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轉念一想,劉備又有些惱火了。


    這小子不好好讀書,居然做起了投機倒把的生意,雖說小小年紀就能借雞生蛋發一筆橫財,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個了不起的成就,但他可是諸葛亮,這樣做不是舍本逐末嗎?


    “其實小徒這樣做並不是貪圖錢財,而是為了解惑。”諸葛亮何等機靈,看見劉備麵色不愉,馬上開口解釋起來。


    “哦?解什麽惑,說來聽聽,若是說不好,可是要挨板子的。”劉備冷笑起來。


    原來諸葛亮一直對這些年來名士蔚然成風的現狀頗為不解,在他看來,所謂名士,絕大多數都是些會做幾篇文章、會說些沽名釣譽的大話,便能招搖撞騙的江湖小人。


    但為什麽連自己這個十三歲的少年都看清了,天下人還是對那些名士趨之若鶩,甚至將他們的胡言亂語都奉為圭臬呢?


    當日在木器廠看到堆積如山的廢舊木料,諸葛亮突然想到,或許從這些東西裏麵,自己能夠找到一絲明悟。


    “士人和木料很像,品質最好、體型最好的,都成為了建築房屋、製造船舶車輛的棟梁之才,剩下的就是這些廢棄的邊角料了,受尺寸所限,它們已經無法製作為人們日常所需的器物,最好的結局就是放在家裏墊箱子,如果再不行,就隻能一把火燒了。”


    “但是,隻要略加裁剪修飾,再寫上吉利的字樣,就成了桃符,可以掛在門上辟邪,人人經過之時都要高看兩眼;如果再有書院學子這塊招牌,就能賣到原本價格的十倍、二十倍;子幹先生和康成先生親自製成的桃符甚至有人出了一金一對的價錢。”


    “這像不像那些絞盡腦汁投入名人門下,本質沒什麽變化,聲譽卻一日千裏,從此扶搖直上的所謂名士?”


    諸葛亮在那裏侃侃而談,劉備卻是聽得一頭冷汗,心想著自己平日裏把他當成小大人一樣,用辛辣犀利的語言給他講述各種理論知識,這種教育方式會不會有些超前了?


    瞧瞧這腦子裏麵裝的都是什麽,這些東西是十幾歲小孩應該想的嗎?


    “咳咳,其實這樣說也不對,桃符本身是廢棄的木料不假,但經過工匠們的勞作將其切割成型、打磨精致;又經過學子們書寫、雕刻這些過程,已經具備了價值,這個價值高低暫且不論,但是——”劉備本想教育諸葛亮,讓他不要琢磨過於現實、過於揭露社會黑暗麵的問題,但話一出口,不知不覺就又變成了吐槽,“把那些於國於民百無一用的‘名士’與之相提並論,實在是有些糟蹋這麽多人付出心智勞力才製作出來的桃符。”


    諸葛亮噗哧一聲笑了出來。


    合著在自己先生眼中,那些活生生的人還不如六錢一枚的桃木片呢。


    劉備麵色有些尷尬,但是轉念一想,對於天才來說,也沒必要糾結他的年齡,隻要自己把握住大方向就好。


    至於諸葛亮想研究什麽學問,琢磨什麽問題,由他去吧。


    “你能看到這些問題,並且付諸實際來研究,很好。”劉備打定主意之後,心情不是那麽鬱悶了,臉上也露出了和煦的笑容,可是緊接著就是話鋒一轉,“但是,研究問題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為什麽這股風氣能大行其道,是什麽人在其中推波助瀾,有什麽辦法能夠刹住這股歪風邪氣?”


    諸葛亮稚氣未脫的臉龐上再次露出凝重的表情,他隱隱感覺到,自己提出的問題不僅僅是浮在表麵上被人看到的那些東西,在絕大多數人都看不到的水麵以下,還有更為龐大的部分。


    繼續研究這個問題,或許就要觸及到大漢王朝的根基了。


    但劉備似乎並不想到此為止,他繼續說道:“你還要回頭想想,為什麽一個十三歲的少年就能空口白牙,談下六十萬錢的生意並且賒賬成功;為什麽書院裏的師兄們會預先認購木片,服服帖帖地任你驅馳;為什麽打著幽州書院的旗號,就能在薊城的生意圈暢行無阻;為什麽學子們製作出來的超等桃符二百錢一對,先生們製作出來的,就能賣到萬錢?”


    聽了這麽多的為什麽,諸葛亮驟然一驚,從無往而不利的飄飄然中清醒了過來。


    這段時間以來,諸葛亮一直把成功歸結為自己的過人才智,但劉備這些看似是提問實則是指點的問題一拋出來,他就有些明白了。


    事情並不簡單。


    “閑下來的時候自己想想,後麵的問題想明白了,前麵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劉備站起身來,背著雙手向外走去,“事情結束之後作一篇文章出,把自己的心得感悟寫下來。”


    相對於預想中的幾百萬錢收益而言,諸葛亮從這次活動中能夠獲得什麽樣的人生經驗,才是真正寶貴的東西。


    結束了與諸葛亮的一番長談,劉備再次走在書院之中,心情就變得輕鬆了許多,時不時地跟學子們開起了玩笑,最後還興致勃勃地親自上陣,在兩枚桃木片上揮毫寫下“神荼”、“鬱壘”四個大字。u看書 .


    老劉寫得暢快,圍觀的學子們卻是想笑又不敢笑,麵皮抽搐個不停,嗓子裏麵像是卡了什麽東西,吭哧吭哧個不停。


    這字寫得令人一言難盡,說得好聽點是特立獨行,說得難聽點就是張牙舞爪。


    總之是太難看了。


    “好字!老——使君這四個大字龍飛鳳舞,……”裴元紹見圍觀群眾都不說話,當即站出來給自家老大撐場子,隻是他吃得膀大腰圓,肚子裏麵卻沒幾滴墨水,絞盡腦汁才擠出了一個四字成語,然後就說不下去了,求助一般地望向劉備。


    “觀眾們興致不高啊。”劉備因為寫不好毛筆字,被人鄙視了這麽多年也習慣了,施施然放下毛筆說道:“本來還想給你們出個主意,把桃符的價錢翻上一番,現在想想還是算了。”


    話音未落,圍觀人群就沸騰了,潮水一般的讚譽從四麵八方湧來,瞬間將劉備淹沒。


    “使君這字真是不落窠臼!”


    “雄奇粗獷,頗具豪情!”


    ……


    “總之就是好!”


    要說讀書人出手就是不一樣,學子們花樣百出,把劉備吹得心花怒放,故作矜持地擺了好幾次手,才勉強讓讚譽聲告一段落。


    “做東西一定要上檔次,知道嗎?你們可以買些生漆,把桃符塗成紅色,又喜慶又亮堂,掛在門上更顯氣派,人們就是多花些錢,也肯定是想買這好看的。”看著圍觀人群恍然大悟的表情,劉備微微一笑轉身就走,深藏功與名。


    裴元紹連忙把桌子上的兩枚桃符揣進懷裏,緊緊追隨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昭烈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舟爛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舟爛柯並收藏大漢昭烈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