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國旗,奏國歌!”


    崇禎十八年三月十五日一大早,站在臨時搭建的高台之上,當今內閣首輔魏藻德一邊腿軟,一邊顫聲按計劃喊出這句話。


    這句話喊完,也就表明崇禎十八年的大閱兵,在全國士子的一片聲討之下正式開始了。


    此刻的承天門廣場之上,一周都站滿了衣裝華麗的魁梧兵士,這些大漢將軍都是在幾日之內篩選出來的大嗓門“健美”之士。


    當然,除了充當門麵以外,這些人還主要負責在這個沒有廣播的年頭把台子上人的話重複喊出來,好讓周圍百姓能聽清楚。


    魏藻德話音剛落,大漢將軍們的嗓音還在回蕩,在承天門外廣場上滿滿登登的京軍兵士們便是在各隊基層軍官的命令之下扯嗓子開嚎:


    “雲從龍,風從虎,功名利祿塵與土,望神州百姓苦,千裏沃土皆荒蕪;北胡虜,南盜賊,天道殘缺匹夫來補;好男兒別父母,隻為蒼生不為主。”


    京軍兵士們一邊唱,一邊有幾名穿著華麗飛魚服的錦衣衛便是護衛著國旗,在慷慨激昂的國歌聲中來到中間升旗。


    在承天門前不遠處站成一片的群臣聚在一起小聲的嗡嗡,不過他們的聲音太小,百姓們聽見的都是兵士們充滿活力與朝氣的嗓門。


    由於崇禎皇帝先前唱得好就加功的狗屁許諾,這會兒兵士們那都是扯著嗓子在嚎,沒錯,就是在嚎。


    “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方罷手。”


    “我本堂堂男子漢,何為韃虜作馬牛?”


    “壯士飲盡碗中酒,千裏征途不回頭,金鼓齊鳴萬眾吼嘿!”


    國歌唱完,象征著大明的玄鳥旗正好升到頭頂,開始高高飄揚在承天門外的廣場上。


    廠衛番子和差役們宣傳的十分到位,所以閱兵大典的事兒幾乎京城裏的每個人都知道了,前一陣子就連街巷裏的小屁孩都在唱關於閱兵大典的兒歌,今日當然也是人頭攢動。


    起初聽見那六個字的時候,許多人都是一臉懵逼,完全搞不清楚狀況,這六個字大部分人聽雖然是能懂,但我大明啥時候有國歌這玩意兒了?


    說起這事,還要追溯到半月前的一次朝會上。


    國歌這東西是崇禎忽然想起來的,閱兵大典怎麽能沒有這東西?當然,順手把大明朝官方的國旗能一並定下來自然最好。


    按步驟,還是由內閣首輔魏藻德和內閣次輔共同提出再下發到群臣中間討論,這次討論結果出人意料的一麵倒,因為大部分人都覺得沒什麽必要。


    畢竟在許多東林黨的眼中,就你這昏君這麽搞法,我大明就算今年不玩完,明年鐵定也還是要玩完,非要搞這麽一出是何必。


    但是如今,在這閱兵大典上眾人還是聽到了慷慨激昂的大明朝國歌,當時朝議的結果也就很顯而易見了,崇禎皇帝最後一錘定音:你們反對沒有用,朕說有,那就得有。


    崇禎皇帝定下來以後象征性的問了幾句,大致意思就是有沒有誰還覺得沒有必要,當時群臣的意見很統一,表示你皇帝說的對,這玩意兒實在是太有必要了。


    國歌唱完,魏藻德清了清嗓子,這時候他的腿也不怎麽軟了,不知道是不是被方才的國歌帶動。


    這老小子正要喊,話到嘴邊卻正好忘了,當下就急的滿頭大汗。


    看魏藻德嗓子清了半天嘴裏也沒蹦出一個字,崇禎皇帝眉頭一皺正要說什麽,話還沒說出口,卻見魏藻德這貨顫顫巍巍的撩開衣袖看了幾眼。


    魏藻德在一字一句喊話的時候,這一批專門唱歌的京軍兵士便是嘩啦啦從旁側小門退回皇城之內。


    緊跟著一陣酸倒牙的開門聲響起,兩名青衣錦衣衛將特意關上的承天門大門打開。


    伴隨著一陣不算特別整齊的腳步聲,當頭一人,便是主理此次閱兵事務的英國公張世澤,在他身後整齊跟著身穿紅色甲胄的騰驤四衛營兵士。


    京軍兵士和去年相比,不僅人數上多了幾倍,就連精氣神都有所不同,盔甲和刀槍也從原來的觀賞性道具變成可以直接上陣廝殺的真材實料。


    “大家請看,這就是咱們大明的騰驤衛營雄兵!”


    “大家請看,京營、團營的兵馬到了,正是他們,去年在良鄉城外奮勇作戰,為我大明立下了汗馬功勳!”


    “大家請看,這是東廠、西廠和內廠的隊列,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有現如今京城內外繁榮安定的局麵!”


    在人群之前,一批專門安排在這邊口齒伶俐的番子開始唾沫橫飛的講述京軍各營立下的功勳事跡。


    張世澤經過紫禁城上崇禎皇帝和周皇後身前的時候,忽然轉頭行了一個捶胸禮,喊道:“大明皇帝陛下萬歲!!”


    心中倍兒爽的崇禎皇帝微笑擺了擺手,說道:“將士們辛苦了!”


    “為百姓服務!”


    ......


    在明麵上,京軍閱兵大典人盡皆知,人人期待,在暗地裏,錦衣衛卻在李若鏈的帶領下和士子們開展了一場無聲的戰爭。


    這次事件的起因是因為東林複社刊行《昏君本紀》,汙蔑當朝皇帝,搞得大江南北人盡皆知。


    崇禎皇帝被人指著鼻子給罵了,雖然明麵上一副主要先處理閱兵大典事宜的樣子,但暗中卻立即下密旨讓錦衣衛全權負責。


    錦衣衛,說白了就是崇禎皇帝手中的刀,隻不過這把刀不是在戰場上殺敵,卻是專門用來和文人鬥智鬥勇的。


    上次查抄永順書堂,錦衣衛將抓獲的全部三十餘名士子直接打入詔獄動刑審訊,書堂掌櫃更慘,被砍了頭掛在城頭梟首示眾。


    往次查抄出來的都是金銀財寶和字畫古玩,錦衣衛在此次的查抄過程中卻發現了滿滿十二大箱的書籍。


    這些書中有足足八箱都是所謂的《昏君本紀》,李若鏈隻是隨手翻開看了一眼便是氣的不行,按他事後向崇禎皇帝奏報稱,這書裏可謂是字字誅心,uu看書 .ukanshu.om隨便拿出一句都可以定罪。


    當時李若鏈留下一本送到暖閣讓崇禎皇帝禦覽,剩下的連夜找個廣場燒掉,看這情景,倒是有些焚書坑儒的意思。


    永順書堂被錦衣衛查抄的消息像颶風一般席卷了整個京城,就在所有人議論紛紛的時候,五城兵馬司的告示又將這件事推向了新的高度。


    五城兵馬司的告示之中,首次將《昏君本紀》一書定為邪書,說是“目無本朝,其行當誅。”


    告示貼出後的當天,錦衣衛聯合五城兵馬司差役,從較著名的金台嶽家書店、汪諒書鋪、二酉堂與高家經鋪開始,將北京內外民間各個印刷社逐一排查。


    一經發現藏有、刻印邪書的,便是先由兵馬司差役將掌櫃的直接拿入大牢嚴刑拷打,因為有北鎮撫司的錦衣衛跟隨,就算對方有勳戚做後台,也是照抓不誤。


    所以等閱兵大典正式開始這天,京城裏外書店都已經被錦衣衛和兵馬司差役篩了好幾遍,《昏君本紀》這本書,起碼在明麵上是什麽都找不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上最強崇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崛起的石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崛起的石頭並收藏史上最強崇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