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二年,六月十三。
劉曜大軍順利抵達長安。
此時的長安乃是東漢王朝的陪都,也叫西京,城中居住著大量的官員親屬,富商豪門。
在秦朝和西漢時期,長安地區一直是當時中央朝廷的核心統治區域,不僅是政治上的中心,也是軍事、經濟、文化上的中心。
由於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後,定都洛陽,長安的繁榮局麵有所下降。
在原時空的三國時期,長安地區經曆了多次戰亂的摧殘,比如曹操和西涼馬超之間的戰鬥等。
即便如此,長安仍然是軍事重鎮,隻是在政治、經濟等方麵略遜於洛陽罷了。
以前劉曜讀高中曆史的時候,發現長安是很多朝代的帝都,尤其漢唐也定都在長安。
當時他十分奇怪,不明白為何古代的統治者喜歡把帝都定在長安,因此特地查看了一下長安的地理位置。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得了長安,控製八百裏秦川簡直不要太容易!
八百裏秦川即關中平原、渭河平原,它南倚秦嶺,北界北山,西起寶雞峽,東至潼關,東西長約三百六十公裏。
自古以來,這裏風調雨順,土地肥沃,農業發達,為曆史上秦帝國的興起奠定了強大基礎,所以號稱“八百裏秦川”。
換句話說,控製了八百裏秦川,就等於妥妥的有了帝王之基!
一個關中平原可以養活多少人?
劉曜不知道這個時空的關中平原可以養活多少人,但他記得後世西北三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養活了一億人,而關中平原四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集中了西北四分之一的人口!
這或許有很多原因,比如後世的畝產量比古代高、灌溉體係比古代優良、病蟲害的防治比古代及時等等。
但毋庸置疑的是,關中平原土地肥沃,哪怕是在劉曜此時所處的時代,隻要對關中平原加以管理,合理開發,養活近千萬人絕對不是癡人說夢。
因為在西漢平帝元始二年,即公元2年,官方統計的數據顯示,當時這片地區上生活著三百五十多萬的人。
由於地方豪強有隱瞞人口的習慣,所以真實的人數應該不低於四百萬!
劉曜若是能把關中平原經營好,必定可以在有生之年,讓四百萬翻一倍,達到八百萬應該沒有問題。
而且拿下長安,幾乎沒有耗費他什麽力氣。
他在沒有抵達長安地區之前,就已經收到了京兆尹的歸附信,而且寫信用的紙,一看就是百姓集團聯合幾大富商生產的。
長安和洛陽一樣,城中生活著許多大儒,可以算是士人的兩個最大的大本營之一。
一本針對軍方體係的《戰爭論》,一本針對思想學術的《夏學通略》,讓劉曜成為了當代鴻儒!
加上宣傳隊利用說書、皮影戲等各種渠道、各種形式的推廣與宣傳,天下士人全都知道廉價的紙質書籍與漢語拚音乃是劉曜所發明。
就憑這兩樣,劉曜足以擔得起“當世聖賢”的稱呼!
漢語拚音讓人識字更快,紙質書籍讓知識的傳遍更迅速,獲取知識不在是富貴人家的特權。
可以說,積累了十年之後,劉曜的名望已經達到了天下第一的地步!
他當皇帝,在天下士人看來,那是天命所歸,也是眾望所歸。
在廣大因百姓集團而受益的老百姓看來,隻有劉曜當皇帝,他們才能過上好日子。
總而言之,現在的劉曜比當年的王莽還要得人心。
王莽當年隻是用他個人的德行折服了天下士人,若說治理地方百姓,讓人們過上“小康”生活他真的不如劉曜。
劉曜治下的九郡一區,不說家家戶戶有餘糧,至少十之七八的家庭不用為天災而害怕。
讓這樣一位思想與行動都過硬的“當世聖賢”做皇帝,除非是植物人,否則是個正常人都會舉雙手讚成!
雖然劉曜集團順利的得到了長安,但如何控製長安地區,才是重中之重。
劉曜以前計劃過,所以倒不至於慌亂布置。
首先要讓百姓軍與當地百姓和諧相處,然後立即安插可信之人擔任京兆尹令等民政官,完成對地方的控製,接著征集糧草和就地招兵。
至於百姓軍,則留在長安修整兩日後,全速東進洛陽。
從益州一路走來的百姓軍倒不會給劉曜添亂,他就怕後來從各個地方招募和地方勢力提供的新兵,可能會違反軍紀而給長安百姓留下不好的印象。
人越是怕什麽,往往就容易遇見什麽。
劉曜與皇甫嵩等人正在議事,忽然接到賈小六稟告,董卓麾下的兩個親兵違反了軍紀。
細問之下,劉曜得知違反軍紀的兩個人叫李傕(jue)、郭汜(si)。
劉曜自然是記得這兩個人,uu看書 .uukashu這二位在原時空可是臭名昭著!
在原時空東漢末年的各種政治勢力中,董卓集團是一個土匪色彩甚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賊窩。
這夥煞神如同癌細胞一樣在東漢政權的內髒中生長肆虐,最終扼殺了東漢政權的活力,使之走向滅亡。
該集團中除了董卓這個十惡不赦的賊頭外,還有幾個賊子孽孫也相當有名,他們是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
尤其是李、郭二人,作為董卓的愛將和高足,肚裏的賊湯壞水一點不比董卓少,為非作歹的能量比董卓也毫不遜色。
李、郭二人很早就是董卓手下的嘍囉,郭汜少時還操練過盜馬的營生。
二人隨董卓闖入洛陽時,皆為將軍,討董軍興,二人奉令領兵五萬守把水關,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擾亂關中,李、郭二人皆為幫凶,他倆率兵驅洛陽民數百萬赴長安,一路上***女,奪人財物,民人死於途者不可勝數。
對於這段影視劇和曆史文獻之中的記憶,劉曜可謂是印象深刻!
“營地軍法官何在?”
劉曜最恨的就是這種目無法紀的家夥,若不能對這樣的人進行懲處,那長安的百姓會怎麽看百姓軍?長安的士人會怎麽評論百姓軍?
賈小六猶豫了一下,低聲道:“由於還涉及到溫滿,營地軍法官不知該如何處置,故而才報告到屬下這裏,屬下身為軍法司代理司副,亦不敢輕易決斷。因此前來稟告主公,一切由主公定奪。”
“溫滿?”劉曜眉頭一皺,疑惑道:“貪狼溫滿違反了什麽軍紀?”
劉曜大軍順利抵達長安。
此時的長安乃是東漢王朝的陪都,也叫西京,城中居住著大量的官員親屬,富商豪門。
在秦朝和西漢時期,長安地區一直是當時中央朝廷的核心統治區域,不僅是政治上的中心,也是軍事、經濟、文化上的中心。
由於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後,定都洛陽,長安的繁榮局麵有所下降。
在原時空的三國時期,長安地區經曆了多次戰亂的摧殘,比如曹操和西涼馬超之間的戰鬥等。
即便如此,長安仍然是軍事重鎮,隻是在政治、經濟等方麵略遜於洛陽罷了。
以前劉曜讀高中曆史的時候,發現長安是很多朝代的帝都,尤其漢唐也定都在長安。
當時他十分奇怪,不明白為何古代的統治者喜歡把帝都定在長安,因此特地查看了一下長安的地理位置。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得了長安,控製八百裏秦川簡直不要太容易!
八百裏秦川即關中平原、渭河平原,它南倚秦嶺,北界北山,西起寶雞峽,東至潼關,東西長約三百六十公裏。
自古以來,這裏風調雨順,土地肥沃,農業發達,為曆史上秦帝國的興起奠定了強大基礎,所以號稱“八百裏秦川”。
換句話說,控製了八百裏秦川,就等於妥妥的有了帝王之基!
一個關中平原可以養活多少人?
劉曜不知道這個時空的關中平原可以養活多少人,但他記得後世西北三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養活了一億人,而關中平原四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集中了西北四分之一的人口!
這或許有很多原因,比如後世的畝產量比古代高、灌溉體係比古代優良、病蟲害的防治比古代及時等等。
但毋庸置疑的是,關中平原土地肥沃,哪怕是在劉曜此時所處的時代,隻要對關中平原加以管理,合理開發,養活近千萬人絕對不是癡人說夢。
因為在西漢平帝元始二年,即公元2年,官方統計的數據顯示,當時這片地區上生活著三百五十多萬的人。
由於地方豪強有隱瞞人口的習慣,所以真實的人數應該不低於四百萬!
劉曜若是能把關中平原經營好,必定可以在有生之年,讓四百萬翻一倍,達到八百萬應該沒有問題。
而且拿下長安,幾乎沒有耗費他什麽力氣。
他在沒有抵達長安地區之前,就已經收到了京兆尹的歸附信,而且寫信用的紙,一看就是百姓集團聯合幾大富商生產的。
長安和洛陽一樣,城中生活著許多大儒,可以算是士人的兩個最大的大本營之一。
一本針對軍方體係的《戰爭論》,一本針對思想學術的《夏學通略》,讓劉曜成為了當代鴻儒!
加上宣傳隊利用說書、皮影戲等各種渠道、各種形式的推廣與宣傳,天下士人全都知道廉價的紙質書籍與漢語拚音乃是劉曜所發明。
就憑這兩樣,劉曜足以擔得起“當世聖賢”的稱呼!
漢語拚音讓人識字更快,紙質書籍讓知識的傳遍更迅速,獲取知識不在是富貴人家的特權。
可以說,積累了十年之後,劉曜的名望已經達到了天下第一的地步!
他當皇帝,在天下士人看來,那是天命所歸,也是眾望所歸。
在廣大因百姓集團而受益的老百姓看來,隻有劉曜當皇帝,他們才能過上好日子。
總而言之,現在的劉曜比當年的王莽還要得人心。
王莽當年隻是用他個人的德行折服了天下士人,若說治理地方百姓,讓人們過上“小康”生活他真的不如劉曜。
劉曜治下的九郡一區,不說家家戶戶有餘糧,至少十之七八的家庭不用為天災而害怕。
讓這樣一位思想與行動都過硬的“當世聖賢”做皇帝,除非是植物人,否則是個正常人都會舉雙手讚成!
雖然劉曜集團順利的得到了長安,但如何控製長安地區,才是重中之重。
劉曜以前計劃過,所以倒不至於慌亂布置。
首先要讓百姓軍與當地百姓和諧相處,然後立即安插可信之人擔任京兆尹令等民政官,完成對地方的控製,接著征集糧草和就地招兵。
至於百姓軍,則留在長安修整兩日後,全速東進洛陽。
從益州一路走來的百姓軍倒不會給劉曜添亂,他就怕後來從各個地方招募和地方勢力提供的新兵,可能會違反軍紀而給長安百姓留下不好的印象。
人越是怕什麽,往往就容易遇見什麽。
劉曜與皇甫嵩等人正在議事,忽然接到賈小六稟告,董卓麾下的兩個親兵違反了軍紀。
細問之下,劉曜得知違反軍紀的兩個人叫李傕(jue)、郭汜(si)。
劉曜自然是記得這兩個人,uu看書 .uukashu這二位在原時空可是臭名昭著!
在原時空東漢末年的各種政治勢力中,董卓集團是一個土匪色彩甚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賊窩。
這夥煞神如同癌細胞一樣在東漢政權的內髒中生長肆虐,最終扼殺了東漢政權的活力,使之走向滅亡。
該集團中除了董卓這個十惡不赦的賊頭外,還有幾個賊子孽孫也相當有名,他們是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
尤其是李、郭二人,作為董卓的愛將和高足,肚裏的賊湯壞水一點不比董卓少,為非作歹的能量比董卓也毫不遜色。
李、郭二人很早就是董卓手下的嘍囉,郭汜少時還操練過盜馬的營生。
二人隨董卓闖入洛陽時,皆為將軍,討董軍興,二人奉令領兵五萬守把水關,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擾亂關中,李、郭二人皆為幫凶,他倆率兵驅洛陽民數百萬赴長安,一路上***女,奪人財物,民人死於途者不可勝數。
對於這段影視劇和曆史文獻之中的記憶,劉曜可謂是印象深刻!
“營地軍法官何在?”
劉曜最恨的就是這種目無法紀的家夥,若不能對這樣的人進行懲處,那長安的百姓會怎麽看百姓軍?長安的士人會怎麽評論百姓軍?
賈小六猶豫了一下,低聲道:“由於還涉及到溫滿,營地軍法官不知該如何處置,故而才報告到屬下這裏,屬下身為軍法司代理司副,亦不敢輕易決斷。因此前來稟告主公,一切由主公定奪。”
“溫滿?”劉曜眉頭一皺,疑惑道:“貪狼溫滿違反了什麽軍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