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乃西漢的延續,故其朝廷各種製度也與西漢基本類似。


    行政劃分上,由高至低分為州刺史部、郡(郡國)、縣三級。


    其中一郡之主官為太守,秩二千石。


    唯一例外的是河南郡,因乃是京師帝都所在,所以其河南太守稱河南尹,位比九卿,秩中二千石。


    其餘內地諸郡各置丞一人,位次太守,秩六百石,負責民政事務。


    至於設置在邊境地區的邊郡,由於其位置特殊,另置長史或都尉一人,秩六百石,負責軍政事務;長史或都尉之下設司馬一人,負責具體軍事指揮。


    由於內地郡不設郡都尉,故而太守領兵,統攝軍事。


    邊郡置都尉或長史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屬國都尉領軍並轄縣,地位略與內地較小的郡相仿罷了。


    比如漢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置西河屬國都尉、上郡屬國都尉;永和十五年(公元105年)置遼東西部都尉;漢安帝置右扶風都尉、京兆虎牙都尉等。


    說到地方上一郡太守的權力,就繞不開兩漢時期的幕府製度。


    所謂“幕府製度”,即中國古代權臣、戎帥、疆吏、牧守引薦親信士人以入府署參與行事決策的製度。


    “幕府”原指古代將軍的府署,因軍隊出征,使用帳幕,故稱,亦指運籌帷幕之大將;後世將地方軍政大吏的府署稱作幕府。


    幕府中的僚屬稱幕僚,故幕府製度也稱幕僚製度,幕僚同編入正規官製的官吏有明顯的區別。


    幕府製度主要功能為置備顧問、谘議謀劃、參與決策、掌握機要、典屬文書,乃至迎接賓客、經辦庶務或代主巡行出使等,其中尤以參議決策和掌握機要為重。


    幕府製度上可溯到夏、商的家臣,西周的命士,戰國的養士。真正意義上的幕府製度,形成於秦漢,成熟於魏晉。


    秦漢是封建官製體係草創時期,分工不細,機製不完備,各級長官難以單獨完成朝廷賦予的職守。


    於是,三公郡守開府自辟椽屬、令史以為輔佐差使,就成為一種製度而保存下來。


    這些屬官,初為官內編製,但在實踐中逐漸與正規職官有別,尤其在地方上更為明顯。


    西漢州刺史為朝廷派出巡察郡國的官員,不能像郡守那樣設置開府。但一個刺史統數郡國,照顧不過來,遂“皆有從事史假佐“(《後漢書·百官誌》),人員大多由刺史自己招聘。


    東漢時,刺史正式成為州級行政長官,更有了“皆自辟除”僚屬的權力,幕僚機構隨之膨脹。


    由於東漢的郡太守、長史、郡丞、縣令、縣長、縣丞、縣尉皆由中央任免,故而郡太守等地方主官,皆可根據自身職務需要征辟和任免自己的屬官。


    比如說益州郡太守張建,總管全郡行政、財賦、刑獄、軍隊,集一郡軍政大權於一身!


    其佐官丞、尉、長史由朝廷任命,屬吏功曹、主簿等皆可自行辟任。


    其屬吏與太守形同君臣,屬吏每稱郡府為“本朝”、“郡朝”、“府朝”或尊稱“府君”、“郡公”。


    太守除了不能直接認命郡治下各縣之縣令、長、丞、尉之外,其他大部分太守屬官的任免全由他一言而決!


    通常,一郡太守可以征辟的屬官有長史、主簿、主記、記室等。


    其中,長史在地方上位同郡丞,在幕府中為公府最高佐官。


    主簿在地方上是太守助手,以典領文書,辦理事務,在幕府中是重要幕僚,參與機要,總理府事。


    益州郡太守張建沒有征辟長史,手下郭主簿便成了他名副其實的最高佐官。


    然而,由於東漢中後期朝廷對地方的控製力日益減弱,各個位臨邊境的內地郡太守,往往能夠直接任免郡治所之縣尉、縣丞,甚至任免其佐官丞、尉、長史也僅僅隻需要向朝廷報備!


    比如說益州郡位於西南,靠近邊境,又因山多林眾,夷漢混居,且遠離中樞,因此張建對其佐官、屬吏皆有任免權!


    但是,也正因為當地形勢複雜,張建並沒有足夠的錢糧去養活足夠多的部曲和郡縣兵,對全郡的控製力並不算多強,自然也做不成土皇帝。


    十月初十,戌時。


    秋夜,細雨綿綿,涼風習習。


    金鍾莊園。


    寬敞的議事廳被臨時改造成了餐廳。


    劉曜麾下各大產業的負責人、中層管理者皆匯聚一堂,按主次分坐兩排,共同慶賀今天的抗敵勝利與祝賀劉曜成為縣尉!


    “吾等恭賀莊主!”


    劉彪、陳群慶、華佗、程昱、班通、班恭率先站起來,其餘在場眾人也尾隨其後,皆端起酒杯,向劉曜表示祝賀。


    劉曜也隨之起立,端著酒樽,豪氣幹雲道:“飲勝!”


    “飲勝!”眾人共同舉杯道。


    現場諸人之中,隻有士人劉曜、劉彪身穿爵弁(bian)服,其他人皆著深色卻不失莊重之褐服。


    所謂弁服,乃是中國古代華夏服飾之一,僅次於冕服的一種服飾,是華夏族士人助君祭及親迎禮賀等時所著之服,同時也做士冠禮三加之禮冠,為士之最高禮服。


    弁的形製上銳小,下廣大,一若人之兩手做相合狀,象形字即似之。


    弁與冠自天子至於士都得戴之,到周代,冕與弁遂分其尊卑,即冕尊而弁次之。


    劉曜與劉彪所戴的爵弁服就是士人所用的一種!


    爵弁服比冕服次一級,形製如冕,但沒有前低之勢,而且無旒。其色如雀頭,赤而微黑;其形廣八寸,長一尺六寸,前小後大,用極細的葛布或絲帛做成。


    這裏說的長與寬指的是爵弁頂上的板狀物的長寬。


    簡單來說,爵弁服乃是黑色上衣配紅色下裳,uu看書 .ukasu.co即所謂的玄衣纁(xun)裳,較之普通冕服,僅無章采文飾。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華夏族之服飾,曆史悠久,別具一格,乃是文明與禮儀的體現!


    “此番能夠擊敗反賊,除了有犀利的新式木弩助攻之外,還多虧了諸君的勇猛奮鬥與協力作戰!諸君,飲勝!”


    劉曜回敬了眾人一杯。


    直到現在,他的右臂仍在微微的顫抖,他雙目之中的血絲仍未散盡,他的臉上仍泛著紅色,他的雙腿仍有點哆嗦。


    而他身上這一切的異常表現,皆是由於第一次殺人、第一次上戰場的緣故!


    所幸劉曜在見到遍地的殘肢死屍時,忍住了沒吐出來,不僅用弩射殺了三個反賊,並且在近戰時憑借熟練的劍術和兩倍於同齡人的力量,又斬殺了兩個反賊!


    如此戰績,實在令眾人佩服萬分!


    就連劉曜自己也非常驚訝,他隻是覺得多虧了平時的堅持訓練。


    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因穿越之初吸收融合了劉表靈魂的緣故,導致他如今的靈魂強度變成了普通人的兩倍,讓他的意誌力、反應力等各項身體素質都能超過常人。


    劉曜重新坐下,環顧四周,目光從在場眾人臉上一一掃過,道:“故縣尉與縣丞皆被反賊射殺,其麾下諸多屬吏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


    “如今,曜既已被益州太守張公征辟為縣尉。接下來,自當從諸君之中選任屬吏,組建縣尉隊伍,擔負起滇池縣的治安捕盜之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第三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驚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驚俗並收藏漢第三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