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兵士們的心態,往往是取得勝利的關鍵,甚至連主將的心態都不能和軍心相提並論。


    前些年,闖軍在中原連戰連捷,號稱幾十萬大軍,人人都覺得自己將要跟著李自成改朝換代,士氣自然不斷提升。


    但當他們達到一個頂峰時,卻又驀地降低到穀底。


    典型的差別,自然就是周遇吉的寧武鐵軍在得到了朝廷不遺餘力的支持後,足足擋住了他們接近一年的時間。


    往常的連戰連捷,在那場血戰中不見絲毫作用,屍體堆滿了城牆,周遇吉仍然沒有一絲一毫投降的心思。


    這種差別是致命的,就如貧窮和富裕一樣,曆史上曾連戰連捷的軍隊,因為一兩場失敗而逐漸走向失敗的,不在少數。


    當他們處於頂峰時,中原一帶沒有任何一支官軍能覺得自己有實力擋住他們,所以官軍與流賊之間的戰鬥,往往在還沒開打時就已經輸了。


    設置關鄉大營是為了防備函穀關的流賊東出,人馬足有四五萬,連小型的火炮都配備上了,還有相當一部分的騎兵,算是重兵駐紮。


    堵胤錫的這個戰略意圖,似乎有些過分明顯了。


    李自成與吳汝義會師後,在各處強行招募一些鄉民、流民,總數達到萬人,再加上李友在關內的兩三萬人,加在一起也才十萬人左右。


    當然,這十萬人還有五萬人跟隨任繼榮前往少華山、泰華山一帶設伏阻擊崇禎皇帝調派的所謂十五萬馳援大軍。


    所以李自成帶來攻打的人馬不過三四萬,加上李友在關內的兵馬合擊,人數也才與關鄉大營的官軍堪堪持平。


    人數隻是一方麵,兩方如今的軍心狀況卻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進攻方的闖軍,就和上次出商洛山一樣,連續打贏了多場看似不可能的戰鬥,關鄉大營麵前,五萬人竟然打出了十萬人的氣勢。


    在守營盤的官軍眼中,這些流寇揮舞著各色兵器,不要命的向自己漫山遍野的壓過來,好像他們都覺得一定能打贏這場戰爭。


    同樣是五萬人的官軍,如果做出精密的部署,再加上他們是防守方,完全可能反敗為勝,擊潰李自成親自率領的大順軍。


    可當他們見到打著‘大順’旗號的闖軍時,從上到下都蔓延著一股即將崩潰的氣息,就連營盤內坐鎮的那員總兵也是一樣,十分慌亂無措。


    看樣子,大營內的官軍都已經認定,自己這一仗肯定會輸,但是‘必勝’的大順軍,就真的是逢戰必勝嗎?


    其實李自成的部署很有問題,吳汝義率部逼近過來的時候,並沒有和函穀關內的李友部先行對接,兩方前後進攻還是有很大的時間差。


    這段時間,如果是讓禁軍、山東軍那種百戰的精銳部隊抓住,隻會讓他們逐個擊破,李自成絕不會有任何勝利的可能。


    但關鄉大營裏的官軍錯誤就錯誤在,他們不僅沒有抓住時機奮起一搏,就連硬著頭皮趁對方未完全包圍過來時逃跑的勇氣都沒有。


    等到半柱香左右的功夫之後,函穀關內的李友一部兩三萬人圍攏過來,營盤內的明軍總兵才真正意識到,他們完了。


    現在這個局勢,已經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真正是打不過又跑不成的死局,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的無能。


    當他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雖然明知接下來這場戰鬥的成敗,但他們還隻能繼續坐困在這座大營之中。


    闖軍的進攻很簡單,舉著大旗,喊著號子衝上去就是,反正在他們大多數人的眼裏,官軍已經敗了。


    頭幾撥的進攻,吳汝義率部負責正麵進攻,但官軍明知必死,卻也提起了往日根本不存在的士氣,對他們接連釋放火銃和小炮。


    因而,闖營打前頭那些能衝能打的部隊都是損失慘重,一來是士氣低落,二來也是要休養生息恢複下,倉促間已經拿不出部隊出來打了。


    這個時候,李自成接到任繼榮在少華山的戰報,更完全放下心來。


    後方的戰鬥甚至比前方還要順利得多,任繼榮在少華山設伏,隻是利用陷阱和接連不斷的箭雨襲擊,就已經把官軍打的頭皮發麻,損傷慘重。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的第一波箭矢就射死了一員總兵。


    總兵這個級別已經是常人眼中武將的頂點,相當於後世一個戰區裏的總司令,而任繼榮傳回來的這份軍報,更是給正在進攻關鄉大營闖軍的一顆定心丸。


    當這個消息傳到大營內時,可想而知,明軍好不容易鼓起來的士氣便又低落下去。


    看樣子,援軍也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這個時候闖營的軍師牛金星發現,除卻朝著關鄉大營的正門之外,其餘三門的地形相對地寬闊平坦,部隊行動餘地大了不少,應該更有利於他們進攻。


    很快,李自成親自下令,用出山後新招募的流民和鄉民去替換野戰營,並且把正在大力進攻的正門換成佯攻,而另外三門則一上來就都是主攻。uu看書 ww.uukanhu.co


    誠然牛金星說的有些道理,但這牛鼻子老道看問題往往不會看多個層麵,因為他的建議,讓闖軍又多損失了些力量。


    平坦地勢下,闖軍的進攻雖然餘地更多,可官兵的火器卻也是可以完全的揮威力,再加上一些步弓手上牆射擊,很多人一露頭就會被劈頭蓋臉的打回去。


    關鄉大營的內部,一些底層的軍將正在城頭觀察,但他們的總兵卻十分害怕,畏縮在大帳內不敢出現。


    任繼榮那邊,此時已經在泰華山開始第二波次的伏擊,但這邊本該一邊倒的戰鬥,因牛金星三麵強攻的策略,卻是有些陷入僵局的意思。


    函穀關到泰華山一線,到處都是漫山遍野的喊殺聲,因之前宣揚十分得力,導致就連民間百姓都知道,這會兒官軍與闖軍在進行決戰。


    可是很多人都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這個所謂決戰隻是個幌子,是崇禎皇帝與堵胤錫在演戲給流賊看。


    有意思的是,李自成一直是按之前商量好的那樣,一步步的踏入到崇禎為他劃定的墓葬圈中。


    就在關鄉大營進行最後階段戰鬥的時候,不遠處孟門山脈之中,一支潛伏已久的官軍部隊,整齊的從山中踏了出去。


    除此之外,熊耳山中,一支人數達一萬餘的全騎部隊也從山外已空的大營中經過,轟隆隆向函穀關外的戰場狂奔。


    還有安邑、渭南等處,分別都有裝備齊全的官軍部隊忽然出現,他們出現後,很快在函穀關至泰華山一線以外,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風雲小說閱讀網手機版閱讀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上最強崇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崛起的石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崛起的石頭並收藏史上最強崇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