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不是電動機的馬力研究遇到了瓶頸?”劉曜問道。


    左畢是劉曜培養眾多學生之中,最喜歡也最精於物理研究的人。


    經過十多年的專研,可以說他在電機之類的機械製造及發明上的專業程度,幾乎達到了後世十九世紀高級電機技師的水平。


    他恭聲答道:“大王聖明!”


    劉曜耐心解釋道:“寡人不是與你們說過,漆包線直徑、線匝周長、線匝圈數、定子矽鋼片厚度、磁極對數等皆會影響電動機的馬力,至於具體如何影響,它們之間的關係怎樣,你們需要多做實驗!”


    在小體積的蒸汽機未問世之前,用發電機配以體積龐大的蒸汽機,可以製造出類似打粉機、碎石機等用電動機驅動的機械!


    打粉機的應用非常廣泛,農業方麵的農作物打粉,醫藥業方麵的藥物打粉,化工業水泥砂石打粉等。


    至於碎石機,更是鋪路開山的神器!


    即便是用體積巨大的碎石機去鑽石裂山,也比用黑火藥轟炸後,以人力開山裂石來的快!


    而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便是電動機的馬力必須要足!


    否則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劉曜見左畢憔悴的臉上流露出窘迫之狀,隨問道:“莫非人手不夠?亦或者受到了矽鋼片質量、磁極之磁力限製?”


    “大王聖明!”左畢連忙附和道。


    劉曜麵露不悅,回頭掃了一眼張家兄弟等科研院的高級幹部,質疑道:“寡人不是曾經與你等說過,凡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務必第一時間向寡人匯報,為何此次沒有稟告?”


    張勇撲通一聲跪了下去,張靖見狀也跪了下去。


    其他人如左畢等幾個陪同劉曜參觀研究成果的高級幹部,也隨之跪了下去。


    “大王日理萬機,政務繁忙,臣等自當奮力專研,為大王分憂!”


    張勇言辭誠懇,語氣恭敬。


    他說的是事實,劉曜最近忙的焦頭爛額。


    幸好日常的各種常規奏章,都由相台與十二部組成的政事堂進行了處理了。


    隻有涉及到國民學堂、萬家祖廟、生產隊合作社製度的建設,和編戶齊民授田、忠義學社等事關國策,以及政務處理超出政事堂範圍的事宜,他才會親自批閱做出指示。


    即便這樣,麵對如此多的事情,任誰也要分出精力,多管齊下。


    再加上劉曜想保證這些功在千秋的善政落到實處,從他開始為漢帝國未來騰飛夯{hang}實基礎。


    那麽無論如何,確保這些政策順利執行與產生良性循環,才是最重要的。


    在張勇、張靖、左畢等高級匠師看來,科研院的事情再大,也不能去打擾為贏得三王之約而埋頭政事的劉曜。


    劉曜何等聰明,轉念一想,便明白了張勇話語中隱含的意思。


    他擺擺手,竟然無奈的笑了一聲,道:“都起來罷!”


    待眾人起身後,他負手而立,以說教的口氣對張勇道:“有時候寡人一句話,便可讓你們少走十年的彎路啊!人手不夠的問題,你科研署隻要上書,寡人定會同意你們征召。至於矽鋼質量差,磁極磁力不夠,人手有了,多加實驗即可!”


    劉曜說到此處,停了下來。


    他環視在場的六七個科研院的高級幹部,最後把目光落在了左畢臉上,鄭重道:“隻要能讓發電機發揮實用價值,寡人不會吝嗇封爵賜爵!”


    眾人聞言之後,激動的無以複加!


    自漢立以來,還沒有哪個諸侯王有封工匠為侯過。


    工匠的地位雖然還沒有淪落到後世宋明時的賤業,甚至有工匠因獨家器械而富貴子孫。


    但曆代掌權者對工匠的重視程度,劉曜絕對位居第一!


    來自王者的承諾,無疑給了眾人莫大的鼓勵!


    經管現在科研的進展,在張勇、張靖、左畢等人看來速度緩慢,可在劉曜看來,已經不錯了。


    未來,火銃會有的,燧發槍也會有的!


    煤氣機、火車、汽車,甚至大炮、坦克都會有的!


    但是,這些科技化的產物,並非十年二十年就能造出來!


    沒有工業基礎,火藥永遠是火藥,因為造不出來鋼管,就算用銅造個火銃也就是個擺設,不如弩箭好用!


    鑄造技術是工業化的基礎,而冶煉技術又是鑄造技術的基礎!


    幸好經過穿越者劉曜指點之後,高爐技術的成熟,讓這個時代的冶煉水平逐年提高。


    有關火器的研發,早在七八年前就成立了研究小組。


    以黑火藥為基礎,研發出來的簡易炸藥包,乃至手榴彈、土地雷等已經成為了工程隊開山裂石必備的物資。


    而且,早在數年前劉曜就見到了青銅炮模型、火銃模型、燧發槍模型。


    隻是他考慮的比較深遠,沒有把火藥及相關聯的火器,如火炮、土地雷應用到戰爭上。


    在他沒有足夠權勢,比如稱王之前,就算搞出青銅炮,誰能保證不被其他人偷學走?


    人心難測啊!


    在生死和利益的矛盾麵前,又有多少人能堅守住良心與道德?


    因此,當年在劉曜沒有正式“造反割據”之前,他隻會根據需求,弄一些簡單易操作,容易保密,別人無法輕易模仿的“黑科技”,比如用鹿角藤提煉橡膠造實心橡膠輪胎。


    提取橡膠所用的一些溶液,都是他本人親自調配出來的。


    而且自行車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屬於機械之物,歸於工匠產物一類,並不太受高層人士重視。


    別人想嚐試模仿,也需要花很多人力、物力和大量時間,來做多次實驗,甚至操作不當造成人員傷亡。


    比如,當年就有富商用重金購買了幾輛自行車,派人回去研究。


    花了數年時間之後,仍然模仿不出品質一樣的出來。


    鋼鐵的質量不過關,還出過把人屁股刺開花的悲劇。


    總之,在模仿成本高到可怕的情況下,不如直接從百姓集團購買來的實惠。


    當劉曜稱王,在長安城外渭水河畔建立科研院之後,有關火器等之前迫於保密考慮而未再進一步的黑科技研究,自此邁入了突飛猛進的階段!


    至於之前那個燒普通磚塊的技術,劉曜倒不怕被人學去,磚塊路或者說房租建築,都是一個國家的基礎建設。


    七八年前,百姓集團就把磚廠承包給商人運作,目的就是通過商人之手把磚塊路鋪開。


    沒有水泥做粘合劑,uu看書 w.kanshu.cm 就算用其他的東西加上磚塊建造城牆,也擋不住巨型車弩和投石機的狂轟。


    畢竟,沒有鋼筋混凝土的城牆,其抗震能力可以想象。


    水泥的煆燒,沒有高溫爐技術是無法成功的。


    劉曜手下有張家兄弟這樣祖祖輩輩搞將作的大佬,其他的世家大族或地方豪強又不可能像他一樣重視這些東西,就算重視,也極難找到像他屬下這樣厲害的人物。


    就算有,那他們摸索出水泥的配方,就要花很大的精力和物力,還不如直接從百姓集團購買合得來。


    自行車可用於快速行軍和運轉物資,這國之重器的核心掌握在劉曜和他的百姓集團手裏。


    有了自行車,水泥路和磚塊路,再加上軍功爵,以及深得人心的商社網點,舉義旗清君側的成功率才能提到最高。


    所以,經過十多年的積累,劉曜才能快速舉兵,占下廣闊的疆土,建立楚王國!


    7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第三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驚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驚俗並收藏漢第三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