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時。
建章宮前殿。
“臣等恭問大王聖安!”
劉曜剛一出現,現場立即響起了山呼海嘯聲。
他登上象征著無上權力的王座,轉身俯視殿內站了四縱八橫的眾臣工,淡淡的道:“孤躬安!眾卿都坐罷!”
眾臣工得到劉曜示意,皆按照官位品級分別就座。
為了表示恩寵,劉曜特地給楊賜、李鹹、郭禧、橋玄等上了年紀的朝中大佬設置了特殊的坐席。
這是他從漢光武帝劉秀設立“三獨坐”引發的靈感,楊、李、郭、橋等大佬自然是感激涕零,激動的不像話。
自劉曜與陳王劉寵、魯王劉虞簽訂停戰協議,派人從洛陽要回楊賜、李鹹、陳耽等朝臣之後,這已經是他第四次召集眾多高官一起議事了。
說起來真的很奇怪,在秦漢之前,乃至魏晉隋唐,大臣上朝奏事,都是有座位的。
而且在兩漢時期,還有著三公坐而論道的規矩,甚至丞相生病時皇帝都要親自去探望,以示尊重。
所謂三公,即丞相、太尉、禦史大夫。
所謂三公坐而論道,即五日一朝的皇帝隻對重大事情做批示,具體國家事務乃由三公處理。
等到了欺負孤兒寡母上位的趙匡胤建立宋王朝後,大臣上朝奏事隻能站著了!
當草根皇帝朱重八登上帝位後,竟然明文規定“大朝禮”須“眾官皆跪”,上朝站著,奏事就要跪著!
大清朝跪禮更甚!
類似大臣上朝從有座位到沒有座位的演化,一方麵體現了皇權的加強,另一方麵何嚐不是當權者的“自卑”心裏在作怪!
漢王朝建立之初,相權與皇權基本上是平起平坐的,這也是後來漢武帝為了大權在握,才多次弄死丞相的緣故。
劉曜給楊賜等朝中大佬賜特殊座位,其實已經表達了他對世家大族、對朝廷製度的兩個態度。
眾臣工沒有一個是瞎子,隻要看見這一幕,自然能猜出來劉曜透露的態度。
“孤召集眾卿來此,乃是要與眾卿商議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朝廷官製。”
劉曜這句話裏麵的“朝廷”乃是一語雙關,既表示楚王國的朝廷,也代表未來帝國的朝廷。
“富裕百姓的增長率、士人的增長率、人口的增長率,此三者,皆需要地方官員與中央同心協力,才能有所作為,從而贏得三年之約!”
劉曜看著下麵眾人的反應,繼續道:“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隻有確定朝廷體製,才能理清地方官與中樞官的職權,明確職責,進而各司其職,方能高效快速的推進政令!”
他清了清嗓子,朗聲道:“朝廷體製事關重大,非一日可決,孤已命尚膳房準備吃食!”
劉曜說完這句話,選擇了沉默。
他需要給在場的眾臣一個吸收與消化信息的時間,他剛才簡短的幾句話,其實已經表達了他革新體製的意願。
比如“非一日可決”的觀念,說明他不打算照搬前朝的體製。
比如給眾臣準備午餐的行為,表示商議體製的這件事肯定不會那麽快結束,說不準眾臣有可能還要留宿建章宮!
過了片刻,劉曜接著道:“孤打算效仿高祖皇帝,設丞相、太尉、禦史大夫,此三公平級,不分主次!”
此話一出,現場一片嘩然!
漢初的丞相權力是相當大的,他們這些朝中大佬不可能不知道。
按照曆史上漢朝任免丞相的儀式規定,皇帝本人親自出席朝會,在京六百石以上的官員必須到會。
丞相晉見,皇帝必須在正殿具正式朝服接見。
丞相奏事畢,辭出,皇帝要起立、送至殿門。
丞相病重,皇帝要親臨問疾,並遣使送藥。
丞相死後,屍體從丞相府移私宅,皇帝要親自上門吊祭,並賜棺木、葬地、冥器等。
由此可見丞相地位之尊崇!
而三公不分主次,意味著禦史大夫不再是副丞相,而是有獨立開府的資格!
“丞相處理政事之機構曰‘相台’,其下設左相、右相,左右相之下再設四位副相。由七相共同統攝相台,相台一日三班,由七相輪流值守相台統禦政事堂,維持人歇政不停的常態!”
眾臣聽了劉曜上麵這句話,感覺丞相的權力還是被分割了,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麽大!
正當有人疑惑“政事堂”是什麽機構的時候,劉曜對於政事堂的解釋語也說了出來。
“所謂政事堂,乃是由吏部、戶部、禮部等十二部組成的中央行政部門!”
“所謂十二部,即負責考功、俸祿、檔案等事務的吏部,負責戶籍、審計等事務的戶部,負責天文、禮樂、祭祀、宣傳等事務的禮部,uu看書.ukanshu 負責兵役、武備、邊防、軍工、地理等事務的兵部,負責廷尉事務的刑部。”
“負責專利、科研、水利、工程等事務的工部,負責社保、墾田、農務等事務的農部,負責國醫、生育等事務的醫部,負責教育、文教、國史、編修、選才等事務的教部,負責商會、商務、雇工等事務的商部,負責轉運、交通等事務的路部,負責文娛、外交、民族等事務的樂部。”
劉曜一口氣把關於十二部的腹稿和盤托出,猶如平地響起一道驚雷,震得眾臣工耳朵嗡嗡作響!
一個政事堂,基本把天下政事全部涵蓋了進去!
統領政事堂的是相台,相台雖由七人組成,但首腦人物卻隻有一個,那就是三公之一的丞相!
劉曜已經說的很清楚,以丞相總領相台政務,再由相台統領政事堂,可見丞相與相台的權力大到了何種程度!
“丞相權力之大,史無前例!大王難道就不怕未來再出現一個王莽?”
楊賜等朝中大佬不由得如此想到。
劉曜仿佛看穿了楊賜等人的想法,心中有點得意。
其實眾人隻看到了表麵,並不知道相台與十二部內在的人事關係。
他剛才介紹相台與政事堂的時候,一直用的都是統攝、統領,並沒有說政事堂的人事任免也是由相台決定!
關於人事權,劉曜不打算在這裏細說,他隻需要拋出一個誘餌,讓眾人去爭奪即可!
至於說他是否擔心未來會不會再出現一個類似王莽那樣的人物,講實話,他還真不擔心!
建章宮前殿。
“臣等恭問大王聖安!”
劉曜剛一出現,現場立即響起了山呼海嘯聲。
他登上象征著無上權力的王座,轉身俯視殿內站了四縱八橫的眾臣工,淡淡的道:“孤躬安!眾卿都坐罷!”
眾臣工得到劉曜示意,皆按照官位品級分別就座。
為了表示恩寵,劉曜特地給楊賜、李鹹、郭禧、橋玄等上了年紀的朝中大佬設置了特殊的坐席。
這是他從漢光武帝劉秀設立“三獨坐”引發的靈感,楊、李、郭、橋等大佬自然是感激涕零,激動的不像話。
自劉曜與陳王劉寵、魯王劉虞簽訂停戰協議,派人從洛陽要回楊賜、李鹹、陳耽等朝臣之後,這已經是他第四次召集眾多高官一起議事了。
說起來真的很奇怪,在秦漢之前,乃至魏晉隋唐,大臣上朝奏事,都是有座位的。
而且在兩漢時期,還有著三公坐而論道的規矩,甚至丞相生病時皇帝都要親自去探望,以示尊重。
所謂三公,即丞相、太尉、禦史大夫。
所謂三公坐而論道,即五日一朝的皇帝隻對重大事情做批示,具體國家事務乃由三公處理。
等到了欺負孤兒寡母上位的趙匡胤建立宋王朝後,大臣上朝奏事隻能站著了!
當草根皇帝朱重八登上帝位後,竟然明文規定“大朝禮”須“眾官皆跪”,上朝站著,奏事就要跪著!
大清朝跪禮更甚!
類似大臣上朝從有座位到沒有座位的演化,一方麵體現了皇權的加強,另一方麵何嚐不是當權者的“自卑”心裏在作怪!
漢王朝建立之初,相權與皇權基本上是平起平坐的,這也是後來漢武帝為了大權在握,才多次弄死丞相的緣故。
劉曜給楊賜等朝中大佬賜特殊座位,其實已經表達了他對世家大族、對朝廷製度的兩個態度。
眾臣工沒有一個是瞎子,隻要看見這一幕,自然能猜出來劉曜透露的態度。
“孤召集眾卿來此,乃是要與眾卿商議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朝廷官製。”
劉曜這句話裏麵的“朝廷”乃是一語雙關,既表示楚王國的朝廷,也代表未來帝國的朝廷。
“富裕百姓的增長率、士人的增長率、人口的增長率,此三者,皆需要地方官員與中央同心協力,才能有所作為,從而贏得三年之約!”
劉曜看著下麵眾人的反應,繼續道:“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隻有確定朝廷體製,才能理清地方官與中樞官的職權,明確職責,進而各司其職,方能高效快速的推進政令!”
他清了清嗓子,朗聲道:“朝廷體製事關重大,非一日可決,孤已命尚膳房準備吃食!”
劉曜說完這句話,選擇了沉默。
他需要給在場的眾臣一個吸收與消化信息的時間,他剛才簡短的幾句話,其實已經表達了他革新體製的意願。
比如“非一日可決”的觀念,說明他不打算照搬前朝的體製。
比如給眾臣準備午餐的行為,表示商議體製的這件事肯定不會那麽快結束,說不準眾臣有可能還要留宿建章宮!
過了片刻,劉曜接著道:“孤打算效仿高祖皇帝,設丞相、太尉、禦史大夫,此三公平級,不分主次!”
此話一出,現場一片嘩然!
漢初的丞相權力是相當大的,他們這些朝中大佬不可能不知道。
按照曆史上漢朝任免丞相的儀式規定,皇帝本人親自出席朝會,在京六百石以上的官員必須到會。
丞相晉見,皇帝必須在正殿具正式朝服接見。
丞相奏事畢,辭出,皇帝要起立、送至殿門。
丞相病重,皇帝要親臨問疾,並遣使送藥。
丞相死後,屍體從丞相府移私宅,皇帝要親自上門吊祭,並賜棺木、葬地、冥器等。
由此可見丞相地位之尊崇!
而三公不分主次,意味著禦史大夫不再是副丞相,而是有獨立開府的資格!
“丞相處理政事之機構曰‘相台’,其下設左相、右相,左右相之下再設四位副相。由七相共同統攝相台,相台一日三班,由七相輪流值守相台統禦政事堂,維持人歇政不停的常態!”
眾臣聽了劉曜上麵這句話,感覺丞相的權力還是被分割了,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麽大!
正當有人疑惑“政事堂”是什麽機構的時候,劉曜對於政事堂的解釋語也說了出來。
“所謂政事堂,乃是由吏部、戶部、禮部等十二部組成的中央行政部門!”
“所謂十二部,即負責考功、俸祿、檔案等事務的吏部,負責戶籍、審計等事務的戶部,負責天文、禮樂、祭祀、宣傳等事務的禮部,uu看書.ukanshu 負責兵役、武備、邊防、軍工、地理等事務的兵部,負責廷尉事務的刑部。”
“負責專利、科研、水利、工程等事務的工部,負責社保、墾田、農務等事務的農部,負責國醫、生育等事務的醫部,負責教育、文教、國史、編修、選才等事務的教部,負責商會、商務、雇工等事務的商部,負責轉運、交通等事務的路部,負責文娛、外交、民族等事務的樂部。”
劉曜一口氣把關於十二部的腹稿和盤托出,猶如平地響起一道驚雷,震得眾臣工耳朵嗡嗡作響!
一個政事堂,基本把天下政事全部涵蓋了進去!
統領政事堂的是相台,相台雖由七人組成,但首腦人物卻隻有一個,那就是三公之一的丞相!
劉曜已經說的很清楚,以丞相總領相台政務,再由相台統領政事堂,可見丞相與相台的權力大到了何種程度!
“丞相權力之大,史無前例!大王難道就不怕未來再出現一個王莽?”
楊賜等朝中大佬不由得如此想到。
劉曜仿佛看穿了楊賜等人的想法,心中有點得意。
其實眾人隻看到了表麵,並不知道相台與十二部內在的人事關係。
他剛才介紹相台與政事堂的時候,一直用的都是統攝、統領,並沒有說政事堂的人事任免也是由相台決定!
關於人事權,劉曜不打算在這裏細說,他隻需要拋出一個誘餌,讓眾人去爭奪即可!
至於說他是否擔心未來會不會再出現一個類似王莽那樣的人物,講實話,他還真不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