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殿。


    書房之中。


    劉曜坐於書桌之後,而在他對麵左起首席上,坐著略微有些緊張的劉傳喜。


    劉傳喜剛剛將他近期的工作,向劉曜進行了一次詳略得當的匯報,尤其是劉曜非常關心的地方,他都做了非常詳細的報告。


    有程昱這位浸淫情報組織數十年的老手,親自教授劉傳喜,再加上百姓集團的財力人力物力等方麵的支持。


    經過劉傳喜與玄武組織最初十幾個骨幹成員不懈的努力之後,短短二十多天的時間,玄武成員的數量就從零發展到了八十多個。


    玄武的成長速度之所以有這麽快,除了程昱的提點和百姓集團的配合,以及骨幹人員的努力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那便是玄武目前的所有正式成員,全是出身於劉曜大本營的鏢局、客棧。


    換言之,他們都是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經過多年鍛煉,適應環境能力極強的鏢局鏢師或客棧夥計!


    若非當年劉曜組建鏢師與成立客棧,就不會有今日繁榮的鏢行貨運行業與食宿一體的酒店行業,劉傳喜也就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將玄武組建起來。


    十幾年前,劉曜成立鏢局、客棧,按照一套既定的標準培養鏢師、夥計,仿佛早就料到將來會用到鏢局與客棧一樣。


    每一個鏢局或客棧都可以成為玄武的情報來源,而且兩者還可以進行完美無缺的配合。


    客棧每日進進出出的客人十分複雜,上到達官貴人,下到販夫走卒皆有。


    從客棧獲取情報,不僅便捷,而且成本極低,隻需篩選出有價值的情報,進行核實之後,便可進行逐級上報。


    鏢局的鏢師個個身懷武藝,走南闖北,最是適合做跑腿的工作,比如核實情報,對某些上級指定的人進行暗中調查等等。


    客棧與鏢局一文一武,恰到好處的形成一個情報組合。


    玄武從最初的構思,到變為現實之中的情報組織,又在近一個月內發揮價值,為劉曜征召到合適的少年勇士。


    這一係列的過程,劉傳喜皆親身經曆。


    正因如此,令他感到不可思議!


    自劉曜稱王之後月餘,有關“黃河清,聖人出”、“光照大地,聖君治世”、“聖君立國,可享千二百六十年”的各類讖語紛紛如雨後春筍,從楚王國境內各地冒了出來。


    昨日劉傳喜便收到下級上報的消息,獲知涼州、並州境內也出現了各種有關聖君的讖語。


    至於讖語之中的“聖君”是誰,不用動腦子都知道,肯定是指楚王劉曜!


    劉曜稱王後,接二連三頒布和推行善政,境內百姓皆尊稱他為聖君。


    對於劉傳喜匯報有關“聖君”讖語方麵情報的事,劉曜皆表現了隨它去的態度,既不討厭,也不歡喜。


    其實,劉曜很想告訴劉傳喜,這些讖語很有可能是宣傳侍郎洪保保暗示,甚至慫恿手下麵的人去散播的。


    十二堂部之一的禮部,其下設有宣傳署,該署侍郎為洪保保。


    此人除了是劉曜的腦殘粉之外,還是一個為了向上爬而不費餘力的人。


    自十幾年前他得到劉曜賞識,成為百姓集團宣傳隊長之後,狠狠地惡補了許多曆史知識,更下功夫專研了東漢王朝開創者劉秀的發跡史。


    再加上他本就善於揣摩上級的心思,腦子靈活,便在劉曜稱王後,為幫助劉曜贏取民心出一份力,慫恿他的心腹之人散播與“聖君”相關的讖語。


    為了讓讖語更加貼合經學大家的風格,洪保保特地從古聖先賢的經典之中咬文嚼字,汲取典故。


    “聖君伏羲立國,享國千二百六十年”的說法,便是他親自從過去數位經學大家的考據文集裏整理出來的。


    為了表現宣傳署的存在感,洪保保可謂是煞費苦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聖君讖語的逐漸流傳,令楚王國境內各地百姓對劉曜建立的楚王朝廷的順從性,越發深刻,甚至有些地方到了盲從的地步。


    劉傳喜不僅匯報了讖語方麵的情報,還把明日劉曜即將召見的十一名少年勇士的履曆表,全部抄錄一份,交給了劉曜。


    履曆表裏詳細介紹了各少年勇士們的家庭背景,比如父、祖父、曾祖父三代,以及其母族、祖母族、曾祖母族三代的背景概況。


    又比如,從出生之後,到目前為止的生活與成長經曆。


    與眾不同的地方有哪些,性格上的優缺點,脾氣與秉性如何等等。


    每個人的調查,至少都有兩頁紙,而且是正反麵都寫了字的紙。


    對於劉傳喜的細致,劉曜鼓勵和誇讚了一番。


    此外,玄武作為漢帝國北方區域的情報組織,有必要對其轄區內的競爭對手的情況,向其唯一的主人劉曜做定期的匯報。


    因此,劉傳喜又花了小半個時辰的時間,把劉寵、劉虞近幾個月的動作,做了簡明扼要的報告。


    所謂英雄所見略同。


    劉寵所立的陳王國,同樣與楚王國一樣,並沒有延用東漢王朝的那一套官製,而是幾乎照搬了西漢初年太尉、丞相、禦史大夫三公坐而論道的製度。


    可以說,為了贏得三王(三年)之約,劉寵基本上學習了漢文帝、漢景帝治理天下的那一套方法。


    由於天災人禍,導致大量流民的產生,社會經濟凋敝,劉寵與丞相駱俊推崇黃老治術,采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


    在推行編戶齊民之後,更下令免除田租稅的一半。


    同時堅決遵守停止協議,對周邊競爭諸侯國楚王國、魯王國不輕易出兵,維持和平,以免耗損國力。


    自簽訂停戰協議,劉寵回到陳王王宮後,帶頭節儉。


    他沒有增添衣服,車類也沒有添,帷帳不施文繡,更下詔禁止郡縣貢獻奇珍異物。u看書 .uukanshu


    更嚴厲要求貴族官僚不準奢侈無度,必須減少王國開支用度,減輕了百姓負擔。


    劉寵非常重視農業,曾多次下令勸課農桑,根據戶口比例設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幹人員,並給予他們賞賜,以鼓勵農民生產。


    他要求丞相府獎勵努力耕作的農民,勸解百官關心農桑。


    今年春耕時,他不僅親自下地耕作,還下令要求各地郡縣官員也親自下地耕作,給百姓做榜樣。


    以上乃是劉寵增加富裕百姓數量的方法。


    為了增加士人數量,劉寵重視“太學教育”,在各郡首府建立了官辦的地方太學,廣招學員,進行士人培養。


    他鼓勵私人辦學授課,朝廷甚至會根據其培養的學生數量與質量,進行獎賞。


    在增加人口方麵,劉寵下令各地寡婦必須在三月之內嫁,否則田賦加倍。


    那些到了婚育年齡的男女,若是不嫁娶,官府會派人強製進行婚配。


    同時為了提高新生嬰兒的存活率,劉寵也大力培養醫師和產婆。


    可以說,劉寵大體上是按照道家的指導思想為主,法家為輔,在治理陳王國。


    至於劉虞,則是以儒家思想為主,法家為輔。


    在推行編戶齊民之後,他啟用地方名士擔任郡縣主官,以德教化百姓,勸說百姓從事生產。


    此外,他還用了許多辦法加強對士人的培養。


    境內各鄉各亭都建了學堂,並由朝廷指派講席給鄉亭裏的少年人開蒙授課。


    其他方麵,都和陳王劉寵的策略差不多。


    ps:求票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第三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驚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驚俗並收藏漢第三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