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恩威並施,收服甘寧這員虎將,而後令其駐守益州南部永昌郡。
永昌郡多為蠻人,總人口高達近兩百萬,冠絕整個益州郡縣。
甘寧生性彪悍,再加上有關羽支持,經過近十年經營,終於讓永昌郡蠻人歸心,幫助關羽拉起了一支戰鬥力強悍的大軍。
平定益州以後,關羽統兵返回雒陽。
與此同時,公孫瓚與袁紹之間的戰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
由於關羽的出現,導致袁術此時占據兗州,在公孫瓚落入下風的時候,袁術從東郡出兵夾攻袁紹,三方混戰,僵持不下,袁紹未能獨占河北。
南方,劉表也經常與呂布爆發戰爭,雙方互有勝負。
關羽獲得益州,命人重修蜀地棧道,將益州糧草運送到關中,整軍備戰。
關羽趁著關東諸侯混戰之際,先以離間計讓韓遂、馬騰離心,隨後出兵涼州,遠赴荒漠一千餘裏,最終斬殺韓遂、生擒馬騰,馬騰、馬超投降。
關羽重新設置西域都護府,以新政融合涼州境內羌人,並且開通絲綢之路,和西域各國通商。
數年時間,呂布仍舊未能收複江東士族,反而因為太過激進,得罪了江東士族。
劉表趁機勾結江東士族,出兵攻破江東,呂布死於江中。
徐州陶謙病死,袁術趁機奪取徐州,與兗州劉岱爆發衝突,袁紹壓力大減,在田豐、沮授等人相助下,趁勢擊敗公孫瓚,占據幽、冀、青三州。
擊敗公孫瓚以後,袁紹聲威大震,趁機聯合劉岱攻打袁術,袁術陷入被動。
關羽趁此機會兵分兩路,先是令徐晃從並州出兵,襲擾袁紹後方,令其不能全力攻打袁術。
與此同時,關羽盡起益州兵馬,在周瑜、孫策、甘寧、嚴顏的統帥下,順著長江而下,兵鋒直至襄陽。
關羽自己更是親率關中大軍,率領張飛、張遼、夏侯淵、曹仁、曹洪等將領,兵出武關圍困襄陽。
襄陽城破,劉表死於亂軍之中,偽帝劉辯以及襄陽百官被關羽俘獲,關羽趁勢占據荊州、揚州。
袁紹感受到危機,派遣沮授作為說客,向袁術陳述利害關係。
最終二袁握手言和,結盟聯合抗擊關羽。
此時,關羽占據司隸、並州、涼州、益州、荊州以及大半個揚州。
袁紹占據幽州、冀州、徐州;袁術占據豫州、兗州、徐州以及小半個揚州。
三國鼎立之勢呈現,二袁為盟友,屢次主動進攻關羽。
關羽采納荀彧建議,以修生養息為主,占據險關被動防禦,使得二袁屢次進攻卻無功而返,空耗錢糧,並惹得境內怨聲載道。
關羽卻在麾下文臣武將支持下,於境內推行科舉、頒布新政、發展生產,國力越發強盛。
袁紹病亡,其子袁譚、袁熙爭位,關羽趁勢攻入冀州,殺二袁取其基業。
又過了五年,待關羽穩定住冀州、幽州、徐州局勢以後,正值袁術病危之日,關羽以舉國之力攻打袁術,袁術驚駭而亡,餘者皆降,自此天下一統。
天下統一,有人建議關羽取代劉辯,成為新的皇帝,有漢室舊人卻讓關羽還政天子。
關羽心懷忠義,記得先帝當年知遇之恩,卻也並未將權利交還給天子,反而開始逐步推行君主立憲製度。
關羽當年向曹操勾畫的藍圖,在二人不懈努力下,在周瑜、諸葛亮、陸遜、司馬懿這等人才的大力推動下,也逐漸開始排除萬難,慢慢確定下來。
當然,在此過程中,新舊貴族交替期間,自然湧現了不少叛亂與抵抗勢力。
關羽卻以鐵血手段,毫不留情鎮壓了叛亂,將新政徹底推行下去。
曹操、關羽去世以後,以曹丕為首的曹氏將領,在司馬懿以及殘餘舊貴族的相助下,妄圖推翻君主立憲製,重新回到君主獨裁的時代。
關平猝不及防,被迫逃離雒陽,而後召集天下兵馬,反攻回去。
由於關羽留下的龐大基業,以及無數新貴族集團的支持,關平最終殺掉曹丕、司馬懿等人,重新掌控了洛陽。
與此同時,在新貴族的推動下,君主立憲製被廢除,關平登基為帝。
關羽所建立的君主立憲製度,雖然仍舊有很多缺陷,雖然持續的時間非常短暫,卻也是中國曆史上一場偉大的政治變革。
這場半失敗的政治變革,被載入史冊,並且為後來中國的社會變革,打下了堅實基礎。
關羽,也被後人尊為武王、武聖。
ps:很抱歉的告訴大家,這本書因為種種原因,也隻能大綱完本了,從今以後,流煙或許再也不會寫三國類題材了。
因為曾經寫過《三國軍神》,那本書將心中太多的幻想以及積累,都酣暢淋漓的寫了出來,再寫三國題材的時候,總感覺自己跳不出以前的那個圈子。
軍神是我的第一本書,或許仍舊有許多不足,但是在我眼中,至少情懷上無法再被自己超越。
三國的故事,我自己也實在太了解了,那本書能講的幾乎都已經講完。
當初本來想著,uu看書 .uuknsu 寫一本蜀漢後期的三國文,這樣不與軍神相互衝突。
不過思來想去,我之所以喜歡三國那個時代,就是因為喜歡那些於萬軍中衝殺的猛將,喜歡那些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謀士,喜歡那些玉寧碎而不改其白的忠義之士。
三國後期,那些風雲人物或戰死、或老去,三國人口也是大幅度凋零,剩下的隻有心酸。
或許,那個時代已經不是我喜歡的三國了,所以最終沒有去寫。
新書寫的是戰國末期,那是個風起雲湧、人才輩出、可歌可泣的時代,對於那個時代,我們陌生而熟悉,向往又望而卻步。
那個時代,英雄豪傑太多,史料記載太過模糊,想要寫好很難,想要獲得讀者們的認可也很不容易,但我還是想去嚐試一下。
曾經我寫過的那本,以春秋戰國背景的架空武俠,未嚐不是因為心中向往那個時代,隻因沒有勇氣去寫,才徹底架空。
現在,我想嚐試一下。
不管好壞,至少是個新的挑戰,至少能激起我創作的激情,至少能讓我重新學到很多知識。
這本書到此為止吧,謝謝所有訂閱、打賞過本書的書友,真的很感謝你們,流煙也跟大家說聲對不起,沒能認真把故事講完。
至於新書,也不奢望大家繼續支持,咱們若有緣,江湖再見。
永昌郡多為蠻人,總人口高達近兩百萬,冠絕整個益州郡縣。
甘寧生性彪悍,再加上有關羽支持,經過近十年經營,終於讓永昌郡蠻人歸心,幫助關羽拉起了一支戰鬥力強悍的大軍。
平定益州以後,關羽統兵返回雒陽。
與此同時,公孫瓚與袁紹之間的戰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
由於關羽的出現,導致袁術此時占據兗州,在公孫瓚落入下風的時候,袁術從東郡出兵夾攻袁紹,三方混戰,僵持不下,袁紹未能獨占河北。
南方,劉表也經常與呂布爆發戰爭,雙方互有勝負。
關羽獲得益州,命人重修蜀地棧道,將益州糧草運送到關中,整軍備戰。
關羽趁著關東諸侯混戰之際,先以離間計讓韓遂、馬騰離心,隨後出兵涼州,遠赴荒漠一千餘裏,最終斬殺韓遂、生擒馬騰,馬騰、馬超投降。
關羽重新設置西域都護府,以新政融合涼州境內羌人,並且開通絲綢之路,和西域各國通商。
數年時間,呂布仍舊未能收複江東士族,反而因為太過激進,得罪了江東士族。
劉表趁機勾結江東士族,出兵攻破江東,呂布死於江中。
徐州陶謙病死,袁術趁機奪取徐州,與兗州劉岱爆發衝突,袁紹壓力大減,在田豐、沮授等人相助下,趁勢擊敗公孫瓚,占據幽、冀、青三州。
擊敗公孫瓚以後,袁紹聲威大震,趁機聯合劉岱攻打袁術,袁術陷入被動。
關羽趁此機會兵分兩路,先是令徐晃從並州出兵,襲擾袁紹後方,令其不能全力攻打袁術。
與此同時,關羽盡起益州兵馬,在周瑜、孫策、甘寧、嚴顏的統帥下,順著長江而下,兵鋒直至襄陽。
關羽自己更是親率關中大軍,率領張飛、張遼、夏侯淵、曹仁、曹洪等將領,兵出武關圍困襄陽。
襄陽城破,劉表死於亂軍之中,偽帝劉辯以及襄陽百官被關羽俘獲,關羽趁勢占據荊州、揚州。
袁紹感受到危機,派遣沮授作為說客,向袁術陳述利害關係。
最終二袁握手言和,結盟聯合抗擊關羽。
此時,關羽占據司隸、並州、涼州、益州、荊州以及大半個揚州。
袁紹占據幽州、冀州、徐州;袁術占據豫州、兗州、徐州以及小半個揚州。
三國鼎立之勢呈現,二袁為盟友,屢次主動進攻關羽。
關羽采納荀彧建議,以修生養息為主,占據險關被動防禦,使得二袁屢次進攻卻無功而返,空耗錢糧,並惹得境內怨聲載道。
關羽卻在麾下文臣武將支持下,於境內推行科舉、頒布新政、發展生產,國力越發強盛。
袁紹病亡,其子袁譚、袁熙爭位,關羽趁勢攻入冀州,殺二袁取其基業。
又過了五年,待關羽穩定住冀州、幽州、徐州局勢以後,正值袁術病危之日,關羽以舉國之力攻打袁術,袁術驚駭而亡,餘者皆降,自此天下一統。
天下統一,有人建議關羽取代劉辯,成為新的皇帝,有漢室舊人卻讓關羽還政天子。
關羽心懷忠義,記得先帝當年知遇之恩,卻也並未將權利交還給天子,反而開始逐步推行君主立憲製度。
關羽當年向曹操勾畫的藍圖,在二人不懈努力下,在周瑜、諸葛亮、陸遜、司馬懿這等人才的大力推動下,也逐漸開始排除萬難,慢慢確定下來。
當然,在此過程中,新舊貴族交替期間,自然湧現了不少叛亂與抵抗勢力。
關羽卻以鐵血手段,毫不留情鎮壓了叛亂,將新政徹底推行下去。
曹操、關羽去世以後,以曹丕為首的曹氏將領,在司馬懿以及殘餘舊貴族的相助下,妄圖推翻君主立憲製,重新回到君主獨裁的時代。
關平猝不及防,被迫逃離雒陽,而後召集天下兵馬,反攻回去。
由於關羽留下的龐大基業,以及無數新貴族集團的支持,關平最終殺掉曹丕、司馬懿等人,重新掌控了洛陽。
與此同時,在新貴族的推動下,君主立憲製被廢除,關平登基為帝。
關羽所建立的君主立憲製度,雖然仍舊有很多缺陷,雖然持續的時間非常短暫,卻也是中國曆史上一場偉大的政治變革。
這場半失敗的政治變革,被載入史冊,並且為後來中國的社會變革,打下了堅實基礎。
關羽,也被後人尊為武王、武聖。
ps:很抱歉的告訴大家,這本書因為種種原因,也隻能大綱完本了,從今以後,流煙或許再也不會寫三國類題材了。
因為曾經寫過《三國軍神》,那本書將心中太多的幻想以及積累,都酣暢淋漓的寫了出來,再寫三國題材的時候,總感覺自己跳不出以前的那個圈子。
軍神是我的第一本書,或許仍舊有許多不足,但是在我眼中,至少情懷上無法再被自己超越。
三國的故事,我自己也實在太了解了,那本書能講的幾乎都已經講完。
當初本來想著,uu看書 .uuknsu 寫一本蜀漢後期的三國文,這樣不與軍神相互衝突。
不過思來想去,我之所以喜歡三國那個時代,就是因為喜歡那些於萬軍中衝殺的猛將,喜歡那些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謀士,喜歡那些玉寧碎而不改其白的忠義之士。
三國後期,那些風雲人物或戰死、或老去,三國人口也是大幅度凋零,剩下的隻有心酸。
或許,那個時代已經不是我喜歡的三國了,所以最終沒有去寫。
新書寫的是戰國末期,那是個風起雲湧、人才輩出、可歌可泣的時代,對於那個時代,我們陌生而熟悉,向往又望而卻步。
那個時代,英雄豪傑太多,史料記載太過模糊,想要寫好很難,想要獲得讀者們的認可也很不容易,但我還是想去嚐試一下。
曾經我寫過的那本,以春秋戰國背景的架空武俠,未嚐不是因為心中向往那個時代,隻因沒有勇氣去寫,才徹底架空。
現在,我想嚐試一下。
不管好壞,至少是個新的挑戰,至少能激起我創作的激情,至少能讓我重新學到很多知識。
這本書到此為止吧,謝謝所有訂閱、打賞過本書的書友,真的很感謝你們,流煙也跟大家說聲對不起,沒能認真把故事講完。
至於新書,也不奢望大家繼續支持,咱們若有緣,江湖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