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的周密部署,讓一南一北兩支援軍陷入了困境,無法支援京城:吳三桂的一萬精兵被尚可喜四萬東江兵擋在薊州,寸步難行;高起潛、祖寬等人為首的六萬大軍則被鄧範七八千人拖在威海衛,騎虎難下,進退維穀。至於西麵的虎大威、楊國柱等人,一來顧忌文登營的實力,二來不願與這支功勳卓著的強軍同室操戈,以種種理由拖延兵部的調遣,楊嗣昌三麵合圍文登營的計劃徹底破產,使得陳雨可以心無旁騖地率領四萬主力大軍對付朝廷。


    “清君側”的一盤大棋初建成效,一切都按照陳雨的原定計劃順利進行,親文登營的勢力樂見其成,朝廷方麵則惶恐不安。


    在崇禎等君臣眼中,大明的統治陷入了空前的危機,而在千裏之外,卻有人把這看作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盛京,皇宮。


    滿清權貴悉數到場,在皇太極的主持下商議如何利用明廷的這次危機做文章,為大清謀取利益。


    主管兵部的成親王嶽托向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權貴們通報了滿清從明國境內探知的消息。


    “……陳雨廣發檄文後,迅速起兵,不走陸路,由海路北上,圍困明京師,朝野上下束手無策,而勤王平亂的兵馬倉促之下來不及調集,西北各軍鎮尚未出兵,遼東鎮派出吳三桂南下,原本監視文登營的數萬大軍則在山東境內,與陳雨留下的一支偏師糾纏。目前看來,明京師孤立無援,而文登營攻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場動亂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豪格問:“陳雨北上的兵力有多少?”


    嶽托回答:“據探子回報:陳雨統領的主力約為四五萬左右,另外東江鎮總兵尚可喜從皮島等地糾集了四萬人一同前往,總兵力將近十萬。”


    “十萬?”豪格倒吸了一口涼氣。當初他和阿巴泰的兩三萬大軍被文登營幾千人利用地利人和的優勢折磨的死去活來,大敗而歸,現在居然總兵力有十萬之多,簡直讓人不寒而栗。


    多爾袞看出了豪格的心思,說道:“肅親王不必憂慮。這十萬人中東江鎮就占了一半,自從毛文龍死後,東江鎮已經不複當年之勇,前年陛下親征朝鮮,如果不是陳雨斷了後路導致大清提前撤軍,皮島早就被鏟平了。我們需要提防的隻是陳雨的四五萬人。”


    嶽托也說:“睿親王所言極是。據探子稱,即便是這幾萬人,也是陳雨為了北上臨時擴充的,大部分還是威海衛和鐵山屯田的青壯,未經曆過實戰,其核心力量,還是參與過朝鮮平安道和明國京師幾次戰役的萬餘人。”


    皇太極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今日把諸位都召集過來,不是為了探討文登營的兵力虛實,而是商議如何利用陳雨此次‘清君側’兵亂的機會,為大清謀求好處。”


    豪格不解地問:“父皇,明國君臣狗咬狗,我們看熱鬧就好,還有什麽商議的?”


    皇太極恨鐵不成鋼地地瞪了他一眼,轉而問多爾袞:“墨爾根代青有什麽見解?”


    多爾袞略一思索,然後試探著說:“陛下的意思,可是趁著這個機會,打著替崇禎解圍的機會入關?”


    “還是墨爾根代青遠見卓識,豪格打仗還行,治國理政比你差遠了。”皇太極點頭道,“如今大清與明國打算議和,雙方關係略有緩和,正好可以借這個機會發兵。朕再考考你,大清為什麽要出兵,出兵又能有什麽好處?”


    多爾袞低頭想了想,鎮定地回答:“出兵的原因顯而易見:陳雨野心勃勃,絕不甘於屈居山東一隅,悍然發動兵亂,如果讓他成功,即便不能取明皇而代之,也會竊取軍政大權,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此人練兵打仗的本事都不俗,對大清又素來敵視,有這樣一個人掌控明國朝堂,絕非大清之福,所以,我們決不能讓他上位。”


    皇太極讚許地點頭:“說的很好,繼續。”


    “至於出兵的好處嘛,除了阻止陳雨上位,讓大明繼續孱弱下去,臣以為,還可以火中取栗、渾水摸魚。”多爾袞侃侃而談,“雖然大清入關取明而代之的時機不成熟,但要是借其君臣內訌之機,設法讓崇禎死於陳雨之手,然後打著替崇禎發喪的旗號,拉攏人心,占據京師,大清未必不能入主中原、建立不世之功!”


    眾人嘩然,這個設想極其大膽,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大多數滿清權貴現在滿足於入關劫掠財物和丁口,卻從沒有想過在有生之年入主中原,明國地大物博,人口遠遠多於滿清,打劫輕而易舉,但統治這樣一個龐大的敵國,他們都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很少發言的大貝勒代善忍不住開口:“睿親王想得很好,但難度太大。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明國再積弱,疆域和人口都不是此時的大清能比擬的,論打仗,大清勇士不會懼怕,但改朝換代,奪取中原江山,隻怕有些不自量力吧?”


    豪格也說:“若是兩三年前,大清還有這個底氣,可是幾次大戰損耗了元氣,加上丁口一再南逃得不到補充,各旗的牛錄都不足額,田畝都無人耕種,u看書 .uuknshu糧食短缺,這樣的情況下,怎麽取明而代之?”


    皇太極不滿地打斷了豪格:“眼光要放長遠一些,不要局限在遼東這一畝三分地。雖然睿親王所說的情形倉促之間很難做到,但要未雨綢繆,早做打算。”


    他環顧四周,朗聲說:“大清遲早要走上這一步,就算這次不成,以後終究要問鼎中原。朕決定,發兵入關,趁明國兵亂,坐收漁翁之利。崇禎若死於兵亂,就以為他發喪平亂的理由,拿下京師;若二者僵持不下,就與明廷合力絞殺陳雨,為大清去一勁敵!”


    多爾袞、嶽托等人齊聲說:“吾皇聖明!”


    皇太極繼續說:“但大清目前麵臨的困境也是事實,各旗兵力不足、糧食短缺,若不能齊心協力渡過難關,很難在入冬前征調大軍入關。所以,傳朕旨意,各旗旗主捐獻銀糧、鐵器、刀弓、鎧甲等物資彌補軍需虧空,將所有十六歲以上的餘丁悉數編入牛錄為披甲人,另征召科爾沁等各蒙古部落抽調所有精兵隨行,哪怕刮地三尺,也要勒緊褲帶發動此次出征!所費錢糧花銷、丁口損耗,到時都讓明廷十倍、百倍補償大清。”


    這就是聖命了,金口玉言,不容違抗。不管權貴們內心是否讚同,都不敢質疑,紛紛應下:“臣遵旨。”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鐵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雨非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雨非非並收藏大明鐵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