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三國時代一個符號性的人物,他的事跡被曆朝曆代人民編成話本口口相傳,經過羅貫中的藝術加工,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徹底成了華人文化圈極為重要的一個標誌性。


    藝術化的結果,就是每個人在說起關羽的時候,總是不自覺地給他打上各種各樣的標簽:勇猛、忠義、以及孤傲。


    在三國演義中,有好幾個故事,都被人們用來證明關羽的孤傲,對待黃忠的“終不與老卒為伍”,對待馬超的“未及髯絕倫逸群”,對待孫權的“虎女焉能嫁犬子”,對待陸遜的大意失荊州。


    仿佛關羽就是跟別人格格不入。


    但是,三國演義裏的關羽是不是真的就那麽孤傲,那麽不合群,那麽的高高在上呢?


    讓我們從頭說起。


    關羽,本字長生,河東解良人,早年因犯事逃亡涿郡。


    有些人在分析關羽身世的時候,以他喜好讀書,尤其是《春秋》,就斷定他出身很好,理由簡單粗暴:那個時代能讀書的都是大家族。


    其實不然。


    河東從漢朝開始,直到隋唐,都是著名的文化之鄉,世家林立,特產是宰相,在這種社會環境和民風之下,普通人家的子弟有機會讀書,並非不可能。


    在逃亡到涿郡之後,關羽結識了遊俠頭目劉備,從此跟隨他左右,可以說,在人生的前二三十年,關羽是不得誌的。


    劉備參加平定黃巾的戰鬥,成為安喜縣縣尉,隨後被遣散,劉備脾氣火爆,把負責遣散自己的督郵捆樹上抽了二百鞭子還想殺人,被關羽張飛勸阻之後棄官逃亡。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之中,為了刻畫劉備的“仁德”,將鞭打督郵一事安排給了張飛,把劉備寫成一個老好人,可是實際上,劉備脾氣剛強,極有主見,他的諡號“昭烈”,其實可以反映出一部分。


    在此之後,三人輾轉多地,曾經跟隨毋丘毅去丹陽募兵,曆任下密縣丞、高唐尉、高唐令等職,不久之後,高唐縣被盜賊攻破,劉備再次逃亡,去了公孫瓚那裏。


    一直到初平二年,劉備跟隨公孫瓚下屬田楷對抗袁紹,因為屢立戰功,升為試守平原縣縣令。


    說起來挺悲涼的,就因為出身不好,劉備從安喜縣縣尉兜兜轉轉,用了七年時間,再次成為臨時的平原縣令,人生有幾個七年,經得起這樣的蹉跎?


    在這七年裏,劉備憋屈,關羽跟著他,心裏沒有憤怒是不可能的,憑什麽世家的豬都能占據高位,真正胸懷大誌,並且有能力的人卻四處流離?


    但是,在這個時期,劉備沒有資格去憤怒,關羽更沒有,他們隻能默默地忍受著外界的白眼甚至是羞辱。


    諸侯討董,關羽溫酒斬華雄,虎牢關前三英戰呂布,可以說《三國演義》裏麵,諸侯討董最光輝的場麵,就是桃園三兄弟。


    但是,袁紹、袁術依然對劉備不屑一顧,多加羞辱。


    從那個時候,關羽就徹底認清了士人、尤其是出身高貴的士人的嘴臉,並且認定了一個道理:唯有真英雄,能力品德配得上地位的,才值得我尊重。


    戰後,劉備輾轉到了徐州,和後來的呂布有過一段故事。


    呂布是並州五原人,和劉備一樣,是被中原人瞧不起的邊地人,劉備身邊的人基本上都痛恨他,鄙視他,尤其是張飛,一見呂布就像打了雞血。


    但是,《三國演義》裏麵,關羽基本沒有表達過對呂布的惡感。


    《春秋》講究一個義字,關羽作為一個熟讀春秋的人,應該是最為痛恨呂布,應該是勢不兩立,應該見了呂布就一刀劈過去,為什麽他沒有?


    我認為,在關羽看來,呂布人品有虧,但本事不是假的。


    呂布敗亡之後,他的部將張遼差點被曹操斬了,也是關羽求情,保下了這個未來的五子良將之首。


    有人說張遼也是並州人,和關羽是老鄉,搞不好以前還認識。


    老天爺!


    說這話之前看看地圖。


    並州就是山西高官條形,關羽老家在河東,最西南,靠近長安、洛陽;張遼老家在雁門,最東北,靠近幽州;兩個人年齡還差十歲,關羽年少逃亡的時候,估計張遼還拖著鼻涕玩泥巴呢。


    真要說起來,呂布老家是五原的,並州最北邊,他和張遼才是離得不遠的老鄉。


    說了這麽多,關羽對有真本事的人是特別看重的,並且他善養士卒,對底層人民充滿了憐憫。


    關羽又對什麽人高傲呢?


    對沒本事的人,他一概瞧不上,但是後來演變到對依靠家世的人瞧不上乃至仇視,隻能認為,關羽這個人越發偏執了,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仇富”。


    孫權,爹和哥哥打下基業,周瑜幫著打贏赤壁,又打了半個荊州,整天還嚷嚷著要另一半,關羽瞧不上這個軍二代。


    馬超,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後人,有個軍閥老爹給打下底子,結果對上曹操全輸光了,投靠劉備的時候官位比劉備還高,關羽瞧不起這個軍二代。


    糜芳,劉備的大舅哥,糜竺的弟弟,關羽最瞧不上的就是這個富豪出身,靠著把家裏錢財獻給劉備,把妹妹獻給劉備才得到重用。又沒什麽真本事的富n代。


    陸遜,孫策的女婿,出身於江東四大家之一,一直低調,到接替呂蒙的時候都三十多了,關羽出於習慣性考慮,覺得這是個沒本事的富二代,結果看走了眼,死了。


    往前推一下,陸遜的前任呂蒙,是個苦孩子出身,年輕時候大字不認識一籮筐,全靠作戰勇猛才獲得孫權賞識,結果讀了幾年書,搖身一變,成為文武雙全的大將之材,關羽是相當瞧得起呂蒙的,甚至很忌憚他,直到呂蒙假裝病重,換了陸遜上來,關羽才從後方抽調兵力。


    除了呂蒙之外,關羽還看得起誰?


    劉備不用說,關羽跟了他一輩子,生平最敬重的就是百折不撓的劉備。


    其次就是諸葛亮。


    其實在三顧茅廬,諸葛亮出山的時候,關羽特別不服氣,他就覺得這個官二代是故弄玄虛,uu看書 .uukashu 仗著姐姐嫁給荊州世家、老丈人黃家是荊州大家族,請了一大幫人給造勢,其實沒什麽能耐。


    可是到了後來,經過一次次勝利,諸葛亮的才能展現出來,劉備入川的時候也留下了關羽和諸葛亮鎮守,正是這段時間,兩個人有了更多的了解,互相更加看重。


    否則的話,馬超投靠劉備,關羽不會急吼吼地給諸葛亮寫信,詢問馬超這個人到底有沒有真本事,更不會拿著諸葛亮的回信,給在座賓客挨個看。


    各位自己想想,是不是這麽個道理?


    前後這麽一推,其實就能看出來,關羽在判定別人本事的時候,是有眼光的。


    但是,限於仇富這個性格,再加上那個時代信息確實太不發達,關羽才犯下致命的錯誤,輕視陸遜這個吳國天才,最終導致兵敗身亡。


    現在我們把話題再拉回一開始,關羽出身什麽樣的家庭?


    我的看法是,關羽的出身絕對不好,因為就算是小地主,他也很難養成同情底層人民,痛恨一切既得利益者這個性格。


    能夠對抗自己出身階級的,幾千年就出了那麽一個,並且離我們不到一百年。


    關羽和劉備、諸葛亮一樣,都是理想主義者,他們也是忠誠的夥伴、戰友,所謂的“孤傲”,更多的是憤怒,對社會不公的憤怒,但他又無力改變這一切,隻能壓抑怒火,冷眼旁觀。


    在我的腦海中,關羽的形象就是一團熊熊燃燒的的火焰,不斷燃燒自己,為劉備集團照亮前行的道路,熱烈而又讓人難以接近的——


    憤怒的火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昭烈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舟爛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舟爛柯並收藏大漢昭烈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