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府衙內院,薛雲卉還有些恍惚。
她揣著滿腹心思出了門,不曾想一出門竟遇上了知府夫人從街上回來,問了她就是敢闖書院的高人,便將她請進了府衙內院說話。
這廳裏高闊氣派,知府夫人坐在上首不住打量她。薛雲卉還沒見過這樣的大家夫人,想她去見衛慕的嫂子,那兵部尚書家的嫡出姑娘,人家多端莊優雅。
這位知府夫人,年紀似有二十多歲,而範知府已有三十五六了,一看便是續弦。她這般盯著自己,難道是覺得自己俊美無雙,年富力強?那她如何敢明目張膽地請她進府,合該悄悄地才是……
「道長一定奇怪我為何盯著您瞧吧。」知府夫人突然開了口。
薛雲卉不由幹咳了一聲,麵上窘得熱了一下,這位夫人,還能看透人心不成?
她念了聲「無量壽福」,道:「不知夫人叫貧道前來,所謂何事啊?」
知府夫人收回了探看的目光,沒有回她,反而問道,「道長自哪裏來呀?」
薛雲卉聞言頓了一下,她在保定,都是說她來自燕山以北,如今四處雲遊,並無定所,來了保定,想起和劉家有些拐彎抹角的親戚,才小住幾日的。
如今這位知府夫人又來問她,難道不信她這話?
她張口欲把那話再說一遍,不想知府夫人卻開了口。
「道長可知涿州薛氏?」
薛雲卉一顆心差點蹦了出來!
這、這內宅婦人,眼睛能看進人心不成?怎地連她老底都抖了出來?!
她拚命按下驚訝,盡力裝作疑惑不解,問道:「夫人這是何意?」
「哦,」那夫人輕輕笑了一聲,柔聲道:「我是瞧著道長,和從前一位舊識長得像呢!他們老家便是涿州的,也是姓薛。」
舊識、老家涿州、姓薛?
以知州夫人這年紀,難道認識薛雲滄?難不成是薛雲滄年少時,惹下的桃花債?
她似有了悟地「哦」了一聲,又問:「不知夫人說的,是涿州哪一家薛氏?」
涿州確實不止一個薛家,她這麽問算不得錯。
「我隻識得那家的女兒,名中有個『卉』字,『卉木萋萋』那個『卉』。」知府夫人悠悠說道。
薛雲卉聽著徹底愣住了。
竟是認識自己,不,不,是死鬼薛雲卉的!
難怪盯著她瞧呢!
她連忙笑了,「那卻是巧了,正是本家。隻他們那一支一直留在涿州,我家祖上卻北遷了,不大見了。」
知府夫人也笑了起來,「道長和薛姑娘長得十分相像了,便說是親兄妹也是信的,不曾想卻是族兄妹。」
她說著,似有回憶,「我娘家與薛家,當時同在京裏為官,住在鄰裏,家中妹妹倒常與薛姑娘一道耍的。薛姑娘那會兒才是豆蔻年紀,那已是出落的亭亭玉立了,我娘家長輩見了,沒有不誇她的。」
薛雲卉眼睛飛快眨巴了幾下。
哦哦,京裏的鄰居,難怪她全不認識!這人間說小不小,說大又不大,誰能想到又碰上了舊識。
既然碰上了,她覺得這是天意,不要浪費才好。托她好大哥的福,她對原主的過去,真可謂是知之甚少。現下遇上一個,從旁了解幾分,也是好的。
她含笑點了點頭,「那位族妹我可巧見過兩回,是個討人喜歡的模樣。隻小時候族叔家中對她甚是嬌慣,不知如今好些沒有。」
這話可是不怎麽客氣的,可她也沒必要給那死鬼貼金,反正據她所知,那就是個任意妄為的主兒。
知府夫人輕輕笑出了聲,「道長真真是個妙人!」
「夫人也不必替她遮掩,人年紀輕的時候,難免犯錯。」
她態度直接了當,知府夫人倒真有些願意憶起往昔的意思了。在娘家做女兒的歲月,總是讓人回憶的。
知府夫人點頭道是,微微嘆了口氣,「其實薛姑娘確實太過受家中疼愛了,在家許是沒什麽大不了的,出去便不太妥當了,尤其是京裏,人多口雜,是非也多。」
薛雲卉聽了這話暗暗心驚了一下,聽知府夫人這意思,還真知道些什麽?
她很想衝出口道「知道什麽,趕緊說來」,可惜不能,隻好耐著性子道:「京裏來往人多,達官貴人也多,族妹那樣的性子,恐怕難能處處順意。」
「是這麽回事。從前我向來覺得薛姑娘運道過人,父親官做得好,兄長也得力,在家又是獨女,尚未及笄,又定了門高門好親。原是多順遂的事,我們姊妹幾個都是羨慕的,可惜那家突然出了事……」
那是個京城飄著雪的正月,正經就是袁家出了事的那一年,元嘉四年。
年節雖過了,可年前應國公府通敵賣國的事惹得龍顏大怒,因是皇上手下最得力的大太監連同犯事,皇上深覺下不來台,一應從犯,都照了兩倍重地狠罰。
瑞平侯府袁家不巧,正和犯了事的應國公府一道,投了一處私鹽礦,私下裏賺些銀錢貼補家用,誰料分紅還沒到,罪卻落到了頭上。
按皇上當時的怒氣,據說袁家是要抄家流放的。那會兒人人自危,袁家上下求告無門,多虧袁鬆越同忠勤伯有幾分交情,才走了忠勤伯的路子,往宮裏說情。
忠勤伯當時正是立了大功,忠勤伯夫人又和皇後娘娘沾親帶故,這事沒多久就辦下來了。可即便如此,袁家還是落了個削爵遣返、袁鬆越的父親流放邊疆的下場。
袁家一倒,最先聞風而動的,就是薛家。
那場風雲太過駭人,應國公府滿門抄斬,太監劉焜的眾多義子侄子也都下了地獄,由這兩家扯下水的人家多如牛毛,薛老爹薛世通當時,不過是個數不上的京官。
袁家無事的時候,他能趁個臉上有光,可袁家出了事,他卻怕連他家也要一道遭殃。
這本也是人之常情,況兩家不過是定了親,又沒正經結親,為了保命也好,為了女兒也罷,退親也是有的。
可偏偏薛世通不知在哪聽來的閑話,袁家罪詔下來的第二天,他便火急火燎地找上門去,高呼退親。
她揣著滿腹心思出了門,不曾想一出門竟遇上了知府夫人從街上回來,問了她就是敢闖書院的高人,便將她請進了府衙內院說話。
這廳裏高闊氣派,知府夫人坐在上首不住打量她。薛雲卉還沒見過這樣的大家夫人,想她去見衛慕的嫂子,那兵部尚書家的嫡出姑娘,人家多端莊優雅。
這位知府夫人,年紀似有二十多歲,而範知府已有三十五六了,一看便是續弦。她這般盯著自己,難道是覺得自己俊美無雙,年富力強?那她如何敢明目張膽地請她進府,合該悄悄地才是……
「道長一定奇怪我為何盯著您瞧吧。」知府夫人突然開了口。
薛雲卉不由幹咳了一聲,麵上窘得熱了一下,這位夫人,還能看透人心不成?
她念了聲「無量壽福」,道:「不知夫人叫貧道前來,所謂何事啊?」
知府夫人收回了探看的目光,沒有回她,反而問道,「道長自哪裏來呀?」
薛雲卉聞言頓了一下,她在保定,都是說她來自燕山以北,如今四處雲遊,並無定所,來了保定,想起和劉家有些拐彎抹角的親戚,才小住幾日的。
如今這位知府夫人又來問她,難道不信她這話?
她張口欲把那話再說一遍,不想知府夫人卻開了口。
「道長可知涿州薛氏?」
薛雲卉一顆心差點蹦了出來!
這、這內宅婦人,眼睛能看進人心不成?怎地連她老底都抖了出來?!
她拚命按下驚訝,盡力裝作疑惑不解,問道:「夫人這是何意?」
「哦,」那夫人輕輕笑了一聲,柔聲道:「我是瞧著道長,和從前一位舊識長得像呢!他們老家便是涿州的,也是姓薛。」
舊識、老家涿州、姓薛?
以知州夫人這年紀,難道認識薛雲滄?難不成是薛雲滄年少時,惹下的桃花債?
她似有了悟地「哦」了一聲,又問:「不知夫人說的,是涿州哪一家薛氏?」
涿州確實不止一個薛家,她這麽問算不得錯。
「我隻識得那家的女兒,名中有個『卉』字,『卉木萋萋』那個『卉』。」知府夫人悠悠說道。
薛雲卉聽著徹底愣住了。
竟是認識自己,不,不,是死鬼薛雲卉的!
難怪盯著她瞧呢!
她連忙笑了,「那卻是巧了,正是本家。隻他們那一支一直留在涿州,我家祖上卻北遷了,不大見了。」
知府夫人也笑了起來,「道長和薛姑娘長得十分相像了,便說是親兄妹也是信的,不曾想卻是族兄妹。」
她說著,似有回憶,「我娘家與薛家,當時同在京裏為官,住在鄰裏,家中妹妹倒常與薛姑娘一道耍的。薛姑娘那會兒才是豆蔻年紀,那已是出落的亭亭玉立了,我娘家長輩見了,沒有不誇她的。」
薛雲卉眼睛飛快眨巴了幾下。
哦哦,京裏的鄰居,難怪她全不認識!這人間說小不小,說大又不大,誰能想到又碰上了舊識。
既然碰上了,她覺得這是天意,不要浪費才好。托她好大哥的福,她對原主的過去,真可謂是知之甚少。現下遇上一個,從旁了解幾分,也是好的。
她含笑點了點頭,「那位族妹我可巧見過兩回,是個討人喜歡的模樣。隻小時候族叔家中對她甚是嬌慣,不知如今好些沒有。」
這話可是不怎麽客氣的,可她也沒必要給那死鬼貼金,反正據她所知,那就是個任意妄為的主兒。
知府夫人輕輕笑出了聲,「道長真真是個妙人!」
「夫人也不必替她遮掩,人年紀輕的時候,難免犯錯。」
她態度直接了當,知府夫人倒真有些願意憶起往昔的意思了。在娘家做女兒的歲月,總是讓人回憶的。
知府夫人點頭道是,微微嘆了口氣,「其實薛姑娘確實太過受家中疼愛了,在家許是沒什麽大不了的,出去便不太妥當了,尤其是京裏,人多口雜,是非也多。」
薛雲卉聽了這話暗暗心驚了一下,聽知府夫人這意思,還真知道些什麽?
她很想衝出口道「知道什麽,趕緊說來」,可惜不能,隻好耐著性子道:「京裏來往人多,達官貴人也多,族妹那樣的性子,恐怕難能處處順意。」
「是這麽回事。從前我向來覺得薛姑娘運道過人,父親官做得好,兄長也得力,在家又是獨女,尚未及笄,又定了門高門好親。原是多順遂的事,我們姊妹幾個都是羨慕的,可惜那家突然出了事……」
那是個京城飄著雪的正月,正經就是袁家出了事的那一年,元嘉四年。
年節雖過了,可年前應國公府通敵賣國的事惹得龍顏大怒,因是皇上手下最得力的大太監連同犯事,皇上深覺下不來台,一應從犯,都照了兩倍重地狠罰。
瑞平侯府袁家不巧,正和犯了事的應國公府一道,投了一處私鹽礦,私下裏賺些銀錢貼補家用,誰料分紅還沒到,罪卻落到了頭上。
按皇上當時的怒氣,據說袁家是要抄家流放的。那會兒人人自危,袁家上下求告無門,多虧袁鬆越同忠勤伯有幾分交情,才走了忠勤伯的路子,往宮裏說情。
忠勤伯當時正是立了大功,忠勤伯夫人又和皇後娘娘沾親帶故,這事沒多久就辦下來了。可即便如此,袁家還是落了個削爵遣返、袁鬆越的父親流放邊疆的下場。
袁家一倒,最先聞風而動的,就是薛家。
那場風雲太過駭人,應國公府滿門抄斬,太監劉焜的眾多義子侄子也都下了地獄,由這兩家扯下水的人家多如牛毛,薛老爹薛世通當時,不過是個數不上的京官。
袁家無事的時候,他能趁個臉上有光,可袁家出了事,他卻怕連他家也要一道遭殃。
這本也是人之常情,況兩家不過是定了親,又沒正經結親,為了保命也好,為了女兒也罷,退親也是有的。
可偏偏薛世通不知在哪聽來的閑話,袁家罪詔下來的第二天,他便火急火燎地找上門去,高呼退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