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人吃飯是分餐製,而且講究比較多。
不同爵位不同品級的人,吃飯所用的器具也不一樣。
對此,這裏不做過多的敘述。
且說劉曜招待眾臣吃完午餐,等侍女們收拾好之後,便繼續開始下麵的議題。
有個事要在這裏提一下,那就是為何是侍女們收拾餐具,而不是太監?
劉曜不打算再啟用太監這麽個特殊人群,他已經下令征辟身強體胖之中年婦女充當宮中仆人。
沒錯,就是身強體胖,不是體健!
劉曜定這個規矩,便是考慮到後世子孫會對美貌的女子亂來。
假如他的子孫裏有人對這樣“身強體胖”的中年婦女感興趣,那他也無話可說!
言歸正傳。
既然基本確定了中央的文武官製,理清了各部門的職能劃分。
下一步,便是確定各部門官員的品級及辦公地點。
先說辦公地點。
劉曜的規劃是帥閣統攝軍事堂在軍務府辦公,相台統攝政事堂在政務府辦公,禦史台統攝監察堂與諫議台率領諫議堂在廉法府辦公。
其實,為了區別禦史台和諫議台,兩台各有獨立的辦公樓。
劉曜計劃在未來成立的銀行總署、國營總署、財政總署,屆時也會單獨辦公。
提到辦公樓,劉曜的打算是除非有特別的必要,否則同一個大部門的下屬機構,能擠在一層的就絕不分兩層,能擠在同一棟的也絕不分兩棟。
這樣做的好處是節約用地,提高部門溝通效率,減少鋪張浪費。
軍務府、政務府、廉法府以及未來的皇家學院,共同組成皇城的四大建築群。
而建章宮、未央宮、長樂宮三大建築群,則為宮城的主要組成部分。
劉曜打算從他開始,將宮城與皇城分開!
雖然他現在連稱王典禮還沒舉辦,但是他要修建皇宮誰又能阻攔?
對於未來皇宮的規劃設計圖,他書房的抽屜裏就有好幾個版本。
為免引起過多的誤會與擔憂,劉曜隻是介紹了一下各部門辦公地點的名稱,以及未來修建的辦公樓,會與過去有所不同。
他並沒有細說具體的不同在哪裏,究竟怎麽修,修成什麽樣子。
這些問題不該在此處討論,也無需討論,畢竟修建皇宮此乃劉曜的私事!
但當眾人得知劉曜打算把皇城與宮城分開,並且讓朝中大臣都在皇城辦公時,他們的第一反應是“這特麽不會是做夢吧?”
讓他們震驚的還在後麵!
劉曜接著表示,他會在皇城外的東邊命人修建一處巨大的莊園,名曰中央官墅。
凡有品級的京官,人手一套別墅!
別墅會按照高層、中層、基層官員劃分成三個區域,不同的區域其別墅內部的配套設施設備也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隻要在職一天,這別墅便可住上一日。
中央官墅還有統一的大食堂,每日三餐,加班另有加餐!
而且環境優美,毗鄰皇家學院,未來官員家中的子孫凡符合條件者,皆可到皇家學院讀書!
怎麽樣?
這個京官的待遇沒的說吧?
劉曜聽著大殿之中此起彼伏的高呼聲,比如“大王聖明”、“臣無以為報,敢不效死”、“臣必當肝腦塗地,以報大王隆恩”等言論,心情格外的好。
這些大臣卻不知,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劉曜管吃管住,為京官提供優質的生活品質與環境,實乃高薪養廉之策略。
倘若有人中飽私囊,違法亂紀,瀆職失職,那可就別怪劉曜翻臉無情了!
待眾人激動的心情慢慢平複下來後,劉曜接下來談到了眾臣工最感興趣、最在意、也最期待的一項製度。
那就是官階品級及俸祿!
“自夏、商、周以至本朝,曆代皆靠命服、爵秩、品級標識官吏職位之高下:三代以命服,即以帝王所賜玉圭、服飾來區分官職等級,本朝靠祿秩來表示官級之高下。”
“今孤欲立九品官階製,把文武官員之官階自正一品、從一品至正九品、從九品,由高到低共分為九品十八級!”
劉曜此話一出,眾人皆感到好奇。
他的話音剛落,便有兩隊身強體胖的侍女從幕後魚貫而出,各別捧著一疊厚厚的文稿。
眾臣好奇的從侍女手中接過文稿,低頭一看,便立即瞪大了雙眼,一個個像見到鬼似的!
那紙上沒有鬼,有的隻是劉曜親筆草擬的九品十八級官階及俸祿。
當然,為了防止製度泄露,他以示眾人的乃是部分。
就這部分內容,依然令眾臣驚駭不已!
楊賜、郭禧、李鹹、陳耽這幾位朝中宿老,也都眼冒精光,死死捏著手中的文稿,生怕稿件跑了。
文稿內容其實還算簡單,劉曜隻不過是列了一張後世常見的表格。
他把正一品到從九品,由高至低依次填入表中,並將品級對應的京官職務、地方官職務按照文武分開,填在了品級的後麵。uu看書.uunsu.om
至於具體品級對應什麽文職、武職,以及對應的京官、地方官和俸祿,劉曜並沒有一一列出來,而是僅僅挑選了兩個品級,加以舉例。
從一品,文職京官丞相、禦史大夫,武職京官太尉,外官無此品級,年俸實三千七百二十石。
實是指滿額,並非一虛詞。
三千二百二十石在當時的購買力,相當於後世大概一百一十萬元人民幣在後世的購買力。
這個待遇,並不算低!
正三品,文職京官十二部尚書、禦史台二院長,武職京官軍事堂四部三總署之主官,文職外官郡守,武職外官郡尉署長、副軍團長、軍團參謀長,年俸實兩千八百二十石(相當於後世大概八十四萬人民幣的購買力)。
此等前所未有的官階品級製度,用表格清晰的展露出來,真的非常巧妙,令眾臣工極其震撼!
眾人震撼乃是必然!
劉曜幾乎是照搬了後世號稱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官製中最有代表性、最完善的九品十八級官階!
如果還不能鎮住眼前的這些“古代人”,那他穿越者的臉往哪擱?
劉曜發明了印刷術,發明了漢語拚音,發明了自行車等等太多以及改變了世界的東西!
現在又拿出此等精妙的表格設計,推出九品十八級的官階構想,豈非天命聖君?
大殿當中的許多臣工,捏著手中的印刷品(文稿),再看劉曜時,其眼神之中,已經帶著如視神明的色彩!
就像曹操與袁紹一樣,堅信劉曜乃天命之人,那種激動無法用語言形容!
不同爵位不同品級的人,吃飯所用的器具也不一樣。
對此,這裏不做過多的敘述。
且說劉曜招待眾臣吃完午餐,等侍女們收拾好之後,便繼續開始下麵的議題。
有個事要在這裏提一下,那就是為何是侍女們收拾餐具,而不是太監?
劉曜不打算再啟用太監這麽個特殊人群,他已經下令征辟身強體胖之中年婦女充當宮中仆人。
沒錯,就是身強體胖,不是體健!
劉曜定這個規矩,便是考慮到後世子孫會對美貌的女子亂來。
假如他的子孫裏有人對這樣“身強體胖”的中年婦女感興趣,那他也無話可說!
言歸正傳。
既然基本確定了中央的文武官製,理清了各部門的職能劃分。
下一步,便是確定各部門官員的品級及辦公地點。
先說辦公地點。
劉曜的規劃是帥閣統攝軍事堂在軍務府辦公,相台統攝政事堂在政務府辦公,禦史台統攝監察堂與諫議台率領諫議堂在廉法府辦公。
其實,為了區別禦史台和諫議台,兩台各有獨立的辦公樓。
劉曜計劃在未來成立的銀行總署、國營總署、財政總署,屆時也會單獨辦公。
提到辦公樓,劉曜的打算是除非有特別的必要,否則同一個大部門的下屬機構,能擠在一層的就絕不分兩層,能擠在同一棟的也絕不分兩棟。
這樣做的好處是節約用地,提高部門溝通效率,減少鋪張浪費。
軍務府、政務府、廉法府以及未來的皇家學院,共同組成皇城的四大建築群。
而建章宮、未央宮、長樂宮三大建築群,則為宮城的主要組成部分。
劉曜打算從他開始,將宮城與皇城分開!
雖然他現在連稱王典禮還沒舉辦,但是他要修建皇宮誰又能阻攔?
對於未來皇宮的規劃設計圖,他書房的抽屜裏就有好幾個版本。
為免引起過多的誤會與擔憂,劉曜隻是介紹了一下各部門辦公地點的名稱,以及未來修建的辦公樓,會與過去有所不同。
他並沒有細說具體的不同在哪裏,究竟怎麽修,修成什麽樣子。
這些問題不該在此處討論,也無需討論,畢竟修建皇宮此乃劉曜的私事!
但當眾人得知劉曜打算把皇城與宮城分開,並且讓朝中大臣都在皇城辦公時,他們的第一反應是“這特麽不會是做夢吧?”
讓他們震驚的還在後麵!
劉曜接著表示,他會在皇城外的東邊命人修建一處巨大的莊園,名曰中央官墅。
凡有品級的京官,人手一套別墅!
別墅會按照高層、中層、基層官員劃分成三個區域,不同的區域其別墅內部的配套設施設備也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隻要在職一天,這別墅便可住上一日。
中央官墅還有統一的大食堂,每日三餐,加班另有加餐!
而且環境優美,毗鄰皇家學院,未來官員家中的子孫凡符合條件者,皆可到皇家學院讀書!
怎麽樣?
這個京官的待遇沒的說吧?
劉曜聽著大殿之中此起彼伏的高呼聲,比如“大王聖明”、“臣無以為報,敢不效死”、“臣必當肝腦塗地,以報大王隆恩”等言論,心情格外的好。
這些大臣卻不知,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劉曜管吃管住,為京官提供優質的生活品質與環境,實乃高薪養廉之策略。
倘若有人中飽私囊,違法亂紀,瀆職失職,那可就別怪劉曜翻臉無情了!
待眾人激動的心情慢慢平複下來後,劉曜接下來談到了眾臣工最感興趣、最在意、也最期待的一項製度。
那就是官階品級及俸祿!
“自夏、商、周以至本朝,曆代皆靠命服、爵秩、品級標識官吏職位之高下:三代以命服,即以帝王所賜玉圭、服飾來區分官職等級,本朝靠祿秩來表示官級之高下。”
“今孤欲立九品官階製,把文武官員之官階自正一品、從一品至正九品、從九品,由高到低共分為九品十八級!”
劉曜此話一出,眾人皆感到好奇。
他的話音剛落,便有兩隊身強體胖的侍女從幕後魚貫而出,各別捧著一疊厚厚的文稿。
眾臣好奇的從侍女手中接過文稿,低頭一看,便立即瞪大了雙眼,一個個像見到鬼似的!
那紙上沒有鬼,有的隻是劉曜親筆草擬的九品十八級官階及俸祿。
當然,為了防止製度泄露,他以示眾人的乃是部分。
就這部分內容,依然令眾臣驚駭不已!
楊賜、郭禧、李鹹、陳耽這幾位朝中宿老,也都眼冒精光,死死捏著手中的文稿,生怕稿件跑了。
文稿內容其實還算簡單,劉曜隻不過是列了一張後世常見的表格。
他把正一品到從九品,由高至低依次填入表中,並將品級對應的京官職務、地方官職務按照文武分開,填在了品級的後麵。uu看書.uunsu.om
至於具體品級對應什麽文職、武職,以及對應的京官、地方官和俸祿,劉曜並沒有一一列出來,而是僅僅挑選了兩個品級,加以舉例。
從一品,文職京官丞相、禦史大夫,武職京官太尉,外官無此品級,年俸實三千七百二十石。
實是指滿額,並非一虛詞。
三千二百二十石在當時的購買力,相當於後世大概一百一十萬元人民幣在後世的購買力。
這個待遇,並不算低!
正三品,文職京官十二部尚書、禦史台二院長,武職京官軍事堂四部三總署之主官,文職外官郡守,武職外官郡尉署長、副軍團長、軍團參謀長,年俸實兩千八百二十石(相當於後世大概八十四萬人民幣的購買力)。
此等前所未有的官階品級製度,用表格清晰的展露出來,真的非常巧妙,令眾臣工極其震撼!
眾人震撼乃是必然!
劉曜幾乎是照搬了後世號稱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官製中最有代表性、最完善的九品十八級官階!
如果還不能鎮住眼前的這些“古代人”,那他穿越者的臉往哪擱?
劉曜發明了印刷術,發明了漢語拚音,發明了自行車等等太多以及改變了世界的東西!
現在又拿出此等精妙的表格設計,推出九品十八級的官階構想,豈非天命聖君?
大殿當中的許多臣工,捏著手中的印刷品(文稿),再看劉曜時,其眼神之中,已經帶著如視神明的色彩!
就像曹操與袁紹一樣,堅信劉曜乃天命之人,那種激動無法用語言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