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不知為何卻是被村人們叫成了大年,至於小年則是除夕那一天。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除夕這天是屬於自家人的,而元宵節則是屬於四代以內的親人聚會。
所以年夜飯是不會有人叫去過年的,都是一家子最親的人圍坐在一張桌子前,暢談著瑣事。
不過,由於老爺子身份特殊,所以年夜飯幾家人是岔開過的,這樣老爺子一年能吃好幾次年夜飯。
而到元宵節,這又是一個熱鬧的節日,往年大家都是自發的往老屋跑。
然而今年不一樣,因為薑來奶奶去了,老爺子也搬下來住了,所以就選擇在薑來家過元宵節。
薑來爺爺還活著,其他親戚,像他大伯,二姨等都會來的,因為這是他們的根,就如同一座燈塔一般,燈光會吸引大家到來。
這麽多人要來,那麽一頓豐盛的晚餐是難免的,不過由於元宵節那天要去城裏,所以提前一天過元宵節。
然後,薑來家的親戚們自發的來了他家,大人小孩加起來得有近四十人,一大家子坐於一屋子裏,從中午一直擺龍門陣擺到了下午。
然後,薑來大伯娘,二伯娘,三伯娘,他媽,還有他大嫂以及幾個姑姑,大家一起開始燒飯做菜。由於人很多,飯是不可能用電飯鍋煮的,好在,盡管他家搬到街上了,但灶頭這東西還沒有淘汰,而且還有非常大甑子,這應該算是西南地區的蒸飯利器了,其直徑得有半米,所以根本就不缺工具。
至於炒菜,公認炒的最好的是薑來他大伯,可是這是家宴,所以他不能去炒菜,所以改為他大嫂,也就是他大伯兒子的老婆,他大嫂做菜也很好吃。
所以,隻需把材料準備好,順便一個人去掌握柴火大小,剩下的全交給她就行了。
說起薑來大嫂這個人,說實話,他看不懂她。
她對村子裏的其他人都非常大氣,但唯獨對薑來大伯娘非常不好,也就是小氣,甚至明目張膽的用略帶恨意的眼神看著薑來大伯娘,這事情已屢見不鮮了。大氣與小氣以這種方式出現在她身上,薑來是真心看不懂。
要說她這個人好不好,薑來毫不猶豫的就會說好,前世這位大嫂對他們家可是非常照顧的,所以對她恨他大伯娘這事兒,他也無可奈何。
畢竟兩人是婆媳關係,而他薑來在親戚關係上,比之要遠一些,按照風俗來說,他大伯娘百年之後,負責準備後事的是她,而不是他。
按理說一個大氣之人,既然能對外人那麽好,為啥就不能對自家婆婆好一點兒呢?
他大嫂的小氣還體現在別的地方:聽不得別人說她壞話,不管說得對與否,都是這樣。
個把小時後,飯菜都做好了,然後去左右鄰居家借來三張桌子,擺了五桌,一時間筷子與碗、盤子的碰撞聲不絕於耳,當然期間還夾雜著說話聲。
薑來大哥僅僅比他父親小了四五歲,算是一起長大的。
不過怎麽說呢,薑來這位大哥的性格有些外向,認真來說的話就是愛裝比。
裝比到了什麽境界了呢,這麽說吧,前世他包了一個工程,一年下來淨賺一百萬,然後錢一到帳,他立馬就發了朋友圈,但農村人,特別是自家村子裏的人,很多根本就不會用微信,然後他和村裏的人聊著聊著,就把手機遞給人家,而手機也正好是打開到100萬已到賬的信息欄的,然後自然引起了村人的羨慕,他的虛榮心也得到了滿足。
他抽煙從來不抽低於五十的,但他從來沒有想過,十年之前他抽的還是一塊二毛錢的小康煙。
他沒有想過他的父母,也就是薑來的大伯大伯娘,依舊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趕集天要在街上買一整天的豆腐。
呃,有些跑偏了,言歸正傳,繼續說薑來他大嫂。
前幾年還好,那時她不沾賭,所以空閑時總在村子裏走動,誰家有點困難她也會幫助。然而,由於薑來他大哥開始在外包工程,家裏完全交給她了,此時她是怎麽做的?
每天牌桌上坐著,炸金花十元起,有時候輸的臉都青了。
輸了錢,她就有脾氣了,飯也不煮了,家裏兩個孩子隻得去粉館賣一碗粉吃。
不過有一點她做的很好,輸了再多錢,隻要村子裏有人有事相求,她絕對義不容辭,立馬趕去。
當然,這個村子裏的人不包括薑來的大伯娘哈。
薑來大伯娘和他大嫂兩人,就好像天生的仇人一樣,誰也看誰不順眼。
甚至有時候薑來大嫂會打罵自己的孩子,然後被他大伯娘知道了,自然又是一頓對罵。
當然這是近兩年來發生的事情,uu看書 ww.ukanshu 是從薑來大哥大嫂兩口子回家決定不外出打工後,才發生的。
這件事薑來從來都沒有想通過,他想不通為何一個人的變化會這麽大!
這一切薑來也不過是心中想想罷了,他自然沒有說出來,若不是他大嫂就敢立馬給他好臉色!
雖然他不怕,但也不想多事,若實在看不下去了,那就把大伯與大伯娘接下來,由他來贍養,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錢。
但這樣做,絕對會讓他大哥、大嫂難堪,所以還是那句話,不到萬不得已……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薑來太過沒脾氣了,遇到這種事情就得快刀斬亂麻,讓他大哥大嫂顏麵盡失。
這樣的想法薑來都有過,但衝動早已不屬於他,遇事沉著冷靜才是王道,因為若是不顧一切的做了上邊的事情,肯定會讓他大哥、大嫂仇恨,他們都還年輕,這是一輩子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他大伯大伯娘還不一定同意,畢竟老人家是最疼自家孩子的,這種有損自家孩子臉麵的事情,為人父母的都不會願意的,除非他們完全心寒了。
很多人喜歡看宮鬥劇,或許就是因為各家的複雜恩怨吧,其實把宮鬥劇換個角度來看,何嚐不是家庭鬥爭呢?
ps1:感謝冼氏後裔老哥的六百賞,感謝天邊的浮雲,地轟轟兩位兄弟的一百賞。
ps2:友情推薦《山水奇農》,作者:將小臣。
簡介:特種兵王宇回鄉後開始了屬於他自己的吃穿不愁,攆狗抓雞,逗娃娃,吃野菜的生活愜意鄉村生活。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除夕這天是屬於自家人的,而元宵節則是屬於四代以內的親人聚會。
所以年夜飯是不會有人叫去過年的,都是一家子最親的人圍坐在一張桌子前,暢談著瑣事。
不過,由於老爺子身份特殊,所以年夜飯幾家人是岔開過的,這樣老爺子一年能吃好幾次年夜飯。
而到元宵節,這又是一個熱鬧的節日,往年大家都是自發的往老屋跑。
然而今年不一樣,因為薑來奶奶去了,老爺子也搬下來住了,所以就選擇在薑來家過元宵節。
薑來爺爺還活著,其他親戚,像他大伯,二姨等都會來的,因為這是他們的根,就如同一座燈塔一般,燈光會吸引大家到來。
這麽多人要來,那麽一頓豐盛的晚餐是難免的,不過由於元宵節那天要去城裏,所以提前一天過元宵節。
然後,薑來家的親戚們自發的來了他家,大人小孩加起來得有近四十人,一大家子坐於一屋子裏,從中午一直擺龍門陣擺到了下午。
然後,薑來大伯娘,二伯娘,三伯娘,他媽,還有他大嫂以及幾個姑姑,大家一起開始燒飯做菜。由於人很多,飯是不可能用電飯鍋煮的,好在,盡管他家搬到街上了,但灶頭這東西還沒有淘汰,而且還有非常大甑子,這應該算是西南地區的蒸飯利器了,其直徑得有半米,所以根本就不缺工具。
至於炒菜,公認炒的最好的是薑來他大伯,可是這是家宴,所以他不能去炒菜,所以改為他大嫂,也就是他大伯兒子的老婆,他大嫂做菜也很好吃。
所以,隻需把材料準備好,順便一個人去掌握柴火大小,剩下的全交給她就行了。
說起薑來大嫂這個人,說實話,他看不懂她。
她對村子裏的其他人都非常大氣,但唯獨對薑來大伯娘非常不好,也就是小氣,甚至明目張膽的用略帶恨意的眼神看著薑來大伯娘,這事情已屢見不鮮了。大氣與小氣以這種方式出現在她身上,薑來是真心看不懂。
要說她這個人好不好,薑來毫不猶豫的就會說好,前世這位大嫂對他們家可是非常照顧的,所以對她恨他大伯娘這事兒,他也無可奈何。
畢竟兩人是婆媳關係,而他薑來在親戚關係上,比之要遠一些,按照風俗來說,他大伯娘百年之後,負責準備後事的是她,而不是他。
按理說一個大氣之人,既然能對外人那麽好,為啥就不能對自家婆婆好一點兒呢?
他大嫂的小氣還體現在別的地方:聽不得別人說她壞話,不管說得對與否,都是這樣。
個把小時後,飯菜都做好了,然後去左右鄰居家借來三張桌子,擺了五桌,一時間筷子與碗、盤子的碰撞聲不絕於耳,當然期間還夾雜著說話聲。
薑來大哥僅僅比他父親小了四五歲,算是一起長大的。
不過怎麽說呢,薑來這位大哥的性格有些外向,認真來說的話就是愛裝比。
裝比到了什麽境界了呢,這麽說吧,前世他包了一個工程,一年下來淨賺一百萬,然後錢一到帳,他立馬就發了朋友圈,但農村人,特別是自家村子裏的人,很多根本就不會用微信,然後他和村裏的人聊著聊著,就把手機遞給人家,而手機也正好是打開到100萬已到賬的信息欄的,然後自然引起了村人的羨慕,他的虛榮心也得到了滿足。
他抽煙從來不抽低於五十的,但他從來沒有想過,十年之前他抽的還是一塊二毛錢的小康煙。
他沒有想過他的父母,也就是薑來的大伯大伯娘,依舊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趕集天要在街上買一整天的豆腐。
呃,有些跑偏了,言歸正傳,繼續說薑來他大嫂。
前幾年還好,那時她不沾賭,所以空閑時總在村子裏走動,誰家有點困難她也會幫助。然而,由於薑來他大哥開始在外包工程,家裏完全交給她了,此時她是怎麽做的?
每天牌桌上坐著,炸金花十元起,有時候輸的臉都青了。
輸了錢,她就有脾氣了,飯也不煮了,家裏兩個孩子隻得去粉館賣一碗粉吃。
不過有一點她做的很好,輸了再多錢,隻要村子裏有人有事相求,她絕對義不容辭,立馬趕去。
當然,這個村子裏的人不包括薑來的大伯娘哈。
薑來大伯娘和他大嫂兩人,就好像天生的仇人一樣,誰也看誰不順眼。
甚至有時候薑來大嫂會打罵自己的孩子,然後被他大伯娘知道了,自然又是一頓對罵。
當然這是近兩年來發生的事情,uu看書 ww.ukanshu 是從薑來大哥大嫂兩口子回家決定不外出打工後,才發生的。
這件事薑來從來都沒有想通過,他想不通為何一個人的變化會這麽大!
這一切薑來也不過是心中想想罷了,他自然沒有說出來,若不是他大嫂就敢立馬給他好臉色!
雖然他不怕,但也不想多事,若實在看不下去了,那就把大伯與大伯娘接下來,由他來贍養,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錢。
但這樣做,絕對會讓他大哥、大嫂難堪,所以還是那句話,不到萬不得已……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薑來太過沒脾氣了,遇到這種事情就得快刀斬亂麻,讓他大哥大嫂顏麵盡失。
這樣的想法薑來都有過,但衝動早已不屬於他,遇事沉著冷靜才是王道,因為若是不顧一切的做了上邊的事情,肯定會讓他大哥、大嫂仇恨,他們都還年輕,這是一輩子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他大伯大伯娘還不一定同意,畢竟老人家是最疼自家孩子的,這種有損自家孩子臉麵的事情,為人父母的都不會願意的,除非他們完全心寒了。
很多人喜歡看宮鬥劇,或許就是因為各家的複雜恩怨吧,其實把宮鬥劇換個角度來看,何嚐不是家庭鬥爭呢?
ps1:感謝冼氏後裔老哥的六百賞,感謝天邊的浮雲,地轟轟兩位兄弟的一百賞。
ps2:友情推薦《山水奇農》,作者:將小臣。
簡介:特種兵王宇回鄉後開始了屬於他自己的吃穿不愁,攆狗抓雞,逗娃娃,吃野菜的生活愜意鄉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