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孫瑞心中一凜,輕輕咳嗽了一聲。皇甫堅壽也反應過來了,朝廷根本不敢和孫策開戰,真要出了人命,朝廷不僅不能為他們報仇,反而會追究他們的責任。
他們一路走來,看得清楚,就以目前的形勢而言,朝廷若能整合諸州,也許有機會和孫策一戰,但涼州未定,冀州尚未結盟,並州又作壁上觀,朝廷僅憑冀州和幽州是無法擊敗孫策的,朝廷也下不了這個決心。至於幾年之後,那就更沒希望了。
士孫瑞心頭湧過一陣悲哀。朝廷已經尊嚴掃地,孫策根本沒把朝廷放在眼裏,這簡直是自取其辱。他從皇甫堅壽手中取過長刀,橫刀而立,手指拂過刀刃,無聲而笑。“好多年不殺人了,也不知道能接將軍幾合,不自量力,請將軍莫笑。”說著,將衣擺提起,掖在腰帶間,左腿向前邁了半步,雙手握刀,高高舉過頭頂。“扶風士孫瑞,敢向將軍請教。”
孫策冷笑一聲:“那倒也是,你們手握大權,殺人隻是一句話的事,何須親自動手。”
士孫瑞眉心緊蹙。“將軍何出此言?我與你孫氏無仇無怨……”
“你與我孫氏的確無仇無怨,但是與袁氏呢?別人不知道,我可清楚得很,你可是王允的左膀右臂,殺袁氏滿門,你手上無血,難道心裏也沒有一絲愧疚?”
士孫瑞的眼角抽搐了兩下,深吸了一口氣,慢慢放下長刀。“將軍說得對,瑞平生無憾事,唯一不安的便是此事。我死有餘辜,不過其他人與此事無關,還望將軍網開一麵。”
孫策笑道:“你不用擔心,我留下你隻為此事,不會影響你的公務。你想向朝廷報告什麽,大可以寫一份詳細的報告,我派人用六百裏加急送往長安,比你們快。”他頓了頓,又笑道:“你覺得我會怕朝廷知道嗎?”
“將軍磊落,真是難得。”士孫瑞將長刀還給皇甫堅壽,轉身向前走去。皇甫堅壽緊緊跟上。孫策冷笑一聲,回頭看看楊彪,拱拱手。“楊公,我並無苛責之意,隻是這士孫瑞是當事人之一,不得不向他討個公道,還請楊公不要多心。”
孫策提及袁氏滿門時,楊彪的臉上就沒了血色。袁氏被誅殺滿門時,他也在長安,但無能為力,隻能看著袁氏血流長街。此時孫策用此事斥責士孫瑞,他心裏也很不好受。這時聽說士孫瑞是當事人,他有些意外。“他……”
“回頭再和楊公細說。”
孫策知道這件事就是袁紹和王允等人謀劃的,楊彪並不清楚內情。士孫瑞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人,謀誅董卓是他和王允共同策劃的事,但論功行賞的時候,王允將功勞全部攬在自己身上,士孫瑞跟沒事人似的,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件事和他有關。至於秉承袁紹的意思,借董卓之命殺袁氏滿門更是隱秘事,了解內情者屈指可數。即使是李儒也隻能猜測,手裏並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士孫瑞與此有直接關聯,否則早就公開了。孫策也隻有依情推測,並不能斷定。好在士孫瑞坦承不諱,倒是省了好多麻煩。
楊彪與孫策相處這麽久,也知道孫策是個有分寸的人,沒有再說什麽。
孫策將士孫瑞等人帶到大營,看管起來。他限製了士孫瑞的自由,卻不折辱他。嚴格來說,士孫瑞最多算見死不救,沒有太多的直接責任。他既不是倡議者,也不是執行者,隻是在有能力救人的時候沒有盡力而已。孫策留下他,為袁氏討還公道隻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士孫瑞知兵,他是皇甫嵩之外為數不多有能力掌兵的朝中重臣。論用兵能力,他比黃琬還要略勝一籌。
這樣一個人既然送到麵前,自然不能讓他再回朝廷去。
軟禁歸軟禁,談判繼續談,孫策召來張紘,讓他負責這件事。士孫瑞知道自己處境不妙,朝廷也沒有資本討價還價,問明孫策的要求後,便寫了一封詳細的報告,由孫策送往長安。
在送出士孫瑞的報告時,孫策給蔣幹寫了一封信。
——
天子幾乎同時收到了楊彪的報告和士孫瑞的報告,得知楊彪喪失信心,將自己賣了三億錢,士孫瑞又被孫策識破行藏,軟禁在太湖,天子心情焦灼,立刻派人召荀彧、劉曄前來議事,又派人召司徒掾劉巴與會。士孫瑞外出的這段時間,劉巴全權主持司徒府,已經是無名而有實的司徒,與宮裏的荀彧、劉曄一道,成為天子倚重的三個少壯派大臣。
麵對兩份先後發出,但同時收到的報告,荀彧三人都沉默了。孫策有不臣之心不是什麽意外的事,但楊彪、士孫瑞兩任司徒都失去信心才是大事。如果說楊彪因為身份問題,其子楊修已經明確表態支持孫策,他很難再獲得朝廷信任,不得不如此,那士孫瑞報告中體現出的悲觀更讓他們心驚。
時不我待,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但選擇依然困難。是立刻和孫策開戰,還是再緩一緩?立刻宣戰,孫策不僅將拒交五州賦稅,甚至連楊彪那三億錢都有可能拒付。再緩一緩,那就必須對孫策讓步,對官渡之戰的結果做出判斷,尤其是對袁紹要做蓋棺論定,否則孫策不會給錢。這樣一來,袁譚的支持恐怕要落空。
幾個人商量來商量去,意見發生了分歧。
荀彧認為應該緩一緩,至少要先將楊彪的三億錢收到手中。這三億錢不僅能換來糧食,更能換來軍械。天子禦駕親征,安全至關重要,如果沒有一支裝備精良的衛隊,如何能征戰?糧食可以在別處想辦法,軍械卻非南陽造不可。馬騰、韓遂都有千人左右的騎兵裝備了南陽軍械,天子沒有,如何能讓西涼人相信朝廷還有尊嚴?
劉曄則認為不能再等。孫策不臣之心已經昭然若揭,他揪著袁紹不放隻是借口,是逼著朝廷和袁譚翻臉。與其如此,不如以赦免袁紹為誘餌,讓袁譚起兵攻擊孫策,打亂孫策的步驟。隻要戰爭一直在繼續,孫策休養生息的計劃就會落空,至少會受到嚴重影響。如果再讓曹操從益州方向保持壓力,迫使周瑜保持警戒狀態,甚至不時的發生摩擦,孫策兩麵受敵,難以持久。
荀彧反問。“子揚,如果袁譚不肯發兵攻擊孫策呢?”
“那就由張則起兵,聲討袁譚,據冀州而有。”劉曄毫不示弱。“袁譚曾敗於孫策之後,威信不如袁紹,袁紹新喪,冀州人心惶惶,袁譚很難控製冀州,張則有劉和、劉備襄助,再挾公孫策以戰,破冀州並不難。有冀州在手,張則不愁糧秣,可以直逼黃河。一旦有機會,朝廷使皇甫太尉出洛陽,可以還複舊京,重新收拾世道人心。”
荀彧連連搖頭。“子揚覺得孫策會坐視袁譚戰敗嗎?雖說袁紹死於孫策之手,但袁譚卻與孫策相交莫逆。孫策明於大勢,他不會坐視袁譚戰敗,張則全取冀州。且公孫瓚桀驁不馴,終究是隱患,張則要取冀州絕非易事。一旦僵持不下,孫策坐收漁利,奈何?”
劉曄有些焦灼,反問道:“依令君之見,難道就隻能退守益州,閉門自守?陛下巡狩長安,猶可說是複前朝故事,再退守益州如何交待?漢高祖當日為漢王,關東將士逃亡不已,令君焉知陛下一離長安,天下人心盡歸孫策?陛下,臣恐怕陛下一入散關,還聽朝廷號令的恐怕就隻有益州了。”
荀彧歎了一口氣。uu看書 .kashu.om“子揚,我何嚐說要退守益州?就算退守益州,關中也不會門戶大開,豈能讓孫策長驅直入。我隻是……”
天子見劉曄有些失態,連忙打斷了他們。“子初,你的意見呢?”
劉巴微微欠身。“陛下,臣以為二位令君分歧不大,所爭者一也。孫策已是朝廷心腹大患,非除不可,區別隻在於立刻開戰,還是等朝廷平定涼州之後再開戰。至於袁譚,正如秘書令所言,他對冀州控製有限,攻孫策,恐怕力有不逮,防張則,也未必能防得住,大可不必太在意。”
天子點頭,示意劉巴接著說。
“臣以為,可三管齊下。再派人與孫策談判,商量具體的名份,爭取達成協議。即使不能達成,也要拖延時間,先將楊彪的三億錢換成糧食、軍械運入關中。此其一也;派人與袁譚談判,迫其就範,先輸入一部分糧食到關中,不然則宣布袁紹罪狀,使張則率幽州兵討伐冀州。此其二也;分封宗室女,與涼州大豪、羌人部落首領聯姻,安定涼州,允其強者內遷關中,以補關中人口不足。若能不戰而定涼州,則上善。若不能,則陛下親征,掃滅殘餘。此其三也。”劉巴想了想。“臣粗略估計,三個月內可見分曉,半年時間調兵遣將,明年秋天大軍可出隴山。一秋一冬,即可分勝負,見天意。”
天子權衡了一番,對荀彧和劉曄說道:“二位令君以為如何?”
劉曄躬身領命。“臣附議。”
荀彧沉默了良久,微微欠身。“臣附議。”
https://
1秒記住愛尚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
他們一路走來,看得清楚,就以目前的形勢而言,朝廷若能整合諸州,也許有機會和孫策一戰,但涼州未定,冀州尚未結盟,並州又作壁上觀,朝廷僅憑冀州和幽州是無法擊敗孫策的,朝廷也下不了這個決心。至於幾年之後,那就更沒希望了。
士孫瑞心頭湧過一陣悲哀。朝廷已經尊嚴掃地,孫策根本沒把朝廷放在眼裏,這簡直是自取其辱。他從皇甫堅壽手中取過長刀,橫刀而立,手指拂過刀刃,無聲而笑。“好多年不殺人了,也不知道能接將軍幾合,不自量力,請將軍莫笑。”說著,將衣擺提起,掖在腰帶間,左腿向前邁了半步,雙手握刀,高高舉過頭頂。“扶風士孫瑞,敢向將軍請教。”
孫策冷笑一聲:“那倒也是,你們手握大權,殺人隻是一句話的事,何須親自動手。”
士孫瑞眉心緊蹙。“將軍何出此言?我與你孫氏無仇無怨……”
“你與我孫氏的確無仇無怨,但是與袁氏呢?別人不知道,我可清楚得很,你可是王允的左膀右臂,殺袁氏滿門,你手上無血,難道心裏也沒有一絲愧疚?”
士孫瑞的眼角抽搐了兩下,深吸了一口氣,慢慢放下長刀。“將軍說得對,瑞平生無憾事,唯一不安的便是此事。我死有餘辜,不過其他人與此事無關,還望將軍網開一麵。”
孫策笑道:“你不用擔心,我留下你隻為此事,不會影響你的公務。你想向朝廷報告什麽,大可以寫一份詳細的報告,我派人用六百裏加急送往長安,比你們快。”他頓了頓,又笑道:“你覺得我會怕朝廷知道嗎?”
“將軍磊落,真是難得。”士孫瑞將長刀還給皇甫堅壽,轉身向前走去。皇甫堅壽緊緊跟上。孫策冷笑一聲,回頭看看楊彪,拱拱手。“楊公,我並無苛責之意,隻是這士孫瑞是當事人之一,不得不向他討個公道,還請楊公不要多心。”
孫策提及袁氏滿門時,楊彪的臉上就沒了血色。袁氏被誅殺滿門時,他也在長安,但無能為力,隻能看著袁氏血流長街。此時孫策用此事斥責士孫瑞,他心裏也很不好受。這時聽說士孫瑞是當事人,他有些意外。“他……”
“回頭再和楊公細說。”
孫策知道這件事就是袁紹和王允等人謀劃的,楊彪並不清楚內情。士孫瑞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人,謀誅董卓是他和王允共同策劃的事,但論功行賞的時候,王允將功勞全部攬在自己身上,士孫瑞跟沒事人似的,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件事和他有關。至於秉承袁紹的意思,借董卓之命殺袁氏滿門更是隱秘事,了解內情者屈指可數。即使是李儒也隻能猜測,手裏並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士孫瑞與此有直接關聯,否則早就公開了。孫策也隻有依情推測,並不能斷定。好在士孫瑞坦承不諱,倒是省了好多麻煩。
楊彪與孫策相處這麽久,也知道孫策是個有分寸的人,沒有再說什麽。
孫策將士孫瑞等人帶到大營,看管起來。他限製了士孫瑞的自由,卻不折辱他。嚴格來說,士孫瑞最多算見死不救,沒有太多的直接責任。他既不是倡議者,也不是執行者,隻是在有能力救人的時候沒有盡力而已。孫策留下他,為袁氏討還公道隻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士孫瑞知兵,他是皇甫嵩之外為數不多有能力掌兵的朝中重臣。論用兵能力,他比黃琬還要略勝一籌。
這樣一個人既然送到麵前,自然不能讓他再回朝廷去。
軟禁歸軟禁,談判繼續談,孫策召來張紘,讓他負責這件事。士孫瑞知道自己處境不妙,朝廷也沒有資本討價還價,問明孫策的要求後,便寫了一封詳細的報告,由孫策送往長安。
在送出士孫瑞的報告時,孫策給蔣幹寫了一封信。
——
天子幾乎同時收到了楊彪的報告和士孫瑞的報告,得知楊彪喪失信心,將自己賣了三億錢,士孫瑞又被孫策識破行藏,軟禁在太湖,天子心情焦灼,立刻派人召荀彧、劉曄前來議事,又派人召司徒掾劉巴與會。士孫瑞外出的這段時間,劉巴全權主持司徒府,已經是無名而有實的司徒,與宮裏的荀彧、劉曄一道,成為天子倚重的三個少壯派大臣。
麵對兩份先後發出,但同時收到的報告,荀彧三人都沉默了。孫策有不臣之心不是什麽意外的事,但楊彪、士孫瑞兩任司徒都失去信心才是大事。如果說楊彪因為身份問題,其子楊修已經明確表態支持孫策,他很難再獲得朝廷信任,不得不如此,那士孫瑞報告中體現出的悲觀更讓他們心驚。
時不我待,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但選擇依然困難。是立刻和孫策開戰,還是再緩一緩?立刻宣戰,孫策不僅將拒交五州賦稅,甚至連楊彪那三億錢都有可能拒付。再緩一緩,那就必須對孫策讓步,對官渡之戰的結果做出判斷,尤其是對袁紹要做蓋棺論定,否則孫策不會給錢。這樣一來,袁譚的支持恐怕要落空。
幾個人商量來商量去,意見發生了分歧。
荀彧認為應該緩一緩,至少要先將楊彪的三億錢收到手中。這三億錢不僅能換來糧食,更能換來軍械。天子禦駕親征,安全至關重要,如果沒有一支裝備精良的衛隊,如何能征戰?糧食可以在別處想辦法,軍械卻非南陽造不可。馬騰、韓遂都有千人左右的騎兵裝備了南陽軍械,天子沒有,如何能讓西涼人相信朝廷還有尊嚴?
劉曄則認為不能再等。孫策不臣之心已經昭然若揭,他揪著袁紹不放隻是借口,是逼著朝廷和袁譚翻臉。與其如此,不如以赦免袁紹為誘餌,讓袁譚起兵攻擊孫策,打亂孫策的步驟。隻要戰爭一直在繼續,孫策休養生息的計劃就會落空,至少會受到嚴重影響。如果再讓曹操從益州方向保持壓力,迫使周瑜保持警戒狀態,甚至不時的發生摩擦,孫策兩麵受敵,難以持久。
荀彧反問。“子揚,如果袁譚不肯發兵攻擊孫策呢?”
“那就由張則起兵,聲討袁譚,據冀州而有。”劉曄毫不示弱。“袁譚曾敗於孫策之後,威信不如袁紹,袁紹新喪,冀州人心惶惶,袁譚很難控製冀州,張則有劉和、劉備襄助,再挾公孫策以戰,破冀州並不難。有冀州在手,張則不愁糧秣,可以直逼黃河。一旦有機會,朝廷使皇甫太尉出洛陽,可以還複舊京,重新收拾世道人心。”
荀彧連連搖頭。“子揚覺得孫策會坐視袁譚戰敗嗎?雖說袁紹死於孫策之手,但袁譚卻與孫策相交莫逆。孫策明於大勢,他不會坐視袁譚戰敗,張則全取冀州。且公孫瓚桀驁不馴,終究是隱患,張則要取冀州絕非易事。一旦僵持不下,孫策坐收漁利,奈何?”
劉曄有些焦灼,反問道:“依令君之見,難道就隻能退守益州,閉門自守?陛下巡狩長安,猶可說是複前朝故事,再退守益州如何交待?漢高祖當日為漢王,關東將士逃亡不已,令君焉知陛下一離長安,天下人心盡歸孫策?陛下,臣恐怕陛下一入散關,還聽朝廷號令的恐怕就隻有益州了。”
荀彧歎了一口氣。uu看書 .kashu.om“子揚,我何嚐說要退守益州?就算退守益州,關中也不會門戶大開,豈能讓孫策長驅直入。我隻是……”
天子見劉曄有些失態,連忙打斷了他們。“子初,你的意見呢?”
劉巴微微欠身。“陛下,臣以為二位令君分歧不大,所爭者一也。孫策已是朝廷心腹大患,非除不可,區別隻在於立刻開戰,還是等朝廷平定涼州之後再開戰。至於袁譚,正如秘書令所言,他對冀州控製有限,攻孫策,恐怕力有不逮,防張則,也未必能防得住,大可不必太在意。”
天子點頭,示意劉巴接著說。
“臣以為,可三管齊下。再派人與孫策談判,商量具體的名份,爭取達成協議。即使不能達成,也要拖延時間,先將楊彪的三億錢換成糧食、軍械運入關中。此其一也;派人與袁譚談判,迫其就範,先輸入一部分糧食到關中,不然則宣布袁紹罪狀,使張則率幽州兵討伐冀州。此其二也;分封宗室女,與涼州大豪、羌人部落首領聯姻,安定涼州,允其強者內遷關中,以補關中人口不足。若能不戰而定涼州,則上善。若不能,則陛下親征,掃滅殘餘。此其三也。”劉巴想了想。“臣粗略估計,三個月內可見分曉,半年時間調兵遣將,明年秋天大軍可出隴山。一秋一冬,即可分勝負,見天意。”
天子權衡了一番,對荀彧和劉曄說道:“二位令君以為如何?”
劉曄躬身領命。“臣附議。”
荀彧沉默了良久,微微欠身。“臣附議。”
https://
1秒記住愛尚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