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兄對這院子還滿意嗎?”劉備走進與太守府一街之隔的大院落,剛好看見左子異和家人們在收拾院中雜物。


    左子異回頭一看是太守親自前來,連忙停下手中的活計迎了過來,“房屋都很好,隻是這座宅院太大,在下全家入住都顯得空空蕩蕩,所以擅自做主,將趙將軍請來的船匠們及其家人也安排在了後院居住,還望太守勿怪。”


    劉備滿意地點了點頭,這個左伯左子異倒不是那種自命清高眼高於頂的酸腐文人,至少願意與身份比自己低的工匠們一起居住,這點對於漢代的讀書人來說已經是相當難得。


    眼看也用不到自己在幹什麽活,左子異便領著劉備去往前堂,那裏早已被收拾妥當。


    二人麵對麵坐下,劉備微笑著說道:“我聽聞先生對於造紙頗有心得,故而派人前去相邀,不知先生可否為我講解這造紙之術。”


    見劉備滿懷誠意,左子異也不含糊,張口便把自己了解的知識全盤托出。


    中國古代的造紙術由來已久,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有人用麻做紙,但那時候由於缺乏對工藝的總結,所以這種麻類植物纖維製成的紙張基本上都難以用於書寫,隻是作為一種包裝用品使用。直到東漢和帝時期,一名來自江南地區的宦官蔡倫橫空出世,才將造紙術的工藝流程大幅度改進。


    蔡倫出生於江南一個鐵匠家庭,自幼對冶煉、鍛造、養蠶和繅絲十分感興趣,入宮做了宦官之後被委以負責禦品製造的重任,他利用自身經曆和聰明才智,將造紙術的工藝總結成四個步驟,分別是分離、搗漿、抄紙和幹燥。


    總結了工藝流程之後,蔡倫又設法利用破布、漁網、麻頭、樹皮等容易獲得且成本低廉的原料造紙,結果大獲成功,從此成本相對低廉、書寫性能優越的紙張走進千家萬戶,成為推動中華文明發展的一股巨大力量。


    “原來如此。”劉備發現這個造紙工藝和自己原本了解到的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於是安下心來,“不知道閣下造紙是用什麽材料?”


    “之前是用麻料,可是麻料韌性稍差,後來就用桑樹皮做主料,在其中摻入麻料。”左子異有些苦惱地答道:“隻可惜拙荊嫌我剝樹皮剝得多了,經常責罵不休。”


    可不是得挨罵嘛,青州曆來以桑蠶絲綢業發達而聞名海內,左子異用隨處可見的桑樹來剝皮造紙倒也是就地取材,隻是他剝了樹皮樹就得死,蠶沒了桑葉吃就得挨餓,也就是左子異的老婆脾氣好,換個暴躁點的娘們估計直接就上拳頭了。


    劉備笑道:“遼東這邊樹木繁茂且種類眾多,子異兄可以多找些樹木來嚐試造紙,或許還有比桑皮更好的。另外我有一個想法,若是可以成功的話,從此天下人都能用得上紙,讀得起書也不再是妄談。”


    左子異精神一下子振奮起來,他身體略略前傾,兩眼瞪著劉備,“太守請講。”


    “造紙的實質就是把草木中的雜質去除,再把其中堅韌部分製成的細碎絲絮,我稱之為纖維,將其壓成紙張,所以我的想法是,能不能嚐試直接用樹木枝幹,以及蘆葦來造紙,如此以來原料來源就不足為慮了。”劉備說道。


    同一棵樹,樹皮質量大還是裏麵的木材質量大,這個問題隻要是個正常人就能回答出來,但是左子異思索了一陣之後,覺得劉備的想法有些不切實際。“木材的紋理確實是呈長條狀,且與樹皮同出一源,其中的那個什麽纖維應該也是差不多,不過木質堅硬,恐怕用其蒸煮造紙,要比蔡侯紙的法子難上許多。”


    “遼東這邊多有軟木,相對易於破碎蒸煮,子異兄何不嚐試嚐試?”劉備說道,他知道工業時代的造紙可都是用木材,如果隻用樹皮,產量什麽的根本上不去,更別說讓全世界各個行業都用上紙製品了。


    左子異又是一陣思索,然後說道:“在下願意試一試,不過在研究用木材造紙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同時用傳統技法和原料進行生產,如此即便試驗不成功也無妨,太守覺得如何?”


    “那是自然,這段時日子異兄可以到處走走,看一看有什麽樹木滿足造紙的要求,等到明年開春之後我就會派人手跟隨子異兄選擇合適的地點建作坊。”


    和左子異談好了建造紙作坊的事,劉備又來到後院與幾位船匠聊了聊,他暫時沒有那個財力和人力去搞造船業,但這種技術人才一定要抓在手裏,而且越多越好。


    經過與船匠們的一番交談,劉備的工作又多了一項:囤積大型木材。


    木材是樹木砍伐而來,但樹木在被砍伐之後並不能直接被用於製造業,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幹燥才能使用,否則就會發生變形。


    若是普通的桌椅板凳,變形也就變了,反正也不影響什麽,可是船就不一樣了,一旦結構變形,船隻漏水或是斷裂,整船人的性命可就交代在茫茫的大海中了。


    所以按照慣例,造船所需的大型木材至少要經過一兩年的自然幹燥,含水量達到一個均衡點之後,才能被切割成木板,再造成船隻。


    “再困難也得造船發展水運啊,不就是時間嘛,我等得起。”劉備自言自語道。


    遼東地處邊陲,和漢朝本土隻有狹窄的遼西走廊相連,日後想要與本土進行政治經濟文化的交往聯係,海上通道必不可少。隻要有興旺的造船業、大量的熟練水手和優秀的船長們,整個渤海和黃海都會成為大漢的內海。


    等到從左子異他們居住的院子裏邁步出來的時候,天色已經蒙蒙黑了,空氣中彌漫著從各個街角傳來的飯香,劉備忍不住抽了抽鼻子,快步向太守府走去。


    雖然天氣寒冷,百姓們不能繼續勞動,大多躲在家裏過冬,但官府統一施粥的棚子卻沒有拆除,因為張煥考慮到遼東人民生活不易,所以決定這個冬天繼續為百姓提供免費的飯食。


    雖說這樣一來糧食消耗比較大,但由於抄了那些豪強們的家,從他們的穀倉中獲得了大量的糧食,所以張煥財大氣粗,根本不在乎百姓吃掉一部分,這樣的好政策也使以劉備為首的新任遼東政府受到了無比熱情的擁護。


    張寧早已等在門口,看見劉備走近便連忙上前迎接,笑意盈盈地看著他,“郎君回來啦,吃了嗎?”


    “外麵的飯哪有自己家做的香,uu看書.uukanshu.c你們吃的什麽,給我剩了嗎?”劉備一邊走進屋子,一邊順口問道。


    “嘿嘿。”張寧跑到後廚,不一會兒就端著個木盤回來,木盤上是一碗熱氣騰騰的麥飯,上麵蓋著好幾片厚實的肉片和野菜。“這是關將軍帶過來的野豬肉,用鹽抹了防壞的,我放在麥飯上和曬幹的蓴菜一起蒸熟,肉汁和油脂都進了飯裏,可香啦。”


    濃鬱的肉香鑽進鼻孔,劉備的唾液馬上就不受控製地分泌出來,他也不顧形象,端起大碗就狼吞虎咽起來,張寧坐在一邊靜靜地看著他扒飯,看劉備快要吃完的時候又起身端了一大杯熱水過來。


    吃飽喝足,劉備舒服地打了個飽嗝,“還是自己家好啊,還有肉吃,隻可惜那些背井離鄉跟著咱們來的百姓了,大冬天的隻能喝粥,等到有條件了一定得想辦法讓改善他們吃住的條件。”


    “在自己家還總是說公事。”張寧有些生氣了,“你就沒發現我有什麽不一樣嗎?”


    劉備對著她的俏臉瞪著眼睛看了半天,“你是不是病了,怎麽臉有些紅,是我看錯還是這油燈的光太暗了嗎?”


    “太史夫人的包裹裏不知怎麽的有一小盒胭脂,她也想不起來是哪來的,就送給我了,怎麽樣,好看不好看?”張寧很得瑟地扭著脖子,把左臉和有臉輪流展示給劉備。


    “愚蠢。”劉備甩著袖子向自己臥房走去,“大晚上的抹胭脂,馬上要睡覺了還不是得洗掉,為什麽不明天早上抹。”


    張寧氣得一跺腳,碗也不收拾了,頭都不回地走回自己的小屋去生悶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昭烈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舟爛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舟爛柯並收藏大漢昭烈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