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步走到台階的正中,李闖沒有像往常那樣躬身稟報,直接轉身麵對下方的文武百官,開口道:“自聖祖開朝以來,土地製度屢有變革,今日月換新,國朝初立,江南未平,臣建議取江南之地封賞給軍中將士,功高者多得,人人有份,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話音剛落,大殿之上一片死寂,李闖這是什麽意思?
照這個說法的話,凡是打下的土地都要收歸國有?
在座的不少人在江南地區都有土地或者產業,狡兔三窟的道理懂得的人不少,尤其是一些世家大族,更是在關外有著大量的農田。
這個時代,土地是最重要的財富。
從另一個方麵來講,江南地區的門閥士族可就倒了大黴,沒了土地的世家還能稱之為世家嗎?
兩地再怎麽割據,這些門閥之間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沉寂過後,就有人跳了出來。
說話的是一位臉色蠟黃、下巴突出的老者,一把胡須飄蕩在胸前,神色激動地說道:“祖宗之法不能變....”
激動之下,唾沫星子四濺,聲音都帶上了幾分尖銳。
李闖沒有理會這個很是激動的老人家,環顧四方,淡淡的聲音中帶著不容質疑的威嚴:“在座的各位,誰讚成?誰反對!”
自從有朝會以來,李闖從未表現的這麽咄咄逼人。
事實證明,李闖在朝中還是有著大批的支持者,而且都身居要職。
戶部尚書何文站了出來,表了態:“李尚書此法確有可行之處。”
刑部尚書高峰隨後接上兩句:“此等提議甚好,兼或拿下江南指日可待。”
除了一些文職的官員,那些武職在身的人表現的更為激動。
這是事關己身最重要的利益,一個個表現的好像打了雞血一般。
尤其前日裏那個徐老七,在底下大聲叫好:“大帥英明!以後要是這麽辦,哪裏需要擔心手下人拚命?等到了江南,俺老七就算賭上這條命也要拿下一塊大大的土地來。”
武人激動,一旁的文職官吏更加激動,給這幫泥腿子這麽大的好處,簡直要翻天啊,況且遠在江南的七叔八大姨都指著自己駁回這個要命的提議。
李闖挑起了戰火,然後繼續做起了木頭人,有句話是這麽說的,你有發言的權利,但是真正的決定權卻不在這些人的手中。
激烈的爭論一連持續了三天,最後李闖做出了妥協,一方麵是保證關中士族在江南的土地不在瓜分之列,另一方麵則是允許文職官吏也參與到蛋糕的劃分中來,也就是說文官也能得到些土地作為獎賞。
這下天下太平了,有錢大家一起賺,局勢瞬間變得很和諧。
甚至有不少人慶幸在南陽軍入關的第一時間就起義聲援,家族的財產得以保全,甚至日後還能分潤不少。
實際上這種擔心完全沒有必要,李闖是腦子進水了才會這麽做,將這麽一股龐大的力量推向對立麵,在天下未定之前是在是找死。
消息傳到軍中,引起了一片的歡騰,以前當兵抱著混日子的想法,現在國
家給分田地了,還是江南的上等好田,有比這更好的福利嗎?
連帶著李闖的威望都提高了不少,都記得這項好政策是李大帥頂著壓力批下來的。
一時之間人人皆有效死之心。
這幫人窮苦慣了,做夢都想獲得屬於自己的田地,若是家裏有田還有地,誰願意跑來服兵役?交些財產就過去了。
這年頭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田地,大多數地主搞土地兼並的時候,都要帶上些許見不得光的手段,不到走投無路的時候,沒人願意出售手中的土地。
當土地高度集中的時候,那些沒有立足之地的人隻能選擇成為佃戶、流民或者山賊。
李闖或許沒有精力去關心一家一戶的悲劇,但這種涉及千千萬萬人的事情他一定會做下去。
即使有再大的困難。
雖然下定了決心,李闖並沒有打算效仿王莽那般,用手中的權力,朝廷的政令強製推行下去,這種做法無疑是愚蠢的。
李闖隻會隱藏在幕後,作那看不見的推手,一點一滴引導著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合理。
土地的革命不是意味著原有地主階級的消亡,李闖沒有能力做到那種地步,現在時代還沒有到徹底變革的時候,自己想做的僅僅是緩和下越來越尖銳的社會矛盾,將世家豪族的土地兼並控製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之內。
畢竟天下還是需要靠這群人來治理。
現在的讀書人多出身於世家大族,真正的寒門學士少之又少,教育的昂貴成本不是普通家庭能夠承擔的。
普及教育,這又是一個涉及幾代人的大工程,李闖所能做的隻是將一些超前的東西發明出來,降低識字讀書所需的成本。
至於教書育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項龐大的計劃隻能留給後人來完成了。
不知不覺間,思緒飄的有點遠,李闖看著手中這張記載著軍製土地改革方案的紙張,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開了一個好頭。
正當李闖暗自得意的時候,府外遠遠傳來一陣喧嘩,接著老管家上氣不接下氣跑了過來,一邊跑還一邊興奮地朝著李闖喊道:“大人,府門外公主駕到!”
自從趙玉兒進了長樂宮,uu看書 .ukashu想見上一麵倒是難上不少,尤其是在眼下這個變革激烈的時候,李闖連入宮敘舊的時間都沒有。
沒想到這丫頭主動過來了。
或許現在還稱呼趙玉兒為丫頭有些不妥了,頭戴玲瓏鑲玉銀簪,腰間佩著碧玉滕花玉佩,一身淡粉藍雲祥瑞擺裙,將整個人映襯得高貴威嚴起來,望之而心生敬畏。
薄粉敷麵,半妝美人,盛顏仙姿,微施粉澤。
李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略施粉黛的趙玉兒,感覺之下有點陌生。
這還是那個與自己在宛城之中熟識的小丫頭嗎?
一轉眼就仿佛成了大美人。
另一邊,無論時局怎麽變化,李闖永遠是那一副老樣子,甚至還帶著宛城都尉府中的幾分憊懶之氣,見趙玉兒來了,連忙從桌案上拿起幾本公文翻看,裝出一副勤政的樣子。
( = )
話音剛落,大殿之上一片死寂,李闖這是什麽意思?
照這個說法的話,凡是打下的土地都要收歸國有?
在座的不少人在江南地區都有土地或者產業,狡兔三窟的道理懂得的人不少,尤其是一些世家大族,更是在關外有著大量的農田。
這個時代,土地是最重要的財富。
從另一個方麵來講,江南地區的門閥士族可就倒了大黴,沒了土地的世家還能稱之為世家嗎?
兩地再怎麽割據,這些門閥之間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沉寂過後,就有人跳了出來。
說話的是一位臉色蠟黃、下巴突出的老者,一把胡須飄蕩在胸前,神色激動地說道:“祖宗之法不能變....”
激動之下,唾沫星子四濺,聲音都帶上了幾分尖銳。
李闖沒有理會這個很是激動的老人家,環顧四方,淡淡的聲音中帶著不容質疑的威嚴:“在座的各位,誰讚成?誰反對!”
自從有朝會以來,李闖從未表現的這麽咄咄逼人。
事實證明,李闖在朝中還是有著大批的支持者,而且都身居要職。
戶部尚書何文站了出來,表了態:“李尚書此法確有可行之處。”
刑部尚書高峰隨後接上兩句:“此等提議甚好,兼或拿下江南指日可待。”
除了一些文職的官員,那些武職在身的人表現的更為激動。
這是事關己身最重要的利益,一個個表現的好像打了雞血一般。
尤其前日裏那個徐老七,在底下大聲叫好:“大帥英明!以後要是這麽辦,哪裏需要擔心手下人拚命?等到了江南,俺老七就算賭上這條命也要拿下一塊大大的土地來。”
武人激動,一旁的文職官吏更加激動,給這幫泥腿子這麽大的好處,簡直要翻天啊,況且遠在江南的七叔八大姨都指著自己駁回這個要命的提議。
李闖挑起了戰火,然後繼續做起了木頭人,有句話是這麽說的,你有發言的權利,但是真正的決定權卻不在這些人的手中。
激烈的爭論一連持續了三天,最後李闖做出了妥協,一方麵是保證關中士族在江南的土地不在瓜分之列,另一方麵則是允許文職官吏也參與到蛋糕的劃分中來,也就是說文官也能得到些土地作為獎賞。
這下天下太平了,有錢大家一起賺,局勢瞬間變得很和諧。
甚至有不少人慶幸在南陽軍入關的第一時間就起義聲援,家族的財產得以保全,甚至日後還能分潤不少。
實際上這種擔心完全沒有必要,李闖是腦子進水了才會這麽做,將這麽一股龐大的力量推向對立麵,在天下未定之前是在是找死。
消息傳到軍中,引起了一片的歡騰,以前當兵抱著混日子的想法,現在國
家給分田地了,還是江南的上等好田,有比這更好的福利嗎?
連帶著李闖的威望都提高了不少,都記得這項好政策是李大帥頂著壓力批下來的。
一時之間人人皆有效死之心。
這幫人窮苦慣了,做夢都想獲得屬於自己的田地,若是家裏有田還有地,誰願意跑來服兵役?交些財產就過去了。
這年頭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田地,大多數地主搞土地兼並的時候,都要帶上些許見不得光的手段,不到走投無路的時候,沒人願意出售手中的土地。
當土地高度集中的時候,那些沒有立足之地的人隻能選擇成為佃戶、流民或者山賊。
李闖或許沒有精力去關心一家一戶的悲劇,但這種涉及千千萬萬人的事情他一定會做下去。
即使有再大的困難。
雖然下定了決心,李闖並沒有打算效仿王莽那般,用手中的權力,朝廷的政令強製推行下去,這種做法無疑是愚蠢的。
李闖隻會隱藏在幕後,作那看不見的推手,一點一滴引導著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合理。
土地的革命不是意味著原有地主階級的消亡,李闖沒有能力做到那種地步,現在時代還沒有到徹底變革的時候,自己想做的僅僅是緩和下越來越尖銳的社會矛盾,將世家豪族的土地兼並控製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之內。
畢竟天下還是需要靠這群人來治理。
現在的讀書人多出身於世家大族,真正的寒門學士少之又少,教育的昂貴成本不是普通家庭能夠承擔的。
普及教育,這又是一個涉及幾代人的大工程,李闖所能做的隻是將一些超前的東西發明出來,降低識字讀書所需的成本。
至於教書育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項龐大的計劃隻能留給後人來完成了。
不知不覺間,思緒飄的有點遠,李闖看著手中這張記載著軍製土地改革方案的紙張,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開了一個好頭。
正當李闖暗自得意的時候,府外遠遠傳來一陣喧嘩,接著老管家上氣不接下氣跑了過來,一邊跑還一邊興奮地朝著李闖喊道:“大人,府門外公主駕到!”
自從趙玉兒進了長樂宮,uu看書 .ukashu想見上一麵倒是難上不少,尤其是在眼下這個變革激烈的時候,李闖連入宮敘舊的時間都沒有。
沒想到這丫頭主動過來了。
或許現在還稱呼趙玉兒為丫頭有些不妥了,頭戴玲瓏鑲玉銀簪,腰間佩著碧玉滕花玉佩,一身淡粉藍雲祥瑞擺裙,將整個人映襯得高貴威嚴起來,望之而心生敬畏。
薄粉敷麵,半妝美人,盛顏仙姿,微施粉澤。
李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略施粉黛的趙玉兒,感覺之下有點陌生。
這還是那個與自己在宛城之中熟識的小丫頭嗎?
一轉眼就仿佛成了大美人。
另一邊,無論時局怎麽變化,李闖永遠是那一副老樣子,甚至還帶著宛城都尉府中的幾分憊懶之氣,見趙玉兒來了,連忙從桌案上拿起幾本公文翻看,裝出一副勤政的樣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