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船在劈波航行,海風吹在臉上,帶著特有的鹹腥。
阿秀拂開吹散到額上的頭發,望著前方,希翼著早點能看到陸地。
看到陸地,就離新家很近了,聽來接她們的人說的,登岸再走十五六裏路,便是成片蓋好的房子,還有已經耕種好的田地。
阿秀還聽說宅院不小,比島上的大了兩三倍。真好,院子裏都種上西紅柿和辣椒,再種點韭菜。夫君每次回來,能現割韭菜現包餃子給他吃。
海船是廣鹿島的,水手的家也都在島上。現在遷到金州不少,也集中在大連,日後將以大連港為基地出海勞作。
不時有水手在船上走過,都恭敬地施禮,口稱“夫人”。
阿秀每次都客氣地回禮,可已經沒有了很久之前的局促,神態甚是坦然。
一年的時間,在島上也是這樣的禮遇,她已經習慣了。
而且,孫嫂、王嫂,甚是蓉兒也經常說,郭大靖身份不同,她是正室,是夫人,被人們尊敬是理所應當的。
“夫人,船上風大,還是進艙吧!”孫嫂走上甲板,手裏還拿著件披風。
阿秀這時才表現些許的不適,伸手接過披風自己穿好,說道:“孫嫂,別這麽稱呼,還是在家裏那麽叫就好。”
“這是在外麵。”孫嫂壓低了聲音,隨即又笑著說道:“大靖又升官兒了,在整個東江鎮也隻排在毛帥和陳副帥之下呢。”
阿秀笑了笑,心裏是由衷的高興,但卻不全是為了升官之事,而是自家男人安然無恙。
她不敢想象,一旦沒了丈夫,會是怎樣的生活,興許也是餓不著,但生活還會有希望嗎?
對於阿秀來說,郭大靖就是天,就是家中的頂梁柱。頂梁柱沒了,房子要倒,天也要塌了。
“要說,俺們也是沾了大靖和你的光。”孫嫂感慨道:“不說逃出來的事兒,就是在島上,到金州,也是得到了太多的照顧。”
“鄉裏鄉親的,互相照應,那還不是應當的。”阿秀並不太在意地說道:“你們照顧我們的不是更多?”
“那不一樣。”孫嫂搖了搖頭,也不再說誰多誰少的問題,陪著阿秀站在甲板上,說著令人高興的事情。
“聽說那宅院很大,前院就有四五間房,給我們兩家安排的。有四十畝田地,已經種上了土豆、黑麥和玉米,還有兩三畝種的白菜和蘿卜……”
阿秀抿嘴笑著,心裏感到喜悅和自豪。這全是自家男人的本事,有這麽多田地,再不會挨餓了。
“我和蓉兒、秀成,也能去田裏幫忙,除草鏟地都會幹。”阿秀說道:“四十畝呢,光是你們幹,太累了。”
“累啥呀!”孫嫂一點也不嫌乎田地多,說道:“都犁好耕種完了,哪還有多少活兒,要你和蓉兒去幹?要閑不住,就在院子裏種點小菜,那個辣椒,還有西紅柿,都挺好的。”
孫嫂看著阿秀,語重心長地囑咐道:“千萬別忘了,你是郭將軍的正妻,不比以往了,要注意身份的尊貴。”
阿秀知道孫嫂話中所指,是擔心她被藤野英這個新納的妾室壓住,才提醒她是正妻。
對於郭大靖納妾,阿秀並不是很在意。得到郭大靖的書信,陳有善還前來勸解寬慰,卻不知道阿秀早有這個心理準備。
自己的出身,以及殘疾,盡管郭大靖不當回事,可在阿秀心裏,卻一直覺得有些抬不起頭,有些對不起郭大靖。
更重要的是,一年多了,郭大靖與她同床共枕,可她終是沒能添個一兒半女,更覺得心虛不已。
在島上的時候,她就看出藤野英和自家男人的關係不一般,並讓郭大靖納個妾室。
“我家那口子都盤算好了。除了種地,再養羊或是兔子,不費糧食,打草喂著或放養就行……”孫嫂點到即止,把話題轉到了別處。
養羊、兔子,是郭大靖早就計劃好的改善民眾生活的舉措之一。早在廣鹿島就就開始了類似的推行實施,比如養鴨鵝,近海養殖等等。
一切以盡量少耗費或不耗費糧食為標準,豬、雞之類的隻能暫時拋開。
但任何飼養都不是很輕鬆的活兒,放羊要走很遠的路,割草也是辛苦的。
隻不過,對於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使得當時的老百姓並不懼怕勞累。能吃飽飯,在以前是奢望,現在卻已是追求更高目標的台階。
阿秀聽著,偶爾插上幾句,兩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神情,好象並不再擔心建虜打過來而流離失所,甚至是麵對屠刀。
夫君是心裏有底的,既然建了大宅院,把自己接過去享福,那就肯定不會有危險。
阿秀是無條件信任自己的丈夫的,也是傳統中嫁雞隨雞的典型思想。
孫嫂等人,再加上其他百姓,則是看當官兒的行動,才會更有信心,才會放下擔驚受怕,比較安心地紮根生產。
盡管老百姓並沒有什麽決定的權力,要聽從官家的安排。但民心能夠安定,卻也是社會穩定並能加快建設的基礎。
“還沒到嘛?”蓉兒跑到了甲板上,極目遠眺,還沒看到陸地的影子,不禁有些著急,跑到阿秀旁邊,抱怨道:“不是說離得很近,在地圖上看,也隻有那麽一點點距離。”
看著丫頭用手指比出的距離,有水手笑了起來,說道:“地圖上不到三指,可也有幾十裏海路。放心吧,小姐,再有不到一個時辰就能入港。”
蓉兒眨巴眨巴眼睛,算了下時間,拍手笑了起來,“那好啊,跟我想的一樣,今天就能住進大宅子,還能吃上好東西。”
阿秀嗬嗬笑著,伸手摸著蓉兒的頭,說道:“又沒提前告訴,咱們到的時候,那邊可能還沒有準備。要到明天,才能好好招待咱們呢!”
蓉兒卻不這麽想,大眼睛忽扇著說道:“靖哥哥多聰明,他還能不知道咱們都急著到新家?昨天船到了島上,今天就啟程,再正常不過。就是不提前通知,他也能猜到今天咱們差不多就能到,到……”
“原來叫青泥窪,現在叫大連。”水手在旁笑著補充道:“是郭大人給起的名,毛帥首肯的。”
“大連,大連,和靖哥哥的名字就差一個字哈。”蓉兒歡笑起來,“這下可就記住了。”
“已經看到陸地啦!”水手抬頭看了一眼,桅杆上的瞭望員發出了提醒,船頭在慢慢地改變著方向。
蓉兒更是高興,抱著阿秀的手臂站在船舷旁,向著遠方眺望。
………………..
伴著哢嗒的響聲,燧石擊在鐵砧上,閃現出幾點火花。同時,鐵砧和火門蓋一體聯動,露出了引火藥。引火藥被火星引燃,冒出了白煙。
由於彈性鋼片要蓄力,扳動龍頭和扣動板機時,要使出比較大的力氣。但這相對於燧發槍的優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郭大靖試驗了幾枝改造後的燧發槍,滿意地露出笑容,抬起頭對趙青山和兩個工匠頭兒說道:“很好,效果令人欣慰。目前的改造速度是多少?”
趙青山趕忙躬身道:“回大人,現在,一個工匠每天能改造一兩枝。以後呢,還會有所增加。”
“有多少工匠能夠承擔這項工作?”郭大靖又追問道:“采用流水線的方式,能否提高產量?”
趙青山繼續匯報道:“現在有四十三名工匠參與槍枝改造,零件的批量製造已有眉目,可交給一些新手,再由熟練工匠們打磨修整。這樣的話,應該能夠提高一倍的產量。”
聯動的鐵砧和火門蓋成為一體,尺寸規格已經確定。盡管精密度不夠,即使批量鑄造,也要進行後期的打磨修整,但卻能夠大大減輕熟練工匠的工作量。
郭大靖點了點頭,說道:“那便把鑄造零件的工作交給新手或學徒,熟練工匠專心改造槍枝。某會先調一營兵回來,輕重火槍差不多有一千多枝,工坊要以最快的時間改造完成。”
趙青山躬身領命,又指著其中一個工匠頭兒,對郭大靖說道:“陳頭兒認為要提高發火率,上好的燧石,以及燧石的打磨,也很關鍵。”
郭大靖深以為然,讚道:“陳頭兒所言極是,燧石片的打磨也要交與工坊,就按你們的標準來進行。”
效果最好的打火石合金是不用想了,燧石的來源隻能是來自於大自然界。
而天然燧石可以在山裏或有鵝卵石的江河岸邊尋找,因為燧石耐風化、耐腐蝕,往往會在突出其它岩石的風化麵中找到燧石。
當然,燧石也有品質高低,有的容易打出火星,有的就稍微要費點力。
“發動金州軍民,尋找上好的燧石,官家出錢收購,是否可行?”郭大靖虛心地詢問道:“關於燧石的標準,你們能否定出來?”
陳頭兒想了想,躬身道:“草民覺得倒不必出錢收購,搞得那麽興師動眾。隻要官上出個告示,讓百姓們留意,撿到燧石後上交,稍微給點物資獎勵,也就夠了。”
舉手之勞,不用刻意為之。郭大靖聽明白了話中的意思,覺得倒也有些道理,便點頭應允。
燧石分布廣泛,有經驗的百姓隻要看顏色,或拿兩塊石頭敲擊聞味兒,就能找到燧石。
如果拿錢收購,可能會讓很多老百姓專門去幹這事兒,但燧石還真的不需要太多。而且,如何鑒定好不好,怎麽收集運輸,有點興師動眾了。
另一個花白胡子的工匠頭躬身道:“大人,草民倒是聽說山東青州附近有座廟山,盛產火石。”
郭大靖眼睛一亮,喜道:“好,某馬上派人去山東。如果屬實,買它一船回來。”
石頭嘛,能值幾個錢兒,估計還不抵運費呢!但如果真是上好的燧石,那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就不是錢能衡量的了。
雙管齊下,一方麵在金州搜集,一方麵去山東采購,就肯定不會誤事。
又與趙青山等人商討了一會兒,確定了火槍改造的具體方案,郭大靖才起身離去。
撞擊式燧發槍與火繩槍之間的技術差距,本來就不是科技方麵的,而是思維上的。
隻有突破了彈簧或者彈性鋼片的製造障礙,改造火繩槍就是比較容易的事情,隻不過要耗費些人力和時間罷了。
但燧發槍取代火繩槍,卻意味著戰場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加快了淘汰冷兵器的曆史進程。
而早在1598年,也就是萬曆二十六年,法國的馬漢已經發明了撞擊式燧發槍,並得到了當時的亨利四世的召見。
但在1610年(萬曆三十八年),亨利四世被人刺殺後,燧發槍裝備部隊的進程便停滯了。
<a id="wzsy" href="http://www.2kxs.la">2kxs.la</a>
這一停滯,便是幾十年的時間。算下來,郭大靖應該是早於西夷大量裝備燧發槍,盡管隻是提前了十幾年。
當然,郭大靖根本沒想過要爭個什麽第一第二的紀錄。一切都是為了戰爭,為了提升戰力,為了滅虜平遼。
燧發火槍,紙殼定裝彈藥,套筒式刺刀,郭大靖已經完成了其中的兩步。準確地說,是兩步半。
定裝彈藥已經在軍隊中普及,隻不過是用竹管或木管,比紙殼還要稍差一些,但郭大靖並不準備在短期內進行改動。
拿著幾杆樣槍,郭大靖直接去了訓練營地。第一批換防的部隊再有幾天就要入駐,藤野正等教官已經準備好。
“這就是大人所說的改造的火槍?”藤野正和幾個教官被召集而來,圍觀擺弄著新式燧發槍。
郭大靖簡單講解了原理和使用方法,並進行了演示,介紹了燧發火槍的優點。
操作方法比火繩槍更加簡單,可以說是一看就懂,隻不過是動作的熟練程度不同罷了。
藤野正扳起龍頭,再扣動板機,反複試了幾次,觀察著燧石敲擊迸射的火星,緩緩說道:“隻要火星能點燃引火藥,優點就勝過火繩槍很多。”
所謂“背一裏長火繩,打一場仗”,就是對火繩槍的誇張描述。
火繩槍使用的明火不僅要特別注意安全,還不利於隱蔽,特別是夜間,更加的明顯,明軍就吃過這個大虧。
郭大靖說道:“可能會略低於火繩的點火率,但總體來說,綜合性能要強於火繩槍。”
一次敲擊不行,那就兩次、三次,動作並不複雜難做,扳起龍頭、扣動板機就是了。
郭大靖靜等了片刻,讓藤野正和教官們熟悉一下燧發槍,便又開口說道:“新式火槍的換裝,對於我軍的影響,可並不是隻讓戰士們熟練掌握那麽簡單,還涉及到行軍布陣、交戰廝殺的戰術打法……”
火槍兵之間可以站得更加緊密,提高火力的密度;射速的提高,也將使輪射的隊列變薄。原來需要五六個,現在三個差不多就成。
線列陣式的話,郭大靖隻是略提了一嘴,並不準備現在就開始推出訓練。
畢竟,戰陣厚重一些,與建虜作戰更有把握,更讓他放心,也更讓將士們有信心。
藤野正等人很快就理解了郭大靖所說的道理,部隊的戰術打法會有所改變,而換裝訓練就是基礎,讓士兵們形成習慣。
“軍官的集訓由郭某負責,火槍兵的換裝訓練,就交給諸位了。”郭大靖拱了拱手,說道:“訓練期初定為一個月。”
藤野正沉吟了一下,謹慎地說道:“頭一期的訓練花費的時間可能要多一些,我等也要熟悉,也要摸索。”
郭大靖想了一下,點頭同意。
他也隻是把燧發槍的優點,以及對作戰的影響,比較籠統地概括了一下,要落到實際應用,並不是那麽簡單。
要知道,包括藤野正等教官,對於燧發槍都是第一次嚐試,要摸索、實驗,也在情理之中。
隻要不影響年底前裝備全軍的計劃,郭大靖就能夠滿意。哪怕晚一些,其實影響也不大。
而按照目前工坊的改造速度,材料跟得上的話,一天至少五十多枝,完全沒有問題。
現在,整個東江鎮的工匠,大部分都集中到了金州。在適應了新的管理規章,又有更好的待遇和激勵措施,武器裝備的生產製造,將得到數倍的增長。
一邊是改造原有的火繩槍,另一邊打造新式燧發槍的工作也將放手展開。根據試生產的數據,人手足夠、材料充足的話,月產能達到兩三百枝。
最難的生產工序便是槍管的鍛造,通常是用斜卷嵌套法,或者是短管拚接法,但都需要修內膛,費時耗力。
據史料所載,鑽槍管的工時達到了一個月。這估計有誇張的成分,但確實是最為耗時的。
沒有現代機床,倒是有木製的簡單車床,鑽頭的硬度也不夠,多數工作都憑手工,費時耗力也就不難理解了。
雖然對製造的器具和工藝頗為不滿,但郭大靖也準備接受這樣的生產製造速度。
一年兩三千枝火槍,再從外麵購買一些,基本上也就能滿足東江軍不斷擴充的需求。
放眼大明,甚至是世界,又哪裏有這樣裝備齊全的燧發槍部隊。為此,郭大靖也應該足以自豪和驕傲了。
………………
第二百三十二章 改造燧發槍
阿秀拂開吹散到額上的頭發,望著前方,希翼著早點能看到陸地。
看到陸地,就離新家很近了,聽來接她們的人說的,登岸再走十五六裏路,便是成片蓋好的房子,還有已經耕種好的田地。
阿秀還聽說宅院不小,比島上的大了兩三倍。真好,院子裏都種上西紅柿和辣椒,再種點韭菜。夫君每次回來,能現割韭菜現包餃子給他吃。
海船是廣鹿島的,水手的家也都在島上。現在遷到金州不少,也集中在大連,日後將以大連港為基地出海勞作。
不時有水手在船上走過,都恭敬地施禮,口稱“夫人”。
阿秀每次都客氣地回禮,可已經沒有了很久之前的局促,神態甚是坦然。
一年的時間,在島上也是這樣的禮遇,她已經習慣了。
而且,孫嫂、王嫂,甚是蓉兒也經常說,郭大靖身份不同,她是正室,是夫人,被人們尊敬是理所應當的。
“夫人,船上風大,還是進艙吧!”孫嫂走上甲板,手裏還拿著件披風。
阿秀這時才表現些許的不適,伸手接過披風自己穿好,說道:“孫嫂,別這麽稱呼,還是在家裏那麽叫就好。”
“這是在外麵。”孫嫂壓低了聲音,隨即又笑著說道:“大靖又升官兒了,在整個東江鎮也隻排在毛帥和陳副帥之下呢。”
阿秀笑了笑,心裏是由衷的高興,但卻不全是為了升官之事,而是自家男人安然無恙。
她不敢想象,一旦沒了丈夫,會是怎樣的生活,興許也是餓不著,但生活還會有希望嗎?
對於阿秀來說,郭大靖就是天,就是家中的頂梁柱。頂梁柱沒了,房子要倒,天也要塌了。
“要說,俺們也是沾了大靖和你的光。”孫嫂感慨道:“不說逃出來的事兒,就是在島上,到金州,也是得到了太多的照顧。”
“鄉裏鄉親的,互相照應,那還不是應當的。”阿秀並不太在意地說道:“你們照顧我們的不是更多?”
“那不一樣。”孫嫂搖了搖頭,也不再說誰多誰少的問題,陪著阿秀站在甲板上,說著令人高興的事情。
“聽說那宅院很大,前院就有四五間房,給我們兩家安排的。有四十畝田地,已經種上了土豆、黑麥和玉米,還有兩三畝種的白菜和蘿卜……”
阿秀抿嘴笑著,心裏感到喜悅和自豪。這全是自家男人的本事,有這麽多田地,再不會挨餓了。
“我和蓉兒、秀成,也能去田裏幫忙,除草鏟地都會幹。”阿秀說道:“四十畝呢,光是你們幹,太累了。”
“累啥呀!”孫嫂一點也不嫌乎田地多,說道:“都犁好耕種完了,哪還有多少活兒,要你和蓉兒去幹?要閑不住,就在院子裏種點小菜,那個辣椒,還有西紅柿,都挺好的。”
孫嫂看著阿秀,語重心長地囑咐道:“千萬別忘了,你是郭將軍的正妻,不比以往了,要注意身份的尊貴。”
阿秀知道孫嫂話中所指,是擔心她被藤野英這個新納的妾室壓住,才提醒她是正妻。
對於郭大靖納妾,阿秀並不是很在意。得到郭大靖的書信,陳有善還前來勸解寬慰,卻不知道阿秀早有這個心理準備。
自己的出身,以及殘疾,盡管郭大靖不當回事,可在阿秀心裏,卻一直覺得有些抬不起頭,有些對不起郭大靖。
更重要的是,一年多了,郭大靖與她同床共枕,可她終是沒能添個一兒半女,更覺得心虛不已。
在島上的時候,她就看出藤野英和自家男人的關係不一般,並讓郭大靖納個妾室。
“我家那口子都盤算好了。除了種地,再養羊或是兔子,不費糧食,打草喂著或放養就行……”孫嫂點到即止,把話題轉到了別處。
養羊、兔子,是郭大靖早就計劃好的改善民眾生活的舉措之一。早在廣鹿島就就開始了類似的推行實施,比如養鴨鵝,近海養殖等等。
一切以盡量少耗費或不耗費糧食為標準,豬、雞之類的隻能暫時拋開。
但任何飼養都不是很輕鬆的活兒,放羊要走很遠的路,割草也是辛苦的。
隻不過,對於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使得當時的老百姓並不懼怕勞累。能吃飽飯,在以前是奢望,現在卻已是追求更高目標的台階。
阿秀聽著,偶爾插上幾句,兩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神情,好象並不再擔心建虜打過來而流離失所,甚至是麵對屠刀。
夫君是心裏有底的,既然建了大宅院,把自己接過去享福,那就肯定不會有危險。
阿秀是無條件信任自己的丈夫的,也是傳統中嫁雞隨雞的典型思想。
孫嫂等人,再加上其他百姓,則是看當官兒的行動,才會更有信心,才會放下擔驚受怕,比較安心地紮根生產。
盡管老百姓並沒有什麽決定的權力,要聽從官家的安排。但民心能夠安定,卻也是社會穩定並能加快建設的基礎。
“還沒到嘛?”蓉兒跑到了甲板上,極目遠眺,還沒看到陸地的影子,不禁有些著急,跑到阿秀旁邊,抱怨道:“不是說離得很近,在地圖上看,也隻有那麽一點點距離。”
看著丫頭用手指比出的距離,有水手笑了起來,說道:“地圖上不到三指,可也有幾十裏海路。放心吧,小姐,再有不到一個時辰就能入港。”
蓉兒眨巴眨巴眼睛,算了下時間,拍手笑了起來,“那好啊,跟我想的一樣,今天就能住進大宅子,還能吃上好東西。”
阿秀嗬嗬笑著,伸手摸著蓉兒的頭,說道:“又沒提前告訴,咱們到的時候,那邊可能還沒有準備。要到明天,才能好好招待咱們呢!”
蓉兒卻不這麽想,大眼睛忽扇著說道:“靖哥哥多聰明,他還能不知道咱們都急著到新家?昨天船到了島上,今天就啟程,再正常不過。就是不提前通知,他也能猜到今天咱們差不多就能到,到……”
“原來叫青泥窪,現在叫大連。”水手在旁笑著補充道:“是郭大人給起的名,毛帥首肯的。”
“大連,大連,和靖哥哥的名字就差一個字哈。”蓉兒歡笑起來,“這下可就記住了。”
“已經看到陸地啦!”水手抬頭看了一眼,桅杆上的瞭望員發出了提醒,船頭在慢慢地改變著方向。
蓉兒更是高興,抱著阿秀的手臂站在船舷旁,向著遠方眺望。
………………..
伴著哢嗒的響聲,燧石擊在鐵砧上,閃現出幾點火花。同時,鐵砧和火門蓋一體聯動,露出了引火藥。引火藥被火星引燃,冒出了白煙。
由於彈性鋼片要蓄力,扳動龍頭和扣動板機時,要使出比較大的力氣。但這相對於燧發槍的優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郭大靖試驗了幾枝改造後的燧發槍,滿意地露出笑容,抬起頭對趙青山和兩個工匠頭兒說道:“很好,效果令人欣慰。目前的改造速度是多少?”
趙青山趕忙躬身道:“回大人,現在,一個工匠每天能改造一兩枝。以後呢,還會有所增加。”
“有多少工匠能夠承擔這項工作?”郭大靖又追問道:“采用流水線的方式,能否提高產量?”
趙青山繼續匯報道:“現在有四十三名工匠參與槍枝改造,零件的批量製造已有眉目,可交給一些新手,再由熟練工匠們打磨修整。這樣的話,應該能夠提高一倍的產量。”
聯動的鐵砧和火門蓋成為一體,尺寸規格已經確定。盡管精密度不夠,即使批量鑄造,也要進行後期的打磨修整,但卻能夠大大減輕熟練工匠的工作量。
郭大靖點了點頭,說道:“那便把鑄造零件的工作交給新手或學徒,熟練工匠專心改造槍枝。某會先調一營兵回來,輕重火槍差不多有一千多枝,工坊要以最快的時間改造完成。”
趙青山躬身領命,又指著其中一個工匠頭兒,對郭大靖說道:“陳頭兒認為要提高發火率,上好的燧石,以及燧石的打磨,也很關鍵。”
郭大靖深以為然,讚道:“陳頭兒所言極是,燧石片的打磨也要交與工坊,就按你們的標準來進行。”
效果最好的打火石合金是不用想了,燧石的來源隻能是來自於大自然界。
而天然燧石可以在山裏或有鵝卵石的江河岸邊尋找,因為燧石耐風化、耐腐蝕,往往會在突出其它岩石的風化麵中找到燧石。
當然,燧石也有品質高低,有的容易打出火星,有的就稍微要費點力。
“發動金州軍民,尋找上好的燧石,官家出錢收購,是否可行?”郭大靖虛心地詢問道:“關於燧石的標準,你們能否定出來?”
陳頭兒想了想,躬身道:“草民覺得倒不必出錢收購,搞得那麽興師動眾。隻要官上出個告示,讓百姓們留意,撿到燧石後上交,稍微給點物資獎勵,也就夠了。”
舉手之勞,不用刻意為之。郭大靖聽明白了話中的意思,覺得倒也有些道理,便點頭應允。
燧石分布廣泛,有經驗的百姓隻要看顏色,或拿兩塊石頭敲擊聞味兒,就能找到燧石。
如果拿錢收購,可能會讓很多老百姓專門去幹這事兒,但燧石還真的不需要太多。而且,如何鑒定好不好,怎麽收集運輸,有點興師動眾了。
另一個花白胡子的工匠頭躬身道:“大人,草民倒是聽說山東青州附近有座廟山,盛產火石。”
郭大靖眼睛一亮,喜道:“好,某馬上派人去山東。如果屬實,買它一船回來。”
石頭嘛,能值幾個錢兒,估計還不抵運費呢!但如果真是上好的燧石,那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就不是錢能衡量的了。
雙管齊下,一方麵在金州搜集,一方麵去山東采購,就肯定不會誤事。
又與趙青山等人商討了一會兒,確定了火槍改造的具體方案,郭大靖才起身離去。
撞擊式燧發槍與火繩槍之間的技術差距,本來就不是科技方麵的,而是思維上的。
隻有突破了彈簧或者彈性鋼片的製造障礙,改造火繩槍就是比較容易的事情,隻不過要耗費些人力和時間罷了。
但燧發槍取代火繩槍,卻意味著戰場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加快了淘汰冷兵器的曆史進程。
而早在1598年,也就是萬曆二十六年,法國的馬漢已經發明了撞擊式燧發槍,並得到了當時的亨利四世的召見。
但在1610年(萬曆三十八年),亨利四世被人刺殺後,燧發槍裝備部隊的進程便停滯了。
<a id="wzsy" href="http://www.2kxs.la">2kxs.la</a>
這一停滯,便是幾十年的時間。算下來,郭大靖應該是早於西夷大量裝備燧發槍,盡管隻是提前了十幾年。
當然,郭大靖根本沒想過要爭個什麽第一第二的紀錄。一切都是為了戰爭,為了提升戰力,為了滅虜平遼。
燧發火槍,紙殼定裝彈藥,套筒式刺刀,郭大靖已經完成了其中的兩步。準確地說,是兩步半。
定裝彈藥已經在軍隊中普及,隻不過是用竹管或木管,比紙殼還要稍差一些,但郭大靖並不準備在短期內進行改動。
拿著幾杆樣槍,郭大靖直接去了訓練營地。第一批換防的部隊再有幾天就要入駐,藤野正等教官已經準備好。
“這就是大人所說的改造的火槍?”藤野正和幾個教官被召集而來,圍觀擺弄著新式燧發槍。
郭大靖簡單講解了原理和使用方法,並進行了演示,介紹了燧發火槍的優點。
操作方法比火繩槍更加簡單,可以說是一看就懂,隻不過是動作的熟練程度不同罷了。
藤野正扳起龍頭,再扣動板機,反複試了幾次,觀察著燧石敲擊迸射的火星,緩緩說道:“隻要火星能點燃引火藥,優點就勝過火繩槍很多。”
所謂“背一裏長火繩,打一場仗”,就是對火繩槍的誇張描述。
火繩槍使用的明火不僅要特別注意安全,還不利於隱蔽,特別是夜間,更加的明顯,明軍就吃過這個大虧。
郭大靖說道:“可能會略低於火繩的點火率,但總體來說,綜合性能要強於火繩槍。”
一次敲擊不行,那就兩次、三次,動作並不複雜難做,扳起龍頭、扣動板機就是了。
郭大靖靜等了片刻,讓藤野正和教官們熟悉一下燧發槍,便又開口說道:“新式火槍的換裝,對於我軍的影響,可並不是隻讓戰士們熟練掌握那麽簡單,還涉及到行軍布陣、交戰廝殺的戰術打法……”
火槍兵之間可以站得更加緊密,提高火力的密度;射速的提高,也將使輪射的隊列變薄。原來需要五六個,現在三個差不多就成。
線列陣式的話,郭大靖隻是略提了一嘴,並不準備現在就開始推出訓練。
畢竟,戰陣厚重一些,與建虜作戰更有把握,更讓他放心,也更讓將士們有信心。
藤野正等人很快就理解了郭大靖所說的道理,部隊的戰術打法會有所改變,而換裝訓練就是基礎,讓士兵們形成習慣。
“軍官的集訓由郭某負責,火槍兵的換裝訓練,就交給諸位了。”郭大靖拱了拱手,說道:“訓練期初定為一個月。”
藤野正沉吟了一下,謹慎地說道:“頭一期的訓練花費的時間可能要多一些,我等也要熟悉,也要摸索。”
郭大靖想了一下,點頭同意。
他也隻是把燧發槍的優點,以及對作戰的影響,比較籠統地概括了一下,要落到實際應用,並不是那麽簡單。
要知道,包括藤野正等教官,對於燧發槍都是第一次嚐試,要摸索、實驗,也在情理之中。
隻要不影響年底前裝備全軍的計劃,郭大靖就能夠滿意。哪怕晚一些,其實影響也不大。
而按照目前工坊的改造速度,材料跟得上的話,一天至少五十多枝,完全沒有問題。
現在,整個東江鎮的工匠,大部分都集中到了金州。在適應了新的管理規章,又有更好的待遇和激勵措施,武器裝備的生產製造,將得到數倍的增長。
一邊是改造原有的火繩槍,另一邊打造新式燧發槍的工作也將放手展開。根據試生產的數據,人手足夠、材料充足的話,月產能達到兩三百枝。
最難的生產工序便是槍管的鍛造,通常是用斜卷嵌套法,或者是短管拚接法,但都需要修內膛,費時耗力。
據史料所載,鑽槍管的工時達到了一個月。這估計有誇張的成分,但確實是最為耗時的。
沒有現代機床,倒是有木製的簡單車床,鑽頭的硬度也不夠,多數工作都憑手工,費時耗力也就不難理解了。
雖然對製造的器具和工藝頗為不滿,但郭大靖也準備接受這樣的生產製造速度。
一年兩三千枝火槍,再從外麵購買一些,基本上也就能滿足東江軍不斷擴充的需求。
放眼大明,甚至是世界,又哪裏有這樣裝備齊全的燧發槍部隊。為此,郭大靖也應該足以自豪和驕傲了。
………………
第二百三十二章 改造燧發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