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豔陽天。
今日是劉曜與華佗十天之約的第一天,也是新式薄餅上市的第一天。
劉曜在客棧後院站樁、打太極拳、練劍結束後,來到了客棧一樓大廳。
這兩天客棧裏的人已經對他練劍見怪不怪了,所以他打太極拳和站樁自然也被旁人理解成在練武,到沒有誰亂說什麽。
他像一個普通的食客坐在靠近前台的案幾上,目光來回在門外攤點上掃視。
從早飯過後,一直到中午,他每隔一會兒就向陳掌櫃詢問一次新式薄餅的銷量。
“多少張了?”劉曜已經不清楚自己是第幾次詢問這個相同的問題了。
前台後的陳掌櫃翻了一下手中的賬本,笑眯眯的道:“回少主,半刻鍾前屬下記錄的銷量為七十八張。”
劉曜皺了皺眉頭道:“快午時兩刻了吧?”
陳掌櫃走出前台,彎著腰恭敬的道:“少主說的不錯,又該進行新一輪的記錄了,容臣下計算片刻。”
劉曜等了片刻,陳掌櫃笑嘻嘻的回來稟告道:“少主,那新式薄餅銷量剛才又增了十張。”
不知不覺中,陳掌櫃已把他自己當成了劉曜的家臣,對劉曜的稱呼也從“尊駕、劉君”改成了“少主”,自稱從“鄙人”變成了“屬下、臣下”。
麵對劉曜時,陳群慶不知該如何自稱最為恰當,於是一會兒“屬下”,一會兒“臣下”。
春秋秦漢時期,任何地位低下的人都可自稱為“臣”。
最初象形文字“臣”代表的是男性的奴隸,春秋時期形成了家臣製度,隋唐之後臣的自稱才逐漸變成相對於君主的稱呼。
目前東漢中後期,自稱“臣下”也是少數,已趨向於相對“君主”的稱呼。
劉曜雖沒有拒絕和阻止,但也沒有明確表示答應。
在陳掌櫃看來,劉曜如果輕易接受了他的認主,那才會讓他覺得心裏不安。
這個時代的士人,大都很有傲骨,對自己道德要求高,對臣屬幕僚的要求也高。
所以,陳掌櫃認為,劉曜是在考驗他,隻要他能本本分分幹好對方交代的事,早晚會獲得認可。
畢竟,在這個年代,普通人一旦靠上世家大族,不僅會獲得更多的機會和資源,即便不小心犯了死罪,也可以走世家的關係得以活命,這就相當於多了一條命。
中國曆史上的士族,又稱門第、世族、世家、門閥等。
因為門閥的存在,導致從兩漢到隋唐初期,朝廷的重要官職往往被少數氏族所壟斷,個人的出身背景對於其仕途的影響,遠大於其本身的才能與專長。
直到科舉製的成熟,才打破了世家獨大的格局,給了後來的寒門士子一條光明正大的晉身之路。
“我聽說,陳掌櫃祖上也曾出過將軍?”
劉曜看著案幾上的賬本,沒有抬頭,就這麽直接問道。
他的言外之意有兩層。
一是問對方為何會淪落到經營客棧的地步。
畢竟這個時代開客棧掙的錢可不多,商人的低位雖不如工匠,但至少和農人差不多,還沒有到後世朝代被視為賤業的地步。
二是質問對方。
陳掌櫃祖上既然也闊過,那他好歹要有個誌向,不說超過祖上,起碼他現在遇見了劉曜,至少要告訴劉曜他想要什麽,可他一直沒有明說,連暗示也沒有。
這個時代還不流行桌椅板凳,所以陳掌櫃是跪坐在劉曜對麵的案幾下。
他雙手並攏,深深鞠躬行禮道:“回少主,此事說來慚愧。屬下年幼時,大父獲罪入獄,大母心痛而患疾臥榻不起,阿翁與阿母變賣家產,費了諸多力氣曆時三月才換大父自由。”
“時大母病重,可恨家中再無錢糧,大父入山狩獵欲以毛皮置錢,卻遇大蟲而重傷。可恨,那歲屬下大父大母同月而逝。”
說到這裏,陳掌櫃握緊雙拳,麵露悲憤之色道:“故屬下立誌,要做一方之大富,讓子孫再不受無錢財之苦,有諸子論著可讀,有成為士人之機會!”
在這個時代,一般人口語化稱呼自己的祖父叫大父、王父,祖母叫大母,父親叫阿翁、阿父,母親叫阿母。
劉曜融合了劉表過去的記憶,非常清楚士人身份的重要性。
在漢代,士人特重士名,所謂士名即人格名望、風骨氣節及學識才能。
一個士人,一旦成為名士,其功利官位將會接踵而至。
所以,凡是有誌向的士人要麽注重自身道德修養,恪守綱常,要麽浮華交遊,廣結朋黨,相互吹噓,以沽名釣譽。
尤其是劉曜身處的東漢後期,在士人中間清議品題人物之風極盛。不過,這種人物品題屬於民間範圍。
雖然人物品題是民間範圍,但是朝廷仍會將其作為一個士人是否可以擔任官職或者適合擔任各種官職的一項重要的參考。
“你可以錢財謀官爵,何必陷於諸子論著而求子孫成為士人?”劉曜合上賬本,麵無表情的問道。
陳掌櫃苦笑道:“即便有財足以置官爵,無名望亦無可能,何況屬下這些年積累的錢財連個縣裏的曹官也買不起。”
劉曜記得沒錯的話,原曆史上,一直到魏晉時期,九品中正製確立,品評士人之權收歸政府。
所謂九品中正製,即根據這個人的德行才能、家族閥閱而給予不同品第,然後授予各種官職。
至於未經過中正品評的人,不得做官,能力突出者大概還能當個“臨時工”。於是,士人遂具有了某種特定階層的含義。
所幸的是,東漢後期中央朝廷雖然對各州郡的控製力越來越弱,但中樞的眾多名士出身的大臣還是非常有氣節有道德的。
盡管這些名士出身的大臣當中有些人過於重視家族利益,而在政治上做出一些排除異己的行為,可他們大多數人仍忠於漢室,維護皇權。
“你今年三十有幾?”劉曜沒頭沒尾的問道。
陳掌櫃道:“屬下名群慶,無字。今歲三十又三,膝下兩子,uu看書w.ukansuco 從妻兩人,祖輩居於此地。”
劉曜將賬本向前推至案幾的邊上,然後又從懷裏逃出一張成年人兩掌般大的白色麻布,示意陳群慶將這兩樣東西都收起來。
“你找人按照這布上的設計圖,給我做三套此等物件。珠子要盡量光滑,天黑之前可能做好?”
陳群慶打開白布,看見了一副後世算盤的設計圖,皺眉道:“屬下認識一位老木匠,以其之能,做出三套應該不難,但成品可能較為粗獷。”
劉曜點了點頭,表示能夠接受。
然後,他又問了一個問題:“我要一塊三千畝的田,其價幾何?”
陳群慶想了想回答道:“上等良田,每畝價值萬錢;中等良田,每畝價值兩千錢至四千錢;貧瘠田地,每畝價值一百錢至三百錢。”
“貧瘠之田。”劉曜果斷給出了他的選擇。
陳群慶道:“這滇池縣城附近貧瘠之田過於荒蕪,其價較低,每畝約百錢。三千畝的話,就是……”
劉曜見對方心算了片刻仍舊沒有得出結果,便接著話頭道:“三十萬錢,也就是一千六百兩銀。”
東漢後期,一兩銀子價值約為一百五十錢到兩百錢。
陳群慶立刻補充道:“此事交給屬下去辦,一千五百兩足以!”
劉曜沒有立刻同意,心中計算了一下,然後問道:“自簽訂土地契約之日起,七日後付五百兩,一月後付完剩下的一千兩,這個你能否與對方談妥?”
陳群慶聞言,咬著牙道:“屬下必當竭盡全力辦成此兩等事,以報少主提攜之恩!”
今日是劉曜與華佗十天之約的第一天,也是新式薄餅上市的第一天。
劉曜在客棧後院站樁、打太極拳、練劍結束後,來到了客棧一樓大廳。
這兩天客棧裏的人已經對他練劍見怪不怪了,所以他打太極拳和站樁自然也被旁人理解成在練武,到沒有誰亂說什麽。
他像一個普通的食客坐在靠近前台的案幾上,目光來回在門外攤點上掃視。
從早飯過後,一直到中午,他每隔一會兒就向陳掌櫃詢問一次新式薄餅的銷量。
“多少張了?”劉曜已經不清楚自己是第幾次詢問這個相同的問題了。
前台後的陳掌櫃翻了一下手中的賬本,笑眯眯的道:“回少主,半刻鍾前屬下記錄的銷量為七十八張。”
劉曜皺了皺眉頭道:“快午時兩刻了吧?”
陳掌櫃走出前台,彎著腰恭敬的道:“少主說的不錯,又該進行新一輪的記錄了,容臣下計算片刻。”
劉曜等了片刻,陳掌櫃笑嘻嘻的回來稟告道:“少主,那新式薄餅銷量剛才又增了十張。”
不知不覺中,陳掌櫃已把他自己當成了劉曜的家臣,對劉曜的稱呼也從“尊駕、劉君”改成了“少主”,自稱從“鄙人”變成了“屬下、臣下”。
麵對劉曜時,陳群慶不知該如何自稱最為恰當,於是一會兒“屬下”,一會兒“臣下”。
春秋秦漢時期,任何地位低下的人都可自稱為“臣”。
最初象形文字“臣”代表的是男性的奴隸,春秋時期形成了家臣製度,隋唐之後臣的自稱才逐漸變成相對於君主的稱呼。
目前東漢中後期,自稱“臣下”也是少數,已趨向於相對“君主”的稱呼。
劉曜雖沒有拒絕和阻止,但也沒有明確表示答應。
在陳掌櫃看來,劉曜如果輕易接受了他的認主,那才會讓他覺得心裏不安。
這個時代的士人,大都很有傲骨,對自己道德要求高,對臣屬幕僚的要求也高。
所以,陳掌櫃認為,劉曜是在考驗他,隻要他能本本分分幹好對方交代的事,早晚會獲得認可。
畢竟,在這個年代,普通人一旦靠上世家大族,不僅會獲得更多的機會和資源,即便不小心犯了死罪,也可以走世家的關係得以活命,這就相當於多了一條命。
中國曆史上的士族,又稱門第、世族、世家、門閥等。
因為門閥的存在,導致從兩漢到隋唐初期,朝廷的重要官職往往被少數氏族所壟斷,個人的出身背景對於其仕途的影響,遠大於其本身的才能與專長。
直到科舉製的成熟,才打破了世家獨大的格局,給了後來的寒門士子一條光明正大的晉身之路。
“我聽說,陳掌櫃祖上也曾出過將軍?”
劉曜看著案幾上的賬本,沒有抬頭,就這麽直接問道。
他的言外之意有兩層。
一是問對方為何會淪落到經營客棧的地步。
畢竟這個時代開客棧掙的錢可不多,商人的低位雖不如工匠,但至少和農人差不多,還沒有到後世朝代被視為賤業的地步。
二是質問對方。
陳掌櫃祖上既然也闊過,那他好歹要有個誌向,不說超過祖上,起碼他現在遇見了劉曜,至少要告訴劉曜他想要什麽,可他一直沒有明說,連暗示也沒有。
這個時代還不流行桌椅板凳,所以陳掌櫃是跪坐在劉曜對麵的案幾下。
他雙手並攏,深深鞠躬行禮道:“回少主,此事說來慚愧。屬下年幼時,大父獲罪入獄,大母心痛而患疾臥榻不起,阿翁與阿母變賣家產,費了諸多力氣曆時三月才換大父自由。”
“時大母病重,可恨家中再無錢糧,大父入山狩獵欲以毛皮置錢,卻遇大蟲而重傷。可恨,那歲屬下大父大母同月而逝。”
說到這裏,陳掌櫃握緊雙拳,麵露悲憤之色道:“故屬下立誌,要做一方之大富,讓子孫再不受無錢財之苦,有諸子論著可讀,有成為士人之機會!”
在這個時代,一般人口語化稱呼自己的祖父叫大父、王父,祖母叫大母,父親叫阿翁、阿父,母親叫阿母。
劉曜融合了劉表過去的記憶,非常清楚士人身份的重要性。
在漢代,士人特重士名,所謂士名即人格名望、風骨氣節及學識才能。
一個士人,一旦成為名士,其功利官位將會接踵而至。
所以,凡是有誌向的士人要麽注重自身道德修養,恪守綱常,要麽浮華交遊,廣結朋黨,相互吹噓,以沽名釣譽。
尤其是劉曜身處的東漢後期,在士人中間清議品題人物之風極盛。不過,這種人物品題屬於民間範圍。
雖然人物品題是民間範圍,但是朝廷仍會將其作為一個士人是否可以擔任官職或者適合擔任各種官職的一項重要的參考。
“你可以錢財謀官爵,何必陷於諸子論著而求子孫成為士人?”劉曜合上賬本,麵無表情的問道。
陳掌櫃苦笑道:“即便有財足以置官爵,無名望亦無可能,何況屬下這些年積累的錢財連個縣裏的曹官也買不起。”
劉曜記得沒錯的話,原曆史上,一直到魏晉時期,九品中正製確立,品評士人之權收歸政府。
所謂九品中正製,即根據這個人的德行才能、家族閥閱而給予不同品第,然後授予各種官職。
至於未經過中正品評的人,不得做官,能力突出者大概還能當個“臨時工”。於是,士人遂具有了某種特定階層的含義。
所幸的是,東漢後期中央朝廷雖然對各州郡的控製力越來越弱,但中樞的眾多名士出身的大臣還是非常有氣節有道德的。
盡管這些名士出身的大臣當中有些人過於重視家族利益,而在政治上做出一些排除異己的行為,可他們大多數人仍忠於漢室,維護皇權。
“你今年三十有幾?”劉曜沒頭沒尾的問道。
陳掌櫃道:“屬下名群慶,無字。今歲三十又三,膝下兩子,uu看書w.ukansuco 從妻兩人,祖輩居於此地。”
劉曜將賬本向前推至案幾的邊上,然後又從懷裏逃出一張成年人兩掌般大的白色麻布,示意陳群慶將這兩樣東西都收起來。
“你找人按照這布上的設計圖,給我做三套此等物件。珠子要盡量光滑,天黑之前可能做好?”
陳群慶打開白布,看見了一副後世算盤的設計圖,皺眉道:“屬下認識一位老木匠,以其之能,做出三套應該不難,但成品可能較為粗獷。”
劉曜點了點頭,表示能夠接受。
然後,他又問了一個問題:“我要一塊三千畝的田,其價幾何?”
陳群慶想了想回答道:“上等良田,每畝價值萬錢;中等良田,每畝價值兩千錢至四千錢;貧瘠田地,每畝價值一百錢至三百錢。”
“貧瘠之田。”劉曜果斷給出了他的選擇。
陳群慶道:“這滇池縣城附近貧瘠之田過於荒蕪,其價較低,每畝約百錢。三千畝的話,就是……”
劉曜見對方心算了片刻仍舊沒有得出結果,便接著話頭道:“三十萬錢,也就是一千六百兩銀。”
東漢後期,一兩銀子價值約為一百五十錢到兩百錢。
陳群慶立刻補充道:“此事交給屬下去辦,一千五百兩足以!”
劉曜沒有立刻同意,心中計算了一下,然後問道:“自簽訂土地契約之日起,七日後付五百兩,一月後付完剩下的一千兩,這個你能否與對方談妥?”
陳群慶聞言,咬著牙道:“屬下必當竭盡全力辦成此兩等事,以報少主提攜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