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秦堪麾下的那些軍隊,還是讓杜邊很忌憚的。
沒辦法,過去的幾個月,就是這個家夥,擋住了整個歸義軍團,讓歸義軍如同陷入了沼澤,要不是二十萬府兵增援,指不定要拉鋸多長時間。
心理陰影,不是一下子可以消除的。
不過,他也不是很擔心。
因為現實情況就是,如今的蒼國大軍,在人數上是要比秦堪麾下的軍隊要多的。
想要占領整個康國,如果不計較時間,還是能夠辦到的。
怕的就是秦堪這廝帶著麾下軍隊,利用地形,進入到康國北部地帶作戰,這才讓人頭疼。
實際上,這兩個月來,杜邊所謀劃的大部分,就是為此。
蒼國要滅亡康國的目的不是為了占地和擴張,而是要從晉國的東部給予威脅,基於這個戰略目的,歸義軍就一定要先解決掉秦堪大軍。
趁熱需要打鐵,秦堪本來就在康城附近,想必已經得到了消息,正率領麾下撤退,杜邊和麾下將領一商議,鑒於戰事了結之快超出籌劃,後續的第二大營一時無法趕來,決定先留下五千騎兵整理後方,杜邊則繼續率主力飛騎,立即往北進發。
當夜,杜邊寫好奏報,立即分兵籌劃,第二日,杜邊又率領部下風馳電掣般北進了。
……
烈日灼灼,秦堪的心緒很亂。
自伐晉之戰後,晉國不複霸主威風,便在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緊追慢趕,到了前幾年的時候,也還排在阮、楚、蒼三國之後,勉強和魏國並列相當,排在第四。
這幾年來,無論軍力民力如何單薄,晉國君臣的複興雄心還是勃勃跳動的,但是自從與蒼國決裂之後,唐穆率領先鋒軍慘敗於玄武軍團之手,晉國似乎又被狠狠打回了現實。
這次,他被晉國皇帝征召,重新啟用為大將軍,率領軍隊前來康國抵禦蒼軍,原本在他看來,就算頂不住蒼國的精銳,堅持個一年兩年問題也不大。
但是,沒想到……
本來,晉軍入康之後,素來蔑視康軍,因為在晉軍看來,這些軍隊不僅僅是小國之兵,更重要的是這些年托庇在蒼國之下,竟然鬆鬆垮垮,失去了最基本的銳意進取之心。
然而,這次他卻無法斥責康國軍隊。
因為這段時間,康國在幾乎所有方麵都認同了他的指揮,承認了他為統帥,兵力部署也好,戰場衝殺也好,康軍都以晉軍馬首是瞻。
如此這般,到頭來還是大敗而歸,他怎麽還好意思怪罪?
因為無法找到理由,而又不能就此承認晉國的策略失敗,他自己失敗,所以這口氣更加難以發泄。
將士們的人心,也莫名其妙地渙散了,士氣更是徒然低落。
那些受他指揮的康國軍隊,更是陷入了兩難之境,不知道怎麽擺正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該以何種身份自處。
畢竟,康國皇帝和皇城內一幹王公貴族,都已經被俘虜了呀!
還有什麽辦法?
無怪乎,那些軍隊的將士們,會迷茫了。
秦堪深知其害,在思慮良久之後,為了大局著想,終於找到了一個解脫困境的借口。
那就是,將一切罪責,全部歸結於康國皇帝,並且找個康國皇室的漏網之魚,先擁立為帝,再打出解救康國皇帝的旗號,統一那些康國將士的思想。
究其目的,是要營造一個康國在,沒有敗亡的假象。
盡管連他自己都不信,但還是盡可能的保持就好。
當前最緊要的是,與歸義軍團做鬥爭,不讓其侵入到晉國東境!
果然,按照這一套方法做了之後,有了一些氣色。
不過,讓秦堪寢食難安的是,歸義軍團自從占領了康城之後,漸漸攏聚了一批文官,在下麵實行土地改革,將康城周圍,治理得井井有條,廢除了康國法令,一步一步地推行著全新的蒼國律法。
紙鈔造成的混亂正在逐漸平息,農耕、百工、商市均已大體恢複,饑民也大大減少。
除了嚴密監控那些小家族,囚禁了原本的世家貴族和皇族之外,竟然一點都不殺戮平民,更不無端擾民。
或許是顧慮到部分康國臣民的心情,即便是蒼國早就下定了決心要處決的康國皇室,現在也都還好好的被囚禁著,暫時沒有任何的生命危險。
種種治情之下,原本一些逃亡的民眾,已經開始悄悄地回流故鄉了。
秦堪幾次欲派出軍隊,騷擾民眾回流之道,甚或想殺一儆百杜絕此等回流,但是與將軍們會商幾次,最終卻是不能決斷。
原因隻有一個,當此根基脆弱之時,若再截斷民眾逃生之道,很有可能引起百姓們的極度厭惡,到時候形勢更加不利。
但是,若聽任如此回流下去,隻怕不消一兩個月,百姓們對蒼國和蒼軍的敵意就要消失了,到時候他晉軍反倒是成了入侵者一般,陷入人人喊打的境地。
這康城,隻怕是要成為歸義軍的橋頭堡,成為攻擊晉軍的一個跳板。
“天意如此,人力不能抗拒。”
秦堪仰天長歎,他一向是不信那些民間傳言的,所謂的蒼國皇帝得了上天神明之助的言說,他一直都是嗤之以鼻的,但是此時此刻,他卻是有些動搖了。
顯而易見,蒼國已經有了統一天下之象,隻需要這次擊敗了阮魏晉三國,那麽從此以後,蒼國自可高枕無憂了。
畢竟,目前的蒼國已經擁有了半個大禮王朝,國力之強超乎想象。
“此戰過後,u看書 ww.uuanhu.co或許我就該自刎殉國了。”
秦堪歎息,十幾天前的那場戰爭,他還是一個統兵百萬的大將,被喻為五大柱國將軍之一,目睹國破家亡,壯懷悲切,慷慨激烈,廢寢忘食地謀劃著興國大業。
縱然一無享樂,他都是勃勃風發而不知疲憊為何物。
倏忽十幾年,他已經老了。
須發幾乎全白了,身架幹瘦如枯竹,有時候行軍打仗的途中,騎馬都很累。
念及此,秦堪傷感得仰天長歎。
他,一個曾經意氣風發的大將軍,現在終於明白了無可奈何為何物,終於明白了窮途末路為何物。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沒辦法,過去的幾個月,就是這個家夥,擋住了整個歸義軍團,讓歸義軍如同陷入了沼澤,要不是二十萬府兵增援,指不定要拉鋸多長時間。
心理陰影,不是一下子可以消除的。
不過,他也不是很擔心。
因為現實情況就是,如今的蒼國大軍,在人數上是要比秦堪麾下的軍隊要多的。
想要占領整個康國,如果不計較時間,還是能夠辦到的。
怕的就是秦堪這廝帶著麾下軍隊,利用地形,進入到康國北部地帶作戰,這才讓人頭疼。
實際上,這兩個月來,杜邊所謀劃的大部分,就是為此。
蒼國要滅亡康國的目的不是為了占地和擴張,而是要從晉國的東部給予威脅,基於這個戰略目的,歸義軍就一定要先解決掉秦堪大軍。
趁熱需要打鐵,秦堪本來就在康城附近,想必已經得到了消息,正率領麾下撤退,杜邊和麾下將領一商議,鑒於戰事了結之快超出籌劃,後續的第二大營一時無法趕來,決定先留下五千騎兵整理後方,杜邊則繼續率主力飛騎,立即往北進發。
當夜,杜邊寫好奏報,立即分兵籌劃,第二日,杜邊又率領部下風馳電掣般北進了。
……
烈日灼灼,秦堪的心緒很亂。
自伐晉之戰後,晉國不複霸主威風,便在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緊追慢趕,到了前幾年的時候,也還排在阮、楚、蒼三國之後,勉強和魏國並列相當,排在第四。
這幾年來,無論軍力民力如何單薄,晉國君臣的複興雄心還是勃勃跳動的,但是自從與蒼國決裂之後,唐穆率領先鋒軍慘敗於玄武軍團之手,晉國似乎又被狠狠打回了現實。
這次,他被晉國皇帝征召,重新啟用為大將軍,率領軍隊前來康國抵禦蒼軍,原本在他看來,就算頂不住蒼國的精銳,堅持個一年兩年問題也不大。
但是,沒想到……
本來,晉軍入康之後,素來蔑視康軍,因為在晉軍看來,這些軍隊不僅僅是小國之兵,更重要的是這些年托庇在蒼國之下,竟然鬆鬆垮垮,失去了最基本的銳意進取之心。
然而,這次他卻無法斥責康國軍隊。
因為這段時間,康國在幾乎所有方麵都認同了他的指揮,承認了他為統帥,兵力部署也好,戰場衝殺也好,康軍都以晉軍馬首是瞻。
如此這般,到頭來還是大敗而歸,他怎麽還好意思怪罪?
因為無法找到理由,而又不能就此承認晉國的策略失敗,他自己失敗,所以這口氣更加難以發泄。
將士們的人心,也莫名其妙地渙散了,士氣更是徒然低落。
那些受他指揮的康國軍隊,更是陷入了兩難之境,不知道怎麽擺正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該以何種身份自處。
畢竟,康國皇帝和皇城內一幹王公貴族,都已經被俘虜了呀!
還有什麽辦法?
無怪乎,那些軍隊的將士們,會迷茫了。
秦堪深知其害,在思慮良久之後,為了大局著想,終於找到了一個解脫困境的借口。
那就是,將一切罪責,全部歸結於康國皇帝,並且找個康國皇室的漏網之魚,先擁立為帝,再打出解救康國皇帝的旗號,統一那些康國將士的思想。
究其目的,是要營造一個康國在,沒有敗亡的假象。
盡管連他自己都不信,但還是盡可能的保持就好。
當前最緊要的是,與歸義軍團做鬥爭,不讓其侵入到晉國東境!
果然,按照這一套方法做了之後,有了一些氣色。
不過,讓秦堪寢食難安的是,歸義軍團自從占領了康城之後,漸漸攏聚了一批文官,在下麵實行土地改革,將康城周圍,治理得井井有條,廢除了康國法令,一步一步地推行著全新的蒼國律法。
紙鈔造成的混亂正在逐漸平息,農耕、百工、商市均已大體恢複,饑民也大大減少。
除了嚴密監控那些小家族,囚禁了原本的世家貴族和皇族之外,竟然一點都不殺戮平民,更不無端擾民。
或許是顧慮到部分康國臣民的心情,即便是蒼國早就下定了決心要處決的康國皇室,現在也都還好好的被囚禁著,暫時沒有任何的生命危險。
種種治情之下,原本一些逃亡的民眾,已經開始悄悄地回流故鄉了。
秦堪幾次欲派出軍隊,騷擾民眾回流之道,甚或想殺一儆百杜絕此等回流,但是與將軍們會商幾次,最終卻是不能決斷。
原因隻有一個,當此根基脆弱之時,若再截斷民眾逃生之道,很有可能引起百姓們的極度厭惡,到時候形勢更加不利。
但是,若聽任如此回流下去,隻怕不消一兩個月,百姓們對蒼國和蒼軍的敵意就要消失了,到時候他晉軍反倒是成了入侵者一般,陷入人人喊打的境地。
這康城,隻怕是要成為歸義軍的橋頭堡,成為攻擊晉軍的一個跳板。
“天意如此,人力不能抗拒。”
秦堪仰天長歎,他一向是不信那些民間傳言的,所謂的蒼國皇帝得了上天神明之助的言說,他一直都是嗤之以鼻的,但是此時此刻,他卻是有些動搖了。
顯而易見,蒼國已經有了統一天下之象,隻需要這次擊敗了阮魏晉三國,那麽從此以後,蒼國自可高枕無憂了。
畢竟,目前的蒼國已經擁有了半個大禮王朝,國力之強超乎想象。
“此戰過後,u看書 ww.uuanhu.co或許我就該自刎殉國了。”
秦堪歎息,十幾天前的那場戰爭,他還是一個統兵百萬的大將,被喻為五大柱國將軍之一,目睹國破家亡,壯懷悲切,慷慨激烈,廢寢忘食地謀劃著興國大業。
縱然一無享樂,他都是勃勃風發而不知疲憊為何物。
倏忽十幾年,他已經老了。
須發幾乎全白了,身架幹瘦如枯竹,有時候行軍打仗的途中,騎馬都很累。
念及此,秦堪傷感得仰天長歎。
他,一個曾經意氣風發的大將軍,現在終於明白了無可奈何為何物,終於明白了窮途末路為何物。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