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如今已經年過四旬,又是沔南黃氏的旁支,對世家大族、名人高士的虛偽做派尤為了解,不用劉備明說,他也知道,用幽州人的鮮血和奮戰,去為袁紹和他的朋友們賺取名望和實利,是非常不明智的行為。


    但是,白馬義從在並州狼騎手下吃了這樣的大虧,若是不能通過戰鬥找回些場子,那幽州人臉可就真沒地方擱了。


    被人痛毆一頓之後就縮在營寨中,是烏龜才會做的事情。


    “不光你們想挽回顏麵,我也想,可是人家剛剛放了顏良一馬,我們就急吼吼地再次叫陣,這也未免太不要臉了。”劉備無奈地笑著說道:“這樣,漢升,你去把子龍他們叫來,我們商量一下。”


    黃忠聞言大喜,連忙領命而去。


    沒過多久,趙雲和顏良,白馬義從的正副統帥;太史慈,護烏桓校尉部的統帥,再加上全軍先鋒官黃忠,這四個人,就是幽州遠征軍最頂級的戰力,全部來到營寨正中的大帳內。


    眾人進來之後,和劉備簡雍二人隨便打了個招呼,便四散坐在帳中,望向劉備的目光都充滿了戰鬥的欲望。


    白馬義從的先鋒部隊遭遇並州狼騎,並且慘遭敗仗,這件事情在軍中已經不是秘密,在各級軍官的刻意引導下,士卒們非但沒有因為之前的失敗而沮喪,反倒是充滿戰意,想要好好領教一下,同為天下聞名的強軍,究竟是什麽水平。


    劉備環顧眾人,最後將視線落到顏良那裏,幾人之中,隻有這個家夥精神有些萎靡,或許是被呂布壓製,對他的信心產生了一些影響吧。


    “文恒,你把當初的戰況再詳細講述一遍,我們也好了解並州軍的實力。”劉備不希望這員猛將繼續消沉,便主動找上了他。


    顏良一愣,但他也不矯情,當即起身,從發現敵情,判斷對方人數,做出進攻決定開始,一直到兩回合對衝,呂布給他帶來的巨大壓力,並州將士的驍勇善戰,再到最後他單騎出陣,與張遼一番交談,並帶回陣亡將士屍首,每一個細節都沒有疏漏。


    包括劉備在內的眾人都聽得入神,直到最後,劉備才突然打斷了顏良的講述,瞪著眼睛問道:“還有張遼?”


    眾人有些疑惑,據顏良描述,這個張遼武藝不錯,可也僅限於此,為什麽劉備會注意到他?


    簡雍雙目微閉,腦海中迅速展開回憶,片刻之後開口說道:“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曾為並州刺史丁原從事,與張揚一起被派到京城歸屬於大將軍何進,何進又令其前往河北募兵,等他回京,何進和丁原卻已雙雙喪命,於是張遼隨呂布一起,投到董卓麾下。”


    這搞情報工作的就是不一樣,簡直把對方的家底都給掏出來了,眾人欽佩地望著簡雍,心中暗自想著。


    幸虧他是我們這邊的。


    “挺厲害啊,隻是這張遼本不姓張,你的人打聽到了嗎?”劉備決心賣弄一下,樂嗬嗬地看著簡雍問道。


    簡雍皺起眉頭苦苦思索了一陣,“好像是有這方麵的記錄,但是沒查探清楚。”


    “張遼家族本姓聶,是先漢聶壹的後人,因為避禍,才改姓為張。”劉備得意地說道。


    “馬邑之謀的那個聶壹?”眾人心中大震,齊齊發出驚呼。


    當年秦滅六國,一統天下,旋即覆滅,楚漢相爭,漢王劉邦在垓下一戰擊敗西楚霸王項羽,建立了偉大的漢王朝,但是,天下百姓還遠遠沒有得到期盼已久的和平。


    趁著華夏諸國互相攻伐,無暇顧及邊疆的時機,在北方草原上,匈奴人悄然崛起了,到了劉邦建立漢朝之時,匈奴人也出了一個偉大的君王——冒頓單於。


    冒頓雄才大略,經過數十年奮戰,成為曆史上首位統一北方草原的霸主,在他的統治下,匈奴的疆域南起陰山,北抵貝加爾湖,東達遼河,西逾蔥嶺,號稱天下引弓之民並為一家,擁有控弦之士三十萬,成為漢人的心腹之患。


    漢高祖六年,韓王信在大同發動叛亂,並勾結冒頓,企圖攻打太原。漢高祖劉邦親率三十二萬大軍前往迎擊,連戰連捷,直至樓煩一帶。


    時值冬季,天降大雪,劉邦求戰心切,率先頭部隊輕兵冒進,突擊平城,結果被冒頓親率四十萬大軍團團圍困在白登山,七日七夜不得突圍,劉邦采用陳平之謀,賄賂冒頓的妻子閼氏,才得以脫險,uu看書 wwuuknu 史稱白登之圍。


    白登之圍後,劉邦意識到以步兵部隊主動出擊殊為不智,同時為了確保百廢待興的中原地區盡快恢複秩序,便選擇了委曲求全,以和親籠絡匈奴,確保邊境安寧的國策。


    所謂和親,不過是把宗室女子送給匈奴人蹂躪,除此之外,漢朝每年還要送給匈奴大批絲綢、糧食和酒類,即使如此,匈奴人仍然不滿足,仍然經常南下來打草穀,劫掠漢人為奴。


    在巨大的壓力和屈辱之下,漢王朝發奮圖強,勵精圖治,經過文帝、景帝兩代人共同建立的“文景之治”,積累了巨額財富,到了漢武帝劉徹即位,漢匈雙方的力量開始發生逆轉。


    建元元年,武帝劉徹剛一即位,便決定廢除和親政策,委派李廣等名將鎮守邊郡要塞,征調士卒鞏固邊防,采取措施鼓勵養馬;


    建元三年,張騫出使西域,希望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


    元光元年,匈奴派遣使者請求和親,武帝召集群臣,大行令王恢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應該發動戰爭,而與士大夫韓安國則認為匈奴兵強馬壯,勸武帝接受和親,並且滿朝文武,多是讚同韓安國的觀點。


    麵對朝堂之上一邊倒的態勢,武帝縱然一心要戰,卻也無可奈何。


    皇帝再大,事情還是需要百官去做,百官都不支持發動戰爭,難道皇帝還能按著他們的腦袋去製定計劃、召集軍隊、籌備糧草?


    就在武帝劉徹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位邊地商人從雁門馬邑出發,前往大漢首都長安求見王恢,並獻上一條驚天計謀。


    這人便是聶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昭烈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舟爛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舟爛柯並收藏大漢昭烈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