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天,朝廷關於稅收的決議,還是沒能過得了崇禎皇帝這一關。


    群臣早該料到,崇禎皇帝看了內閣與六部的折子以後,開始還不斷點頭,可後來卻越來越不對勁,連珠炮似的加了一大堆稅。


    不少人聽了都笑了,前麵還說廢除苛捐雜稅,自己不知又加了多少種雜稅,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其實不然,聽這些稅的名字你就能聽得出來,全是針對地主、富戶和商人的稅,幹脆就叫了地主稅和財主稅,這名字叫的。


    不過話說回來,聽了這名字老百姓可是高興一場,全是興高采烈的奔走相告,朝廷要對地主收稅了,還一下子要收這麽多!


    地主稅和財主稅施行下去的時候,在新成立的稅務局總領之下,朝廷每一天都在中止各種苛捐雜稅,什麽雞鴨豬鵝魚蟲蝦,能找見的全都給廢了個幹淨。


    起初崇禎還想著要不要查一查再說,那天在暖閣忽然就開了竅,想想還是全廢了的好。


    這些稅收不收實際上對自己沒屁點的影響,反正最後一毛錢都到不了自己手裏,更搞得天下百姓怨聲載道。


    崇禎要是穿之前就知道自己要穿,那肯定要好好學學稅收製度方麵的知識,可這廝關鍵是對這方麵壓根沒什麽了解,直接全廢了來的簡單粗暴一些。


    滿朝文武和富人階層一下子就炸開了鍋,可炸不炸的現在對崇禎也沒什麽影響,反正也鬧不起來,前後多少人看著。


    還當現在是“風雨飄搖,大廈將傾”的崇禎十七年?現在是崇禎二十年了!


    建奴眼看著要不行了,蒙古各部都稱臣了,軍政大權也在朕手上,朝廷上是說一不二,你拿什麽和朕鬥?


    隻要你敢跳出來,有一個算一個朕保管把你們安排的明明白白,現在崇禎是不怕人多就怕人少,處置的越多,後續也就越穩定!


    崇禎是不可能光處置的,處置的同時,那定然也是要挑一些老實的扶正上去,這對朝廷有幫助,要是他也不老實,家產充公來一波再扶上去一個,反正不缺人。


    ......


    山西太原府太穀縣,曹氏商號。


    “老爺不好了,老爺不好了!”商號掌櫃的顫顫巍巍跑向後院,在這裏正有一個中年人和不少曹家人在熱熱鬧鬧的吃飯。


    曹三喜麵上掛著短小精悍的八字胡,身上穿著紫黃色綢袍,就是他帽沿上鑲綴的那塊璞玉,都是價值連城的寶物。


    本來麵帶笑容的曹三喜,聽見這腳步聲臉色一下就拉了下去,周圍較為融洽的氛圍一下子消失不見。


    曹三喜坐南朝北,另一位中年婦人徐娘半老卻風韻猶存,此時就坐在他的身側,見到字號掌櫃的一副害怕模樣,也是微擰蛾眉,道:


    “老爺怎麽不好了,八伯,你可不要多說。”


    這老人是曹家人,排行第八,由於深諳經商之道這才被曹三喜看中,成為如今曹氏在太穀乃至整個山西字號的頭人。


    曹氏在崇禎十四年的時候,就是關外最大的商戶,崇禎十五年曹三喜回到關內設立分號,十七年五省總督陳奇瑜收複太原。


    當時的太原城久經戰火,被流賊和官軍你爭我奪,早已不複當年繁華,許多商人都不肯去設立分號,曹三喜去了,而且還是跑著去的。


    事實證明,曹三喜又一次對了。


    陳奇瑜收複太原以後,官軍便開始以此為基石,諸部收複了被流賊侵占的整個山西省,幾乎是連戰連捷。


    官軍每收複一城一地,曹氏便立即在此處增建分號,從糧食、布帛再到兵械交易,那是什麽買賣都做。


    憑借在太穀設立的分號,關外來的曹氏在一年之內就成了整個山西最大的商戶,發展之迅速,直教人歎為觀止。


    曹三喜設立“太穀”字號,一麵以關外營州三座塔村為大本營,擴大商號,在關外七廳、大坪坊、建昌、赤烽、新民、淩原等地經辦典當、雜貨等商號。


    同時,在崇禎十七年,曹三喜敏銳的看出朝廷的中興之象,開始以太穀分號為跳板,由關外向關內發展。


    曹三喜利用官軍收複山西,其餘中原商戶觀望的機會,親臨太穀分號,在山西各地建立為數眾多的分號,就是一些由流寇多年作亂而萎靡不振的小城亦不放過。


    到了崇禎十八年底,曹氏的太穀字號已經成為山西省最大的字號,曹三喜便於崇禎十九年初在太穀縣設立總商號。


    同年六月開始,曹三喜看出關外滿清的頹勢,決定逐步放棄關外,主打關內,並於八月開始在太穀縣建立“曹家大院”。


    他不在的時候,就由這喚做曹八的太穀分號掌櫃打點曹氏在關內各處的分號事宜。


    崇禎十七年京師鬧鼠疫,各商戶低價拋售房屋和分號,曹三喜便趁機將分號開到京師,用極低的價格,購置了一大批門店。


    後來沒多久,崇禎皇帝啟用遊醫吳又可掌太醫院,鼠疫很快消退,這樣一來,曹三喜當時看似賠本的買賣,卻又狠狠賺了一筆。


    而且當時的太醫院大量需求草藥和各種物資,曹三喜就在大疫之時親臨京師,高價買空京師各處藥房的所有存藥,專門購置太醫院治療所需的各種物資。


    在這之後,他又用更高的價格賣給朝廷,崇禎現在才想起來,自己在當時是被這廝又給狠狠敲詐了一筆竹杠。


    說起來,曹三喜這個人很善於抓住商機。


    牟文綬最初任山東總兵時,曹氏便趁機進軍山東,先是向牟文綬低價出售高品質的軍需物資,再利用與牟氏的這個關係,uu看書 uknsh 在山東瘋狂開設分號。


    到如今這崇禎二十年,在京師、天津、濟南、太原、曆城、南京、武定州等地,曹氏皆有商號,且數量甚巨。


    更讓人不敢置信的是,金氏在南京以布帛生意起家,多年都和朝廷有所聯係,而曹氏的布帛分號在南京與鼎盛時的金氏可以鼎足而立。


    曹氏的燒酒剛來到關內一年,燒酒行業就開始大紅大火,曹氏更是直接壟斷了全國上下的上燒酒行業。


    崇禎皇帝規定財產超一萬兩便是收稅的富商,那麽如今的全國富商第一家曹氏,算得上是富商中的富商,因為曹氏的財產根本難以估量。


    “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老曹家的賣買。”


    這是關外流傳的一句諺語,山西太原一帶對擁資巨萬的老財東曹三喜,更是直呼為“曹百萬”,由此可見曹氏影響力之巨大。


    崇禎皇帝在後世就聽說過這個清初版“阿裏巴巴”的曹氏,就曾在暖閣當眾點名,太穀曹氏為必收之巨商之一。


    說來也巧,耗費巨資興建快兩年的曹家大院剛剛完成,曹三喜本人也才帶著全家老小來到太穀打算定居。


    這個時候,東廠的人到了。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上最強崇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崛起的石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崛起的石頭並收藏史上最強崇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