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一種說不清也道不明算不上險惡的用心,皇帝在樓輕鴻所申請的一個月蜜月期過後直接丟給了他一大堆的政務。除了之前積累的,還有一些兵部和工部的事情。


    兵部原先是由太子兼管的,以徐將軍和孫將軍為首。工部則是以夏蘇蘇的外公於明淮為首,於明淮為官清廉,是百姓口口相傳的好官。


    太子主要負責的是管錢的戶部,戶部尚書姓李,是個笑眯眯的胖子。夏蘇蘇的舅舅乃是戶部侍郎,但卻是個閑差。好在於謙是個對名利什麽都比較看淡的人,權勢之類的並不看重。大多數時間上差的時候都是捧著本書津津有味的看著,大有偷懶之嫌。隻是即使如此,他也從未犯過什麽差錯,做的還算不錯就是了。


    夏蘇蘇喜歡外公和舅舅,就是普通女孩子對親人的那種喜歡,當然,也和他們的性格不無關係。有道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怎麽說也是流著相似的血脈的。


    把兵部交給樓輕鴻,顯然要比給文弱的太子合適多了。怎麽說,允王爺現在也算是經曆過殺場的人了,總比從未上過戰場的太子殿下更適合兵部。


    孫勉孫將軍自前線回來之後就對樓輕鴻另眼相看,對於他的到來表示了除了讓徐將軍不能理解的歡欣。即便是當年太子兼管的時候,也不曾見過孫勉這副高興的樣子。


    看來,孫勉是倒向了二皇子一邊啊!


    近來皇帝似有退位之意,但又並未言明。政務有大半推給允王爺和太子爺分別處置,偏偏給允王爺的又是些繁雜小事,雖然處理的叫人口服心服,但卻也並不能顯出他的能力來。


    倒底是想給允王爺機會,還是在告訴他不要忘記自己的身份?


    王爺王爺,要麽當個無權無勢卻逍遙的快活王爺,要麽當個輔佐帝王毫無二心的賢王,樓輕鴻是哪一種?他會不會甘心?


    樓輕鴻倒是無所謂,兵部的兩位將軍都比他懂行,所謂能者多勞,自然還是多多拜托他們就好。而工部那邊倒是要好好考慮,於明淮雖然清廉且是蘇蘇的外公,但年老體衰,也該是頤養天年的年紀,不該再剝削他的剩餘勞動力了。


    按照國際勞動法,讓年滿六十歲的人還要天天上班那可是要吃官司的。


    當然,沒人敢讓皇帝按照國際勞動法照章辦事,畢竟那位可是連勞動法是個什麽東西都不知道的。也沒人敢讓一位皇帝去吃官司,雖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就連包青天那樣膽大包天的人都隻敢打龍袍,又還有誰會去捋龍須?


    接替的人選自然是要考慮的,不過過去之後才發現外公大人並不是個專權的人。估計也早就明白了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千古名句,早早做好了準備,培養了接替自己的新人。


    於明淮對樓輕鴻自然是不敢怠慢的,他不僅僅是自己的外孫女婿,而且還是這個皇朝的二皇子允王爺,搞不好皇帝看他順眼就會讓他接任滴,到時候就是君臣關係。


    匆匆介紹了那位陳姓的侍郎給他,於明淮倒也問心無愧。自己培養出來的人是個什麽樣子自己自然清楚,他有信心樓輕鴻一定會對他滿意,畢竟那可是他的得意門生。


    隻不過考驗是一定的,沒經過考驗又怎麽能夠放心重用?


    陳大人私下也跟於明淮說過,他對二皇子是極其敬重的。


    隻不過二人沒想到,樓輕鴻看上去挺能幹的,其實骨子裏也是個懶胚子。恨不得天天窩在家裏看著夏蘇蘇一整天的細水長流,也不願意在工部或是兵部耗著研究家國大業。


    民生國力,讓那位太子殿下頭疼去吧!


    於是,陳大人一頭霧水的被予以重任,然後於明淮老爺子就被樓輕鴻給拖到允王府喝酒去了。


    夏蘇蘇教訓之一,要花天酒地可以,得在家裏。


    所謂花天酒地,自然對著的隻有她一朵花,酒倒是好酒,清純的稗釀。


    所謂稗釀,是利用小麥發酵,然後利用特別定做的酒具漏出清澈液體後存放而得。說白了,原本夏蘇蘇時想做啤酒來的,但是的專業是農業,雖然簡單知道啤酒發酵的流程,但做出來的東西喝著總和她曾喝過的啤酒有點不一樣,感覺還是帶了點老白幹的感覺,度數過高。


    於是取名稗釀。


    製酒樓輕鴻是比夏蘇蘇還要外行的外行,在他們那個時代,念書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了。所以他學會的僅僅是一些基本的東西,再有就是演技了。


    當然,他堂堂一皇子,實踐自己演技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樓輕鴻拽走了工部尚書,留下陳侍郎等人麵麵相覷,還是第一次碰到這樣的人,壓根都不關心自己手中掌握的權利。


    又或者,他是根本不在乎?


    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皇子呢?一時間,兵部和工部大部分人的目光都看向那座看似門庭洞開,卻是比天牢還難進的王府中。


    樓輕鴻沒有別的什麽特別的規矩,唯有一條,那就是下班之後,也就是離開工部或是兵部之後的時間,絕對不許有人去打擾他的生活,緊急事件可以例外。


    就算要拜訪,也一定要選白天,而且還得事先預約。


    因為他會經常和嬌妻出外踏青,未免耽誤他們的出行,但凡有人想見他的,必須預約。


    王府的門衛也是冷硬的不通情理——這自然是外人的看法。他們不過是油鹽不進罷了,來人不管是誰,隻要不是夏府或是皇宮的人,沒遞帖子允許接見的人堅決請回。塞銀子也沒用,因為沒有人想被逐出府外。


    夏蘇蘇雖然看著是個和善溫柔的主母,但實際上卻是個說道做到的。從前她還隻是夏三小姐的時候府裏的人就對她服氣,那些不服氣的早被樓輕鴻一一收拾了趕出去。而現在,她是允王妃,是這座王府唯一且僅有的女主人,她絕對是開罪不起的。


    因為他們的允王爺一定是站在王妃一邊的。


    但另一方麵,夏蘇蘇又是寬容的。侍衛們一天隻需站四個時辰的崗,三班輪替,一周還能得一天的休假,每月共有四天,在別處那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自己的事兒輕鬆了,俸祿卻一點也沒降下,反而年底或是過節時還有紅包拿。


    同理,下人侍女乃至太監都是同樣的。太監有皇宮定奉可拿,就每月多個紅包,雖然不多,卻也可以暖暖人心。


    夏蘇蘇不要這些人為他們做什麽,反正那五千邑每年的供奉他們也花不完,不如分寫給誠心實意為自己家做事的人,又可以拉攏人心,何樂而不為呢?


    明公公先是詫異,後又覺得夏三小姐是不是有些宅心仁厚的過火了,到了最後,夏蘇蘇直接一言以蔽之:她那是怕銀子花不完!


    明公公無言以對。


    本來嘛,這些銀子的根本來源是皇帝,原本這些可都是國庫的,賞給了樓輕鴻,就成了他家的。除了每年要貢獻一些到國庫裏去,剩下的那些他們兩口子哪裏花銷的完?


    若是按照王爺的生活方式也就罷了,偏偏這兩人除了這大宅子以外根本就沒有一點身為王爺和王妃的自覺。


    吃飯兩個人要求四菜一湯,反正多了也吃不下,還不好那些昂貴的美味。什麽燕窩鮑魚通通看都不看一眼,普普通通的紅燒獅子頭倒是吃的挺樂嗬。


    穿衣服兩人都不愛花俏的,多是用尋常的白棉做衣,再用宮裏賞下的錦緞做了幾身正裝,剩下的要麽拿來賞人,要麽丟在庫房裏發黴。


    有見過主子穿的比仆人還樸素的麽?去參觀參觀允王府吧,如果進的去的話。


    院子裏擺放的裝飾品都是王妃和王爺出外散步時淘回來的,形狀扭曲詭異的玩意是他們的最愛。這些玩意有些隻不過十來文銅錢的價值,偏偏他們還能理直氣壯的拿出來擺放。


    牆上的字是樓輕鴻的,蒼勁有力;畫是夏蘇蘇的塗鴉之作,右下角還有她極為得意的落款。


    兩人出門基本上都是散步,除非是去郊遊才會用上馬車。兩個主子都愛自己騎馬,馬車上的自然都是下人婢女還有吃食。


    對他們來說唯一奢侈的可能就是一批批從外麵競購而來的書籍了,有閑書有正史,更有孤本絕本,隻是這些東西再怎麽值錢,也花不了多少。


    明公公倒是覺得自己挺省心,以前見皇宮裏皇子的總管大人們忙碌的像個陀螺,卻是沒有人能跟他一般的悠閑度日吧?每個月給底下人發發工資就算完了,府裏的矛盾也很少,偶然有也能輕鬆的化解。


    看來看去,似乎沒有什麽自己可張羅的。


    明公公雖然不如小黃公公看的通透,卻也明白,府裏是王爺最大,但任何事都得王妃點頭。


    屋子太大太多,原本建來給側妃們居住的院子倒成了多餘的裝飾品。白天樓輕鴻“上班”去之後的時間,除了睡覺,夏蘇蘇打算貢獻給那幾座院落。


    當然,統統都要拆掉改建。


    ====================二更的分割線,等下還有一章===================


    雖然是很普通的書名,卻是很美麗的故事~


    《儷顏》


    書號:1238017


    年少的過錯,今時的錯過,誰是你默默等待的宿命?(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孤笑倚輕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冬雪傲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冬雪傲梅並收藏孤笑倚輕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