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威海衛指揮使司衙署。
“你消停了才幾天,又要搞事情?”趙梓隆皺眉望著陳雨,“你收回本所的軍田,本官非常讚同,畢竟這是衛所的立身之本。可是百尺崖並非你治下,把主意打到那邊,手伸得是不是太長了?”
“嗬嗬,趙大人,您升任指揮同知,官職上去了,眼界和格局也要放開一點嘛,不要拘泥於下官的職權範圍。”因為知道趙梓隆的性格,加上關係熟,陳雨說話也隨便許多,“百尺崖現在不是由您兼任千戶嗎?由您主導,下官具體負責,收回並整合其名下的軍田,不僅僅對備禦後千戶所有利,對百尺崖守禦千戶所也是一個涅槃重生的機會嘛!否則任其不死不活地擺爛,與大人您重振衛所的目標也背道而馳啊。”
重振衛所的理由打動了趙梓隆。他沉吟道:“你想怎麽做?”
“很簡單,由大人出麵站個台,剩下的事交給下官來做。就參照本所的做法:以市價和買的形式收回武官手中侵占的軍田,盤活這些田產,重新交給軍戶耕種,繳納‘屯田子粒’。這樣一來,軍戶有了出路,武官們得到了銀子,俸祿也不少一文錢,大家皆大歡喜。”
趙梓隆心知肚明,所謂交給軍戶耕種,肯定是給陳雨名下的軍戶,而不是百尺崖的人。畢竟沒人願意做給他人做嫁衣的事情。不過百尺崖已經爛到根了,與其維持衰敗的局麵,還不如下一劑猛藥,讓陳雨去折騰,說不定可以帶動百尺崖千戶所發展起來呢?
“本官可以讓你試試。但你得答應本官,決不能借此機會損公肥私,和那些侵占軍田的武官一樣,把良田占為己有!一旦發現有這現象,本官一定想盡辦法免去你的官職!”
陳雨拍著胸脯保證:“請大人放心,下官隻是為了改善軍戶的處境,振興衛所,絕不是為了一己之私。”
百尺崖守禦千戶所的原副千戶馮守義很長一段時間都非常鬱悶。
自從莫名其妙和陳雨發生了衝突之後,崖西村的鐵匠和鐵礦都被劃出去了,千戶嚴正被調走,自己連降三級,成了試百戶,維持著百尺崖守禦千戶所的爛攤子,而且沒有了私自打造兵刃售賣的小金庫,日子過得一日不如一日,心情之鬱悶可想而知。
可是隨著一個貴客的來訪,似乎讓他灰暗的人生軌跡有了一絲轉機。
前幾日,文登縣縣丞孫榮親日陪著一個大人物來到千戶所,說是要商議要事。這個大人物來頭不小,自稱是新任山東鎮守太監曹吉安的義子,名叫曹不修。百尺崖千戶所位於文登縣和榮成縣的交界處,屬文登縣轄區內,孫榮和馮守業也打過幾次交道,地方駐軍對於地方父母官自然不會得罪,更別說鎮守太監幹兒子了。馮守義不敢怠慢,恭恭敬敬接待了這一行人。
曹不修的目的很明確,他想把百尺崖千戶所的屯田都劃到自己名下,變為私田,作為報酬,願意支付給負責千戶所日常管理事務的馮守義一筆數目還算可觀的銀子。
馮守義雖然貪心,但不傻,千戶所的屯田都掌握在各級軍官手中,自己名下就有四百畝,而且驅使軍戶耕種,又不用交賦稅,幾乎是零成本,每年產出的糧食就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把能下蛋的母雞賣給別人,除了斷絕自己的財路,多少還有些風險——畢竟是軍田,經自己的手賣給別人轉為私田,萬一查起來就麻煩了——他怎麽可能答應?而且山東鎮守太監的駐蹕之地應該在濟南,怎麽手伸到登州來了?
馮守義心中嘀咕,臉上卻堆滿了笑容,回答:“事關重大,鄙人不敢擅專,須得請示之後才能答複曹公子和孫縣丞。”
孫榮問:“本官沒記錯的話,嚴千戶已經調入山東都司任職,現在百尺崖沒有千戶,馮副千戶要向誰請示?”雖然馮守義的官職被貶,但是孫榮還是依照以前的官職稱呼,以示尊重。
馮守義提醒他:“孫大人別忘了,本所的千戶是由威海衛指揮僉事趙梓隆兼任。對了,人家現在已經榮升指揮同知了。”
孫容這才想起百尺崖的千戶是趙梓隆,便借機勸道:“馮副千戶遭此變故,繼續守著這個破地方已經沒有前途了,為何不另找一條光明大道?”
“戴罪之身,能苟延殘喘已是僥幸,哪裏還敢奢求前程?”馮守義心灰意冷地回答。
孫榮笑了笑:“你得罪了威海衛的趙梓隆,聽說也得罪了近來聲名鵲起的陳千戶,這兩人,一個是山東都司某位大人的將門之後,u看書 ww..om 背景深厚;另一個雖然是草根出身,可是與登州的陳軍門往來過密,都不是你得罪得起的。如果繼續留在百尺崖,隻怕很難有翻身的一天。”
馮守義試探著問:“孫大人有何高見,請指點迷津。”
孫榮用眼神示意他注意曹不修:“貴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一臉我隻能幫你到這兒了的表情。
曹不修會意,拍著胸脯說:“馮副千戶若是想官複原職,甚至是提拔重用,都不是什麽大問題,包在我身上。隻要你答應把屯田都賣給我,我就去找義父給山東都司衙門打個招呼。”
馮守義隻花了幾秒鍾就做了決定,決心抓住這個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屯田的事好說,請二位留下來吃頓便飯,慢慢商量。”
晚上,酒桌上,麵對滿桌的菜肴,三人卻沒夾幾筷子,他們的心思都不在酒菜上。
馮守義敬了一杯酒之後,問出了心中的疑惑:“曹公子既然是京城人氏,而曹公公的駐地又在濟南府,怎麽會想到來登州置地,而且是軍中的屯田?”
曹不修笑咪咪地說:“你不是第一個這麽問的人,也不是最後一個。沒錯,我義父身為鎮守中官,駐地確實在濟南府,離登萊是有些遠。我想在義父鎮守山東這幾年,多置辦些地,似乎這種事情在濟南府周邊更便利些——你是這麽想的,對不對?”
馮守義連連點頭:“置辦土地我能理解,但是登州和濟南隔著數百裏,著實有些遠,管理起來也是鞭長莫及啊。”民以食為天,在古代,置辦田產是最穩妥的投資方式,再有錢的人也都會走上這條道路。
“你消停了才幾天,又要搞事情?”趙梓隆皺眉望著陳雨,“你收回本所的軍田,本官非常讚同,畢竟這是衛所的立身之本。可是百尺崖並非你治下,把主意打到那邊,手伸得是不是太長了?”
“嗬嗬,趙大人,您升任指揮同知,官職上去了,眼界和格局也要放開一點嘛,不要拘泥於下官的職權範圍。”因為知道趙梓隆的性格,加上關係熟,陳雨說話也隨便許多,“百尺崖現在不是由您兼任千戶嗎?由您主導,下官具體負責,收回並整合其名下的軍田,不僅僅對備禦後千戶所有利,對百尺崖守禦千戶所也是一個涅槃重生的機會嘛!否則任其不死不活地擺爛,與大人您重振衛所的目標也背道而馳啊。”
重振衛所的理由打動了趙梓隆。他沉吟道:“你想怎麽做?”
“很簡單,由大人出麵站個台,剩下的事交給下官來做。就參照本所的做法:以市價和買的形式收回武官手中侵占的軍田,盤活這些田產,重新交給軍戶耕種,繳納‘屯田子粒’。這樣一來,軍戶有了出路,武官們得到了銀子,俸祿也不少一文錢,大家皆大歡喜。”
趙梓隆心知肚明,所謂交給軍戶耕種,肯定是給陳雨名下的軍戶,而不是百尺崖的人。畢竟沒人願意做給他人做嫁衣的事情。不過百尺崖已經爛到根了,與其維持衰敗的局麵,還不如下一劑猛藥,讓陳雨去折騰,說不定可以帶動百尺崖千戶所發展起來呢?
“本官可以讓你試試。但你得答應本官,決不能借此機會損公肥私,和那些侵占軍田的武官一樣,把良田占為己有!一旦發現有這現象,本官一定想盡辦法免去你的官職!”
陳雨拍著胸脯保證:“請大人放心,下官隻是為了改善軍戶的處境,振興衛所,絕不是為了一己之私。”
百尺崖守禦千戶所的原副千戶馮守義很長一段時間都非常鬱悶。
自從莫名其妙和陳雨發生了衝突之後,崖西村的鐵匠和鐵礦都被劃出去了,千戶嚴正被調走,自己連降三級,成了試百戶,維持著百尺崖守禦千戶所的爛攤子,而且沒有了私自打造兵刃售賣的小金庫,日子過得一日不如一日,心情之鬱悶可想而知。
可是隨著一個貴客的來訪,似乎讓他灰暗的人生軌跡有了一絲轉機。
前幾日,文登縣縣丞孫榮親日陪著一個大人物來到千戶所,說是要商議要事。這個大人物來頭不小,自稱是新任山東鎮守太監曹吉安的義子,名叫曹不修。百尺崖千戶所位於文登縣和榮成縣的交界處,屬文登縣轄區內,孫榮和馮守業也打過幾次交道,地方駐軍對於地方父母官自然不會得罪,更別說鎮守太監幹兒子了。馮守義不敢怠慢,恭恭敬敬接待了這一行人。
曹不修的目的很明確,他想把百尺崖千戶所的屯田都劃到自己名下,變為私田,作為報酬,願意支付給負責千戶所日常管理事務的馮守義一筆數目還算可觀的銀子。
馮守義雖然貪心,但不傻,千戶所的屯田都掌握在各級軍官手中,自己名下就有四百畝,而且驅使軍戶耕種,又不用交賦稅,幾乎是零成本,每年產出的糧食就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把能下蛋的母雞賣給別人,除了斷絕自己的財路,多少還有些風險——畢竟是軍田,經自己的手賣給別人轉為私田,萬一查起來就麻煩了——他怎麽可能答應?而且山東鎮守太監的駐蹕之地應該在濟南,怎麽手伸到登州來了?
馮守義心中嘀咕,臉上卻堆滿了笑容,回答:“事關重大,鄙人不敢擅專,須得請示之後才能答複曹公子和孫縣丞。”
孫榮問:“本官沒記錯的話,嚴千戶已經調入山東都司任職,現在百尺崖沒有千戶,馮副千戶要向誰請示?”雖然馮守義的官職被貶,但是孫榮還是依照以前的官職稱呼,以示尊重。
馮守義提醒他:“孫大人別忘了,本所的千戶是由威海衛指揮僉事趙梓隆兼任。對了,人家現在已經榮升指揮同知了。”
孫容這才想起百尺崖的千戶是趙梓隆,便借機勸道:“馮副千戶遭此變故,繼續守著這個破地方已經沒有前途了,為何不另找一條光明大道?”
“戴罪之身,能苟延殘喘已是僥幸,哪裏還敢奢求前程?”馮守義心灰意冷地回答。
孫榮笑了笑:“你得罪了威海衛的趙梓隆,聽說也得罪了近來聲名鵲起的陳千戶,這兩人,一個是山東都司某位大人的將門之後,u看書 ww..om 背景深厚;另一個雖然是草根出身,可是與登州的陳軍門往來過密,都不是你得罪得起的。如果繼續留在百尺崖,隻怕很難有翻身的一天。”
馮守義試探著問:“孫大人有何高見,請指點迷津。”
孫榮用眼神示意他注意曹不修:“貴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一臉我隻能幫你到這兒了的表情。
曹不修會意,拍著胸脯說:“馮副千戶若是想官複原職,甚至是提拔重用,都不是什麽大問題,包在我身上。隻要你答應把屯田都賣給我,我就去找義父給山東都司衙門打個招呼。”
馮守義隻花了幾秒鍾就做了決定,決心抓住這個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屯田的事好說,請二位留下來吃頓便飯,慢慢商量。”
晚上,酒桌上,麵對滿桌的菜肴,三人卻沒夾幾筷子,他們的心思都不在酒菜上。
馮守義敬了一杯酒之後,問出了心中的疑惑:“曹公子既然是京城人氏,而曹公公的駐地又在濟南府,怎麽會想到來登州置地,而且是軍中的屯田?”
曹不修笑咪咪地說:“你不是第一個這麽問的人,也不是最後一個。沒錯,我義父身為鎮守中官,駐地確實在濟南府,離登萊是有些遠。我想在義父鎮守山東這幾年,多置辦些地,似乎這種事情在濟南府周邊更便利些——你是這麽想的,對不對?”
馮守義連連點頭:“置辦土地我能理解,但是登州和濟南隔著數百裏,著實有些遠,管理起來也是鞭長莫及啊。”民以食為天,在古代,置辦田產是最穩妥的投資方式,再有錢的人也都會走上這條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