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都離不開醫生的相伴,那是因為無論何人,皆會經曆生老病死。


    劉曜找華佗,乃是為了商討通過何種手段才能提高新生兒的存活率。


    而他們所探討的解決辦法是培養一批具有豐富理論知識的女醫師,再經過不斷的實訓,訓練出具備豐富臨床經驗的婦產科醫師。


    當有了這樣的一批專業技術人員之後,接下來便是鼓勵老百姓多生孩子。


    沒錯,就是多生孩子!


    想要增加人口,靠從外部移民並非是長久之計。


    保證移民的不間斷,是百姓集團持續地投入的大量精力和人力。


    這是外力讓人口增長。


    如果鼓勵益州郡十六個縣內的老百姓多生孩子,就等於開啟了益州郡自動實現人口增長的模式!


    這屬於內在力量,自發的實現人口增長。


    那麽,該如何行事,才能讓老百姓願意去多生呢?


    在古代,很多人不願意多生孩子的原因,大都是養不起,而非生不出!


    不像後世有計劃生育,想生不能生。


    古代的百姓是不敢生!


    生多了,等於是在害人!


    為何這麽說?


    古代的醫療條件和衛生水平很落後,生孩子就像是走鬼門關。


    運氣好的,母子平安。


    運氣不好的,一屍兩命,或者是保大人還是保孩子兩難選擇。


    即便是能生下來,大人小孩都相安無事,但未來還是要交稅,要服勞役。


    百姓家裏麵的地有限,養不了那麽多人,怎麽辦?


    所以,有很多的家庭偷偷把生下來的孩子溺死在水桶裏,然後再悄悄掩埋。


    像這種情況,在後世等偏遠地區仍然可以見到。


    沒錯,是很殘忍,但這卻是事實!


    有的家庭為了生一個兒子,甚至敢做出溺死三五個女兒的事來!


    劉曜告別華佗,回到書房之後沉思了很久。


    他拿著一支木炭做的炭筆,在一張草稿紙上寫寫畫畫。


    “後世的政府限製人口增長,不是因為糧食不夠吃,而是因為資源有限,人口太多,問題就愈發嚴重。”


    “現在是糧食不夠吃,同樣也麵臨著資源有限的問題,生了養不起,怎麽辦呢?”


    “看來,若想讓百姓多生,還是要解決養不起的麻煩!”


    “一是要解決糧食的問題,就目前百姓的這種生活狀況,雖然靠種植一些農作物勉強可以,但還是要盡快想辦法開發中年半島!”


    班通派遣的三個捉奴中隊按照劉曜畫的指示圖,沿著滄瀾江一路向南,遇到懸崖瀑布就繞行,遇到可以通航的水道,就砍樹造木筏走水路。


    三個捉奴中隊合計六百多人,曆時一年多的時間,終於在去年四月份,於滄瀾江的下遊發現了廣闊的平原地帶,那裏土地肥沃,最適合種水稻,簡直是天生的糧倉。


    不過,代價也是慘重的,六百人隻回來了兩百零幾人。


    其他的人,不是中了蛇蟲之毒而死,就是水土不服拉肚子而死,到沒有多少人是死於土族手裏。


    畢竟,這些捉奴隊的成員,其中大部分人本身就是土生土長的西南夷,隻不過在華夏族人理念的灌輸下,都開心主動認可了自己乃華夏族人的身份。


    在這個年代,華夏族人的身份就是高貴的代名詞。


    他們漢化之後,自然不覺得前往中南半島抓野人是對“自己人”下手。


    “有了糧食,那麽下一步,便是要給百姓們福利!對!就是這樣!”


    劉曜想到這裏,下定了決心,於是朝門外喊道:“傳千,你去叫程昱過來一趟。”


    “喏!”劉二得令,迅速離開。


    在劉曜回歸滇池後,已經給劉一改名為劉傳喜,劉二改名為劉傳千。


    三年前,劉曜離開的時候,宣布成立百姓集團商社,並任命了程昱、劉彪等六人作為六個主管。


    在他回來之後,已經將六位主管升職為六部部長,所謂的六部分別是綜合部、財務部、後勤部、采購部、工程部、保安部。


    程昱為綜合部部長,兼任人事主管。


    全郡各商場、鏢局、農場、餐館、工坊、客棧以及其他部門主管級以上的任命或人事調動,都必須經過綜合部部長簽字,並且蓋上劉曜的私人印章才算是有效的。


    財務部長自然還是劉彪,後勤部長為陳群慶,采購部長為班恭。


    綜合、財務、後勤、采購四個行政部門,都在同一棟別墅樓辦公。


    至於工程部與保安部,各自單獨有一棟別墅辦公。


    三棟樓並排坐落在金鍾莊園通向滇池縣南門的縣道東側,皆背東麵西。


    每棟辦公樓高三層,每層有三間辦公室,頂樓是會議室,建築格局是劉曜借鑒後世商住一體化的別墅所設計的。


    劉傳千找到程昱的時候,後者正在會議室與麾下眾小組的組長溝通工作上的問題。


    由於百姓集團商社的產業越來越大,綜合部下麵要管的事務也越來越多,尤其涉及到人事方麵的事務。


    目前已設有商場、鏢局、農場、客棧、工坊、保安、其他等七個小組,每個小組的成員都不止五人,各組分別管理不同的板塊。


    由於程昱辦公的地方距離金鍾莊園裏的莊主府比較近,所以一刻鍾之後,他就與劉傳千一起趕到了劉曜的書房。


    “仲德,你看一下。”


    程昱沒頭沒腦的從劉曜手裏接過那張文稿,低頭迅速的瀏覽了一遍。


    他看完之後,非常激動的說道:“主公!這,這,這是古之未有的善政、仁政啊!”


    一份生孩子有補貼的政策,就值得程昱如此反應,劉曜心中有點感歎古代的福利製度太落後。


    劉曜現在是益州郡的郡都尉,名義上的一郡二號人物,實際上的一號實權人物。


    如今的百姓集團商社之勢力已遍布全郡,他又被天子封為都亭侯,領益州郡都尉之職務,以漢室宗親之身份光明正大的來到滇池。


    所以,現在的他比郡守更有威望,他的命令比郡守府令更有威信!


    程昱相信,u看書 ww.uuknsh 隻要這個消息下發之後,當地的老百姓一定會大力執行。


    為何?


    因為這個消息,既不是太守府令,也不是郡都尉令,而是百姓集團的一個惠民政策!


    隻有百姓集團的“義客”,才有權利享有這項福利!


    所謂“義客”,即到百姓集團綜合部登記辦理“義客牘”的人,義客牘是百姓集團仁義顧客的身份象征。


    義客牘的正麵刻著該名義客的姓名、性別、民族、出生年月日、戶籍住址、編號,背麵有三行字,最上麵一行是“百姓集團義客證”,中間一行是“刻牘機構:百姓集團工程部”,最下麵一行是“有效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在民族那一欄,無論是歸化的西南夷,還是祖上三代都是中原人的外來者,一律都是華夏族。


    義客的身份是享有養孩福利的先決條件,這是劉曜用來籠絡民心的一個策略。


    養孩福利卻是十分喜人,普通百姓恐怕難以抵擋這樣的誘惑。


    凡是官府登記在冊的家庭,每戶新生下一個孩子,無論男女,孩子滿月後十天內,隻要抱著孩子到百姓集團綜合部登記相關信息,便可領取一百錢的養孩費。


    待孩子滿三周歲之後,十日內,領著孩子一起到百姓集團綜合部,校驗孩子身份後,可再領取養孩費三百錢。


    當孩子滿十周歲之後,十日內,領著孩子一起到百姓集團綜合部,校驗孩子身份後,可一次性再領取養孩費一千錢!


    該集團福利政策有效期為二十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第三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驚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驚俗並收藏漢第三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