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剛才對劉備行的禮是拜禮中最為隆重的稽首,在這個時代屬於絕大多數人不懂得如何去做,也完全沒有必要去懂的禮節。


    因為這是臣子麵對君王之時才會做的事,根據《禮記》所述,大夫之臣不稽首,非尊家臣,以避君也。


    也就是說,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即便是卿大夫一級的高官,也沒有資格接受屬下如此隆重的禮節,稽首隻屬於君王。


    做出這樣的舉動,不是說黃忠就認為劉備是主宰天下的君王,而是說從今往後,他與劉備之間就不再是單純的上下級,而是建立了主從關係。


    在這個時代,君擇臣,臣亦擇君,即便是有知遇之恩,但涉及到理念或是道德衝突,上下級之間分道揚鑣、甚至反目成仇的事情也時有發生,而主從關係,則是生死相隨,不會收到任何因素影響。


    認人為主,就是把自己的性命、本領乃至尊嚴,全部交給了他人,需要極大的決心。


    “漢升,你這是做什麽?”劉備早年跟隨盧植,雖然沒學到什麽本事,但對於士人要掌握的禮節,九拜的具體做法,他還是略懂一二的,再加上近幾年被盧植鄭玄等人反複灌輸,早已對禮節融會貫通,不再是當年的毛頭小子了。


    正因如此,麵對黃忠的鄭重其事,劉備反倒覺得渾身不自在,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黃忠雙手抱拳,沉聲說道:“蒼天在上,黃忠深孚使君厚恩無以回報,今願奉使君為主,效犬馬之力以供驅馳,如違所誓,天人共戮!”


    劉備連忙起身,抓著黃忠粗壯的胳膊把他硬拉起來,有些責怪地說道:“你這——唉,就這樣吧。”


    雖說在近些年內,劉備一直都是自己這個小團隊當之無愧的首腦,包括關羽張飛這兩名結拜兄弟在內,所有人都心甘情願地以他為首,在他的指揮下做這做那,但平心而論,大家在官位和職位之外,基本上是平等的夥伴關係。


    包括劉備維係整個團隊,也不是依靠高官厚祿或是別的{說實話他還挺吝嗇},而是依靠並肩作戰和坦誠相待,讓這些來自於天南地北的豪傑們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


    即便quán bing越來越重,勢力越來越強,劉備對待這些戰友和夥伴的態度依然與之前別無二致,這期間不是沒有人提醒過他,需要樹立絕對的權威,需要讓屬下們宣誓效忠,但劉備對此都是一笑而過。


    在他看來,真正的兄弟什麽時候都不會背叛,而會背叛的人就算說得再好聽也是沒用,搞那些表麵文章沒意思,反倒會損傷了這些年來建立的情誼。


    現在劉備可以跟弟兄們嬉笑怒罵,坐在一起不分高下地喝酒唱歌吹牛皮,等到明確了上下尊卑,還有這樣的機會嗎?


    “漢升你聽我說,今日效忠我認下了,但是,我們以前如何相處,今後就還是怎樣,無須把自己放在低人一等的位置。”看著黃忠因為激動而有些漲紅的臉龐,劉備輕歎一聲,對他吩咐起來。


    黃忠重重點頭。


    帳中三人,兩人在互訴衷腸,隻有鞠義有些尷尬,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麽,這時候劉備瞥了他兩眼,出聲笑道:“你可別弄這一套啊。”


    “這都是遲早的事。”鞠義咧嘴訕訕一笑,算是緩解了尷尬。


    放眼劉備麾下所有文臣武將,像黃忠這樣的隻有他自己一個,其他人要麽是劉備在微末之際相識,一路扶持過來的,比如關羽、張飛、趙雲等人,這幾個人對劉備更多的是兄弟之情,用後世的話來說,算是共同起家的合夥人;後來的沮授、田豐、郭嘉等人,包括鞠義在內,這些人則是由於理念相近或是對原本上司心懷不滿,用後世的觀點來看,算是跳槽而來的人才。


    黃忠則不一樣,他與劉備在徐州相遇的時候已經落魄了十幾年,年複一年地帶著久病不愈的黃敘四處求醫,連自己的前途都徹底扔下了。


    與劉備的相識相交,徹底改變了黃忠的一生,不但兒子保住了性命,自己還得到了施展本領的機會,毫不誇張地說,即便沒有因為黃敘生病這回事,黃忠在年輕的時候就踏足官場,他也沒什麽可能在現在的年齡,爬到現在的地位。


    如此種種,才是黃忠一直以來心懷愧疚,覺得自己沒能報答劉備,以至於今天施以稽首大禮,決意奉他為主的原因。


    像鞠義這樣原本在冀州軍中就有很高威望,可以獨自領軍的大將,讓他對劉備感恩戴德,鐵了心的跟著劉備一條道走到黑,起碼在現在看來很不現實,就算他肯做,劉備能不能相信還是個問題。


    劉備原本就能夠體諒東線部隊多日來的苦戰,如今又有了黃忠這個插曲,自然是心情大好,當即下令殺牛烹羊犒賞三軍,不但將士們吃得開心,就連河間、渤海兩郡調撥而來的民夫丁壯也沒落下,一時之間全軍喜氣洋洋,到處都充滿了歡聲笑語。


    隨著接連幾天的宴飲,東線的戰事算是正式落下帷幕,遠道而來的渤海郡兵也要返回本郡去休整了,在臨行之際,一名年輕將領找到劉備,邀請他前去渤海郡看一看。


    “你叫審榮,uu看書 ww.uukanshu.cm 是審正南的侄兒?”劉備看著眼前的年輕人問道,這小子身材高大相貌端正,臉上總是掛著笑容,但一雙眼睛卻不老實,總是賊溜溜地四處打量,給劉備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讓他想起了兩年前那一場雪中追擊,“當年在襄國騙過荀友若,率領家族私兵與關雲長回合,險些斷了冀州軍後路的就是你吧?”


    “使君真是好記性。”審榮笑嘻嘻地答道,就在說話的時候,他的目光又不老實地越過劉備,朝著正在擦拭盔甲的先登死士們望去。


    “看什麽呢?”劉備轉頭望去,然後回過頭來看著審榮,仿佛明白了什麽,“你想加入正規軍?”


    審榮被說中心事,有些不好意思地點頭承認了,“末將一直有從軍之心,家中長輩卻始終不允,隻想讓我繼承家業,這次能夠帶領郡兵前來助戰,都是在叔父那裏苦苦哀求才得來的。”


    劉備點點頭,“所以你想讓我去渤海見審正南,讓他放你從軍?”


    “正是正是。”審榮連聲答道,頭點得像是小雞啄米一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昭烈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舟爛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舟爛柯並收藏大漢昭烈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