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朝會,文武百官早早趕到太和殿,無一人遲到或缺席,反倒是平日最勤勉的皇帝,卻姍姍來遲,比往常晚了小半個時辰。
這種情形是極其罕見的,崇禎曆來以勤政著稱,即位以後無論寒暑,從不無故缺席早朝,總是早早到場。百官小聲議論著,猜測皇帝是不是因為被權臣幹政,心懷不滿,以此來表達抗議。
大臣議論的聲音雖小,但還是傳入了站在最前方陳雨的耳中,陳雨聽了卻沒有任何表示,昂首挺胸,等待崇禎的到來。
等待了幾盞茶的功夫後,崇禎終於在王承恩等太監的簇擁下從側方進入大殿,緩緩坐在龍椅上。
百官在鴻臚寺官員的主持下行禮後,就到了正式奏事環節了。
這是陳雨入城“清君側”之後參與的第二場朝會。昨晚的第一場朝會狂風暴雨,處置了內閣大學士、刑部侍郎、科道言官等重臣和清流,給所有人帶來的震撼還未消散,所以進入奏事環節後,百官都在觀望,到底陳雨還會不會再度掀起風浪,風向沒有明確之前,沒人敢站出來。
望著一片寂靜的大殿,崇禎感覺到了深深的悲哀。自己雖然在兵亂中保住了性命和皇位,但是眼前的局麵顯然不比身死國滅好到哪裏去,朝會是一個皇帝實施權力最重要的舞台,可現在連這個舞台都被人掌控了,自己和傀儡還有什麽區別?
陳雨咳嗽一聲,慢慢出班,在正中間站定。
“既然大家都沒事情可說,那本官就要上奏了。啟奏陛下,臣得到消息,皇太極的十萬大軍昨天已經到了香河,明日就會兵臨城下……”
眾人一陣騷動,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內亂的風波還未徹底平定,外亂又接踵而至,今年注定是個多災多難的時節。
崇禎心頭一陣氣苦,不知道怎麽形容自己的心情。陳雨是自己的臣子,但此刻卻是皇權最大的威脅,而且掌控了整個京城;皇太極是大明最強的外敵,但一度有望成為自己鞏固統治的助力,可是隨著陳雨得勢上位,現在卻變成了師出無名的寇虜。兩者的身份和朝廷的關係微妙而複雜,崇禎自己也說不清情感上偏向於那邊。
“韃子大軍壓境,滿城上下自然要同仇敵該、共抗強敵。”陳雨朗聲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對付偽汗皇太極的親征,必須動員全城的兵力,除了官兵,還要招募民勇,這一切都需要銀子,沒有餉銀和安家費,誰上城頭賣命?”
崇禎沉默片刻,開口道:“愛卿言之有理,可是國庫空虛,又哪來的銀子?”為了對付文登營,他不惜動用了內帑,卻毫無成效,現在要對付的人站在他麵前討要銀子守城,顯得格外諷刺。
“文武百官和六部各司其職,銀子的事自然由有司落實,不需陛下親力親為。”陳雨似乎並沒有把希望寄托在崇禎身上,回頭尋找目標,“戶部官員何在?”
一名中年官員出班,拱手道:“下官戶部左侍郎吳履中,好教文成侯得知:國庫空虛,並無盈餘,莫說臨時調撥守城將士的花費開銷,就算維持日常運作也難以為繼,所以……”
對於吳履中所說的困難,陳雨充耳不聞,直截了當地問:“不說需的,就說戶部現在有多少銀子?”
吳履中望了望崇禎,崇禎無可奈何地示意他照實說。吳履中默然片刻,艱難地回答:“上月支付了各處開銷,此刻庫中隻餘八萬兩。”
八萬兩?
除了戶部官員外,百官嘩然,諾大的國庫,居然隻有這麽點銀子?
陳雨也有些吃驚,知道末代的明王朝窮,但不知道窮到這地步。
吳履中繼續說:“就算這八萬兩,也是要撥往九邊的餉銀,不能動用,否則激發邊鎮嘩變,後果不堪設想。”
陳雨追問:“也就說,戶部拿不出一兩銀子犒勞守城將士了?”
吳履中點點頭:“然也。”
陳雨對崇禎拱拱手:“陛下,臣曾經說過,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危難之際,就不能墨守成規,須得想法子度過眼下的難關。”
崇禎悶聲問:“愛卿有何良策?”
“國難當頭,人人有責。”陳雨朗聲說,“臣是個武人,隻有蠻辦法,就是動員全城勳戚大臣、富商士紳捐助餉銀!”
崇禎聞言打起了精神。這個法子他也醞釀過,但找不到合適的機會嚐試。大明不收官員、士紳的田賦和商稅,他知道手下這些大臣和勳戚都是有錢的,隻要大家都願意出錢出力,相信湊個三五百萬兩毫無問題。
一時間,他忘記了自己的處境,滿是希冀的詢問:“文成侯言之有理,眾愛卿可願慷慨解囊,幫助朝廷共度國難?”
一說到銀子,原本還算安靜的大殿頓時喧嘩起來,百官紛紛說:“臣為官清廉,天地可鑒,家中並無餘銀,請陛下明見。”
崇禎不甘心地說:“也不需諸愛卿傾盡家財,家境一般的三五千,家境富裕者兩三萬,應該是可以拿得出的。”
一聽三五萬兩,大臣們差點跳了起來,有人大聲說:“陛下,莫說三萬,三千兩也是拿不出的,如果朝廷一定要逼臣捐餉,臣隻有把家中值錢的家當都拿去典賣了。”
崇禎無奈,向嘉定伯周奎投去求助的目光:“嘉定伯,你是勳戚之首,深受皇恩,且為百官做個表率如何?隻要資助餉銀三萬兩,朕替你立牌坊以示嘉獎。”
周奎是崇禎的老丈人,周皇後的生父,利用皇親國戚的身份,在京城經營著幾處大商號,田產數以萬畝計,家財萬貫,按理說,拔根腿毛也能對付皇帝的要求了。但他一聽這話,當即如喪考妣:“陛下,老臣安得多金?家中數十口人,u看書 wwukashu 吃的都是黴米,肚子都填不飽,哪有餘銀捐獻給朝廷?”
崇禎有些手足無措,連自己的老丈人都不支持,又怎麽說服其他勳戚大臣?
皇帝出麵懇求也無濟於事,眼看這個提議就要流產,這時候陳雨開口了。
“此事無需陛下操勞,交給臣辦理便是。”
崇禎一愣,我麵子都不好使,你又有什麽辦法?
陳雨轉過身,麵向文武百官,中氣十足地宣布:“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皇太極要是破城,你們就算有金山銀山也隻會便宜了別人。陛下仁慈,不忍心讓你們太破費,惡人就由本官來做。本官把話撂這,所有大臣、勳戚,都要按照官職品級捐獻餉銀:五品五萬兩,四品六萬兩,三品七萬兩,以此類推;家中宅邸超過五進五出者、奴仆超過二十人者加五萬兩;經營商鋪者,每間鋪子加八萬兩;名下田產超千畝者,每千畝加十萬兩!”
話音落地,整個大殿的人都驚呆了,這麽高昂的數字,這哪是捐餉,分明是搶劫!
陳雨又加了一句:“明日太陽下山之前,凡是捐餉數目不足者,後果自負。本官派兵直接上門搬東西,也不清點賬目,搬空為止,誰敢糾纏抵抗,以通虜論處!”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這種情形是極其罕見的,崇禎曆來以勤政著稱,即位以後無論寒暑,從不無故缺席早朝,總是早早到場。百官小聲議論著,猜測皇帝是不是因為被權臣幹政,心懷不滿,以此來表達抗議。
大臣議論的聲音雖小,但還是傳入了站在最前方陳雨的耳中,陳雨聽了卻沒有任何表示,昂首挺胸,等待崇禎的到來。
等待了幾盞茶的功夫後,崇禎終於在王承恩等太監的簇擁下從側方進入大殿,緩緩坐在龍椅上。
百官在鴻臚寺官員的主持下行禮後,就到了正式奏事環節了。
這是陳雨入城“清君側”之後參與的第二場朝會。昨晚的第一場朝會狂風暴雨,處置了內閣大學士、刑部侍郎、科道言官等重臣和清流,給所有人帶來的震撼還未消散,所以進入奏事環節後,百官都在觀望,到底陳雨還會不會再度掀起風浪,風向沒有明確之前,沒人敢站出來。
望著一片寂靜的大殿,崇禎感覺到了深深的悲哀。自己雖然在兵亂中保住了性命和皇位,但是眼前的局麵顯然不比身死國滅好到哪裏去,朝會是一個皇帝實施權力最重要的舞台,可現在連這個舞台都被人掌控了,自己和傀儡還有什麽區別?
陳雨咳嗽一聲,慢慢出班,在正中間站定。
“既然大家都沒事情可說,那本官就要上奏了。啟奏陛下,臣得到消息,皇太極的十萬大軍昨天已經到了香河,明日就會兵臨城下……”
眾人一陣騷動,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內亂的風波還未徹底平定,外亂又接踵而至,今年注定是個多災多難的時節。
崇禎心頭一陣氣苦,不知道怎麽形容自己的心情。陳雨是自己的臣子,但此刻卻是皇權最大的威脅,而且掌控了整個京城;皇太極是大明最強的外敵,但一度有望成為自己鞏固統治的助力,可是隨著陳雨得勢上位,現在卻變成了師出無名的寇虜。兩者的身份和朝廷的關係微妙而複雜,崇禎自己也說不清情感上偏向於那邊。
“韃子大軍壓境,滿城上下自然要同仇敵該、共抗強敵。”陳雨朗聲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對付偽汗皇太極的親征,必須動員全城的兵力,除了官兵,還要招募民勇,這一切都需要銀子,沒有餉銀和安家費,誰上城頭賣命?”
崇禎沉默片刻,開口道:“愛卿言之有理,可是國庫空虛,又哪來的銀子?”為了對付文登營,他不惜動用了內帑,卻毫無成效,現在要對付的人站在他麵前討要銀子守城,顯得格外諷刺。
“文武百官和六部各司其職,銀子的事自然由有司落實,不需陛下親力親為。”陳雨似乎並沒有把希望寄托在崇禎身上,回頭尋找目標,“戶部官員何在?”
一名中年官員出班,拱手道:“下官戶部左侍郎吳履中,好教文成侯得知:國庫空虛,並無盈餘,莫說臨時調撥守城將士的花費開銷,就算維持日常運作也難以為繼,所以……”
對於吳履中所說的困難,陳雨充耳不聞,直截了當地問:“不說需的,就說戶部現在有多少銀子?”
吳履中望了望崇禎,崇禎無可奈何地示意他照實說。吳履中默然片刻,艱難地回答:“上月支付了各處開銷,此刻庫中隻餘八萬兩。”
八萬兩?
除了戶部官員外,百官嘩然,諾大的國庫,居然隻有這麽點銀子?
陳雨也有些吃驚,知道末代的明王朝窮,但不知道窮到這地步。
吳履中繼續說:“就算這八萬兩,也是要撥往九邊的餉銀,不能動用,否則激發邊鎮嘩變,後果不堪設想。”
陳雨追問:“也就說,戶部拿不出一兩銀子犒勞守城將士了?”
吳履中點點頭:“然也。”
陳雨對崇禎拱拱手:“陛下,臣曾經說過,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危難之際,就不能墨守成規,須得想法子度過眼下的難關。”
崇禎悶聲問:“愛卿有何良策?”
“國難當頭,人人有責。”陳雨朗聲說,“臣是個武人,隻有蠻辦法,就是動員全城勳戚大臣、富商士紳捐助餉銀!”
崇禎聞言打起了精神。這個法子他也醞釀過,但找不到合適的機會嚐試。大明不收官員、士紳的田賦和商稅,他知道手下這些大臣和勳戚都是有錢的,隻要大家都願意出錢出力,相信湊個三五百萬兩毫無問題。
一時間,他忘記了自己的處境,滿是希冀的詢問:“文成侯言之有理,眾愛卿可願慷慨解囊,幫助朝廷共度國難?”
一說到銀子,原本還算安靜的大殿頓時喧嘩起來,百官紛紛說:“臣為官清廉,天地可鑒,家中並無餘銀,請陛下明見。”
崇禎不甘心地說:“也不需諸愛卿傾盡家財,家境一般的三五千,家境富裕者兩三萬,應該是可以拿得出的。”
一聽三五萬兩,大臣們差點跳了起來,有人大聲說:“陛下,莫說三萬,三千兩也是拿不出的,如果朝廷一定要逼臣捐餉,臣隻有把家中值錢的家當都拿去典賣了。”
崇禎無奈,向嘉定伯周奎投去求助的目光:“嘉定伯,你是勳戚之首,深受皇恩,且為百官做個表率如何?隻要資助餉銀三萬兩,朕替你立牌坊以示嘉獎。”
周奎是崇禎的老丈人,周皇後的生父,利用皇親國戚的身份,在京城經營著幾處大商號,田產數以萬畝計,家財萬貫,按理說,拔根腿毛也能對付皇帝的要求了。但他一聽這話,當即如喪考妣:“陛下,老臣安得多金?家中數十口人,u看書 wwukashu 吃的都是黴米,肚子都填不飽,哪有餘銀捐獻給朝廷?”
崇禎有些手足無措,連自己的老丈人都不支持,又怎麽說服其他勳戚大臣?
皇帝出麵懇求也無濟於事,眼看這個提議就要流產,這時候陳雨開口了。
“此事無需陛下操勞,交給臣辦理便是。”
崇禎一愣,我麵子都不好使,你又有什麽辦法?
陳雨轉過身,麵向文武百官,中氣十足地宣布:“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皇太極要是破城,你們就算有金山銀山也隻會便宜了別人。陛下仁慈,不忍心讓你們太破費,惡人就由本官來做。本官把話撂這,所有大臣、勳戚,都要按照官職品級捐獻餉銀:五品五萬兩,四品六萬兩,三品七萬兩,以此類推;家中宅邸超過五進五出者、奴仆超過二十人者加五萬兩;經營商鋪者,每間鋪子加八萬兩;名下田產超千畝者,每千畝加十萬兩!”
話音落地,整個大殿的人都驚呆了,這麽高昂的數字,這哪是捐餉,分明是搶劫!
陳雨又加了一句:“明日太陽下山之前,凡是捐餉數目不足者,後果自負。本官派兵直接上門搬東西,也不清點賬目,搬空為止,誰敢糾纏抵抗,以通虜論處!”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