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用士林、商賈中的關係,那鄭三俊真是這麽說的?”


    兩天後的早晨,鍛煉身體回到暖閣剛坐下,崇禎皇帝就聽見這麽個讓人好氣又好笑的消息。


    “朕在暖閣坐著,這些沒卵子的商賈又能幹什麽,派一群人衝進來刺殺朕,還是把忠於朕的醫師全宰了?”


    “亦或者惱羞成怒,到處散播關於朕是桀紂之君的讒言?除了嘴炮能耐,這幫猴子還能幹什麽?”


    一旁站著的王承恩聞言也是禁不住笑了出來,的確,現如今的京城雖然還算不上是鐵桶,但卻可以說是天啟年以來最安全的一次。


    三廠一衛分工明確,番子遍布城內各個街道,無論大小衙門,皆有東西兩廠番役坐堂看關,而五城兵馬司已經逐漸被團營、京營取代,神武軍又接管了京城戍衛。


    隻要那些東林黨有一丁點風吹草動,各廠衛絕對是比他們先動手的那個。


    甚至於崇禎皇帝的旨意可以直達軍營,以平亂之名動用兵力給京城來個大清洗,這些東林黨在北京就像秋後的螞蚱,現在蹦躂的越猛,就越說明他們已經蹦躂不了多久了。


    東林黨不想讓馮銓和王紹微這兩個閹黨還朝那是鐵定的,現在滿朝文武基本都是所謂的東林清流,說話時都特麽打著一個腔調,辦起事來也都是同氣連枝。


    這些東林黨就指著朝堂上的功夫和你皇上唱反調,可自打十七年開始,崇禎皇帝就特麽基本不上朝了,有什麽事兒都是吩咐廠衛和心腹私下辦,可真是愁死一群東林黨。


    對崇禎皇帝來說,在這上吊在即的緊要關頭,上不上朝已經不重要了,攥住刀把子推行中旨,把自己的意誌貫徹下去才是要緊事,難道還有誰敢在明麵兒上不尊行?


    什麽,你說有,那正好!讓廠衛順手給辦了,省個麻煩,還能抄出不少銀子充實國庫!


    什麽江左大家,什麽複社才子,什麽東林黨的各個清流、門生,能叫上姓名的那些著名人士隨便拎出來一個查查,再公之於眾,讓天下軍民看看清流老爺們的真實麵目。


    起初崇禎皇帝並不在意什麽朝堂黨派的問題,反正全是東林黨、賣國賊,有一個殺一個,殺他個人頭滾滾。


    等時間長了,卻也發現逐漸力不從心,因為崇禎皇帝發現根本就殺不完,好像全天下有頭有臉的漢奸全聚在這大明朝京城裏來了。


    崇禎的心腹大都是後世記起來那些勳戚和戰死的太監,這些人有實權的還是少數,即便降旨給他們實權,但他們還是沒有兵力在手,京城之外,皇權已經虛弱到了幾乎不存在的地步。


    崇禎皇帝的心腹在這北直隸去辦公務,到了地方上莫說是衙門官員,就連路邊的惡狗都不會多鳥你幾眼。


    就連北直隸都是這般,江南一帶的情形就已經可想而知,皇帝還在不在於江南士紳來說其實已經沒什麽分別了,反正皇命連直隸都出不去,更別提到江南了。


    這幾個月以來,天下間的大事小情,除了後世記憶以外,基本全靠崇禎自己用廠衛去探聽發現,想從文官嘴裏知道什麽真實消息,那就是太天真了。


    東林黨仗著人多,滿朝都打定主意,是根本不會主動說的。


    隻要上朝,麵對的就是那些僵屍臉東林黨,除了彈劾這個要殺那個以外,根本是屁事兒沒有。


    崇禎皇帝逐漸發現,自己還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光有廠衛和武將還不夠,沒有幾個忠心耿耿的狗腿子在朝堂上攪和,有些事兒辦的還真就沒那麽順利。


    換句話來說,東林黨把控朝政時間已經夠長了,大明朝堂上的冠冕堂皇的‘正人君子’也夠多了,該找些不要臉的臣子來把京師這趟水給攪渾了。


    崇禎皇帝不怕水渾,怕的是這水太清亮了。


    “陛下說的是,要不要奴婢帶人把鄭三俊給拿下?”


    正常來說,這種時候已經手拿把攥吃定了鄭三俊,可謂是人贓並獲,崇禎皇帝早該降旨抄家了,可直到現在都沒什麽旨意下來。


    王承恩怕夜長夢多,便是再出言提醒,崇禎皇帝沒有直接回答,卻是看了一眼外頭,說道:


    “吩咐番子們擦亮刀,該動的時候,朕不會手軟。”


    崇禎皇帝明顯有其它的打算,王承恩也就是不便再問,點點頭就躬身退下,這個時候李春興衝衝跑進來,說道:


    “皇上,馮大學士進京了,正在偏殿等待召見呢!”


    崇禎皇帝沒想到這貨來的這麽快,不是在涿州嗎,按路程來說起碼也要三五天光景,怎麽兩天就到了,難不成是飛過來的。、


    “召他進來!”


    馮銓舉手投足都是容光煥發,渾身上下散發著第二春的氣息,根本不像個快五十的老頭,反倒像是個二十幾歲的年輕小夥子。u看書.uukau


    他進來見到麵有疲態的崇禎皇帝,當即鼻子就是一酸,趕緊跪在地上山呼:


    “臣馮銓,參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事實上,上一次韃子寇邊,在京畿一帶禍亂的時候,馮銓正是在涿州賦閑,為了向崇禎皇帝表示忠心,他用家財招募義勇守城,幫助守備涿州。


    雖然馮銓這種舉動完全是為了討好皇帝,但他的確是當時為數不多有作為的文臣武將。


    當時城上擺了十幾門紅夷大炮,威力巨大,要是讓韃子獲取自然不堪設想,正是因為馮銓這個向皇帝諂媚的行為,讓韃子不敢輕易攻城,繼而歪打正著保住了這些紅夷大炮。


    馮銓上的折子被東林黨留中不發,曆史上的崇禎皇帝壓根不知道這回事兒,所以他的小算盤便是打空,賠了銀子又沒還朝,自此便知事已難為,便是死心在家閑待著。


    直到有一天,馮銓忽然接到了來自司禮監的旨意,極度震驚之下,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馮銓按慣例給司禮太監孝敬,順帶著開始打聽近期京師的見聞。


    聽到崇禎皇帝不再相信東林黨,重設三廠一衛的時候,馮銓更加張大了嘴,激動地難以控製自己,向京城方向不斷山呼皇帝萬歲。


    馮銓還打聽到,除讓自己還朝複職以外,崇禎皇帝還詔了天啟年間的吏部天官王紹微入京,看來複興有望。


    人逢喜事精神爽,馮銓期盼多年,為的就是能還朝為皇帝效力,如今這個機會來了,當然不會管這旨意是中旨還是聖旨,當即就是火速來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上最強崇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崛起的石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崛起的石頭並收藏史上最強崇禎最新章節