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解釋:“分給將士們的是軍功授田,可以傳給子孫後代,但要按照每畝三鬥的規矩繳納錢糧;屯丁則相當於衛所以前的屯軍,以戰兵之外的軍戶充任,耕種所得的收成和出息都歸千戶所,屯丁隻是按月領取口糧和工錢,這種模式暫且稱為集體w..lā”
“集體農莊?”..
“對。簡單來說,軍功授田是自己的,集體農莊的屯田是屬於千戶所的,屯丁們隻相當於身份固定的長工。”陳雨說,“通過這種模式,既能保證有功之臣的積極性,也能保證公家的糧食充足。對於屯丁而言,這也是刺激他們主動加入軍隊並立功的動力,賞罰分明的軍隊才是具有戰鬥力的軍隊。”陳雨說,“至於土地不夠用的問題,這個也好辦。本官提出去朝鮮占地盤,就是為了這個考慮。為了自己子孫後代都有一份可觀的田產,相信將士們作戰也會更勇敢的。”
眾人想了想,這種方式似乎是可行的。屯丁不用打仗,沒有生命危險,但也沒有田產,隻是領取口糧工錢,溫飽有餘,致富是不用想了,所謂的集體農莊,就是軍隊的糧倉;戰兵的唯一任務就是操練、打仗,雖說戰場上刀槍無眼,但隻要立功,就能獲得一定畝數的田產,加上不菲的餉銀,待遇比屯丁要強得多。
這樣涇渭分明的區分,既能保證糧食的自給自足,又可以激勵屯丁加入戰兵的行列,保證軍隊的戰鬥力。畢竟在封建社會,從長遠來看,土地的誘惑是任何獎賞都無法替代的,有這樣的激勵,軍隊的戰鬥意誌就能得到保證。
鄧範第一個表示讚同:“大人設計的這套製度,很合……合理。屯丁專司耕種,產出歸千戶所,以後在糧草方麵就不會被文官卡……卡脖子;戰兵專司作戰,有功必賞,可以以軍功授田,打仗時必定個個奮勇爭先。這……這樣的軍隊,必定是大明一等一的強軍。”
蔣邪也說:“有功必賞、有過必罰,賞罰分明,才能鑄就強軍。大人的思路,讓屬下想起了先秦的軍隊,秦軍就是依靠這種辦法成為天下第一強軍,橫掃六國的。隻不過光有賞還不行,必要的懲戒機製也要有,否則就隻能打順風仗,遭遇逆境就不行了。”
陳雨點頭道:“蔣百戶說的沒錯,隻獎不罰就是驕兵,嚴明的軍紀必不可少。這一點,在日後也要逐步完善。”
眾人圍繞陳雨的觀點進行熱烈的議論,似乎沒人想到,這樣的發展思路其實有些大逆不道的味道。按說不管衛所還是營兵,都是朝廷的兵馬,最終都是為皇帝服務的,而陳雨的措施,不管是實現糧食自給自足,還是打造一支隻聽命於自己的軍隊,都是朝著軍閥化的方向發展,總有一天會脫離於朝廷的掌控之外,變成“擁兵自重”的局麵。而真到了這一天,離造反也隻有一步之遙。
但是在場的絕大部分人,都是底層軍戶出身,在陳雨出現之前,被壓榨和勞役似乎就是他們的宿命,唯一的目標就是活下去,永遠看不到希望,甚至子子孫孫都要延續自己的悲慘命運。這樣痛苦的經曆,讓他們對朝廷、對皇帝,沒有一絲忠誠可言。所以,跟著陳雨一步步走到今天,似乎選擇這樣的道路是順理成章的,沒有一個人跳出來,指出這樣的想法是危險的。
陳雨見眾人的思想都統一了,滿意地進行總結:“既然定下了往外擴張的計劃,那麽所有的資源都要圍繞這個目標進行調整。所有人聽令!”
眾人聞言挺直了腰杆,等待陳雨下達具體的命令。
“鄧範出列!”
鄧範站出來,沉聲應答:“屬下在。”
“你曆來負責戰兵的操練,從今日起,要增加登陸作戰的訓練內容,為適應朝鮮那邊的突發狀況做準備。”陳雨說,“雖然不大可能與朝鮮方麵起衝突,但是世事難料,做好萬全的準備總是沒錯的。”
“屬下遵命!”
“林阿福出列!”
如今的林阿福已經不是當初瘦骨嶙峋的軍匠了,麵色紅潤,身材也明顯發福了。聽到陳雨點名,慌忙站出來。
“小人在。”
“銃坊是你掌管,看書ww.ukanh從即日起,帶領工匠們趕工,務必要保證將士們出海後的武器和彈藥有充足的儲備,能應付可能發生的戰鬥。有沒有問題?”
林阿福趕緊回答:“回大人的話:現在有了崖西村的鐵礦,鐵料充足,工匠們的工錢也按照大人的指示增加了,個個勁頭十足,隻要大人有令,這方麵完全沒有問題的。”
陳雨點點頭,然後在人群中找到了公沙·德西勞。
“德西勞先生,陸師需要小型火炮作為支援,水師需要足夠的卡龍炮和炮彈,應付陸上和海上一切可能發生的危險,能不能保證?”
德西勞恭敬地行了個西式禮,回答道:“將軍閣下,在掌握了燜燒退火的工藝後,有合適的材料取代銅,陸軍所需的小型火炮毫無問題,海軍的卡龍艦炮也沒有問題。炮坊可以完成將軍交代的任何指令。”
“很好。蘇大牙出列!”
蘇大牙站了出來,臉上抑製不住興奮之情。從一個打家劫舍的海寇,搖身成為官兵,而且即將參與到一個重要的計劃之中,他感覺自己迎來了人生的第二春。陳雨這麽幹下去,和戲文裏的“裂土封侯”也差不多了吧?到時候自己也能搭上這條順風船,走上人生巔峰,想想就覺得興奮。
陳雨看著他:“雖然本官掛名海防遊擊,但不可能事必躬親,你是水師副統領,水師的實際指揮官是你。水師在這次的計劃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你有沒有信心做好?”
蘇大牙高興地說:“屬下絕不辜負大人的信任,一定把差使辦得漂漂亮亮的。隻要大人一句話,水師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集體農莊?”..
“對。簡單來說,軍功授田是自己的,集體農莊的屯田是屬於千戶所的,屯丁們隻相當於身份固定的長工。”陳雨說,“通過這種模式,既能保證有功之臣的積極性,也能保證公家的糧食充足。對於屯丁而言,這也是刺激他們主動加入軍隊並立功的動力,賞罰分明的軍隊才是具有戰鬥力的軍隊。”陳雨說,“至於土地不夠用的問題,這個也好辦。本官提出去朝鮮占地盤,就是為了這個考慮。為了自己子孫後代都有一份可觀的田產,相信將士們作戰也會更勇敢的。”
眾人想了想,這種方式似乎是可行的。屯丁不用打仗,沒有生命危險,但也沒有田產,隻是領取口糧工錢,溫飽有餘,致富是不用想了,所謂的集體農莊,就是軍隊的糧倉;戰兵的唯一任務就是操練、打仗,雖說戰場上刀槍無眼,但隻要立功,就能獲得一定畝數的田產,加上不菲的餉銀,待遇比屯丁要強得多。
這樣涇渭分明的區分,既能保證糧食的自給自足,又可以激勵屯丁加入戰兵的行列,保證軍隊的戰鬥力。畢竟在封建社會,從長遠來看,土地的誘惑是任何獎賞都無法替代的,有這樣的激勵,軍隊的戰鬥意誌就能得到保證。
鄧範第一個表示讚同:“大人設計的這套製度,很合……合理。屯丁專司耕種,產出歸千戶所,以後在糧草方麵就不會被文官卡……卡脖子;戰兵專司作戰,有功必賞,可以以軍功授田,打仗時必定個個奮勇爭先。這……這樣的軍隊,必定是大明一等一的強軍。”
蔣邪也說:“有功必賞、有過必罰,賞罰分明,才能鑄就強軍。大人的思路,讓屬下想起了先秦的軍隊,秦軍就是依靠這種辦法成為天下第一強軍,橫掃六國的。隻不過光有賞還不行,必要的懲戒機製也要有,否則就隻能打順風仗,遭遇逆境就不行了。”
陳雨點頭道:“蔣百戶說的沒錯,隻獎不罰就是驕兵,嚴明的軍紀必不可少。這一點,在日後也要逐步完善。”
眾人圍繞陳雨的觀點進行熱烈的議論,似乎沒人想到,這樣的發展思路其實有些大逆不道的味道。按說不管衛所還是營兵,都是朝廷的兵馬,最終都是為皇帝服務的,而陳雨的措施,不管是實現糧食自給自足,還是打造一支隻聽命於自己的軍隊,都是朝著軍閥化的方向發展,總有一天會脫離於朝廷的掌控之外,變成“擁兵自重”的局麵。而真到了這一天,離造反也隻有一步之遙。
但是在場的絕大部分人,都是底層軍戶出身,在陳雨出現之前,被壓榨和勞役似乎就是他們的宿命,唯一的目標就是活下去,永遠看不到希望,甚至子子孫孫都要延續自己的悲慘命運。這樣痛苦的經曆,讓他們對朝廷、對皇帝,沒有一絲忠誠可言。所以,跟著陳雨一步步走到今天,似乎選擇這樣的道路是順理成章的,沒有一個人跳出來,指出這樣的想法是危險的。
陳雨見眾人的思想都統一了,滿意地進行總結:“既然定下了往外擴張的計劃,那麽所有的資源都要圍繞這個目標進行調整。所有人聽令!”
眾人聞言挺直了腰杆,等待陳雨下達具體的命令。
“鄧範出列!”
鄧範站出來,沉聲應答:“屬下在。”
“你曆來負責戰兵的操練,從今日起,要增加登陸作戰的訓練內容,為適應朝鮮那邊的突發狀況做準備。”陳雨說,“雖然不大可能與朝鮮方麵起衝突,但是世事難料,做好萬全的準備總是沒錯的。”
“屬下遵命!”
“林阿福出列!”
如今的林阿福已經不是當初瘦骨嶙峋的軍匠了,麵色紅潤,身材也明顯發福了。聽到陳雨點名,慌忙站出來。
“小人在。”
“銃坊是你掌管,看書ww.ukanh從即日起,帶領工匠們趕工,務必要保證將士們出海後的武器和彈藥有充足的儲備,能應付可能發生的戰鬥。有沒有問題?”
林阿福趕緊回答:“回大人的話:現在有了崖西村的鐵礦,鐵料充足,工匠們的工錢也按照大人的指示增加了,個個勁頭十足,隻要大人有令,這方麵完全沒有問題的。”
陳雨點點頭,然後在人群中找到了公沙·德西勞。
“德西勞先生,陸師需要小型火炮作為支援,水師需要足夠的卡龍炮和炮彈,應付陸上和海上一切可能發生的危險,能不能保證?”
德西勞恭敬地行了個西式禮,回答道:“將軍閣下,在掌握了燜燒退火的工藝後,有合適的材料取代銅,陸軍所需的小型火炮毫無問題,海軍的卡龍艦炮也沒有問題。炮坊可以完成將軍交代的任何指令。”
“很好。蘇大牙出列!”
蘇大牙站了出來,臉上抑製不住興奮之情。從一個打家劫舍的海寇,搖身成為官兵,而且即將參與到一個重要的計劃之中,他感覺自己迎來了人生的第二春。陳雨這麽幹下去,和戲文裏的“裂土封侯”也差不多了吧?到時候自己也能搭上這條順風船,走上人生巔峰,想想就覺得興奮。
陳雨看著他:“雖然本官掛名海防遊擊,但不可能事必躬親,你是水師副統領,水師的實際指揮官是你。水師在這次的計劃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你有沒有信心做好?”
蘇大牙高興地說:“屬下絕不辜負大人的信任,一定把差使辦得漂漂亮亮的。隻要大人一句話,水師神擋殺神、佛擋殺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