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蒙蒙的天空上,飄著如絲的細雨。
陽春三月的雨滋潤著萬物。
密密麻麻的雨點,落在金鍾莊園主幹道的路麵上,響起了淅淅瀝瀝的聲音。
莊主府議事廳當中的眾人,不時眺望著門外的走道,希望能看見劉曜的身影。
被劉曜派人召回來的班家兄弟、虞家兄弟以及其他外出任職人員,早在已陳群慶和程昱為首的劉曜心腹帶領之下,匯聚到了議事大廳。
眾人等待了半個時辰,仍不見劉曜。
陳群慶和程昱對望了一眼,各自從對方眼神當中看出了“可以開始”的意思。
於是,陳群慶率先開口道:“去年十月,渤海王遭受朝中奸宦誣陷造反,而後下獄自殺。”
“隨即民間輿論紛紛,呼籲一位漢室宗親站出來力挽狂瀾,解救天子脫離奸邪之手!”
“今年二月初,有漢室宗親劉焉與劉虞先後舉起義旗,又有諸侯陳王劉寵舉出清君側的義旗。”
“主公身為漢室宗親,有匡扶天下之誌向,如今天下民心所向,主公自然不會與萬民之意願背道而馳。故而,決定以‘奉天靖難’、‘恢複祖製’、‘清君側’為旗號舉兵!”
班通沉吟道:“‘恢複祖製’好理解,乃是高祖曾經定下的‘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之祖訓!”
“至於‘清君側’之意,即鏟除天子身邊的奸宦小人,匡扶天下。”
“不知陳使君可知‘奉天靖難’之意?”
陳群慶聞言後並沒有立即回答,而是選擇了沉默。
程昱看了陳群慶一眼,扭頭對身側的班通道:“所謂‘奉天’,即是秉承上天之意。‘靖難’,自然是平定國家之難的意思。”
“如今朝中宦官專權,天下百姓飽受摧殘,渴望有漢室宗親力挽狂瀾匡扶天下。”
“主公以‘奉天靖難’為諸多旗號之首,可見誌向之大,胸懷之廣,非其他宗親旗號能與之相比。”
班恭聞言,暗暗點頭。
班通見自己的兄弟點頭認可,又接著問道:“既然如此,主公何不直接稱王,豈不是更加名正言順?”
他這話說出了在場大多數人的心思。
隻要劉曜稱王,必然要設置多種官職,那麽他們這些人的地位和身份也一定會水漲船高。
程昱搖頭道:“如今天下形勢不明朗,主公若稱王,必將成為眾矢之的。而且,益州郡距離洛陽有數千裏之遙。”
“何況,朝中奸宦不會眼睜睜看著我們一路攻打過去,他們必會糾結兵馬抵抗我等義軍。”
“別忘了,在他們眼裏,我們都是反賊!”
程昱說得十分在理,在場眾人聽著他的話都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
就在程昱話音剛落的時候,賈小六的聲音響了起來。
“主公到!”
眾人急急忙忙的從座位上站起,很自覺的站成了兩排。
“吾等恭迎主公!”
劉曜在朱大鴻、皇甫嵩、朱俊三人的護送下,緩步走了進來。
劉曜入廳後,皇甫嵩與朱俊自覺的一左一右,守在議事廳大門兩側。
而朱大鴻則跟著劉曜,走到了首席座位的右邊,如雕像般靜靜佇立,護衛在側,不發一言。
待眾人行禮畢,劉曜端坐首位,道:“諸君請坐,看茶。”
賈小六眼疾手快,立刻招呼眾仆人上茶。
“三大宗親共舉義旗之形勢,本尉在此不再多言。此次召集諸君來此,有兩個問題需要商議。”
“第一,確定義軍之名號。”
“第二,確定舉兵之路線。”
劉曜雖然喜歡搞獨裁,搞一言堂,但他還是秉承著先民主後集權的方式。
眾人參與進來,可以方便政令下達和傳遞。
“諸君可暢所欲言,怎麽想的便怎麽說,不必有太多顧慮。”
劉曜此話一出,現場由剛才的安靜立馬變得繁雜起來,議論之聲此起彼伏。
眼下這個形勢,能夠到議事廳參加會議的人,莫不是劉曜治下九郡各縣的主官與集團的高層幹部。
他們這些人自然明白劉曜舉兵,絕對不可能隻是鏟除奸臣就結束了。
否則,辛辛苦苦在西南地區搞發展建設為了什麽?
隻要是有點腦子的人都能看得出來劉曜誌在天下!
所以,眾人經過議論之後,大致形成了三種聲音。
“啟稟主公,屬下認為,既然我等是從益州郡舉兵,自然就要叫益州軍。”
班通忍不住率先開口。
他甚至還抱著僥幸的心思,道:“屬下認為主公可稱越王。”
劉曜道:“稱王之事,暫且不提。”
他看向在場其他人問道:“可有其他不同意見?”
程昱站起來道:“啟稟主公,屬下認為主公既然以‘奉天靖難’為旗號之首,那何不以‘靖難軍’為名號?”
劉曜嗯了一聲,但卻沒有表示讚同與不讚同,接著看向一青年問道:“唐青?”
唐青是劉曜培養的中學生,擔任餘元縣尉已有三年。
他聽到劉曜問話,於是立即起身行禮,恭聲道:“啟稟主公,屬下認為我們應該叫百姓軍,或者人民軍!”
“主公奉天靖難,往大了說是為了華夏族人的未來,往小了說是為了讓天下黎民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所以屬下覺得,叫百姓軍或人民軍都可以。”
劉曜聽到這個觀點眼前一亮,然後示意唐青坐下。
班通的觀點,實際上是東漢土生土長的士人觀點。
他們接受的是君臣之大義,有了君之大義名號,便可以君命之號令,u看書 ww.uuanshu 讓百姓莫敢不從。
而程昱的觀點則代表了劉曜的家臣心腹之想法。
既然是奉天靖難,那就以“靖難”作為義軍之名號。
一來可以顯得義軍名正言順,體現劉曜舉兵的正義性。
二來可以從義軍名號上隱藏劉曜的野心,畢竟隻是“平定國難”之含義,以此麻痹其他的對手,降低中樞對劉曜的關注。
無疑,這是最穩妥的稱號。
至於唐青,這些“後生代”的士人,乃劉曜用後世教育理念培養出來的中學生。
得益於“洗腦”的成功,以至於他們的思想很樸實,覺得舉兵是為了百姓,那自然是叫百姓軍或人民軍。
劉曜聽到“人民軍”的時候,有種濃烈的違和感,甚至有點惡意的在想“我就叫人民軍又如何”。
但現在是東漢,士人重名,百姓也重名,名譽和名號對個人和集體都極其重要。
劉曜思索再三,最終決定還是用百姓軍作為義軍之名號。
“究其根本,我等舉兵實際是為了天下百姓,既如此,還是用百姓軍為號!”
叫百姓軍,也能起到麻痹中樞的作用,而且百姓集團深得民心,老百姓聽了也會有親切感,易於傳播和感染廣大勞動人民。
事實也的確如此,當朝廷執掌權柄的宦官聽到益州郡出了一股叫“百姓軍”的義軍後,他們都是不屑一顧的態度,自以為又是哪個不知死活的家夥在造反。
“既然義軍名號已定,下一步便是要確定進攻洛陽的線路!”
劉曜把握著整個會議的節奏。
陽春三月的雨滋潤著萬物。
密密麻麻的雨點,落在金鍾莊園主幹道的路麵上,響起了淅淅瀝瀝的聲音。
莊主府議事廳當中的眾人,不時眺望著門外的走道,希望能看見劉曜的身影。
被劉曜派人召回來的班家兄弟、虞家兄弟以及其他外出任職人員,早在已陳群慶和程昱為首的劉曜心腹帶領之下,匯聚到了議事大廳。
眾人等待了半個時辰,仍不見劉曜。
陳群慶和程昱對望了一眼,各自從對方眼神當中看出了“可以開始”的意思。
於是,陳群慶率先開口道:“去年十月,渤海王遭受朝中奸宦誣陷造反,而後下獄自殺。”
“隨即民間輿論紛紛,呼籲一位漢室宗親站出來力挽狂瀾,解救天子脫離奸邪之手!”
“今年二月初,有漢室宗親劉焉與劉虞先後舉起義旗,又有諸侯陳王劉寵舉出清君側的義旗。”
“主公身為漢室宗親,有匡扶天下之誌向,如今天下民心所向,主公自然不會與萬民之意願背道而馳。故而,決定以‘奉天靖難’、‘恢複祖製’、‘清君側’為旗號舉兵!”
班通沉吟道:“‘恢複祖製’好理解,乃是高祖曾經定下的‘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之祖訓!”
“至於‘清君側’之意,即鏟除天子身邊的奸宦小人,匡扶天下。”
“不知陳使君可知‘奉天靖難’之意?”
陳群慶聞言後並沒有立即回答,而是選擇了沉默。
程昱看了陳群慶一眼,扭頭對身側的班通道:“所謂‘奉天’,即是秉承上天之意。‘靖難’,自然是平定國家之難的意思。”
“如今朝中宦官專權,天下百姓飽受摧殘,渴望有漢室宗親力挽狂瀾匡扶天下。”
“主公以‘奉天靖難’為諸多旗號之首,可見誌向之大,胸懷之廣,非其他宗親旗號能與之相比。”
班恭聞言,暗暗點頭。
班通見自己的兄弟點頭認可,又接著問道:“既然如此,主公何不直接稱王,豈不是更加名正言順?”
他這話說出了在場大多數人的心思。
隻要劉曜稱王,必然要設置多種官職,那麽他們這些人的地位和身份也一定會水漲船高。
程昱搖頭道:“如今天下形勢不明朗,主公若稱王,必將成為眾矢之的。而且,益州郡距離洛陽有數千裏之遙。”
“何況,朝中奸宦不會眼睜睜看著我們一路攻打過去,他們必會糾結兵馬抵抗我等義軍。”
“別忘了,在他們眼裏,我們都是反賊!”
程昱說得十分在理,在場眾人聽著他的話都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
就在程昱話音剛落的時候,賈小六的聲音響了起來。
“主公到!”
眾人急急忙忙的從座位上站起,很自覺的站成了兩排。
“吾等恭迎主公!”
劉曜在朱大鴻、皇甫嵩、朱俊三人的護送下,緩步走了進來。
劉曜入廳後,皇甫嵩與朱俊自覺的一左一右,守在議事廳大門兩側。
而朱大鴻則跟著劉曜,走到了首席座位的右邊,如雕像般靜靜佇立,護衛在側,不發一言。
待眾人行禮畢,劉曜端坐首位,道:“諸君請坐,看茶。”
賈小六眼疾手快,立刻招呼眾仆人上茶。
“三大宗親共舉義旗之形勢,本尉在此不再多言。此次召集諸君來此,有兩個問題需要商議。”
“第一,確定義軍之名號。”
“第二,確定舉兵之路線。”
劉曜雖然喜歡搞獨裁,搞一言堂,但他還是秉承著先民主後集權的方式。
眾人參與進來,可以方便政令下達和傳遞。
“諸君可暢所欲言,怎麽想的便怎麽說,不必有太多顧慮。”
劉曜此話一出,現場由剛才的安靜立馬變得繁雜起來,議論之聲此起彼伏。
眼下這個形勢,能夠到議事廳參加會議的人,莫不是劉曜治下九郡各縣的主官與集團的高層幹部。
他們這些人自然明白劉曜舉兵,絕對不可能隻是鏟除奸臣就結束了。
否則,辛辛苦苦在西南地區搞發展建設為了什麽?
隻要是有點腦子的人都能看得出來劉曜誌在天下!
所以,眾人經過議論之後,大致形成了三種聲音。
“啟稟主公,屬下認為,既然我等是從益州郡舉兵,自然就要叫益州軍。”
班通忍不住率先開口。
他甚至還抱著僥幸的心思,道:“屬下認為主公可稱越王。”
劉曜道:“稱王之事,暫且不提。”
他看向在場其他人問道:“可有其他不同意見?”
程昱站起來道:“啟稟主公,屬下認為主公既然以‘奉天靖難’為旗號之首,那何不以‘靖難軍’為名號?”
劉曜嗯了一聲,但卻沒有表示讚同與不讚同,接著看向一青年問道:“唐青?”
唐青是劉曜培養的中學生,擔任餘元縣尉已有三年。
他聽到劉曜問話,於是立即起身行禮,恭聲道:“啟稟主公,屬下認為我們應該叫百姓軍,或者人民軍!”
“主公奉天靖難,往大了說是為了華夏族人的未來,往小了說是為了讓天下黎民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所以屬下覺得,叫百姓軍或人民軍都可以。”
劉曜聽到這個觀點眼前一亮,然後示意唐青坐下。
班通的觀點,實際上是東漢土生土長的士人觀點。
他們接受的是君臣之大義,有了君之大義名號,便可以君命之號令,u看書 ww.uuanshu 讓百姓莫敢不從。
而程昱的觀點則代表了劉曜的家臣心腹之想法。
既然是奉天靖難,那就以“靖難”作為義軍之名號。
一來可以顯得義軍名正言順,體現劉曜舉兵的正義性。
二來可以從義軍名號上隱藏劉曜的野心,畢竟隻是“平定國難”之含義,以此麻痹其他的對手,降低中樞對劉曜的關注。
無疑,這是最穩妥的稱號。
至於唐青,這些“後生代”的士人,乃劉曜用後世教育理念培養出來的中學生。
得益於“洗腦”的成功,以至於他們的思想很樸實,覺得舉兵是為了百姓,那自然是叫百姓軍或人民軍。
劉曜聽到“人民軍”的時候,有種濃烈的違和感,甚至有點惡意的在想“我就叫人民軍又如何”。
但現在是東漢,士人重名,百姓也重名,名譽和名號對個人和集體都極其重要。
劉曜思索再三,最終決定還是用百姓軍作為義軍之名號。
“究其根本,我等舉兵實際是為了天下百姓,既如此,還是用百姓軍為號!”
叫百姓軍,也能起到麻痹中樞的作用,而且百姓集團深得民心,老百姓聽了也會有親切感,易於傳播和感染廣大勞動人民。
事實也的確如此,當朝廷執掌權柄的宦官聽到益州郡出了一股叫“百姓軍”的義軍後,他們都是不屑一顧的態度,自以為又是哪個不知死活的家夥在造反。
“既然義軍名號已定,下一步便是要確定進攻洛陽的線路!”
劉曜把握著整個會議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