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三年,三月初十。


    文成殿大廳。


    相台的丞相楊賜、右相陳球及四位副相郭禧、陳寔、袁逢、陳耽皆依次坐在左邊。


    帥閣的太尉皇普規、左帥張奐、右帥度尚、副帥馬平、副帥張溫皆依次坐在右邊。


    禦史台的禦史大夫橋玄也坐在右邊。


    相台的左相李鹹抱恙,在家修養,所以沒有來參加。


    帥閣的另外兩位副帥職位目前空缺當中。


    劉曜曾考慮過把董卓調入中樞,做一名副帥,但考慮到董卓的功勞實在是不夠,所以讓他去做新整編的第十二師的師長去了。


    段熲死後,涼州三明隻剩下了皇普規、張奐。


    由於皇普規生於將門世家,所以讓他做太尉沒人能挑出毛病。


    張奐出身沒法與皇普規相比,不過他多年守衛邊境,戰功赫赫,讓他做左帥也是實至名歸。


    至於右帥度尚,前文曾介紹過此人,也是原曆史上漢靈帝時期的一位名人。


    他就是那種提刀上馬可殺敵,收刀下馬能治國的大佬!


    當年劉曜在益州郡埋頭發展的時候,沒少派麾下學生率領義勇前去支援當時就任荊州刺史的度尚。


    度尚在平定荊州的叛亂中功勳卓著,因功受封右鄉侯,遷任桂陽太守。


    在延熹八年的時候出任遼東太守,並率兵擊破了擾境的鮮卑。


    由於他一直和劉曜有往來,隨身常備百姓集團製藥廠出品的顆粒藥劑,所以他並沒有像原曆史上在延熹九年的時候,因染風寒救治無效去世,而是一直活到了現在。


    看他精神抖擻的樣子,恐怕還能再活十多年。


    像度尚、郭泰一樣,因劉曜穿越,產生蝴蝶效應,而得以延長壽命的人還有許多。


    尤其是原曆史上死於黨錮之禍的不少太學生,皆在劉曜派人暗中保護下,得到了活命的機會。


    副帥之一的馬平,其人在原曆史上默默無名,但他有個在原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兒子——馬騰,馬騰有個更牛的兒子叫馬超。


    他是伏波將軍馬援孫子的孫子,即馬援是他的高祖父!


    他的祖父馬康當年因牽涉竇憲案,被漢和帝削去爵位後被殺。因為馬康是馬援之孫,他死後,皇帝開恩,將馬家的爵位傳給了馬康之弟馬郎。從此之後,馬康一族失勢,地位不再顯赫。


    由於他是馬康的孫子,所以馬康死後,他的成長可謂是相當坎坷。


    漢桓帝期間,他經同族馬續舉薦,成為羽林郎,擔任天水蘭幹尉。馬續是馬援的侄孫,也是著名經學家馬融的弟弟,故而馬平由此得官。


    之後他因為性格耿直,衝撞了上官而被誣陷,失了官職。而後他流落隴西,隨與羌人雜居。


    他當官的時候沒有貪汙受賄,家沒有多少錢,而且背景不好,隻能娶了羌女為妻子。


    自那時起,他就紮根在隴西,長子馬翼、次子馬騰皆出生於涼州,生長於涼州。


    十年前,劉曜開始滲透東漢軍方係統,多次捐贈顆粒藥劑、衣物等非糧食來資助涼州、並州的皇甫規、張奐等將領,維持對邊境的控製。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馬平得到了皇甫規的提拔,而後以三十五的高齡加入軍中,因其原先做過縣尉,所以起步從司馬開始。


    因為他的妻子為羌人,所以他對那些願意歸降的羌人都還勉強不錯,以至於有很多雜羌都願為他效命。


    加上劉曜一直有醫藥向西北支持,他與皇甫規等將領麾下的戰兵,死於風寒外感的人數逐年減少。


    就這樣,他在戌邊戰場上摸爬滾打,加上作戰勇猛,十年間經曆大小戰役上百次,成為了僅次於涼州三明之下,對諸羌具有威懾力的又一位猛將!


    至於副帥張溫,乃是南陽穰縣人。


    原曆史上他官至司隸校尉、太尉,更受封為互鄉侯。他曾經以董卓、孫堅、陶謙等人上司的身份,奉命討伐韓遂、邊章、北宮伯玉的叛亂。可惜等董卓掌權後,以他勾結袁術為由,將其殺害。


    張溫早年跟隨段熲平羌亂,做過校尉,後來段熲被調走,他一直留在並州,負責邊防。


    等劉曜舉義旗起兵之後,他跟隨張奐一直堅守並州防線,立下了許多軍功。


    正因為常年征戰,張溫身上到處都是刀槍劍傷。


    他如今剛滿四十七歲零幾個月,就已經時常遭受風濕病的折磨,外表看起來簡直就像六十歲的老者一樣。


    劉曜稱王後,便將他和張奐、皇甫規、度尚、馬平一起調到中樞,入了帥閣。


    此次劉曜將帥閣、相台兩方高層人物,全部召喚到文成殿,當然是有要事需要與眾人商定。


    “十日之前,武陵、江夏、豫章三郡境內,皆先後發生了叛亂。具體緣由,寡人不說,眾卿自當知曉。”


    由於劉曜執意推行編戶齊民授田政策,激起了過去隱藏真實的實力,而沒有歸附百姓軍的地方豪強的強烈不滿。


    畢竟但凡有點血氣的人,都會不爽!


    本次授田,凡每戶多出的耕田,u看書 ww.uunshu.cm一律會被朝廷強製收購。小門小戶即便不滿,也無力對抗朝廷。


    但這三郡之中,有不少過去隱瞞了田畝數的大地主,眼看曾經的黑曆史將要被拔出來。


    比如以私人武裝限製雇工人身自由,驅使雇工挖鐵礦、銅礦,由此打死、累死、害死的雇工數以百計千計。


    又比如為了侵占普通百姓的耕地,暗中強取豪奪,殘害他人。


    諸如此類的黑曆史,任何一樁都是死罪。


    劉曜沒有換新的郡縣主官上任之前,他們自然是可以在地方上用錢財,來個一手遮天。


    但各郡新的郡守就位之後,他們這些有黑曆史且之前沒有歸附百姓軍的地方豪強,肯定是早晚要被處置。


    恰好編戶齊民授田政策的推廣,損害那些中小地主的利益,他們便唆使地方上的中小地主,跟他們一起給授田推廣使絆子。


    事態發展到最後,他們甚至要跟楚王朝廷魚死網破。


    雖說朝廷會按照市場價收購超出授田規定的耕地,但畢竟耕地乃是中小地主的錢財之源,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


    至於家中有子弟就讀太學分院,或者投身軍中的中小地主,倒不會跟著上麵的那些人一起作亂。


    劉曜環視眾人,詢問道:“寡人此次召見眾卿,欲商議一下,朝廷是否要調動軍隊,對荊、揚兩州境內居心叵測之輩,進行武力清剿!?”


    橋玄是強硬派,直接出奏道:“稟大王,老臣以為,凡是有足夠證據證明其殘害百姓、為禍地方的家族,無須走司法審判之程序,可派兵前去,將之就地正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第三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驚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驚俗並收藏漢第三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