身發現她低著頭在解衣裙,忙過去將她的衣服係好,疑惑道:“你解衣作甚?”
“明明是陛下讓臣妾快些……”徐妙錦抬頭,流轉的眸子裏帶著嗔怪。
朱雄英笑道:“皇後理解錯了,朕脫衣讓你給朕身上塗黃土,背上也要均勻些。”
說完,想了想,直接光著膀子在地上滾了兩下。
在宮裏幾年,皮膚白嫩,這滾在地上,被麥茬子劃了幾道血口子。
徐妙錦見此,便要拿手絹去幫他擦血道:“陛下,你這後背破了好幾道口子,不疼麽。”
“朕要的便是如此效果,朕之前命各府城在夏糧秋糧時節,朝廷撥銀收糧囤積在賑災倉。
“有專門官員看守,為突如其來的旱災,地崩,水災時用來作為賑災糧發給百姓。
“這樣便可以大大縮小從江南撥糧往偏遠的受災地的時間,讓官府的賑災倉自撥糧食。
“可是,在賑災倉上,每年投入的銀子十分多,但是為何遇到災情,百姓還是無糧,朕要自己查查。”
徐妙錦驚訝道:“陛下,讓錦衣衛去便是,你去作甚。”
朱雄英道:“朕已經安排了他們幾個扮作麥客,在附近保護,皇後待會兒便回去。”
見朱雄英將自己抹成一個泥巴裹的髒兮兮的人,又從包袱裏取出補丁的書生袍子。
將換下的衣服包袱扔給紀剛,隨後說道:“送娘娘回去,剩下的幾個麥客留在周圍。”
“是。”
紀剛領命躬身。
隨後走到徐妙錦身邊:“您隨屬下回去吧。”
“本宮……要親眼看到陛下落腳在何處,在回去也不遲。”
…………
關中大地,渭水之邊。
朱雄英揉了揉自己的頭發,臉上抹著灰塵,走到鄉紳糧商與官府吏員所在的收糧處,道:“官爺,您這裏可有什麽活兒沒有。”
“去去去,哪裏來的窮酸書生。”幾個坐在涼棚下的商戶道:“滾一邊兒去聽到沒有,我們不缺人手。”
平日裏,官府收糧都是自己找的賬房先生,收購糧食,用完後給點兒好處就成。
隻有秋收夏收時,這種田頭收百姓糧食的,人手不夠,便會尋外鄉的管賬先生。
那幾個人看朱雄英麵生,便不理睬他。
朱雄英也不放棄,耐心等著。
半個時辰後,紀剛點點頭。
遠處官道上,有個球兒汗流浹背的跑到涼棚下道:“劉糧長,李倉司。”
明朝有糧長製,總糧倉的官員都是戶部在管。
自朱雄英為了保證各府遇到天災時能最快得到救助。
便在每個府縣設了一個賑災倉,裏麵都是朝廷撥銀,儲存糧食用。
每個府城設管理賑災倉的倉督,倉督下又分倉司,倉監,負責糧食收購晾曬登記之類。
“什麽?兩個賬房先生都被糧袋兒砸到了?”
“回倉司,是趙先生被高摞的糧袋兒給砸了下,右手腫了。裴先生是被道上的牛給頂了,也是右手傷了,河那邊兒現在缺人。”
“入你娘的,老爺我大熱天兒,上哪裏給你尋賬房去!”那劉糧長罵罵咧咧的道。
朱雄英心道,這幾個侍衛幹活兒還挺快,咳嗽兩聲羊裝離開。
“喂,那個書生,會寫賬嗎?”
朱雄英道:“會!老爺,你看我如何?”
“就你了,每月五百文,這幾日夜裏也要在。”劉糧長急病亂投醫,畢竟那兩個賬房是他的。
這耽擱幾個時辰,可就損失不少銀子啊。
“慢!”
李倉司看著朱雄英道:“你是哪裏人士?聽口音不是關中人。”
“回倉司,小民是江南人,來北地尋親,不曾想娃娃親人家不認,想著尋個活兒做。”
朱雄英道。
“沒成親啊?看你如此貧窮,想必也沒娘們兒看上你。”
李倉司說了幾句,覺得朱雄英老實巴交,還是個弱書生,便放鬆警惕,告訴劉糧長道:
“把你涼棚挪到那田裏地頭去,擺在官道邊兒是方便,但危險,你不要耽擱收糧,否則朝廷那邊兒不好交代。”
“是,我這就去安排。”劉糧長笑著說道。
隨後收斂笑意,對那個球形管事指了指朱雄英道:“帶他去河那邊兒,每日兩個饅頭,一碗麵,幹的不好,立刻讓他走人。”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