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如今米貴銀賤,這還是往少了說了。”
趙舒搖頭苦笑道。
理論上來說,他們是在進口糧食給官吏們發俸祿,虧大發了。
說到俸祿,就不得不提到明朝俸祿製度。
明太祖朱元璋,喜歡效仿漢、唐,漢太遠,唐較近,所以俸祿的製定,也效仿唐朝。
就拿正七品的知縣來說,唐朝時年俸不過七十石,而明朝則是九十石。
其餘的品級,基本上都是明朝高出一籌。
所以,朱元璋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給多了?
但顯然,這是他自我陶醉。
就如同後世的編製,誰看那點錢,都想著待遇呢!
明朝的官員,除了豁免徭役和賦稅外,其他唐朝的福利,全麵取消。
比如,唐朝七品縣令,除了祿米外,還有俸銀二十五兩,職田三百畝(官田,隻享受收成),以及仆役補貼約莫二十兩。
換句話說,唐朝的福利補貼加一起,等於是明朝的三倍。
當然,年俸九十石,對於一個知縣來說,也能活的滋潤,一家人吃喝不愁。
但,人都是有社交的,如果應酬,幕僚、排麵等等加上,就顯得捉襟見肘。
而最坑的在於,就這點俸祿,朝廷還用寶鈔、胡椒等充數,不貪汙根本就活不了。
那,高薪養廉總可以吧?
宋、清,這兩個朝代,深刻的詮釋,不要低估官僚的貪婪。
人的**,都是層層疊加的。
高薪養廉,反而養了一大群大貪官。
所以,俸祿這玩意,不能高也不能低,不然都容易走極端。
“那就直接發銀兩吧!”
朱誼汐思量再三,沉聲道。
自隆慶開關,明朝徹底扯下了海禁的牌子,南美洲的金銀,日本白銀,源源不斷湧入中國,半個世紀湧入近兩億兩。
政治上,一條鞭法施行,以白銀納稅。
而對於普通人來說,那就是通貨膨脹,白銀價值大貶。
明初、明中期,一兩白銀價值約一千五百文銅錢,而到了明末,就成了一比五百。
甚至,四百文就可兌現一兩白銀。
這也是為何明廷不再以白銀收稅,實在是銀價太賤,本來朝廷就窮,結果越收越窮。
而銀價在當時,內陸貴而沿海低。
某種意義來說,江南稅賦負擔低了,而內陸則高了,造成區域不平衡。
“銀兩成色不一,怕是不便。”
趙舒從實際出發,言語道:“如此鑄成官銀,更添損耗。”
損耗,也叫火耗,白銀成色不一,再重新提煉,因此必須重新提煉,變成官銀,其中必然有損耗。
所以,為了交差,官老爺們然後正稅基礎上再征一筆稅,名為火耗,彌補空缺。
然後,火耗就變成了貪汙。
清朝的火耗歸公,其實就是把這雜稅,收歸國有,重新拿出來獎勵給官吏,名曰養廉金。
“我自然知曉!”
朱誼汐自信道:“所以,必須要改革,杜絕火耗。”
趙舒疑惑,望著漢陽王那俊朗的麵容,感覺就像看個傻子。
幾十年了,朝堂袞袞諸公,都沒解決,您能解決?
對於趙舒的質疑目光,朱誼汐坦坦蕩蕩道:
“趙先生,您看過弗朗機人的銀幣嗎?”
“不曾!”趙舒搖搖頭,好奇道:“弗朗機人難道不用銅錢?”
朱誼汐笑了:“人家用白銀製錢。”
商議片刻,或者說是漢陽王的乾坤獨斷下,決定鍛造銀幣。
銅錢屬於國家製錢,在如今缺銅的情況下,私鍛銅錢很有可能虧本,還違法。
但銀幣不一樣,這可不是國家製錢。
更為關鍵的是,毛利也高,穩賺不賠。
於是,好久沒出現的王徴,王老爺子,再次現身:
“殿下要弄銀幣?”
作為明朝最早信教的士大夫,王徴對於銀幣,自然是熟悉的。
隻是,讓他難以相信的是,大明竟然也搞這個。
畢竟,從古至今流行的都是銅錢,銀幣的價值,還是太大了。
“弗朗機人能弄,憑什麽咱們不能?”
朱誼汐頗為堅定道:“如今銀兩成色不同,也沒個標準,一不小心就收錯,對於朝廷來說,賦稅也頗為繁瑣。”
“而且製造銀幣,商賈們生意往來,豈不是多幾分便利?”
聽聞這話,王徴點點頭,是這個道理。
民間大貨物交易,須得帶把秤砣,最後還得咬一口確定真假,普通人都很難區分。
一兩白銀因為成色不同,價值自然不同,吃虧是常有的事。
“銀幣製成倒是簡易。”
王徴捋了捋自己的銀白色胡須,問詢道:“製壓模具,再水冷即可,隻是不知,其含銀量,應當有幾成?”
“九成!”朱誼汐一口咬定道:“九成銀,一成銅,再添些許錫,就可製為銀幣。”
“邊圈的花紋在仔細些,模具雕刻再漂亮謝,如此,其價值一兩白銀,想必是無人有異議了。”
後世的袁大頭為何流行幾十年?就是其舍得用銀,含銀量基本上在八成五以上,貨真價實。
銀幣的差價,就是以銅代銀的那一成,也就是說,每發行一枚銀幣,淨賺百分之九。
<a id="wzsy" href="https://www.yawenba.net">yawenba.net</a>
最大的成本,反而是人力。
“鑒於銀幣價值太大,可再發行輔幣——銀毫。”
朱誼汐思量再三,鑒於流通性,製作一些額度更小的銀毫,就勢在必行了。
如,每一銀幣為一兩,即三十八克,那銀毫為五克,銀三克,再添一些銅、鉛、錫等,含銀量不過六成。
再加上巨大的流通性,其利潤比銀幣還要大。
於是,在朱誼汐的貨幣計劃裏,一銀幣等於一兩白銀,十銀毫等於一枚銀幣,銅錢並行流通,形成完美的金融鏈條。
王徴想了想,點頭應下:“我會以弗朗機人的法子來鍛造,必然精美,隻是,殿下此法,頗有些與民爭利。”
“不得不爭啊!”
朱誼汐歎了口氣,無奈笑道:“前狼後虎,養軍極難,湖廣又殘破,而我又不願意加稅,隻能行此法子了。”
王徴聞言,愣了一下,才道:“老夫隻懂一些工匠事,但,卻覺得,複興大明的重任,隻有殿下能行。”
“為何?”
“因為殿下與太祖一樣,都具有愛民之心。”(未完待續)
趙舒搖頭苦笑道。
理論上來說,他們是在進口糧食給官吏們發俸祿,虧大發了。
說到俸祿,就不得不提到明朝俸祿製度。
明太祖朱元璋,喜歡效仿漢、唐,漢太遠,唐較近,所以俸祿的製定,也效仿唐朝。
就拿正七品的知縣來說,唐朝時年俸不過七十石,而明朝則是九十石。
其餘的品級,基本上都是明朝高出一籌。
所以,朱元璋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給多了?
但顯然,這是他自我陶醉。
就如同後世的編製,誰看那點錢,都想著待遇呢!
明朝的官員,除了豁免徭役和賦稅外,其他唐朝的福利,全麵取消。
比如,唐朝七品縣令,除了祿米外,還有俸銀二十五兩,職田三百畝(官田,隻享受收成),以及仆役補貼約莫二十兩。
換句話說,唐朝的福利補貼加一起,等於是明朝的三倍。
當然,年俸九十石,對於一個知縣來說,也能活的滋潤,一家人吃喝不愁。
但,人都是有社交的,如果應酬,幕僚、排麵等等加上,就顯得捉襟見肘。
而最坑的在於,就這點俸祿,朝廷還用寶鈔、胡椒等充數,不貪汙根本就活不了。
那,高薪養廉總可以吧?
宋、清,這兩個朝代,深刻的詮釋,不要低估官僚的貪婪。
人的**,都是層層疊加的。
高薪養廉,反而養了一大群大貪官。
所以,俸祿這玩意,不能高也不能低,不然都容易走極端。
“那就直接發銀兩吧!”
朱誼汐思量再三,沉聲道。
自隆慶開關,明朝徹底扯下了海禁的牌子,南美洲的金銀,日本白銀,源源不斷湧入中國,半個世紀湧入近兩億兩。
政治上,一條鞭法施行,以白銀納稅。
而對於普通人來說,那就是通貨膨脹,白銀價值大貶。
明初、明中期,一兩白銀價值約一千五百文銅錢,而到了明末,就成了一比五百。
甚至,四百文就可兌現一兩白銀。
這也是為何明廷不再以白銀收稅,實在是銀價太賤,本來朝廷就窮,結果越收越窮。
而銀價在當時,內陸貴而沿海低。
某種意義來說,江南稅賦負擔低了,而內陸則高了,造成區域不平衡。
“銀兩成色不一,怕是不便。”
趙舒從實際出發,言語道:“如此鑄成官銀,更添損耗。”
損耗,也叫火耗,白銀成色不一,再重新提煉,因此必須重新提煉,變成官銀,其中必然有損耗。
所以,為了交差,官老爺們然後正稅基礎上再征一筆稅,名為火耗,彌補空缺。
然後,火耗就變成了貪汙。
清朝的火耗歸公,其實就是把這雜稅,收歸國有,重新拿出來獎勵給官吏,名曰養廉金。
“我自然知曉!”
朱誼汐自信道:“所以,必須要改革,杜絕火耗。”
趙舒疑惑,望著漢陽王那俊朗的麵容,感覺就像看個傻子。
幾十年了,朝堂袞袞諸公,都沒解決,您能解決?
對於趙舒的質疑目光,朱誼汐坦坦蕩蕩道:
“趙先生,您看過弗朗機人的銀幣嗎?”
“不曾!”趙舒搖搖頭,好奇道:“弗朗機人難道不用銅錢?”
朱誼汐笑了:“人家用白銀製錢。”
商議片刻,或者說是漢陽王的乾坤獨斷下,決定鍛造銀幣。
銅錢屬於國家製錢,在如今缺銅的情況下,私鍛銅錢很有可能虧本,還違法。
但銀幣不一樣,這可不是國家製錢。
更為關鍵的是,毛利也高,穩賺不賠。
於是,好久沒出現的王徴,王老爺子,再次現身:
“殿下要弄銀幣?”
作為明朝最早信教的士大夫,王徴對於銀幣,自然是熟悉的。
隻是,讓他難以相信的是,大明竟然也搞這個。
畢竟,從古至今流行的都是銅錢,銀幣的價值,還是太大了。
“弗朗機人能弄,憑什麽咱們不能?”
朱誼汐頗為堅定道:“如今銀兩成色不同,也沒個標準,一不小心就收錯,對於朝廷來說,賦稅也頗為繁瑣。”
“而且製造銀幣,商賈們生意往來,豈不是多幾分便利?”
聽聞這話,王徴點點頭,是這個道理。
民間大貨物交易,須得帶把秤砣,最後還得咬一口確定真假,普通人都很難區分。
一兩白銀因為成色不同,價值自然不同,吃虧是常有的事。
“銀幣製成倒是簡易。”
王徴捋了捋自己的銀白色胡須,問詢道:“製壓模具,再水冷即可,隻是不知,其含銀量,應當有幾成?”
“九成!”朱誼汐一口咬定道:“九成銀,一成銅,再添些許錫,就可製為銀幣。”
“邊圈的花紋在仔細些,模具雕刻再漂亮謝,如此,其價值一兩白銀,想必是無人有異議了。”
後世的袁大頭為何流行幾十年?就是其舍得用銀,含銀量基本上在八成五以上,貨真價實。
銀幣的差價,就是以銅代銀的那一成,也就是說,每發行一枚銀幣,淨賺百分之九。
<a id="wzsy" href="https://www.yawenba.net">yawenba.net</a>
最大的成本,反而是人力。
“鑒於銀幣價值太大,可再發行輔幣——銀毫。”
朱誼汐思量再三,鑒於流通性,製作一些額度更小的銀毫,就勢在必行了。
如,每一銀幣為一兩,即三十八克,那銀毫為五克,銀三克,再添一些銅、鉛、錫等,含銀量不過六成。
再加上巨大的流通性,其利潤比銀幣還要大。
於是,在朱誼汐的貨幣計劃裏,一銀幣等於一兩白銀,十銀毫等於一枚銀幣,銅錢並行流通,形成完美的金融鏈條。
王徴想了想,點頭應下:“我會以弗朗機人的法子來鍛造,必然精美,隻是,殿下此法,頗有些與民爭利。”
“不得不爭啊!”
朱誼汐歎了口氣,無奈笑道:“前狼後虎,養軍極難,湖廣又殘破,而我又不願意加稅,隻能行此法子了。”
王徴聞言,愣了一下,才道:“老夫隻懂一些工匠事,但,卻覺得,複興大明的重任,隻有殿下能行。”
“為何?”
“因為殿下與太祖一樣,都具有愛民之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