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爾諾躬身領命,他的心裏也有些忐忑,擔心明天照常行進的話,會重蹈小黑山下的覆轍。


    當然,他還不是最為緊張害怕。盡管不是很清楚東江軍的實力,可他著實難以相信,敵人會如此多的戰力強悍的精兵強將。


    如果真的那麽厲害,就會在己軍被阻於小黑山的時候,在後麵封堵,前後夾擊的效果豈不是更好?


    所以,索爾諾認為敵人隻是想在己軍撤退的時候添點麻煩,多取得些戰果。但這樣的僥幸心理,他不能對薩哈廉說。一旦判斷失誤,後果他承擔不起。


    同樣,他相信薩哈廉也會有這樣的考慮和判斷。沒有全軍連夜開拔,就是判斷形勢還沒到那種危急的程度。


    確實,薩哈廉也認為敵人正麵強硬阻擊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是小黑山的敵人繞路趕到前麵,但這似乎困難很大。


    月光淒冷,離建虜營地十數裏的路邊雜草中,一個身影在艱難地移動著。


    包衣奴才楊大滿既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在旅順堡下撿了條命,在小黑山也逃過一劫,但幸運值似乎耗盡,終於還是倒了下去。


    路上的地雷防不勝防,令建虜付出死傷,也逼得建虜不得不想辦法應對。


    於是,本來就是苦力,就是炮灰的包衣奴才,派上了用場。他們被派到了隊前開路,用血肉來為建虜趟雷。


    幸好,襲擾部隊埋的地雷不多,一是不好挖掘凍土,二是所攜帶的有限。


    盡管如此,包衣奴才也傷亡了不少,包括楊大滿。


    而被炸傷炸死的包衣奴才,建虜是根本不會管的,受傷的不去補刀就已經相當仁慈。


    當楊大滿醒來的時候,他就躺在路旁的雜草積雪中。建虜的大隊還沒走完,他卻不敢吭聲,繼續裝死,直到建虜全部走過,他才勉力爬起。


    傷在腿上,其實並不算重,他主要是被巨響和衝擊波震昏摔暈的。簡單地用破布條勒住傷口,楊大滿拄著根樹枝,漫無目的地向南走去。


    建虜是向北走的,他不敢跟著,隻想離得越遠越好。


    可他不知道自己要走到哪裏,走到何時,也不知道碰上東江軍後會不會被殺,隻是機械地邁動越來越沉重的腳步。


    一具被扔到路旁的屍體出現在不遠處,看裝束就知道也是個包衣奴才。


    楊大滿走過去,呆呆地望了一會兒,又彎腰拜了幾拜,嘴裏嘟囔著,蹲下身子,費力地剝除了屍體的破棉袍。


    有了這件破棉袍,楊大滿覺得自己還能多活上一時半刻。可他也不知道多活一會兒有什麽意義,差不多就是本能的反應。


    夜間的冷風刺骨,楊大滿往樹林裏走去,想著有個遮擋,能好一些。最好找個背風的窪地休息一下,他是又累又餓。


    進了樹林,沒走多遠,楊大滿發現遠處有若隱若現的火光,隻有很小的一點。隻是猶豫了一下,楊大滿便邁步向著火光走了過去。


    不管是凍死餓死,還是被人殺死,索性給個痛快吧,楊大滿知道自己這樣捱著,不到天亮就要倒斃。


    當火光變得有蠟燭那麽大的時候,楊大滿扶著棵樹粗重地喘著氣。好歹是個希望,他又瘸拐著邁開了沉重的腳步。


    突然,從雪地中毫無征兆地跳起兩個人影,一下子把楊大滿撲倒,他發出的驚呼也被一隻大手捂了回去。


    ………………..


    天空晴朗,中午的陽光暖暖的,朝陽的積雪已經開始融化,更多的白色的雪也變灰變黑。


    潮濕的味道,顯示著春天的來臨。萬物萌生、生機勃勃,一年之計在於春。而在崇禎元年,東江軍也以收複金州,開了個好頭兒。


    “今年暖得比往年要晚。”陳繼盛觀望著周圍的景色,緩緩說道:“不知對春耕有無影響?”


    溫度低,那肯定有影響。小冰河期的高峰,已經來了。


    郭大靖用馬鞭輕輕抽打著靴子,說道:“影響肯定是有,但對末將搞到的新作物,不算大。以前種的麥子什麽的,估計就夠嗆了。”


    不僅是春天升溫遲,秋冬還降溫得早呢!這就意味著作物的生長期會大大縮短,歉收絕收也就不奇怪了。


    郭大靖對土豆和黑麥比較有信心,畢竟是耐寒早熟的品種。


    可玉米,他就不知道會有多大的收獲了。但最差也會比種植傳統作物強,哪怕是秸杆,也能作為牲畜的飼料不是。


    大量種植的還有粟,也就是小米,以及高粱。粟既耐寒,又耐幹旱貧瘠,黃土高坡的主要糧食作物;高粱抗旱、耐澇、耐鹽堿、耐瘠薄,東北高粱很有名。


    除此以外,便是大白菜和蘿卜。大白菜隻需要兩個多月就成熟,能在冬季收獲,耐儲存;蘿卜呢,一年四季都可種植,秋種冬收也能做到。


    至於大豆,不知道能收多少,主要是給戰馬提供精料,種植麵積不大。還有苜蓿,人既能吃,還是牲畜的料草。


    今年的總體種植規劃已經製定出來,可不僅僅是金州,還包括諸島,有種植條件的都納入到新作物推廣之中。


    包括毛文龍和陳繼盛在內的東江軍將領,還沒人知道郭大靖派吳九成在山東買了一千多畝地,種玉米和土豆。


    一千多畝地隻是嚐試,郭大靖還將繼續在山東進行投入,使其成為東江鎮的一個後勤基地。


    同時,郭大靖也有在國內推廣新作物的意圖。人微言輕,也隻能通過實際的效果讓百姓們看到好處,再接受新作物。


    在大災害肆虐,朝廷加賦增稅不恤百姓的情況下,亂民蜂起是肯定的事情,這是郭大靖力所不及的事情。


    但新作物如果能逐漸推廣,不說能渡過災害期,至少能多活些大明百姓。


    隻不過,手中的土豆種子數量有限,郭大靖也隻能先緊著東江鎮種植,熬過最難的這兩年。


    別人看著東江鎮的氣象不錯,又打了大勝仗,又收複了金州,朝廷又將恢複糧餉。


    可郭大靖卻知道,袁督師被重新啟用,卻是東江鎮進入最困難時期的開始。也就是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冬天。


    關鍵是郭大靖並不想以熬過困難時期為滿足,他還要使東江鎮的整體戰力得到提升,兵力得到擴棄,才能在明金戰略轉折的節點上,扭轉乾坤。


    內憂外患,用來形容現在的東江鎮,並不為過。


    朝廷皇帝不待見,還有一個上任就磨刀霍霍的袁督師,又要與虎視眈眈的建虜作戰。難,真的難啊!


    “末將還委托林家多搜集農作物和蔬菜的種子,先小麵積試驗性種植。”郭大靖繼續向陳繼盛做著匯報,“總會有那麽一兩種適合遼東種植吧?”


    郭大靖最看好的是南瓜和地瓜,都是產量高、易成活,可代糧的農作物。


    南瓜,東北又叫窩瓜,產量大、易成活、營養豐富,荒年可以代糧,故又稱“飯瓜”“米瓜”。


    地瓜呢,雖然南方種植更多,但徐光啟在天津也移種成功。況且,郭大靖在後世可是聽說過瓦房店地瓜的名頭。


    至於辣椒和


    雖然說遼東在十數年內將會非常寒冷,但也有春夏秋,農業種植有困難,但卻不是完全不行。


    小冰河期是全球性的,朝鮮、倭國也很冷,更北方的漠北蒙古和俄國,以及一些北歐國家更冷。


    可人家也沒亡國滅種,說明災害不是毀滅性的,是有辦法減輕危害並苦熬過去的。


    如果不是覺得難度太大,郭大靖都想托林家去西藏,把青稞給搞來種上。


    為什麽想得這麽多,這麽長遠。


    因為遼東將是郭大靖賴以建功立業的基地,一個金州隻是小目標。大好河山,沃野千裏,豈能淪於腥膻?


    開發東北,建設東北,已經是郭大靖的宏偉理想,並邁開了堅定的步伐。


    至於人口,遍地流民的內地,隻要給口吃的,還不是招之即來,想要多少有多少。


    陳繼盛聽了郭大靖的介紹,微微露出驚異之色。之前郭大靖已經寫了報告,把各島和金州要種植土豆、黑麥、玉米的數據羅列清楚。


    也就是說,現在東江鎮所占的地盤,都已經規劃完畢,郭大靖也說了種子足夠。


    可他卻沒想到,郭大靖還搞了這麽多農作物種子。雖然是試驗性種植,可有必要嘛,種哪呢?


    但這話是不能說的,打消郭大靖的積極性。


    “大靖想得長遠,在經營上是無人能及啊!”陳繼盛讚了一句,說道:“從你的出身來看,毛帥和我都甚為驚異。”


    郭大靖嗬嗬一笑,說道:“陳帥,如果我說是得神仙傳授,您信嗎?”


    陳繼盛笑了起來,隨即又正色說道:“我信。”


    這回輪到郭大靖怔愣了一下,他沒想到陳繼盛會如此相信他。對上那信任讚賞的目光,郭大靖微抿嘴角,點了點頭,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神仙,但在我昏迷不醒的幾天時間裏,似乎神遊物外,稀裏糊塗地見識到了很多奇異的事情。當時不明白,可後來很多都得到了驗證。”


    郭大靖緩緩說道:“當然,也有很多還沒發生,也不知道會不會發生。比如皇太極稱帝,國號為‘清’。再比如大明將災害頻繁、民亂四起,一個號稱闖王姓李的家夥,會擁兵百萬,直取京師……”


    陳繼盛的臉色變了,左右看了看,發現隻有他和郭大靖兩人,其他人都不在身邊,而郭大靖也壓低了聲音。


    郭大靖停住了話語,有意地看了眼天空,晴朗無雲,肯定不會打雷。


    “也不知道這算不算泄漏天機。”郭大靖的聲音更加低沉,說道:“如果能使東江鎮強大,能報答毛帥陳帥的知遇之恩,末將倒是毫無畏懼。”


    陳繼盛趕忙抬起手,說道:“出你之口,入某之耳,日後莫要再提。毛帥和我對你的信任,你更不用懷疑,隻管放心大膽地去做便是。”


    郭大靖眨巴眨巴眼睛,說道:“很多事情都模模糊糊,末將既不敢確定,也不知真假。所以,才不敢輕易聲張。”


    “不說是最好的。”陳繼盛沉吟了一下,鄭重地囑咐道:“就按現在的計劃行事,東江鎮也是呈上升之勢。莫要急於求成,也莫要投機取巧。”


    <a id="wzsy" href="http://www.xiashuba.com">xiashuba.com</a>


    郭大靖用力點了點頭,說道:“末將明白了。”


    把秘密說出來,郭大靖似乎得到了解脫,臉上露出了輕鬆之色,言談中也多了笑聲。


    郭大靖知道自己躥起太快,且是用的實打實的功績。再加上種種行動和舉措,不讓人懷疑是不可能的。


    如今半真半假地說出來,總歸是讓毛文龍和陳繼盛找到了合適的原因。


    封建時代,對於拜神求仙,以及托夢預言之類的迷信,還是相當篤信的。上到皇帝,下到百姓,都概莫能外。


    穿越,他們肯定是不懂的;神仙托夢,不一定會全信;未卜先知,也同樣不能使人完全信服。


    也正是這樣的將信將疑,郭大靖卻認為是最好的結果。


    因為他問心無愧,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東江鎮,為了打建虜平遼東。毛文龍和陳繼盛隻要腦子正常,就會繼續信重他。


    當然,絕對的信任不太可能。陳繼盛坐鎮金州,不就是一種防範製約的手段。


    心底無私天地寬,郭大靖對此並不在意。他又沒私心自用,又沒坑害東江鎮,也就根本不用擔心害怕。


    “立足遼東,與建虜爭地盤,爭勝負。最重要的是能夠自力更生,再從內地招募災民,有人耕種生產,有人當兵打仗,東江鎮也就立於不敗之地……”


    陳繼盛捋須頜首,說道:“長期消耗建虜,他們人口少,生產落後,必然陷入頹勢,難以振作。如果朝廷能夠大力支持,就更好了。”


    郭大靖撇了下嘴,說道:“末將不看好朝廷,朝廷也不待見東江鎮。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陳繼盛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重文輕武,難以改變。毛帥得先帝賜尚方寶劍,東江鎮又不設文官監軍,朝堂上的攻訐就日盛一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天換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樣樣稀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樣樣稀鬆並收藏逆天換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