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金鍾莊園。


    鐵器作坊,涼棚下。


    一個被鐵鏈掛起來的大陶罐,正在大火的灼燒下,發出呼啦啦的嗡鳴聲。


    那是陶罐的蓋子在蒸汽衝頂下,發出的聲音。


    棚子裏站著三人,劉曜居其中,左右兩邊是張家兄弟,他們都盯著陶罐。


    劉曜轉身朝左,看著身形清瘦,高不足一米七,膚黑臉圓,深眼窩,大眼睛,眉毛稀疏,好似一頭無眉猿的鐵匠,問道:“機要可知這陶罐蓋子為何會動?”


    張勇道:“回莊主,機要認為,自然是這沸水之蒸汽頂起來的。”


    “機要”是張勇的字,他對劉曜自稱表字是一種禮貌。


    劉曜又轉向右側,望著身高不足一米七,圓臉膚黑,大眼睛,深眼窩,眉毛密而長,好似一頭長眉猿的鐵匠,問道:“明理怎麽看?”


    “回莊主,明理認可大兄說的,但明理卻不知沸水為何會有蒸汽,而生水為何沒有蒸汽?”


    張勇尷尬地向劉曜看去,道:“莊主今早讓我兄弟看這個,應該是有事吩咐,恕我們愚鈍,不明所以,還請莊主示下!”


    劉曜搖了搖頭道:“的確有事吩咐,但這事我隻能給個引子,其中究竟,還需要你們自己去專研。”


    張靖與張勇同時道:“我等願聞其詳!”


    劉曜道:“沸水起初也是生水,它是因為放在陶罐之中,隔著陶罐不斷受到烈火灼燒,才慢慢成為滾燙的沸水。”


    “木材燒光後,隻剩一堆灰燼。卻令涼水變成了熱水,你們想,這是不是火的熱通過陶罐傳入了水中?”


    “寒冷的冬天,我們喝了熱水之後會感覺到暖和,是不是我們的身體吸收水中的熱?”


    “這個‘熱’讓我們暖和,讓我們充滿有力量。我把這個‘熱’當做一種能量。木材燃燒成火,說明木材在釋放能量,當木材失去了一切能量,最終化成了灰燼。”


    “陶罐裏的涼水吸收了木材釋放的能量,所以會沸騰。水吸收能量吸收到最高程度後,多餘的就會釋放出來。木材釋放能量是變成火,而水釋放能量是變成蒸汽,是蒸汽的能量讓陶罐蓋子動了起來。”


    等劉曜說到這裏,張家兄弟終於有點明白了。


    “你們試想一下,若有一個足夠大的陶罐,大到陶罐蓋子上可以站十頭牛。然後,把陶罐裏麵裝滿水,再把水煮沸,借助蒸汽的力量,把這個巨大的陶罐蓋子衝起來,那麽等於是借助蒸汽的力量搬動了十頭牛。”


    張勇道:“莊主,那麽大的陶罐恐怕沒人能製作出來吧?”


    劉曜點頭道:“不錯。但是,一匹普通的馬雖然托不動千斤重的物資行走,但卻可以拉動一架裝了千斤物資的馬車。這是為什麽?”


    他感覺說的已經很多了,說再多恐怕張家兄弟兩人會暈掉。


    於是,劉曜從袖子裏掏出一張圖紙,交給了張勇。


    “這是我畫的草圖,你們可以嚐試做一個模型出來,試一試用蒸汽的力量能不能代替驢子拉動磨盤。”


    張勇激動萬分,顫著雙手接過圖紙,認真看了看,然後遞給了身邊的張靖。


    他們兄弟倆自知體貌不堪,甚至可以說天生醜陋,因此少年時期便立誌要在機關製造一道上有所作為。


    然而,這些年以來,他們卻隻能靠匠作維持生計,家有積蓄,卻無人與他們說媒,至今還未成家。


    他們空有一身匠作才能卻無處施展,滿腔熱血與抱負無人能懂!


    現在,他們遇見了劉曜!


    經過這些天的相處,他們發現劉曜十分重視匠作,特地成立百姓工坊專售匠造之物。


    讓他們這些匠人可以自由發揮創造力,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與發明,而不用擔心生計,甚至還能招收學徒,傳播道統!


    他們自認為自己是千裏馬,而劉曜,就是他們的伯樂!


    “前幾天與你們說的‘炒鋼與灌鋼之法’,琢磨的如何了?”劉曜見棚子旁邊有一堆廢鐵料,隨口問道。


    “若無意外,今晚應該能出一批鋼料!”張勇一臉興奮道。


    劉曜道:“很好,等鋼料出來,我就把弩箭設計圖給你倆研究!”


    “謝莊主,我等一定不負所托!”張勇與張靖躬身行禮道。


    離開鐵器作坊之後,劉曜又去了陶器作坊、家具作坊等工坊。


    尤其是造紙作坊,沒有他本人的親筆批文,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出!


    他對那些努力表現的工匠勉勵了一番,同時給了一些建議。


    他畢竟是穿越者,雖然不懂各類器具的製作方法,但見過的多,隨便拿幾張草圖,也足夠那些工匠研究了。


    比如脫粒機,播種機之類的農機。


    其實最早的播種機是西漢武帝年間趙過發明的一種畜力播種機,也叫耬,由耬架、耬鬥、耬腿、耬鏟等組成,通過畜力牽引來進行條播小麥、大豆、玉米、高粱等各類作物。


    據《中國農史》等記載,耬是我國農機具發展史上最早、結構較先進和使用時間最長的畜力播種機。


    草圖是按照他的設想,畫出來的外型圖紙,具體由多少零件組成,究竟能否應用,肯定是要等那些工匠造出來測試一番才能下定論。


    播種機草圖是他看了如今的耬後,繪出的改進圖紙,至於脫粒機就完全是當今社會不曾出現的農機了,乃是他回憶穿越前見過的人工脫粒機畫出來的。


    劉曜巡視完各類工坊,又在劉一、劉二的陪同下,繞著莊園內的田地轉了一圈。


    “莊主!”


    一路上所有行人見到劉曜後都紛紛駐足行禮,表達他們對劉曜的尊敬。


    “老伯,最近可有遇到難處?”


    劉曜在一個老伯麵前停了下來,對方手裏正攥著一把剛從菜地裏拔出來的野草。u看書uuknshu.co


    老伯忽然撲通跪了下去,非常激動的道:“承蒙莊主不棄收歸為雇農,讓我等這鄙賤貧農也能靠雙手養活自己,老農實在不知該如何報答莊主的大恩大德!”


    劉曜聽著老伯不甚流利的官話,急忙示意身後的劉一將老伯扶起來。


    這段時間,隻要他巡視田地,總會遇見像老伯固執要下跪表達感恩之情的雇農。


    原先的災民怎能不感恩?


    是劉曜親自帶領眾人掘地搬石,並建造化糞池收集肥料,讓田地不再貧瘠。


    是劉曜帶領眾人開挖蓄水池,修水渠灌溉,保證了稻田地不缺水,以至於稻穀大豐收!


    又是劉曜組織人手修建食堂,讓眾多災民每天都能吃飽飯。


    還是劉曜組織人手建學堂,讓災民之中的少年兒童免費接受啟蒙教育。


    所以,那些災民心存感激乃是情理之中。


    正在劉曜打算問問老伯生活方麵問題的時候,他們耳邊響起了賈小六的呼喊聲。


    眾人轉頭看去,發現通往居住區的磚塊路上,賈小六像被猛獸追趕一樣,奔著劉曜一行人拚了命地跑來。


    賈小六年齡不大,但少年老成,做事偏向穩重,劉曜猜想可能是去外地采購鹿角藤的班通出事了。


    “何事如此慌張?”


    劉曜心中雖然隱隱不安,但是臉上卻異常的平靜。


    賈小六狠狠喘了口氣,顫抖著嗓音道:“啟、啟稟莊主,今日巳時有反賊突然攻打北城門,半個時辰前縣丞戰死,縣尉領兵正與賊人交戰……我們……我們該怎麽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第三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驚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驚俗並收藏漢第三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