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連連搖頭。“子揚,你想得太簡單了。孫策不是竇武、何進,甚至不是梁冀,他心裏早就沒有朝廷。如果一定要說,他就是王莽,而且是擁有強悍武力的王莽。如今能擋住他的就是山河之固,讓他進了關,這最後一道防線也將拱手相讓,誰還擋得住他?”


    天子眼神閃爍,轉頭看著劉曄。


    劉曄反問道:“依令君之見,否決趙公的進諫?”


    “也不能簡單的否決。”荀彧頭有些疼,抬起手,輕捏眉心。回城的路上,他一直在想應對之法。從蔣幹的態度來看,孫策入朝的意願非常強烈,這讓他非常不安。可是他想來想去,又找不到合適的理由拒絕。蔣幹手裏有趙岐奏疏的抄本,消息是瞞不住的。孫策要入朝,朝廷不同意,挑起戰事的責任就在朝廷一方,朝廷將失去道義上的優勢。


    劉曄有些不耐煩。“令君究竟是什麽意思?”


    荀彧無奈。“子揚,你有沒有想過,大將軍要掌握兵權,孫策與韓遂、馬騰原本就很親近,他一旦入關,能聽陛下指揮的人馬還有多少?大將軍是內朝官,如果他要將陛下身邊的人都換成他的親信,你如何應付?他以朝廷的名義下詔,將親信安插到各州郡,陛下是同意還是不同意?”


    荀彧一連提了幾個問題,劉曄卻不回答,隻是靜靜地聽著,最後問了一句:“令君不妨直言,你究竟打算怎麽做?”


    “說實話,我一時也無應對之策。”荀彧一聲長歎。“征孫策入朝是引狼入室,拒絕孫策入朝是自絕於天下,進退兩難。我隻能希望陛下不要倉促決定,三思而後行。”


    劉曄點點頭,口氣緩和了些,態度卻非常堅決。“令君謹慎,這自然是好的。不過正如令君所言,孫策本無君臣之義,與朝廷不能兩立。孫策善戰,南陽乃其發跡之處,經營多年,朝廷若是出武關征討,未必有勝算。若是據險而守,則關東錢糧不入,關中也難自全。既然征與守皆不可得,不如誘孫策入朝,或許有一搏之機。關中之兵分為三部:南北軍,呂布的並州軍,馬騰的涼州軍。南北軍是陛下親軍,非孫策所能掌握。呂布與孫策雖有交往,卻談不上密切,也不可能將兵權拱手相讓。至於馬騰,他就算依附孫策,也不可能言聽計從。如此,孫策能倚仗的隻有他的親信,陛下總能找到機會。”


    荀彧搖頭。“子揚,你這是孤注一擲,寄希望於萬一。若能成功,固然不錯,可若是孫策謹慎,不給你機會,你又將如何是好?且聞孫策驍勇,罕逢敵手,身邊更不乏許褚、典韋這樣的熊虎之士,你到哪兒去找這樣的勇士來對付他?”他轉向天子,深施一禮。“臣懇請陛下三思。”


    劉曄也向天子施禮,卻不說話,神色間對荀彧的建議頗有些不以為然。


    天子背著手,來回踱了幾步。“二位令君,孫策遠在千裏之外,是否征他入朝,不急在一時,可以緩緩圖之。眼下卻有一件事需要盡快做出決斷。”


    “請陛下示下。”


    “西征結束已經四個多月,賞賜、撫恤還沒有發放,將士們多有怨言,二位令君可有什麽建議?”


    荀彧和劉曄互相看了一眼,不約而同的苦笑。天子西征的計劃中並沒有與鮮卑人交戰,隻是在涼州走一圈而已。朝廷準備了一部分糧草,韓遂籌集了一部分,朝廷再為涼州士人和羌胡首領大行封賞,加官進爵,發了一堆印綬,封了不少將軍,卻沒花多少錢。可是後來鮮卑人犯境,陛下親自迎戰,仗是打贏了,卻憑空多出一筆賞賜、撫恤的開支。這些賞賜、撫恤中有一大部分是給普通士卒的,必須要實實在在的財物,朝廷根本拿不出這筆財,一直拖到現在。


    天子見二人無計,又說道:“朕還聽說,遷入關中的涼州百姓受到關中百姓欺淩,郡縣守縣多有袒護關中百姓之舉,致使涼州百姓心生不平,甚至衝擊府寺。這可屬實?”


    劉曄點點頭。“的確屬實,隻是……”


    天子抬起手,打斷了劉曄。“可有解決之道?”


    劉曄愣了一下,拱手道:“暫時……還沒有。”


    “朕想了一下,也許可以一並解決這些問題。關中本是陸海,號稱八百裏秦川,多有良田,秦因此而興,如今戶口不足,這才引涼州百姓遷居關中,以充實戶口。涼州百姓與關中百姓發生衝突,並非土地不足,而是分配不公。關中也好,涼州也罷,都是朕的子民,不宜有所偏袒。朕打算分派使者,到各郡縣查驗土地,為他們主持公道,對不能秉公執法的官員進行懲處,你們覺得可行否?”


    荀彧思索片刻。“陛下又準備如何賞賜立功將士?”


    “土地。”天子說道:“關中有那麽多拋荒的土地,為什麽不用來賞賜給立功將士?”


    荀彧苦笑道:“陛下,關中是有不少拋荒的土地,可是那些拋荒的土地要重新變成良田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涼州百姓本來就不擅長耕種,這些土地就算分給他們,他們也未必願意接受。”


    天子來回走了兩步。“那就給他們良田。”


    荀彧、劉曄驚訝地對視了一眼。天子要分給涼州百姓良田,就意味著要從關中百姓手裏奪走良田,這會引發更大的衝突。兩人幾乎異口同聲的說道:“陛下,萬萬不可!”


    天子無聲地笑了。“二位令君不要急,朕還沒有說完。”


    荀彧、劉曄再次躬身聽命。聽到這裏,他們已經清楚了,天子絕非一時心血來潮,這是早有預謀。他們幾乎同時想到了那幾個涼州人,這個建議十有八九是楊阜、閻溫等人提出來的。


    天子把閻溫提到的建議說了一遍。這兩天,他已經反複考慮過,還多次找楊阜、閻溫商量,越想越覺得可行。既能解決眼前的財政困境,又能解決將來作戰的糧食問題,更重要的是他將擁有穩定的兵源,哪怕是人逃了也不怕,土地逃不掉啊。關中那麽多土地,養活二十萬兵戶不成問題。有了二十萬常備兵源,還不用擔心糧食,他還有什麽好擔心的?


    天子說得很興奮,荀彧卻聽得心驚肉跳。他想起蔣幹說的話,心裏湧起說不出的荒謬感。蔣幹不幸而言中,他果然又走上了先祖荀卿的舊路,用儒家的學問教出了一個信奉法家,行耕戰之策的天子。


    為什麽會是這樣?


    ——


    雖然內心充滿厭惡,但荀彧也清楚朝廷失去了關東,斷絕了糧賦,這幾乎是唯一能解決困難的辦法。否則不用孫策進攻,朝廷就會餓死。


    荀彧與劉曄一道為天子出謀劃策,細化方案,盡可能將影響降到最低。為了保證計劃可行,他們將劉巴、楊阜一起找了過來,共同商議。


    經過反複討論,他們拿出一個方案,將關中的土地分成三類,區別對待。


    關中世家占據的土地基本不動,以維持關中的穩定,這些世家不僅掌握著土地,還掌握著工坊。朝廷遷居關中,他們也是受益者,對朝廷的支持比較堅定,也是朝廷能在關中立足的基礎,不能輕易動搖。但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和他們討價還價,讓他們提供更多的資源,並借機清理一些對朝廷首鼠兩端的人。


    原籍關中的普通百姓的土地進行重新分配,侵占的土地必須繳出,由官府統一分配。普通百姓沒什麽實力與官府對抗,再加上並沒有動及他們原本的利益,雖然不可避免的會有人抗拒,卻影響不了大局,很快就能平息。


    最後就是那些清理出的土地,uu看書 .uuknsu 朝廷將分配給從涼州遷來的百姓和將士,包括馬騰和呂布的部下在內,實行士家製度,每戶分到足夠一家人生活的土地,不用交納田租,但是每年要提取一部分的分額集中管理。出征時,就從這些倉庫裏提取糧食作為軍糧。這些百姓終身服役,父死子繼,平時除了耕種,還要練兵,演習戰陣,保持戰鬥力。


    士家不受郡縣管理,由朝廷直接安排人負責,以軍中的部曲為單位居住、耕種,平時是鄰裏,戰時是袍澤,以保證相互之間配合默契。實行連坐製,如果有人怯戰或者逃亡,其他人一同受罰,直至處死。


    除此之外,楊阜還提出一個建議:在宗室中選擇通曉武事的子弟,充足到各地,擔當校尉、都尉等官職,校尉領千戶,都尉領五百戶,平時治民練兵,輪流負責長安城的宿衛,戰時則充任軍官,統兵出戰。這些人都是劉姓子弟,榮辱與朝廷休戚相關,可以成為朝廷藩籬。治世需要控製宗室,免生後患,如今是危急之秋,應該發揮宗室護衛皇室的作用。那麽多宗室齊聚長安,不分配他們任務,他們無所事事,遲早會鬧出麻煩。


    天子欣然同意,交由宗正劉寵負責此事,並親自挑選了一些人選。


    數日後,方案基本敲定,在朝會時進行商討。...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小霸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莊不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莊不周並收藏三國小霸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