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情勢緩和了下來,李元翼趁機勸道:“陳將軍,這麽多人都留在大殿內,亂哄哄的不好議事,不如讓其他大臣先行退下,留下大王和我慢慢商量,如何?”
李倧見李元翼願意冒著危險留下來與自己共進退,感動不已,哽咽著說:“難為愛卿你了。危難時刻,真真是疾風知勁草,原來愛卿才是最忠心的人。”
李元翼懇切地回答:“這種時候,臣怎麽能不守候在大王身邊呢?請大王放心,臣一定竭盡全力,幫助大王渡過這次危機。”
陳雨咳嗽兩聲,打斷了二人君臣相宜的戲碼:“咳咳,這個,李首輔啊,你的提議我可以接受,就留下你們二人商議,讓其他人先走吧。相信國君加首輔的組合,絕大部分事都可以做主了。哦,對了,崔判書作為經曆整件事的當事人,也可以留下來。”
李元翼深深鞠躬:“多謝陳將軍。”
雙方達成一致後,其餘大臣被允許離開大殿。端著火銃刺刀的士兵們閃開一條道,讓出了大門,受驚的文武百官們忙不迭地往大門處湧去,一時間門口擁擠不堪。唯獨被點名留下來的崔鳴吉哭喪著臉,留在大殿之中。
看著頭也不回離開的大臣們,李倧頓生悲涼之感。莫看平日這些人一口一個大王喊得親熱,出事了跑得比兔子都快,要不是李元翼留了下來,自己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等大臣們都離去後,陳雨命令大部分士兵也退到大殿之外,保持警戒,並派人與入城的幾千農兵聯係,扼守漢城各處城門、要害街道,防止朝鮮人可能的反撲。雖然從目前的情形來看,孱弱的朝鮮軍隊無法對幾千火器化部隊構成實質威脅,但是畢竟在人家的京城腹心之地,必要的防備還是要有的。
一切準備工作做好後,陳雨說:“大王,百官都退下了,也不用擔心你在他們麵前失去國君的尊嚴和威儀,咱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吧。”
李倧小心翼翼地問:“既然陳將軍逼退韃子大軍的功績屬實,那麽就按照崔判書帶回來的口頭協議履行如何?”
李元翼看了崔鳴吉一眼,崔鳴吉老老實實上前,恭敬地說:“大王,陳將軍,之前的口頭協議是:允許陳將軍在鐵山自行招納遼東逃亡的漢民墾荒耕種,屯田練兵,並頒發田契,免除十年賦稅徭役;另外,將本國與東瀛對馬藩的貿易線路交給陳將軍代管三年。”
君臣三人都用期待的目光看著陳雨,希望他能點頭同意。比起眼前的危機,這兩個條件可以說得上微不足道了。尤其對於李倧而言,王位的穩固比什麽都重要。
可是陳雨卻緩緩搖頭,讓三人心裏一沉,冒出一種不祥的預感。
陳雨看著三人說:“那是之前的價碼。現在你們不講信用,自己作死,就不能怪我坐地起價。”
李倧急切地問:“難道這樣還不夠嗎?陳將軍到底想要什麽?”
陳雨似笑非笑,伸出食指,悠悠地說:“第一:在鐵山屯田練兵的基礎上,將免除十年賦稅徭役的期限變更為三十年,而且鐵山境內的屯田由我派遣專人管理,地方官府不得幹涉。”
李倧一時沒反應過來,眼神有些茫然,可是老練的李元翼卻聽明白了。十年也好,三十年也罷,免除賦稅徭役都是小事,可是屯田由專人管理,地方官府不得幹涉,這句話細細品味,再與招納逃人、屯田練兵聯係起來,居然是要把鐵山變為化外之地、國中之國?
鐵山臨近朝鮮西部海岸,遠離漢城這樣的政治核心區域,軍事力量薄弱,所以曆來是倭寇襲擊劫掠的重點,過去幾十年屢次遭倭寇荼毒,加上後來又被毛文龍經營過,引來清軍攻擊,種種因素相加,這裏的人口相對稀少,可供耕種並且繳納賦稅的田畝也不多。
現在陳雨大肆墾荒,鳩占鵲巢,據鐵山郡守提供的消息,其屯田的數量已經與原住民的農田數量相差無幾,加上其以後將會大量招納遼東逃亡的漢人,用不了多久,漢人的數量會大大超過朝鮮當地人,屯田的範圍也會遍布鐵山每個角落,在這種情況下,“免除賦稅徭役”、“設專人管理、地方官府不得幹涉”,就意味著鐵山徹底淪為陳雨的後花園,朝廷將對這塊地域失去控製。
李倧一時沒有想明白其中的利害之處,但也不敢輕易答應,畢竟陳雨這樣厲害的角色,提出的條件一定沒有表麵上看起來那麽簡單。他用征詢的目光看著李元翼,希望能從這位領相眼中得到答案。
李元翼倒是想明白了,可是又有什麽用?不答應的話,他赤手空拳能逼退對方幾千大軍嗎?
權衡再三之後,他閉上了眼睛,心情沉重地點了點頭。
李倧見首相示意可以答應,便立馬對陳雨說:“好,這個條件,uu看書 ww.anshu 寡人答應了。”
陳雨滿意地笑了,他伸出了第二根手指:“第二,之前提議的由我代管釜山-對馬藩海貿線路的條件要修改。我現在要的不僅僅是朝鮮從大明帶回來的貢品,而是要以朝鮮使團的名義,在大明境內大量吃進生絲等緊俏貨物,然後經由釜山浦倭館銷往對馬藩,朝廷不得幹涉。期限也要從三年,改為十年。”
這下別說李倧了,李元翼和崔鳴吉也都不太清楚這樣修改的目的何在,在他們看來,無非是原來的條件進行措辭上的調整而已,沒有本質區別。
隻有陳雨自己明白這樣做的意義。原來朝鮮使團去北京進貢,除了皇帝賞賜的東西,使團成員還私下去民間購置生絲等貨物,然後帶回國內,經過設在釜山的倭館銷往對馬藩。這種自發的、非常規的貿易活動,隻是朝貢製度的衍生物,規模相當有限,但是因為有外國使團的光環加持,收購起貨物來比普通商人要有許多便利——大明王朝曆來喜歡以天朝上國自居,不管哪任皇帝都希望看到萬國來朝的盛況,所以對進貢的外國使團都是優容有加,對於朝鮮人私下購置貨物的行為不僅不製止,還明裏暗裏地創造有利條件——陳雨想做的,就是借助朝貢的保護傘,把這種有利條件利益最大化,把自發的零星商業行為變成有組織、上規模的商業活動。
https://
天才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李倧見李元翼願意冒著危險留下來與自己共進退,感動不已,哽咽著說:“難為愛卿你了。危難時刻,真真是疾風知勁草,原來愛卿才是最忠心的人。”
李元翼懇切地回答:“這種時候,臣怎麽能不守候在大王身邊呢?請大王放心,臣一定竭盡全力,幫助大王渡過這次危機。”
陳雨咳嗽兩聲,打斷了二人君臣相宜的戲碼:“咳咳,這個,李首輔啊,你的提議我可以接受,就留下你們二人商議,讓其他人先走吧。相信國君加首輔的組合,絕大部分事都可以做主了。哦,對了,崔判書作為經曆整件事的當事人,也可以留下來。”
李元翼深深鞠躬:“多謝陳將軍。”
雙方達成一致後,其餘大臣被允許離開大殿。端著火銃刺刀的士兵們閃開一條道,讓出了大門,受驚的文武百官們忙不迭地往大門處湧去,一時間門口擁擠不堪。唯獨被點名留下來的崔鳴吉哭喪著臉,留在大殿之中。
看著頭也不回離開的大臣們,李倧頓生悲涼之感。莫看平日這些人一口一個大王喊得親熱,出事了跑得比兔子都快,要不是李元翼留了下來,自己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等大臣們都離去後,陳雨命令大部分士兵也退到大殿之外,保持警戒,並派人與入城的幾千農兵聯係,扼守漢城各處城門、要害街道,防止朝鮮人可能的反撲。雖然從目前的情形來看,孱弱的朝鮮軍隊無法對幾千火器化部隊構成實質威脅,但是畢竟在人家的京城腹心之地,必要的防備還是要有的。
一切準備工作做好後,陳雨說:“大王,百官都退下了,也不用擔心你在他們麵前失去國君的尊嚴和威儀,咱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吧。”
李倧小心翼翼地問:“既然陳將軍逼退韃子大軍的功績屬實,那麽就按照崔判書帶回來的口頭協議履行如何?”
李元翼看了崔鳴吉一眼,崔鳴吉老老實實上前,恭敬地說:“大王,陳將軍,之前的口頭協議是:允許陳將軍在鐵山自行招納遼東逃亡的漢民墾荒耕種,屯田練兵,並頒發田契,免除十年賦稅徭役;另外,將本國與東瀛對馬藩的貿易線路交給陳將軍代管三年。”
君臣三人都用期待的目光看著陳雨,希望他能點頭同意。比起眼前的危機,這兩個條件可以說得上微不足道了。尤其對於李倧而言,王位的穩固比什麽都重要。
可是陳雨卻緩緩搖頭,讓三人心裏一沉,冒出一種不祥的預感。
陳雨看著三人說:“那是之前的價碼。現在你們不講信用,自己作死,就不能怪我坐地起價。”
李倧急切地問:“難道這樣還不夠嗎?陳將軍到底想要什麽?”
陳雨似笑非笑,伸出食指,悠悠地說:“第一:在鐵山屯田練兵的基礎上,將免除十年賦稅徭役的期限變更為三十年,而且鐵山境內的屯田由我派遣專人管理,地方官府不得幹涉。”
李倧一時沒反應過來,眼神有些茫然,可是老練的李元翼卻聽明白了。十年也好,三十年也罷,免除賦稅徭役都是小事,可是屯田由專人管理,地方官府不得幹涉,這句話細細品味,再與招納逃人、屯田練兵聯係起來,居然是要把鐵山變為化外之地、國中之國?
鐵山臨近朝鮮西部海岸,遠離漢城這樣的政治核心區域,軍事力量薄弱,所以曆來是倭寇襲擊劫掠的重點,過去幾十年屢次遭倭寇荼毒,加上後來又被毛文龍經營過,引來清軍攻擊,種種因素相加,這裏的人口相對稀少,可供耕種並且繳納賦稅的田畝也不多。
現在陳雨大肆墾荒,鳩占鵲巢,據鐵山郡守提供的消息,其屯田的數量已經與原住民的農田數量相差無幾,加上其以後將會大量招納遼東逃亡的漢人,用不了多久,漢人的數量會大大超過朝鮮當地人,屯田的範圍也會遍布鐵山每個角落,在這種情況下,“免除賦稅徭役”、“設專人管理、地方官府不得幹涉”,就意味著鐵山徹底淪為陳雨的後花園,朝廷將對這塊地域失去控製。
李倧一時沒有想明白其中的利害之處,但也不敢輕易答應,畢竟陳雨這樣厲害的角色,提出的條件一定沒有表麵上看起來那麽簡單。他用征詢的目光看著李元翼,希望能從這位領相眼中得到答案。
李元翼倒是想明白了,可是又有什麽用?不答應的話,他赤手空拳能逼退對方幾千大軍嗎?
權衡再三之後,他閉上了眼睛,心情沉重地點了點頭。
李倧見首相示意可以答應,便立馬對陳雨說:“好,這個條件,uu看書 ww.anshu 寡人答應了。”
陳雨滿意地笑了,他伸出了第二根手指:“第二,之前提議的由我代管釜山-對馬藩海貿線路的條件要修改。我現在要的不僅僅是朝鮮從大明帶回來的貢品,而是要以朝鮮使團的名義,在大明境內大量吃進生絲等緊俏貨物,然後經由釜山浦倭館銷往對馬藩,朝廷不得幹涉。期限也要從三年,改為十年。”
這下別說李倧了,李元翼和崔鳴吉也都不太清楚這樣修改的目的何在,在他們看來,無非是原來的條件進行措辭上的調整而已,沒有本質區別。
隻有陳雨自己明白這樣做的意義。原來朝鮮使團去北京進貢,除了皇帝賞賜的東西,使團成員還私下去民間購置生絲等貨物,然後帶回國內,經過設在釜山的倭館銷往對馬藩。這種自發的、非常規的貿易活動,隻是朝貢製度的衍生物,規模相當有限,但是因為有外國使團的光環加持,收購起貨物來比普通商人要有許多便利——大明王朝曆來喜歡以天朝上國自居,不管哪任皇帝都希望看到萬國來朝的盛況,所以對進貢的外國使團都是優容有加,對於朝鮮人私下購置貨物的行為不僅不製止,還明裏暗裏地創造有利條件——陳雨想做的,就是借助朝貢的保護傘,把這種有利條件利益最大化,把自發的零星商業行為變成有組織、上規模的商業活動。
https://
天才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